標籤 王品

「馬習二會」1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登場,前總統馬英九(左)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重演「世紀之握」。記者廖士鋒/攝影 政治

馬習重演世紀之握 「中華民國、一中各表」馬英九都講了

「馬習二會」10日下午4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登場,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下午3時55分許分別入場,兩人重演「世紀之握」,分別發表致詞,後媒體離場,馬英九以「總書記」、「習先生」稱呼,他提及「九二共識」並直球談到「1992年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說法,後來還在講到「中華民族」時,意外口誤成「中華民國」,成為意外插曲。

以往農曆春節是團圓時機,最好的場所就是在溫暖的家中,但近年來民眾在春節期間用餐,卻都往外轉移,主要就是省麻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民眾為何偏好在外吃團圓飯?除了方便還能避免衝突

疫情過後,民眾消費力爆發,餐飲市場旺了一整年。碰上農曆年,更進入聚餐高峰。與在家團圓相比,民眾愈來愈偏好在外吃飯,要至各大餐廳吃團圓飯更要在數月前就預定,否則肯定是一位難求。業者表示,最關鍵的原因除了求方便,更是避免衝突的好方法。

餐飲龍頭王品旗下的「藝奇」,2020年更名為「藝奇日本料理岩板燒」,聚焦強化刺身及岩板燒比重。圖為藝奇的岩燒和牛。圖/王品提供 財經

餐飲「品牌重塑」營收真能起死回生? 成功翻轉關鍵曝

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變化快速,品牌更替的頻率也高,有些餐飲企業在品牌表現不佳時,會進行品牌重塑,有部分成功翻轉,但也有業者最後仍黯然退場。當品牌表現不佳,救與不救?經營者有哪些盤算?

台灣有許多知名家族企業,如長榮(圖)、葡萄王、泰山、美福,都曾傳出經營權紛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白話財經 EP115|家族企業經營權紛爭頻傳 如何擺脫反目鬩牆宿命

台灣有超過六成的企業為家族企業形式,其中有許多知名公司已經到了接班的關鍵時期,時不時還上演兄弟鬩牆爭權戲碼。 本集白話財經連線匯智資本創辦人陳識仁,從家族企業的經營治理談起,如何擺脫交棒時的宿命,達成傳承永續的目標。

「白飯之亂」延燒多日,餐飲業者大都認為,讓消費者自取、免費的餐點,其實是「配角中的配角」,也不太可能虧本,只要不浪費,不要怕消費者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白飯之亂」燒不停 餐飲業揭密吃到飽 消費者想吃回本不可能?

「白飯之亂」延燒多日,店家及消費者都覺得委屈,店家受不了網路霸凌決定停業。雙方雖然各有立場,但不少吃到飽餐廳、甚至是semi-buffet(半自助)業者都認為,讓消費者自取、免費的餐點,其實是「配角中的配角」,只要不浪費,不要怕消費者吃。為此引起消費紛爭,部分餐飲業者認為,實在太得不償失,因為消費者想要「吃回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創設新品牌能給餐飲業者創新動能,圖為王品新成立的「就饗鐵板燒」。圖/王品提供 財經

餐飲品牌戰/多品牌能成為餐飲創新搖籃 但失敗仍有商譽風險

民以食為天,民眾每天要吃三餐,外食比率也高,為滿止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口味,各大餐飲集團幾乎均採多品牌策略開拓市場,品牌不只要比誰好,還要比誰多。但是品牌多就能不敗嗎…

王品集團旗下光火鍋就有5品牌有43家店,如果加上石二鍋、12mini,更高達137家。圖為尬鍋金熬剝皮辣椒鍋。圖/王品提供 財經

餐飲品牌戰/台灣人容易膩 餐飲業以海量品牌搶市占是不敗心法?

民以食為天,民眾每天要吃三餐,外食比率也高,為滿止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口味,各大餐飲集團幾乎均採多品牌策略開拓市場,品牌不只要比誰好,還要比誰多。其中最多品牌的是這家,但是品牌多就能不敗嗎…

麥當勞日前宣布3月起加薪,並啟動千人招募計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麥當勞帶頭加薪最多11% 為何餐飲業中層主管仍找不到人才?

速食龍頭麥當勞日前罕見針對中階主管加薪,最高調幅達11%,有業者表示,麥當勞針對中階主管加薪,等同直接挖角,因為其品牌力強,產生強大的磁吸效應,這顯然是想要改變過往同業都喜歡從龍頭企業挖角的狀況。麥當勞反過來從業界挖角,更反映的是餐飲業人才嚴重斷層。

八方雲集日前宣布,將全面撤出大陸市場,旗下的梁社漢排骨明年上半年將在香港開出首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八方雲集、王品、雅茗在陸虧損連連 過往動能為何淪沉重包袱?

過往在大陸手搖飲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雅茗-KY宣布轉型,大陸事業要改為授權代理,更不排除完全處分,加上八方雲集年底前也將完全撤出大陸市場,台灣餐飲企業在大陸虧損連連、頻頻受挫,過往的動能已經成為想甩不掉的沉重包袱。 由於台灣市場小,餐飲競爭激烈,因此有不少企業為了謀求更大發展,選擇到文化相近、語言相通、距離不遠的大陸市場,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消費力是最大的誘因,包含王品、瓦城、美食-KY、六角國際、雅茗-KY、歇腳亭、胡同、八方雲集等知名企業,都在大陸布局多年。

近年來餐飲業者興起透過增設自助吧的方式,增添吸引消費者進門用餐的誘因。火鍋起家的築間集團也開始將用餐模式增加了自助吧。記者戴永華/攝影 財經

「吃到飽」是不敗行銷?餐飲掀自助吧大戰 成本拉高還是賺?

近年來餐飲業者興起透過增設自助吧的方式,增添吸引消費者進門用餐的誘因,但增加了不限量的食材提供,相對的也拉高了成本。餐飲業的自助吧大戰,帶動業者營收上升,但是否能真有獲利?

鼎泰豐多年來都未曾推出新品牌,靠著既有品牌打天下,圖為新生店。記者蘇健忠/攝影 財經

台灣淺碟餐飲市場兩難:鼎泰豐強勢品牌打拚 vs.王品廣拓新品牌

受限於人口規模,台灣餐飲市場屬於「淺碟」,餐飲集團眾多,各家業者在激烈競爭下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靠著既有強勢品牌打天下,二是多多開拓新品牌,到底哪種選擇好?

近來本土疫情再度升溫,使得餐飲業的營運又出現變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餐飲業全面復甦再落空 拚今年重返榮耀 連王品也沒把握

近來本土疫情再度升溫,使得餐飲業的營運又出現變數。漢來美食主管表示,旗下自助餐品牌漢來海港,從在SOGO敦化店開幕以來,數年的時間,每天、每個餐期都要排隊,但近期來客數又近乎腰斬;另有業者說,4月5日收假後,確診案例200例,當天業績就跌了近4成。

王品主管表示,2019年集結丰禾日麗、享鴨、青花驕、沐越,首度推出年菜組合,初試啼聲反應不錯。圖為王品今年的年菜系列。圖/王品提供 財經

疫情加速餐廳招牌菜商品化 王品憑2優勢孵出營收破億金雞母

新冠疫情改變了餐飲業的生態,餐飲業者近期努力將餐點商品化進入餐廳以外的通路銷售,要讓商品「從餐廳延伸到家中餐桌」。不過,業者指出,餐點商品化雖然是「多開一家店」的概念,仍有與內用的衝突因素要注意,更不可能將所有餐點擺上通路。...

有消費者發現,一旦產品出現幅度不小的促銷活動,很可能就是要漲價了。圖為民眾排隊搶買五星級餐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白話財經/業者漲價不明說 促銷當誘餌 消費者溫水煮青蛙

在疫情、國際原物料高漲、工資攀升3大壓力下,一些民生用品、餐飲都傳出醞釀漲價,打算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雖然業者調整產品價格事出有因,但對消費者來說,只要聽到漲價就不會開心,業者會把握「漲價心理學」,使出各種手法降低消費者反彈,讓調價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主計總處公布的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63%,創下近8年半最大漲幅,主計總處坦言,國際能源價格蠢蠢欲動,將增添輸入型通膨壓力。

受原物料漲價帶動,餐飲龍頭王品開第一槍,宣布旗下品牌商品漲價,漲幅都在5%左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王品開漲價第一槍 同業為何只能心癢癢又不敢跟進?

受到原物料漲價帶動,餐飲龍頭王品開第一槍,宣布旗下品牌商品漲價,在台灣20個品牌中,有15個品牌在這一波調整中漲價。讓同樣被原物料成本壓得喘不過氣的餐飲同業心癢癢卻又不敢跟進...

王品2000年曾在美國比佛利山莊開設牛排館,但幾年後決定退出,繳了上億「學費」。圖為王品牛排台北羅斯福路店。圖/業者提供 財經

【餐飲美國夢】王品叩關美國兩度退出 後悔沒拿台塑牛小排應戰

美國餐飲市場雖然龐大,但作為一個成熟市場,文化與台灣迥然不同,經營難度也高,並非那麼容易能夠站穩腳步。台灣餐飲龍頭王品,就曾在2000年、2017年分別以牛排、燒肉兩度挑戰美國市場,但最終都黯然收場。

往年每到中秋必烤肉,但今年受到疫情攪局,選擇在家烤肉的不在少數,業者也瞄準這波商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中秋防疫宅在家烤肉吃和牛 業者搶攻高檔燒肉禮盒商機

中秋連假長達4天,每到中秋必烤肉,但今年受到疫情攪局,部分縣市更規定不能戶外烤肉,燒肉店生意不如預期。業者另尋出路,透過將食材商品化打造燒肉禮盒,瞄準民眾追求烤肉的「儀式感」,今年單價不但拉高,銷售狀況也特別亮眼。...

整個第二季,包含王品、瓦城、漢來美食、饗賓、豆府等大型餐飲業者,都出現罕見虧損,一向是餐飲績優生的瓦城,更是首次單季虧損。圖/瓦城泰統集團提供 財經

餐飲業拚疫後翻身 正職與兼職人員比重取捨面臨兩難

今年第二季以來,受到疫情影響,餐飲業虧得慘兮兮,其中很大一部分虧損來自人力成本,而餐飲業的人力來自正職員工與兼職計時人員,如何拿捏兩者比重,讓業者傷透腦筋。業者直言,計時人員雖較節省人事成本,但正職員工對於企業的健全營運扮演關鍵角色。

疫情讓不少業者將外用餐點做到新高度,客人收到餐盒時,還能有身處餐廳般的「儀式感」。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財經

【復甦起手式】高檔餐飲外帶比外送更有優勢 晶華貴氣得來速讓車潮湧現

疫情下, 整座城市彷彿按下暫停鍵,過去一到假日就湧現人潮的百貨、餐飲全都門可羅雀,台北市東西兩大商圈也都車馬稀落。隨著三級警戒降為二級,餐廳開放內用,人氣及買氣將逐步回籠,這些受創的產業相繼展開「復甦起手式」,不只攸關業者疫後求生之道,在疫後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下,也將改變民眾的消費型態。 新冠疫情爆發後,餐飲業從去年一段時間的梅花座、疫後的報復性消費潮,再到今年5月中旬的三級警戒全面禁內用、微解封,餐飲業者有如洗了一場三溫暖。為了求生,不少業者將外送服務做到新高度,讓客人收到餐盒時,還是有好像身處餐廳般的「儀式感」。迎接疫後的報復性消費潮,業者也做好準備。

漢來美食在高雄本館1樓規畫外帶取餐區,滿足疫情期消費者需求,也加減帶進營收。圖/業者提供 財經

【企業突圍戰疫】疫情海嘯第一排! 餐飲業轉型當消費者「雲端情人」

餐飲與服務業,無疑是這波疫情三級警戒下,最直接受到衝擊的「慘」業。但這一次,影響規模更甚以往,業者除了坐以待斃,還能怎麼做?本報走訪這些「海嘯第一排」的產業,請他們談談如何在危機中突圍自救、培養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