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上周三龍年股市風光封關,台股進入連續11天的休市假期,本周亞洲股市包括南韓、中國大陸、印尼、香港等股市也因農曆年新而休市。日本央行上周五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基準利率創17年來新高,日股震盪由紅翻黑。台股休市期間,國際金融大事應該追蹤哪些事?未來兩周應關注3類新聞。
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首度將「量子運算」列為重要議程,但當紅炸子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被問到,怎麼看量子電腦發展時,他預測,要讓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上市,可能需要15到30年。言論一出,不少量子運算個股股價應聲大跌。量子電腦真的還離人們這麼遠嗎? 產業人士指出,「大家談到量子,直覺都想到量子電腦,但其實,現階段要先看的是它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而量子密碼、量子通訊,就是現階段很多國家都在看的部分。」
每年年底到農曆春節這段期間,是上班族轉換跑道的尖峰期。上班族若想跳槽,多半會選在領完年終獎金之後提出離職。員工離職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而企業面對這波離職潮,也有「兩大絕招」來對應。這場你來我往的攻防戰,員工及企業都有各盤算。
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上,與民眾息息相關的AI(人工智慧)自駕技術、電動車與汽車生態鏈,是今年展出的重點之一。台廠之中,包含友達、富智康都現身參與。 友達今年將最新研發出來的智慧座艙系統Smart Cockpit 2025帶進CES,並打造了完整展示車,儀表板是透明玻璃,方向盤收攏在儀表板之下,啟動車子後儀表板上才有資訊、方向盤才會推出,且根據駕駛需求,方向盤與顯示器可以摺疊變換模式...
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今年展出的其中一項重點,就是智慧交通。其中,飛天車出現全新概念,格外吸睛。例如中國大陸的小鵬匯天展示的產品是「陸地航母」,一輛汽車中除了能乘坐乘客之外,還能再多放置一架大型飛行器... 飛天車之外,CES更是首度迎來多家汽車零組件廠共襄盛舉,讓智慧交通從品牌到供應鏈,都能展現全新技術。
去年底勞動部北分署公務員輕生事件,掀起一波公私部門職場霸凌現形記。更早之前的演藝圈MeToo事件,也引發社會一連串工作場域性別平等保護不及格熱議。另一件同樣備受關注,台灣金融史上第一樁合意金控合併案「新新併」能否成局,正等待金管會點頭。這幾起事件看起來互不相干,有何共通之處?又為何使得某個職務首見勇奪獵才第一名?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近期美國股市愈來愈像驚弓之鳥,市場常常出現「好消息即壞消息」的波動。經濟數據強勁推升了通膨預期與債券殖利率,卻抑制了股票吸引力,但聯準會降息口風一鬆,股市又會歡欣鼓舞不知所以。已有投資大咖認為美股出現危險訊號,我們應該怎麼看待現在的美國市場,以及它在2025年的可能走勢?
隨著美國最新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出爐,通膨似乎有降溫的趨勢,不但令美國政府公債10年期殖利率大幅下跌,也使投資人觀望,到底現在是否已可再度進場撿便宜買債券?此時要買投資等級債,或者是買非投資等級債?
當AI(人工智慧)遇上冷冰冰、硬邦邦的機器,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外界想到的第一個答案,通常是「機器人」。不過,答案不只如此,也可能是機器狗、機器貓、機器手指、小型潛水艇。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日前展出各式各樣機器人,不僅功能性更甚以往,有了AI的輔助,這些「機器產品」互動性更高,更能輕易走進人們的生活。 這不是CES第一年展出機器人相關產品,但絕對是第一年展出互動性非常高的機器人設備...
銀行大規模投入清卡,尤其是去年第4季更進入清卡的高峰,為什麼銀行這麼積極投入清卡?答案竟然和晶片有關。由於晶片變貴,使得銀行發卡成本直線上升,不得不清理對銀行並無貢獻的呆卡。 晶片的使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已無孔不入,不只是很多3C產品、高科技產品要運用到晶片,就連我們要使用的信用卡,如果沒有感應式晶片還做不出來。一家主掌信用卡業務的管理高層坦言,因為晶片變貴了,所以使得國際發卡組織現在向銀行收取的每卡成本也愈變愈貴。
在台積電法說會報喜之下,上周五台股上漲122點,加權股價指數以23148點作收,周指數上漲136點,漲幅0.59%,周K線翻紅,單周日均量3423億元。上周五還好有台積電的貢獻,大盤重新站回2萬3千點大關,若無台積電的貢獻,加權指數位置已在年線之下。
隨著台灣電子五哥的尾牙和旺年會一場接一場熱鬧落幕,會場中的熱烈氣氛仍未散去,但一場更大的考驗正悄然逼近,2天後、1月20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將重返白宮。在這場充滿變數的全球競賽中,鴻海、仁寶、廣達、英業達、緯創如何因應?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是否再次掀起全球供應鏈的巨浪,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就任,川普從當選後舉起關稅大旗已讓各國挫咧等,就在各國嚴陣以待川普上任,將擔任川普新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米蘭(Stephen Miran)日前拿出40年前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暗示可推「廣場協議2.0」,試圖強力干預匯率,扭轉美國貿易逆差困境。台灣2024年對美國順差加大,各界擔心此舉對台傷害大。廣場協議有可能捲土重來,噩夢成真嗎?
高股息ETF(指數型股票基金)配息縮水不但讓許多投資人大失所望,也牽動投資資金的移轉,除了移轉到與大盤連動性更高的市值型ETF之外,另一個現象就是資金重新往投資型保單移動。站在保戶的角度,倘若想選擇投資型保單,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
台灣電商近年來相繼推出「訂閱制」,但市場迴響不如預期。蝦皮的「蝦拼Plus」更在去年底退場,momo的「moPlus」也還未完全發揮效益,令消費者好奇,電商訂閱制在台灣還有發展空間嗎?
今年各大發卡銀行相繼調整信用卡權益方案,儘管不少信用卡業者對於回饋點數、比率,或是停車等交通權益都縮水,不過某些領域反而繼續加碼。國際發卡組織萬事達卡的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指出,今年銀行信用卡權益的策略上,持卡人可掌握5大趨勢,在2025年聰明用卡,做CP值更高的消費。...
台積電上周五公布營收,2024年全年創歷史新高,表現優於預期,上周股價盤中衝1160元新高後回檔,雖連日下跌,但仍守住1100元關卡,即將在本周四召開的台積電法說,可否助攻股價神龍擺尾?
台灣餐飲市場近期相當熱鬧,除了湧現掛牌潮外,更出現併購潮,包括六角國際併購翰林茶館、迷客夏併購雙月食品。餐飲業者直言,餐飲業經營門檻愈來愈高,若不靠併購,很難維持健康的成長動能,更容易被市場遺忘。不過,這波掛牌潮+併購潮,真能使業者在紅海市場殺出一條路?
當科技發展進入新篇章,人形機器人正以「明日之星」之姿站上舞台,成為人工智慧(AI)下一波浪潮的主角。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以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三位重量級人物近期不約而同提及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潛力,馬斯克甚至大膽預測,「2040年全球將有100億具的人型機器人」,比目前全球人口還多。大浪來襲,台廠能扮演何種角色?
台灣近幾年「演唱會經濟」備受矚目,先是高雄2023年3月的韓團BLACKPINK演唱會颳起旋風,掀起國人瘋演唱會狂潮,激出龐大商機。業界保守估計2024年這股演唱會帶動千億元經濟動能,連主計總處發布經濟預測記者會上,官員數度提到「國內消費在演唱會加持下,內需暢旺」。難道國人南北追星同時,也在貢獻國內經濟成長率(GDP)? 學者表示,國際巨星拉抬觀光及周邊各種經濟效益更大,所以新加坡不惜花大錢補助「壟斷」美國巨星泰勒絲(Taylor Swift)時代巡迴演唱會,著眼東南亞各國都會去新加坡追星...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還沒上任,金融市場風聲鶴唳,負面消息已經滿天飛,關稅將上升到多高?會不會大規模驅逐移民出境?會不會全面放鬆管制或減稅? 川普本身是2025年不確定中最大的一個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將如何牽動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的影響?
南韓政局不穩,使得新台幣兌韓元已看到1比44的史上新低價位,哈韓族更是趁勢大換韓元備妥赴韓旅遊的旅費,而對國內同樣大批的「哈日族」而言,則關心日圓匯率能否再等到「甜甜價」,是要現在馬上換,或是可以再等一下?
拚了一整年,光陽先前訂下要奪回龍頭目標破局,2022年起連三年居於亞軍,且與三陽的差距比前一年更大。但價格戰的持續,仍然一定程度擠壓到電動機車的生存空間,加上Gogoro內憂外患不斷,2025年機車市場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超商雙雄7-ELEVEN及全家憑藉據點優勢,早已深入民眾生活。不只超商店員很忙,近年超商更透過各門市店長投入團購市場,運用LINE群組的方式來進行會員銷售,讓店長成為團購主。 業者表示,此種銷售模式可帶動門市周邊民眾加入,並定期推銷主題性的商品,為超商帶來明顯的效益,甚至超商業者還為此開發各種新科技。
美股在耶誕節長假過後一路走跌,影響台股2025年開盤氛圍,外資、投信、自營商上周同步賣超,使得加權股價指數一周下挫367點,以2萬2908點作收,跌幅1.58%,指數再度失守2萬3千點關卡。本周有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開展助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月6日晚間開幕演講登場,再為AI題材打氣,並續炒機器人應用新商機題材,不過效期及效果如何?本周見真章。
新的一年,大部分的本國銀行都縮減信用卡的消費現金回饋比率,包括民眾一直以來使用最為頻繁的市區停車、道路救援,和國際機場外圍停車這三大類的信用卡交通權益優惠全面縮水。持卡人在銀行的各類使用條件下,該如何把權益用好用滿?
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美西時間1月7日登場,外界聚焦AI(人工智慧)技術的再進化、智慧汽車生態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主題演講內容成為外界矚目焦點。不過,比起AI,量子電腦新技術更首度提上CES研討進程,而當新科技用電量愈來愈大,傳統能源已難以負荷時,能源轉型也成為今年CES另外一項關注焦點。
隨著全球暖化的影響愈來愈明顯,氣候變遷不再只是新聞標題,而是人們每天都要面對的現實挑戰,減碳已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頭等大事。環境部日前宣布擴大碳盤查對象,從高耗能的工廠延伸到百貨公司、量販店、大學、旅館,甚至是捷運站及列車等交通(軌道)業納入擴大碳盤查登錄對象 顯而易見,「碳盤查」這項工作將會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你可能聽過「碳盤查」這個詞,但究竟它是什麼?怎麼才能成為碳盤查專家?這份工作的薪水又有多誘人?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2025年上路,紐西蘭乳品即將可以零關稅進口台灣。對消費者來說,有更低廉的商品可以選擇,對酪農產業則是如同海嘯般的衝擊。目前政府的因應措施只靠補助,但在諸如「班班有鮮乳」的政策喊停後,還有別招嗎?
美國白宮下任新主人川普將在2025年1月20日就職,全世界都屏息以待。在川普上台之前,在地緣政治變局混沌之際,台積電不僅海外建廠小組大批人馬陸續回台,高階人事也在近期微調,以因應即將來臨的新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