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線上

信用卡業者展開一波波行銷優惠攻勢,但卻經常有民眾抱怨「看得到,吃不到」。美聯社

3面向精準刷卡 不讓信用卡好康「一場空」

信用卡業者進入戰國時期,業者接力展開一波波的行銷優惠攻勢,但卻經常有民眾抱怨「看得到,吃不到」,那麼,這種情況該如何避免...

勞退新制收益分配除了收益率為主要分配基本原則外,還會以每位勞工帳戶累積占整體基金金額總數比率計算。記者胡經周/攝影

勞退新制分紅有望創新高 誰有份?誰分得多?一次看懂

勞退新制基金今年前7月大賺4千多億元,以此收益,明年新制勞工分紅每位平均達3萬元以上,可望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完全受惠於台灣有全球獨有的勞退新制基金投資分紅機制。但是新制基金投資分紅誰有份?若曾經開戶,但是兩、三年都未再工作而成為靜止戶,也可以分紅嗎?目前持續提繳中的帳戶會分得比較多嗎?

醫療科技進步速度太快,保險業者無法推測未來醫療技術精進程度及費用結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癌症險保障變少卻變貴 「保障續保」成業者緊箍咒

癌症醫療日新月異,雖然醫藥界已研發出口服藥,免去開刀住院治療,這看似是病人的福音,卻因與保險住院實支實付理賠原則背離,為求理賠給付,部分癌症病人想方設法住院,因而引起爭議,另一個隱憂,則是保險公司未來在開發癌症險等醫療商品上,將面臨嚴峻挑戰。

只要有新制年資的勞工,若在65歲之前被資遣,雇主除了原本按月提撥的退休金外,還是要給付資遣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工未滿65歲照過來 資遣費、退休金 可以一起領

義林(化名)今年62歲,5月任職的工廠調整組織而遭資遣,義林目前每月薪資6萬元,由於他在公司年資高達32年,新、舊制年資都有,也達到舊制退休金請領條件,因此他以為可以領到新舊制兩筆退休金就很滿足了,沒想到公司還給付他36萬元資遣費,讓他很意外。義林納悶,難道是公司額外給的補償嗎?

多數金融業者認為,只要物價及核心物價繼續上揚,就業市場衰退有限,聯準會升息的可能性就大增,此時美日利差就會放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美利差恐擴大 專家解析笑擁日圓好時機

日圓匯價近來持續震盪,8月31日兌美元匯價一路衝高至147.375價位,雖然9月1日升回145至146之間匯價游走,但法人從多項重要指標研判,在美日利差擴大下,日圓匯率今年底前再破150的機率大增。

全支付與「好好證券」合作,共同推出金融性產品「電支雞」,結合電子支付與基金交易,讓使用者可以邊消費、邊存錢,是全台「電子支付買基金」的首例。圖/全支付提供

邊消費邊存錢 300元就投資 通路電支隨身辦

科技愈趨發達,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業者大力推動行動支付,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實現「手機就是錢包」的理想。不只是用來付款,還可以透過手機購買以往必須親到銀行櫃台才能買的理財商品,更有流通業者與金融機構合作,用電子支付買基金或辦貸款。

光陽、三陽廝殺的激烈,其他業者也被迫加入戰局。圖/台鈴工業提供

機車業陷入砍價風暴 光陽選在鬼月開戰 打什麼算盤?

傳統民俗月向來是汽機車交易的傳統淡季,也是業者促銷力度明顯提升的時段,加上今年機車龍頭爭奪戰打得激烈,業者端出的折扣也殺得特別凶,價格幾乎是前所未見,對民眾來說,民俗月反而是買車的最好時機。...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廣告不得再「宣稱熱銷、即將完銷」,激起「不買就來不及」的緊張感。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搞懂賣屋炒作避觸法 還有望賺千萬「檢舉財」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七月正式上路,除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外,也重罰炒作行為,最高可罰 5000萬元,此外也建立檢舉制度,獎金最高可達1000萬元。然而,什麼樣的賣屋行為恐涉及炒作?該如何避免觸法及「檢舉財」要怎麼賺?

一般人難鑑別凶宅,但房屋仲介仍有方法辨識,且售屋前多會告知。圖為屏東一位房仲張貼售屋廣告,稱「凶宅尋找靈魂伴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3招鑑定凶宅 若被瞞騙誤買 黃金期限過後恐難解約

每逢農曆七月民俗月,許多人買屋看屋難免擔心買到「凶宅」,雖有人不介意,認為「窮比鬼更可怕」,但更多人怕踩雷,畢竟「一日凶宅,終生凶宅」,在不拆之前永遠是凶宅,不會因時間久了而拿下標籤,房價總是會被影響。一般人看房時該留意什麼,才能趨吉避凶?

國人對數位帳戶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數位帳戶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圖/北富銀提供

幫你省錢又給「利」 數位帳戶混戰 這樣精明選

隨著行動支付日益普及,國人對數位帳戶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數位帳戶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民眾申辦時,該如何貨比三家...

在2005年7月勞退新制上路後,不但勞工退休金有兩種制度,資遣費也跟著有新舊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資遣費也分新舊制 大廠優退「年資/2+3.6個月」真的優嗎

各國普遍因為通膨壓力而升息,導致消費端需求降溫,衝擊相關廠商。面板大廠群創即因為面板報價崩跌,陸續推出員工優退專案精減人力。群創推出的優退措施是優於勞退新制的「年資/2+3.6個月」方案,很多人看得霧煞煞,因為此方案與大家熟知的資遣費或退休標準不盡相同,到底怎麼一回事?

國境解封後,許多國人出國旅遊,近期海外旅平險可附加的「海外突發疾病險」需求大增。圖為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出境大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暑假安心遊歐洲 旅平險+醫療險 保額要多少才夠?

時序已進入暑假,歐、美、日都是國人規畫海外旅遊的熱門選項,因應不同地區、不同物價水準,以及當地醫療體系及制度不同,所需保額、保費也會有相當差距,尤其在歐洲地區旅遊,業者建議,不能只投保陽春的旅平險,必須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業者更建議,「至少要有3萬歐元以上的保額!」

退休族再就業,不管之前是否領過退休金,新雇主還是得提撥退休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別被糊弄了 退休族再就業 雇主仍須提撥退休金

玉惠(化名)今年2月滿65歲,從人生第二個職場屆齡退休,已領勞保老年給付、也領了勞退新制退休金,卻因仍有家庭經濟重擔要扛,決定再找第三份工作。還好目前勞動市場很缺人,她很快找到清潔公司的工作,也上了工。不過,她最近發現薪資單上未顯示提撥退休金,好奇雇主這樣做是否違法?

大型行庫高層指出,日圓在6月30日貶到145兌1美元,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關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圓再創新低 「換匯絕佳時點到」 投信教你股價、匯差兩頭賺

日圓匯價6月30日上午貶破145兌1美元這道具指標意義的關卡,且根據台銀30日上午牌告價位,日圓對新台幣匯價最低一度貶到0.2182,和今年1月19日的0.2405近半年來高點相較,近五個多月來,日圓貶值近10%,金融圈人士已觀察到,日圓匯率再探新低後,不只換匯,投資大軍也大舉進場。

根據統計,有超過5成民眾手邊都有閒置不用的手機,雖然去年全台手機回收率已上升至12%,但仍有待提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舊手機回收價「有機會破萬」 超商3C回收 不只撒錢誘人

隨著科技日趨發達,3C用品在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除了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以外,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幾乎也都是民眾的基本配備,但3C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飛快,喜歡嘗鮮追進度的人往往面臨處理舊機很麻煩的問題,超商業者順勢推出舊機回收服務,幫民眾解決舊機問題,且在響應環保的同時,還能折抵消費。

當汽機車成為社區或企業的公設,對民眾來說,便利性就大幅提高。GoShare推出「GoShare for Home」,指出民眾未來在家門口和公司樓下就能騎乘電動機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省下買車錢?共享汽機車進駐社區成公設 連建商也有興趣

除了自己開車或騎車,透過共享經濟,不僅環保也省錢。近來共享汽機車進駐社區、企業,悄然形成一種新型態的服務。尤其是當汽機車成為社區或企業的公設,對民眾來說,便利性就大幅提高,除了有住戶專屬的優先權外,還能大幅省下交通費用,同時擁有租車與買車的優點。

高房價考驗民眾對房價的負擔能力,為了減壓,只能採取延長年期房貸策略,降低每月還款負擔,現在30年期房貸已成為市場主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房貸族想喘「息」 展延、轉貸或補貼 哪招最有利

中央銀行上季貼放利率連五升,連帶使得銀行房貸地板利率已達2.06%,正式站上2%,本月是否再度升息引發市場關注。利率連升已讓房貸族負擔增加,比較升息循環啟動前後的這一年,身背房貸千萬元的民眾約要多支出約4.4萬元,相當於一般人一個月的收入。在此情勢下,房貸族有何減壓方法?

目前預售市場已明顯量縮,短期轉讓會課房地合一稅45%。新法案上路後,因市場觀望與動盪,自住者7月後再買,較有機會撿便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搶搭預售屋「可換約」末班車 自住或投資差很大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預計7月1日上路,預售屋將禁止換約轉售,目前市場熱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民眾該不該趁6月份趕快搭上末班車,搶買最後一批可換約的「絕版貨」?

如果勞工年滿60歲都不領,帳戶金額可以持續參加每年的勞退新制基金投資績效分紅,等於持續理財運用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滾錢術 勞退新制帳戶別急著領 有人6年分紅50萬

歐女士今年66歲,四年前退休前是企業高階主管,退休後就去請領勞保老年年金,每月月領2.4萬元,先生也是高階公務員退休,每月退休金7萬多元,兩個人退休生活頗有餘裕。原本60歲就可以請領的勞退新制退休帳戶近200萬元,歐女士至今沒有動。她的很多朋友知道後都笑她傻,幹嘛把錢放著不領?

日股衝上1990年代泡沫經濟時代後的高點,巴菲特也來投資。 美聯社

跟著巴菲特買日股 散戶善用攻略 用台幣也能賺一筆

股神巴菲特大舉投資日股,投資者的目光再度聚焦日股,國內龍頭投信元大投信也跟著巴菲特的腳步,宣布發行國內首檔專門盯住日本龍頭權值股的日股主動型基金。先前國內已有包括元大、國泰、富邦、兆豐等投信業者有發行日股基金,但大部分都以ETF為主,這次元大投信專攻日本龍頭企業的主動式日股基金,可說是目前所有日股基金裡最聚焦日本龍頭企業的一檔,國人更可直接在台灣用新台幣就能投資日股基金。

為鼓勵勞工自存退休金,制度賦予勞工最多可以按月提繳薪資6%免稅,也就是自提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所得扣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640萬勞工拒參加勞退自提 專家解析3大疑慮

勞退新制上路18年,願意參加自提人數終於破百萬了,參加自提人數比率達13.5%,表示每月從薪資中提撥一定比率金額當做退休老本的勞工已有上百萬人;另一方面,卻也意味另有近87%、640萬人並未參加自提。 為何到現在仍有640萬人不敢或不願參加自提?專家說,他們擔心的事極可能似是而非,錯過制度設計可享的好處。

美國金融爆雷危機可能尚未結束,銀行業仍面臨嚴峻的存款外流問題。路透

美國銀行金融風暴下 投資人該如何精準避雷?

美國金融機構近來接二連三出現問題,從最早的矽谷銀行,到日前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排名第21大的第一共和銀行被摩根大通接管,已是這一波銀行危機中,第3家不得不由監理機關指定大型銀行接手的中型銀行。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此刻,投資人還能投資美國市場嗎?

財稅機關列出報稅四大雷區,提醒民眾不要踩雷,免得稅不安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稅眉角/結婚離婚、扶養親屬...所得稅4大雷區 滿滿魔鬼細節

每年5月都要報繳個人綜合所得稅,但還是有許多民眾因為不熟悉稅法規定,導致短漏報所得稅,補繳稅款事小,若還挨罰恐怕就得不償失。財稅機關分別從免稅額、所得額、扣除額和結/離婚申報列出報稅4大雷區,提醒民眾不要踩雷,免得「稅」不安心...

民法成年年齡今年起下修至18歲,但因為所得稅是落後申報制,去年滿18、19歲的民眾,原則上還是不能單獨申報所得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稅眉角/去年18歲「轉大人」 今年想當首報族再等等

個人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5月開跑,對去年「轉大人」的報稅新手而言,要先掌握有無所得、所得多少等兩點,此外,雖然今年起成年年齡從20歲下修為18歲,但因為所得稅是落後申報制,去年滿18、19歲的民眾,原則上還是不能單獨申報,報稅時要特別注意。

財稅單位今年推廣手機報稅列為施政重點,手機報稅也提供超商現金繳稅功能。圖/7-ELEVEn提供

報稅眉角/手機報稅增3功能 申報資料「拍照上傳」更省事

今年五月報繳個人綜合所得稅,除了免稅額、扣除額調高可以讓民眾荷包少失血一點,手機報稅也有新制上路,其中又以開放上傳申報資料附件最便民。此外,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今年繳稅期限將不再延長,但民眾如果受疫情影響發生財務問題,仍可申請延(分)期繳稅。

物價高漲基本生活費調升,加上免稅額、扣除額調高,民眾今年報稅可望省下不少荷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稅眉角/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調高...弄懂3關鍵省荷包

全台民眾近日陸續領到政府普發6千元的稅收超徵紅包,不過,在享受領紅包的小確幸之餘,不要忘了時序已進入4、5月的繳稅旺季,得要盤點一下荷包,留一點錢來善盡國民應盡的繳稅義務。 4月率先登場的是使用牌照稅,車主要記得在4月30日前繳稅,如果拖過5月5日才繳,要被加徵滯納金。繳完牌照稅後,有殼蝸牛最快本月底會收到稅單,準備繳房屋稅,接著就是「重頭戲」、也就是5月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只要有所得,幾乎逃不過被「拔鵝毛」的命運。

無論是打工族、工讀生或是臨時人員,甚至勞工試用期,都必須投保勞保,而且享有薪資6%勞工退休金提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別信老闆省錢話術 勞保投保高薪低報「虧大了」

小昕(化名)才剛畢業兩年,擔任一家小公司的行政工作,小昕負責的事很雜,從老闆公私帳到中午負責幫同事叫便當都要做,但工作環境相對單純,小昕打算先做一段時間,再決定留在台北還是返回南部工作定居。小昕每月薪資3萬元,但當初老闆跟她說,她還很年輕,不會領勞保保險給付,投保先以基本工資26400元投保薪資即可,兩人都可省下保費,小昕誤信而聽從,最近朋友向她問起勞退提撥的事,她才知道自己虧大了。

裕隆旗下的格上租車、和泰車旗下和運租車,都有提供訂閱租賃服務。圖/和雲行動服務提供

買車貴養車煩 訂閱式租車省心還能年年換新

萬物皆可訂,近年來汽車租賃市場出現「訂閱式租賃」這種長期租賃服務,個人消費者可以透過訂閱式租賃,逐步接受並享受長期租車帶來的好處,包括資金運用靈活、養車輕鬆、不受車輛限制生活的優勢與便利,還可年年換新車。

房市329檔期將至,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賣雙方諜對諜,持續拉鋸攻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買屋諜對諜 看到低首付別衝動 從舊建案找便宜

房市329檔期將至,景氣看跌未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賣雙方諜對諜,市況交易清淡,持續拉鋸攻防。然而近期有意購屋的買方,可觀察建商出現哪些跡象,有機會找到破口撿便宜。

兩大超商會員點數,可折抵的範圍日增。例如統一超商點數可折抵健保費、綜所稅、營業稅等。圖/統一超商提供

超商點數「鈔」能力進化 能抵稅費、當現金

萬物皆漲,超商點數成為「抗通膨神器」,同時,統一超商和全家這兩大超商還將點數生態圈愈擴愈大,就是希望讓民眾透過日常消費累積點數後,還能進行「二次利用」把點數當現金花,甚至能拿點數繳納代收帳單,在繳稅季來臨之前,積少成多先為荷包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