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業者進入戰國時期,業者接力展開一波波的行銷優惠攻勢,但卻經常有民眾抱怨「看得到,吃不到」,那麼,這種情況該如何避免...
勞退新制基金今年前7月大賺4千多億元,以此收益,明年新制勞工分紅每位平均達3萬元以上,可望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完全受惠於台灣有全球獨有的勞退新制基金投資分紅機制。但是新制基金投資分紅誰有份?若曾經開戶,但是兩、三年都未再工作而成為靜止戶,也可以分紅嗎?目前持續提繳中的帳戶會分得比較多嗎?
癌症醫療日新月異,雖然醫藥界已研發出口服藥,免去開刀住院治療,這看似是病人的福音,卻因與保險住院實支實付理賠原則背離,為求理賠給付,部分癌症病人想方設法住院,因而引起爭議,另一個隱憂,則是保險公司未來在開發癌症險等醫療商品上,將面臨嚴峻挑戰。
義林(化名)今年62歲,5月任職的工廠調整組織而遭資遣,義林目前每月薪資6萬元,由於他在公司年資高達32年,新、舊制年資都有,也達到舊制退休金請領條件,因此他以為可以領到新舊制兩筆退休金就很滿足了,沒想到公司還給付他36萬元資遣費,讓他很意外。義林納悶,難道是公司額外給的補償嗎?
日圓匯價近來持續震盪,8月31日兌美元匯價一路衝高至147.375價位,雖然9月1日升回145至146之間匯價游走,但法人從多項重要指標研判,在美日利差擴大下,日圓匯率今年底前再破150的機率大增。
科技愈趨發達,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業者大力推動行動支付,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實現「手機就是錢包」的理想。不只是用來付款,還可以透過手機購買以往必須親到銀行櫃台才能買的理財商品,更有流通業者與金融機構合作,用電子支付買基金或辦貸款。
傳統民俗月向來是汽機車交易的傳統淡季,也是業者促銷力度明顯提升的時段,加上今年機車龍頭爭奪戰打得激烈,業者端出的折扣也殺得特別凶,價格幾乎是前所未見,對民眾來說,民俗月反而是買車的最好時機。...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七月正式上路,除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外,也重罰炒作行為,最高可罰 5000萬元,此外也建立檢舉制度,獎金最高可達1000萬元。然而,什麼樣的賣屋行為恐涉及炒作?該如何避免觸法及「檢舉財」要怎麼賺?
每逢農曆七月民俗月,許多人買屋看屋難免擔心買到「凶宅」,雖有人不介意,認為「窮比鬼更可怕」,但更多人怕踩雷,畢竟「一日凶宅,終生凶宅」,在不拆之前永遠是凶宅,不會因時間久了而拿下標籤,房價總是會被影響。一般人看房時該留意什麼,才能趨吉避凶?
隨著行動支付日益普及,國人對數位帳戶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數位帳戶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民眾申辦時,該如何貨比三家...
各國普遍因為通膨壓力而升息,導致消費端需求降溫,衝擊相關廠商。面板大廠群創即因為面板報價崩跌,陸續推出員工優退專案精減人力。群創推出的優退措施是優於勞退新制的「年資/2+3.6個月」方案,很多人看得霧煞煞,因為此方案與大家熟知的資遣費或退休標準不盡相同,到底怎麼一回事?
時序已進入暑假,歐、美、日都是國人規畫海外旅遊的熱門選項,因應不同地區、不同物價水準,以及當地醫療體系及制度不同,所需保額、保費也會有相當差距,尤其在歐洲地區旅遊,業者建議,不能只投保陽春的旅平險,必須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業者更建議,「至少要有3萬歐元以上的保額!」
玉惠(化名)今年2月滿65歲,從人生第二個職場屆齡退休,已領勞保老年給付、也領了勞退新制退休金,卻因仍有家庭經濟重擔要扛,決定再找第三份工作。還好目前勞動市場很缺人,她很快找到清潔公司的工作,也上了工。不過,她最近發現薪資單上未顯示提撥退休金,好奇雇主這樣做是否違法?
日圓匯價6月30日上午貶破145兌1美元這道具指標意義的關卡,且根據台銀30日上午牌告價位,日圓對新台幣匯價最低一度貶到0.2182,和今年1月19日的0.2405近半年來高點相較,近五個多月來,日圓貶值近10%,金融圈人士已觀察到,日圓匯率再探新低後,不只換匯,投資大軍也大舉進場。
隨著科技日趨發達,3C用品在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除了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以外,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幾乎也都是民眾的基本配備,但3C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飛快,喜歡嘗鮮追進度的人往往面臨處理舊機很麻煩的問題,超商業者順勢推出舊機回收服務,幫民眾解決舊機問題,且在響應環保的同時,還能折抵消費。
除了自己開車或騎車,透過共享經濟,不僅環保也省錢。近來共享汽機車進駐社區、企業,悄然形成一種新型態的服務。尤其是當汽機車成為社區或企業的公設,對民眾來說,便利性就大幅提高,除了有住戶專屬的優先權外,還能大幅省下交通費用,同時擁有租車與買車的優點。
中央銀行上季貼放利率連五升,連帶使得銀行房貸地板利率已達2.06%,正式站上2%,本月是否再度升息引發市場關注。利率連升已讓房貸族負擔增加,比較升息循環啟動前後的這一年,身背房貸千萬元的民眾約要多支出約4.4萬元,相當於一般人一個月的收入。在此情勢下,房貸族有何減壓方法?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預計7月1日上路,預售屋將禁止換約轉售,目前市場熱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民眾該不該趁6月份趕快搭上末班車,搶買最後一批可換約的「絕版貨」?
歐女士今年66歲,四年前退休前是企業高階主管,退休後就去請領勞保老年年金,每月月領2.4萬元,先生也是高階公務員退休,每月退休金7萬多元,兩個人退休生活頗有餘裕。原本60歲就可以請領的勞退新制退休帳戶近200萬元,歐女士至今沒有動。她的很多朋友知道後都笑她傻,幹嘛把錢放著不領?
股神巴菲特大舉投資日股,投資者的目光再度聚焦日股,國內龍頭投信元大投信也跟著巴菲特的腳步,宣布發行國內首檔專門盯住日本龍頭權值股的日股主動型基金。先前國內已有包括元大、國泰、富邦、兆豐等投信業者有發行日股基金,但大部分都以ETF為主,這次元大投信專攻日本龍頭企業的主動式日股基金,可說是目前所有日股基金裡最聚焦日本龍頭企業的一檔,國人更可直接在台灣用新台幣就能投資日股基金。
勞退新制上路18年,願意參加自提人數終於破百萬了,參加自提人數比率達13.5%,表示每月從薪資中提撥一定比率金額當做退休老本的勞工已有上百萬人;另一方面,卻也意味另有近87%、640萬人並未參加自提。 為何到現在仍有640萬人不敢或不願參加自提?專家說,他們擔心的事極可能似是而非,錯過制度設計可享的好處。
美國金融機構近來接二連三出現問題,從最早的矽谷銀行,到日前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排名第21大的第一共和銀行被摩根大通接管,已是這一波銀行危機中,第3家不得不由監理機關指定大型銀行接手的中型銀行。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此刻,投資人還能投資美國市場嗎?
每年5月都要報繳個人綜合所得稅,但還是有許多民眾因為不熟悉稅法規定,導致短漏報所得稅,補繳稅款事小,若還挨罰恐怕就得不償失。財稅機關分別從免稅額、所得額、扣除額和結/離婚申報列出報稅4大雷區,提醒民眾不要踩雷,免得「稅」不安心...
個人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5月開跑,對去年「轉大人」的報稅新手而言,要先掌握有無所得、所得多少等兩點,此外,雖然今年起成年年齡從20歲下修為18歲,但因為所得稅是落後申報制,去年滿18、19歲的民眾,原則上還是不能單獨申報,報稅時要特別注意。
今年五月報繳個人綜合所得稅,除了免稅額、扣除額調高可以讓民眾荷包少失血一點,手機報稅也有新制上路,其中又以開放上傳申報資料附件最便民。此外,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今年繳稅期限將不再延長,但民眾如果受疫情影響發生財務問題,仍可申請延(分)期繳稅。
全台民眾近日陸續領到政府普發6千元的稅收超徵紅包,不過,在享受領紅包的小確幸之餘,不要忘了時序已進入4、5月的繳稅旺季,得要盤點一下荷包,留一點錢來善盡國民應盡的繳稅義務。 4月率先登場的是使用牌照稅,車主要記得在4月30日前繳稅,如果拖過5月5日才繳,要被加徵滯納金。繳完牌照稅後,有殼蝸牛最快本月底會收到稅單,準備繳房屋稅,接著就是「重頭戲」、也就是5月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只要有所得,幾乎逃不過被「拔鵝毛」的命運。
小昕(化名)才剛畢業兩年,擔任一家小公司的行政工作,小昕負責的事很雜,從老闆公私帳到中午負責幫同事叫便當都要做,但工作環境相對單純,小昕打算先做一段時間,再決定留在台北還是返回南部工作定居。小昕每月薪資3萬元,但當初老闆跟她說,她還很年輕,不會領勞保保險給付,投保先以基本工資26400元投保薪資即可,兩人都可省下保費,小昕誤信而聽從,最近朋友向她問起勞退提撥的事,她才知道自己虧大了。
萬物皆可訂,近年來汽車租賃市場出現「訂閱式租賃」這種長期租賃服務,個人消費者可以透過訂閱式租賃,逐步接受並享受長期租車帶來的好處,包括資金運用靈活、養車輕鬆、不受車輛限制生活的優勢與便利,還可年年換新車。
房市329檔期將至,景氣看跌未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賣雙方諜對諜,市況交易清淡,持續拉鋸攻防。然而近期有意購屋的買方,可觀察建商出現哪些跡象,有機會找到破口撿便宜。
萬物皆漲,超商點數成為「抗通膨神器」,同時,統一超商和全家這兩大超商還將點數生態圈愈擴愈大,就是希望讓民眾透過日常消費累積點數後,還能進行「二次利用」把點數當現金花,甚至能拿點數繳納代收帳單,在繳稅季來臨之前,積少成多先為荷包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