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密

立委邱臣遠(左)提詢我國是否納入美國核保護傘下,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表示,到答詢時為止,沒有人找他談這個議題。圖/取自國會直播

美國曾拒絕台灣納核武保護傘 現在外交部是裝神弄鬼

美國是否將台灣納入核保護傘(Nuclear Umbrella)?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曾表示,台美之間有溝通核子保護傘議題,但不宜公開說明。從美國國務院解密檔案可以看到,台美討論核保護傘問題,都是國防部官員或者軍方將領,不是外交部,這次民進黨政府外交部對核武議題是越俎代庖。甚至,堂堂國防部長邱國正被晾在一邊,他說,「沒人找我談過」。 美國雖提供部分無核國核保護傘,但任何受保護國可能把美國拖下水的行為,美國都不會視而不見。聯合報數位版資深記者高凌雲告訴你,過去這段台灣被美國潑冷水的歷史...

金門地區春季常有大霧,東崗事件1987年3月7日發生時,有一說法是當時有越南船民試圖登岸,但因大霧,守軍開火,因而發生悲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七事件報告/金門駐軍漠視人權隨意掩埋 如今軍方被迫急尋遇難者

那一年,小金門的某個春天的傍晚,小金門東崗岸邊槍聲大作,夾雜著六六火箭彈的爆炸聲,當時的陸軍部隊見船隻靠近,便開火射擊,老人、婦女、孩童、孕婦無一倖免。有三名船員下船嘗試溝通,卻被射殺。部隊官兵上船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武裝設備,僅為一艘越南難民船。 監委高涌誠重新調查1987年陸軍小金門東崗屠殺越南難民案,報告中提及射殺上岸無武裝民眾的案例,而且是不勝枚舉。 聯合報數位版繼去(2022)年3月專文報導之後,這次再從監委報告中剝繭抽絲,試圖理解為何守軍要在「軍令如山」的壓力下,濫殺無辜...

早期金門守軍衛兵在崗哨前嚴密監控對岸情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七事件報告/外島陸軍射殺難民曾是常態 有人上岸會被長官責難

那一年,小金門的某個春天的傍晚,小金門東崗岸邊槍聲大作,夾雜著六六火箭彈的爆炸聲,當時的陸軍部隊見船隻靠近,便開火射擊,老人、婦女、孩童、孕婦無一倖免。有三名船員下船嘗試溝通,卻被射殺。部隊官兵上船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武裝設備,僅為一艘越南難民船。 監委高涌誠重新調查1987年陸軍小金門東崗屠殺越南難民案,報告中提及射殺上岸無武裝民眾的案例,而且是不勝枚舉。 聯合報數位版繼去(2022)年3月專文報導之後,這次再從監委報告中剝繭抽絲,試圖理解為何守軍要在「軍令如山」的壓力下,濫殺無辜...

1943年5月17日,英國偵察機拍下的照片,顯示蒙恩水庫大壩中央已經崩塌,造成下游洪水。圖/皇家空軍檔案

炸彈打水漂襲擊德國水壩 英國二戰異想天開的決死任務

1943年5月17日凌晨,德國魯爾工業區的蒙恩(Möhne)水庫響起空襲警報,德軍早有防備,部署高射砲防守,水庫有防魚雷網。英國轟炸機低飛緊貼水面,距離大壩很遠投下炸彈,炸彈在水面上一路跳躍,最後在大壩根部爆炸。

航空史上傳奇人物陳文寬,5月9日在美國舊金山以110歲高壽去世。圖為101歲的陳文寬,攝於2014年返台期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告別航空傳奇陳文寬 當年創辦復興航空是為反共任務

中國航空史上傳奇人物陳文寬,5月9日在美國舊金山以110歲高壽去世。身為美國華僑的他,抗戰前返國擔任民航機師,蔣中正委員長以下的國府軍政要人,都曾是其座上客。他於1951年創立復興,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家由本國人士創立的民營航空公司,但也沒想到,復興航空在2016年無預警歇業,比創辦人還先畫下句點。 聯合報數位版為讀者揭開復興航空在1983年售予國產集團前,鮮為人知的歷史:例如創立目的是為了支援秘密反攻大陸的行動,率先開闢梨山與日月潭的航線,以及華航、遠航興起後,如何在失去航線的情況下,繼續維持公司營利?

1960年7月9日,長尾鯊號在緬因州的朴資茅斯海軍造船廠下水。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一場悲劇改變美國海軍...史上最慘核潛艦事故滿60年 至今仍是謎

1963年4月10日,美軍最先進的長尾鯊號(USS Thresher SSN-593)核子潛艦,在麻州外海大西洋,進行首度大修後的試航。上午的科目是深潛測驗,長尾鯊號下潛至400公尺的超深海。上午9時13分,潛艦接近最大深度,水面上伴隨的救難艦雲雀號(USS Skylark ASR-20)收到模糊聲音,「出了小問題,角度向上,正排空水櫃。」雲雀號迅速回覆,海面沒有其他船隻,長尾鯊號緊急上浮時不必擔心,但後只傳來斷續的模糊聲音。9時18分,水下傳來爆炸聲響,雲雀號連忙對海投出手榴彈,這是約定好一旦水下通話器故障,潛艦聽到爆炸聲,就要緊急上浮的信號。 長尾鯊號始終不曾浮出水面,129人罹難。這是歷史上第一場核潛艦事故,也是死亡人數最多的核潛艦事故。雖然美軍持續紀念長尾鯊號失事,但60年後的今天,真相依舊充滿謎團。

海獅與海豹潛艦,是全球僅存的兩艘茄比級骨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潛艦軼史/國軍骨董潛艦有納粹德國「血統」 孔雀魚級名又何來?

二次大戰納粹德國致力發展潛艦,幾乎贏得摧毀海運的大西洋之戰,對盟國造成極大威脅。戰後西德生產的柴電潛艦,仍然是全球最暢銷產品。受限外交環境,中華民國海軍對德製潛艦始終可望不可及。兩艘大戰期間建造的茄比級(GUPPY)潛艦,只得持續服役。就算IDS國造潛艦計畫順利,估計也要用到2026年之後,創下世界海軍史空前紀錄。 另一角度來說,國軍雖然爭取不到德國潛艦,但茄比級潛艦的設計,却充滿強烈德國影子。同型軍艦以首艘的船名為級名,Guppy是孔雀魚,符合潛艦以水中生物命名的原則,但美軍從來沒有名叫孔雀魚號(USS Guppy)的潛艦,為何會有這個級名?

擊沉信濃號的射水魚號潛艦(USS Archerfish SS-311),因為信濃號實在太大,艦長第一眼看到時,以為是一座小島。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潛艦軼史/美軍靠潛艇偷襲打贏太平洋戰爭 日軍敗在太愛直球對決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海爾賽在二戰後表示:以他看來,太平洋戰爭勝利的關鍵,依序是潛艦、雷達、飛機、推土機。綽號「公牛」的海爾賽脾氣強硬火爆,畢生都是航空母艦狂熱支持者,但談到打敗日本的貢獻程度,他仍然就事論事,把潛艦放到最鍾愛的飛機之前。 美軍在二次大戰期間,共使用288艘潛艦,其中201艘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服役。她們在戰時執行了1588次戰鬥巡航,其中1474次是在太平洋,擊沉1392艘敵方軍民船艦。然而自身也損失52艘,占總數的18%。3484名官兵隨艦共沉,再加上潛艦未沉沒的60起人員殉職,總計犧牲3544名官兵。雖然是戰損最慘重的部隊,但也換來極豐碩成果:擊沉日本商船486.1萬噸,占日方總損失54.64%;至於飛機空襲,包括海軍與陸軍,共擊沉274.6萬噸,比例30.87%,只等於潛艦的56%。

刺尾鯛艦齡較輕,1944年1月首度出擊,生涯僅出擊5趟,但是手氣奇佳,累積33艘船、11.6454萬噸的成績。圖/取自維基百科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潛艇軼史/被自己的魚雷炸沉 二戰美軍傳奇曾單趟任務擊沉10船艦

青花魚號(USS Albacore SS-218)是擊沉日本軍艦最多的美國潛艦,如果以擊沉總噸數,冠軍是刺尾鯛號(USS Tang SS-306)。比起其他幾艘潛艦,刺尾鯛艦齡較輕,1944年1月首度出擊,生涯僅出擊5趟,但是手氣奇佳,累積33艘船、11.6454萬噸的成績。第三次任務共擊沉10艘、3.91萬噸,創下美軍潛艦的單趟巡航最高戰果。

1958年5月15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成立,參謀總長王叔銘上將(左)與新任警備總司令黃鎮球上將(右)合影,不料一年之後,王叔銘因為警總追查共諜案,遭牽連共諜案下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黃杰日記爆60年前共諜案內幕 參謀總長、省主席竟都牽連其中

國史館出版國軍名將黃杰生前日記,黃杰在日記當中大爆一件罕為人知共諜案的內幕,這件60多年前牽涉到參謀總長王叔銘、台灣省主席周至柔的共諜案,層次比稍早的孫立人案還要高,事後王叔銘丟了總長職位,槍斃了一名共諜姚國驊,當中還扯出了王叔銘與京戲名角徐露過從甚密,國民黨權力鬥爭的八卦內幕。

舷號SS-218的大青花魚號Albacore,是美國海軍第二次以Albacore為名。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潛艇軼史/深海潛艦殘骸身分驗證 當年擊沉日軍最強航艦還不自知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團隊,去年5月在北海道函館附近海底,發現疑似二次大戰美軍潛艦殘骸。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指揮部(NHHC)歷經數月分析比對,2023年2月16日宣布,確認是青花魚號(USS Albacore,SS-218)。青花魚號1944年10月前往日本水域執行伏擊任務,就此失蹤,全船85名官兵殉職。

加拿大空軍的CF-18(圖)曾在1998年嘗試攔截高空氣球,打了1000發子彈,都沒辦法擊落氣球。圖/取自北美防空司令部

高空氣球很難對付 連CF-18戰機開砲都打不下來

中國大陸的高空偵察氣球闖入美國上空,加深美中緊張關係,不少美國極右派人士向拜登政府施壓打下這個氣球,不過,高空氣球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擊毀,25年前加拿大曾經發生高空氣象研究氣球偏離了方向,加拿大出動CF-18戰鬥機,朝氣球射擊了1000發機槍彈,仍然打不下這顆亂飛的氣球,氣球繼續飄移了5600浬,跑進了北極,又飄到了挪威,最後降落在羅地海的芬蘭小島上面,結束了這段奇異的航程。

美國國防部2日表示,正在追蹤一個飛越美國的中國大陸監控氣球,但最後決定不予擊落。蒙大拿比靈斯居民1日拍攝到了影像,可見到疑似是中國大陸監控氣球的物體通過月亮的前方。美聯社 / Chase Doak

氣球闖美非首次!日本二戰末氣球炸彈轟美西 炸死6婦孺

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高空偵察氣球飛進了美國本土,把美中關係搞僵了。美軍高層先是為了地面安全,決定不要打下這個高空氣球,中國大陸方面宣稱是觀測氣象的民用無人飛艇。但美國說這是一個「高空偵監氣球」,氣球下方搭載偵監設備與吊籃。國務卿布林肯延後原定3日晚間啟程前往北京的出訪行程。

捍衛戰士續集讓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獨行俠」米契爾上校又打下兩架敵機,終於晉身王牌殿堂。圖/取材自IMDb

若「捍衛戰士」是真的 阿湯哥能創下哪些空戰史紀錄?

美國海軍日前舉行了一場贈勳典禮,由海軍部長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頒授海軍十字勳章,給高齡97歲的退役上校威廉斯(Royce Williams)。在韓戰末期的1952年11月18日,當時是上尉的威廉斯駕駛F9F豹式(Panther)戰鬥機,單機與7架米格MiG-15戰機纏鬥長達35分鐘之久,將對方擊落4架。由於當天米格機是蘇聯人駕駛,為免演成第三次大戰,美國政府刻意低調,直到半世紀後才解密。在各方的道賀者中,包括去年因為「捍衛戰士二」再度走紅的湯姆克魯斯,在臉書發布一段影片,盛讚威廉斯是真正的美國英雄。

韓戰期間美國海軍飛行員威廉斯駕著F9F-5豹式( Panther)戰機在北韓圖們江上空,一人力抗七架俄軍米格機。圖為F9F同型飛機。圖/取自美國海軍

韓戰發生美俄戰機空戰 美軍飛行員一人纏鬥七架米格機

隨著美國軍方歷史檔案解密,外界始知韓戰期間,美國海軍曾與蘇聯空軍發生一場不為人知空戰,一架美國海軍的F9F-5豹式( Panther)戰機,在北韓與俄羅斯邊界上空,奮不顧身與七架米格15開火,這場空戰當中,俄軍戰機四架被美軍擊落,一架失蹤,一架故障墜毀,只有一架返航。

海功新村是軍方難得「市區型」的職務官舍。圖/海軍司令部

海軍首屈一指高檔職務宿舍 是讓出大園機場換來的

海軍日前在高雄市左營區盛大舉行「海功新村」第一期職務宿舍啟用儀式,現代化美侖美奐的職務宿舍,計畫明年起提供官兵申請居住,象徵國軍為志願役官兵提供更好的福利。不過,這棟職務官舍其實是海軍以撤出桃園大園基地交換,以「代拆代建」獲得,且前後耗了10餘年頭…

前中科院長龔家政首度公開國造新三彈研發過程艱辛。圖為雄三反艦飛彈已經登艦服役多年,如今也進入海鋒大隊的岸置飛彈部隊。圖/軍聞社

國造「新三彈」研發秘辛公開 前中科院長曝:雲峰飛彈不是傳說

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擔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長的海軍中將龔家政,任內推動完成中科院的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反艦飛彈、天弓三防空飛彈等新三彈。退伍多年後的龔家政,接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訪問,發表出版。首度公開新三彈研發過程艱辛,三者都曾遭遇瓶頸,甚至一度想放棄,靠著堅持不懈,在最後關頭得以突破。近年媒體繪聲繪影的雲峰飛彈,龔家政首度證實存在。

日本共同社的檔案照,顯示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基地。路透

偷襲珍珠港/少校早以「英戰機炸義國軍港」警告 但美軍沒學到警惕

過去兩年,聯合報數位版持續追蹤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相關史料解密進度,例如,去年是日軍偷襲珍珠港80周年,資深記者高凌雲推出【珍珠港事變80年】專題,詳細描寫了那改變人類近代史的重要時刻,美國總羅斯福告知駐美大使胡適日美將開戰,果真1小時後日軍就偷襲轟炸。 1941年1月,美國駐英大使館助理武官歐比海軍少校,向美國海軍情報部門提交關於英國海軍戰機攻擊義大利塔蘭托軍港,他寫了四頁報告,但沒有人理會。 最近,史料證實日本海軍最早在1941年一月下旬,幾乎就是美國歐比少校提出報告的同時,已開始研擬攻擊夏威夷的方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命令聯合艦隊第11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治郎,規畫攻擊計畫。1941年12月,日軍出六艘航空母艦,重創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相關人員才發現,航空攻擊可為艦隊造成重大破壞,早就在歐比少校的報告內。

史料證實日本海軍最早在1941年 1月下旬已開始研擬攻擊夏威夷的方案。圖為1941年12月7日,日本飛機偷襲珍珠港。美聯社

偷襲珍珠港/美大使早警告日欲空襲珍珠港 消息來源祕魯為何知情仍成謎

過去兩年,聯合報數位版持續追蹤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相關史料解密進度,例如,去年是日軍偷襲珍珠港80周年,資深記者高凌雲推出【珍珠港事變80年】專題,詳細描寫了那改變人類近代史的重要時刻,美國總羅斯福告知駐美大使胡適日美將開戰,果真1小時後日軍就偷襲轟炸。 今天,揭密進度再推進,史料證實日本海軍最早在1941年 1月下旬已開始研擬攻擊夏威夷的方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命令聯合艦隊第11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治郎,規畫攻擊計畫。這計畫理應保密到家,卻陰錯陽差被祕魯駐日大使館攔截到,且將情報轉知美國駐日大使葛魯。就在這情報回傳美國後10個月又10天,日本使用航空母艦攻擊珍珠港內的美國戰艦,整個世界局勢為之翻轉。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方兩度透過情報機關與蔣中正(中)個人代表在香港秘密談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抗戰秘辛/日兩度與蔣中正個人代表密談 卻因不放棄野心終致與美開戰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國軍發動上海淞滬戰役,戰況慘烈,日方在戰事後期主動透過德國表達求和主張,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方兩度透過情報機關與蔣中正個人代表在香港秘密談判。因我方堅持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日方急欲促成停戰,卻不願放棄侵略野心,最後深陷大陸戰場泥淖,戰敗投降。 根據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所記1937年11月5日所記,首次出現日方透過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向我方求和,但蔣中正嚴詞拒絕。11月29日,陶德曼再次傳達日本要求言和,蔣中正認為這是日本緩兵計。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抗戰拖住日本侵略野心,日本有意謀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左)堅持恢復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日本蠻橫不退讓,和談未能成局。圖/翻攝自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

抗戰秘辛/日本曾透過德向我謀和 蔣中正堅持領土完整 日不退讓破局

日本自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以來,開始14年侵略中國的戰爭。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抗戰,拖住了日本朝東南亞軍事侵略野心,日本有意謀和,擺脫大陸戰場泥淖,央請德國透過多個管道穿梭中日兩國之間,推動和談,這項努力在1940年達到高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堅持恢復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才願意和談,日本蠻橫不退讓,和談未能成局。

國安局退役上校李天鐸(中)年少時與父親李友海(右一)春節同遊金門,當時李友海正在開鑿日後知名的翟山坑道,李友海當時仍穿著美軍二戰M-43型野戰外套。圖/李天鐸提供

軍中父子檔/金馬兩大坑道各有李天鐸父子身影 「軍魂發電」都靠他

國安局退役上校李天鐸與他的父親李友海父子兩代都曾戍守金馬前線,李友海駐防金門期間,參與修建現在知名的翟山坑道。李天鐸成年後軍校畢業,也派駐馬祖北竿,他擔任工兵連輔導長,鑿出了北竿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北竿發電廠設廠的坑道,1975年北竿發電廠運轉,北竿才有了電力。

美國有位參加過二戰與韓戰的原住民老兵退伍後,在越戰戰事高峰時,當兩個兒子陸續徵召入伍到越南戰場後,決定再次入伍卻英勇陣亡。圖為美國陸軍退伍軍人在退伍軍人節在賓州費城越戰紀念碑前觸摸鐫刻其上名字。美聯社

軍中父子檔/打過二戰韓戰的美國老兵 追隨兒子再打越戰卻英勇犧牲

父子從軍,中外皆然。美國有位參加過二戰與韓戰的原住民老兵,自美國陸軍退伍後,在越戰戰事高峰時,當兩個兒子陸續徵召入伍到越南戰場後,帕斯卡·普勞(Pascal Poolaw)決定再次入伍。他過去退伍時的軍階已經是中尉,為了能夠實際參與戰鬥,不惜將軍階降為士官。普勞當時已經45歲,仍然奮勇作戰,部隊與越共交火時,普勞為了援救受傷的同袍,傷重陣亡。

孫立人與阿美(林旺),攝於1952年高雄鳳山。圖/羅超群攝影,羅廣仁提供

最後的戰象/在孫立人官邸回憶林旺一生 從緬甸到台灣見證近代史

位於台北市南昌路、福州街口的陸軍聯誼廳,5年前採取委外經營模式。這棟興建於1919年的和洋混合式高官宿舍,曾在台灣光復後作為孫立人將軍的官邸;由於孫立人一生的傳奇際遇,在海內外「粉絲」甚多,經營團隊便以「孫立人官邸」為主打,並配合展出相關史料文物。最新一期的展覽,以著名的動物明星大象林旺為主題,敘述牠與孫立人的特殊情緣。這場「最後的戰象:大兵林旺的奇幻旅程」,展期到12月27日為止。 後半生長居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林旺,堪稱是全台最知名的動物。依據獸醫的估計,牠生於1917年,2003年去世時已達86歲,創下大象的長壽紀錄。而林旺從緬甸到大陸再轉台灣,歷經日軍、國軍、動物園等主人,也堪稱近代史的縮影。甚至於牠死後,許多「林旺迷」耳熟能詳的故事,又被新的科學證據推翻。

陶普斯號遭台灣劫持後,航向高雄港。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美台扮海盜/當年我扣蘇聯油輪不放船員 有人魂斷異鄉有人34年才歸鄉

1950年代冷戰局勢,美國鼓勵台灣扮海盜,在公海上任意劫掠航向中國大陸的商輪,台灣替代美國劫持了一艘陶普斯號(Tuapse)油輪,扣留船員,造成國際糾紛。 蘇聯看穿美台之間的策略,公開向國際控訴美國,遭人識破伎倆的美國,只好撇清責任,轉過頭來施壓台北放人放船,蔣中正總統面子拉不下來,主張大陸先釋放美軍飛行員,台灣就釋放蘇聯船員。這批蘇聯船員有些人在台灣生活了34年後才回到故鄉,有三人客死台灣,永遠回不了家。

軍方扣留蘇聯船員後,安排他們看電影與四處遊覽,還發給零用金給他們花用。圖/取自國家檔案管理局

美台扮海盜/波蘭油輪二副姚妙舟之死 見證當年台灣的陸洋兩套標準

大陸北京無名英雄廣場紀念牆上有個名字姚妙舟(姚淼舟),姚妙舟1957年在台灣槍斃。 1953年台灣海軍劫持波蘭油輪,姚妙舟是船上二副,他與其他波蘭船員遭限制自由,強行帶往台灣。姚妙舟的死,見證了當時台灣對洋人與大陸同胞的兩套標準。

1954年6月22日,丹陽艦自左營出港,23日扣押蘇聯油輪陶普斯號。圖/取自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網站

美台扮海盜/冷戰時美暗助台灣攔截蘇聯船隻 讓亞太局勢緊張

美國近幾年在國際上宣傳航行自由,但是過去的美國卻幕後鼓動台灣扮演海盜,在公海劫掠駛往中國大陸的商船,阻止物資運往大陸,藉以牽制中共。1950年代,美國政府陸續透過中情局、美軍顧問團與台灣合作,攔截船隻,搶劫物資,到了1953年變本加厲,不僅扣留船上載運物資,也扣人扣船,美國躲在幕後策動台灣當海盜,這還是美國總統艾森豪與國務卿杜勒斯支持認可的行動。

從長津湖突圍的美國陸戰隊官兵,戰機正對前方的解放軍據點投下汽油彈。圖/美軍檔案照

美中電影戰/韓戰關鍵長津湖之役 美軍少見挫敗與共軍慘烈傷亡

大陸連續拍攝金剛川與兩集長津湖等韓戰電影,敘述共軍如何在物資劣勢之下,頑強對抗美軍,尤以在嚴寒天氣之下進行的長津湖戰役,重挫美國陸軍與陸戰隊,這是美國軍隊少見的挫敗,從美國陸軍與海軍保存的歷史資料,亦可見當年戰事慘烈,以及共軍的沉重傷亡。

近年來,大陸接連拍攝幾部韓戰電影,金剛川與兩集長津湖電影,其中都有F4U戰機的身影。圖為美國史密森尼國立航空航天博物館展示的F4U-1D。法新社

美中電影戰/美F4U戰機宛如共軍宿敵 韓戰電影都有它身影

好萊塢新片決戰38度線,以韓戰美國海軍F4U戰機飛行員的真實故事為主軸,近年來,大陸接連拍攝幾部韓戰電影,金剛川與兩集長津湖電影,其中都有F4U戰機的身影,儼然美國海軍F4U是共軍宿敵一般,金剛川電影當中共軍防空砲手與難纏的F4U夜戰型鬥智鬥力,雖是電影劇情,但透過電影敘事,大陸把劣勢兵力如何反擊美軍搬上檯面,有如當前承受重壓的美中緊張關係的對照。

抗美援朝題材戰爭電影「長津湖」在中國大陸票房大賣,圖為民眾在福州一家電影院瀏覽「長津湖」宣傳海報。中新社

美中電影戰/陸「抗美援朝」電影多達34部 目的在建立正確歷史觀但觀眾埋單嗎

電影是最佳的文化宣傳利器,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能讓觀眾建立長久的認知與印象。從1950年代韓戰(大陸稱抗美援朝)起,中美關係跌跌撞撞了70多年,平均約每兩年大陸就有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來奚落美軍,試圖建立群眾「正確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