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正當蔡英文在美國會晤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之際,中國大陸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於台灣東部海上進行演訓,不言而喻的政治目的不僅台灣必須正視,重大主戰裝備的出現,也成為亞太地區不穩定的因素。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軍事專家亓樂義,深入分析中國大陸航艦戰力,及其如何在台海衝突中發揮「外阻內封」作用,而美日又打算如何防堵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無論是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之前或之後,為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未放棄經濟制裁。北韓在持續不斷制裁下,經濟雖難以發展但也並未崩潰,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去年北韓還試射了超過90枚飛彈,打破歷來紀錄。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為什麼嚴厲制裁還拖不垮北韓,壓不住北韓核武成長?華盛頓郵報近日以長文報導一艘中國籍運煤船Petrel 8的故事,說明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漏洞百出,也凸顯美國制止北韓核武的左支右絀。
外界曾經常批評日本經濟成長停滯、人口減少和高齡化,及典型的島國文化(insular culture),導致該國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重要性下降。「牛津大辭典」解釋insular時寫道,這是島民的典型特徵,指與外界無交流且思維有偏見。 然而,「日本時報」指出其實狀況沒這麼悲觀...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3月1日的抗日獨立紀念日說,「日本轉變為與南韓共用普世價值、在經濟安全及全球問題上攜手合作的夥伴。」當政治不再利用愛國心煽動,南韓人3年多前發起拒買日貨的No Japan運動,也煙消雲散。
南韓總統尹錫悅本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國內核電、國防、綠能等企業拉進300億美元投資;時序再往前推,去年南韓與波蘭達成歷來規模最大軍售協議,成為亞洲最大武器出口國,讓西方專家們感到意外。不過日媒指出,這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的韓流式推銷成果。
北韓連日試射飛彈,威脅朝鮮半島與日本和平,日媒報導,日韓領袖可能在本月出席東南亞的國際會議時,舉行時隔3年的峰會,但南韓總統府辦公室說八字沒一撇。令人想起9月的時候,尹錫悅政府被日方冷臉以對的恩怨。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杉田水脈的黑歷史,多添一筆。東京高院日前判她要賠獨立記者伊藤詩織55萬日圓,這是日本司法史首次在社群按讚被判賠的案例。按讚就惹禍上身,聽起來很令人害怕,律師分析法官判賠的原因。
北韓自9月25日起連續試射飛彈,不排除進行第7次核試爆,挑釁之意濃厚,東亞緊張局勢再度升級。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深度解讀北韓背後的盤算,並分析南韓應對與未來中美俄三強的布局策略,以及影響何以擴及台海。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依計畫於今天(27日)下午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會場內播放回顧安倍從政以來關鍵談話與重大政績,獻花台有超過萬人到場獻花惜別,但場外更有反對國葬的團體聚集遊行抗議,在調派2萬名警力的維安下,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上台致悼詞,並進行「弔唁外交」。外界納悶,安倍的這場國葬為何辦得如此劍拔弩張 ?
作家也是資深媒體人野島剛今天(2日)以「後安倍時代的日台關係」為題的演講指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過世後,安倍派議員在岸田內閣開始被邊緣化,台灣政界必須留心,安倍派人脈不像以前那麼管用,最好分散風險。
台海關係緊張,中國大陸大動作軍演,不僅打破兩岸維持已久的「台海中線」默契,從黃海、渤海軍演,也不難看出對美日韓警告意味濃厚。儘管華府並未改變評估中國大陸可能武力犯台的時間表,即「北京在2年內不會試圖奪取台灣」,但美中兩國分歧日益加深,不少學者擔憂兩大強權管控風險的溝通管道若失靈或崩潰,軍事衝突恐一觸即發。
美國軍事專家預測中共將在2027年攻打台灣,但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起美中緊張關係升高,北京有可能提前行動。日本經濟新聞分析,中共若現在攻台,日本如何有效應變有三大障礙,首先必須認定中共武力犯台是對日本的「生存威脅」,其次是日本必須加強被視為防禦真空地區的南西島鏈(琉球群島)的防禦能力,第三是日本缺少具體的撤僑計畫,台灣大約有2萬4000名日本僑民,日本要同時撤離在台灣的僑民和先島群島的居民是一大挑戰。
日本警視廳近日呼籲企業等,要提防俄羅斯駐日貿易部職員試圖竊取日本先進技術,從事間諜活動。在沒有逮捕舉發的情況下,警視廳的動作十分罕見。有日媒記者自曝曾被外國間諜接觸試探,其手法與警視廳公布的非常相近。 日經商業記者吉野次郎說,某年秋天行經東京虎之門地區,一名素未謀面、穿西裝的白人男子看似隨性地,用英文與他攀談...
在中共解放軍於台灣周邊軍演之後,中日17日重啟外交對話,觸及台海問題。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日本首相、防衛大臣等閣員每年參與防災訓練,卻無軍事危機的兵推,令人憂心。 評論還說,離上次台海危機20幾年,如今美中兩大強權的亞洲軍力,中國已占上風,爆發戰爭危險更勝以往。對此,日經分析了2種可能發展的劇本。
南韓總統尹錫悅以正在休假為由未安排與來訪的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會面,在遭到國內批評後安排與她通電話。尹錫悅不想見裴洛西,可能是怕她向他施壓,要南韓加入美國籌組的「Chip 4聯盟」。對南韓而言,這是極艱難的決定,南韓仰賴中國大陸晶片市場,若加入聯盟,肯定會遭到中國報復,但南韓又需要美國的晶片技術和設備,因而陷入兩難。
對北京立場強硬、不假辭色的日本防衛大臣相岸信夫,26日在記者會上透露,以前選舉的時候曾有隸屬「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原「統一教會」)的人士來幫忙。他說:「與幾個人有交往,有成員作為志工出了力。」關於具體的支援措施,他表示「我認為有電話拉票等工作」。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不僅震驚全世界,也讓日本政壇暗潮洶湧,自民黨內最大派系「清和會」(安倍派)未來會走向何方?黨內派閥勢力將重新洗牌?修憲議題再起,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施政方向是否調整?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輔大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深入分析日本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政經局勢發展。
一根10日圓的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4月起調漲2日圓,日本民眾盛讚他們是了不起的企業,堅持42年來不漲價。看在經濟專家眼裡,不漲價的「便宜日本」問題可大了。
中國大陸近年與澳洲的緊張關係升級,但最近似乎突然回心轉意。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5日表示:「中方願本著相互尊重精神,為雙邊關係再把脈、再校準、再啟航。」兩年多來,中國都拒接澳洲官員的電話,更別說同意會面。如今跡象則顯示關係正在解凍:中澳國防部長6月舉行會晤,外交部長也在7月初的G20峰會期間碰面。究竟這些互動的意義有多大?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日本共同社報導,犯嫌山上徹也供稱她母親大筆捐款給源自南韓的統一教,害他家破產,還說將該教引進日本的是前首相岸信介,「所以我就殺了(岸信介外孫)前首相安倍」。美聯社報導,統一教與日本自民黨的關係可追溯到岸信介,岸信介與統一教都反共,統一教也喜歡找政治人物背書,兩者一拍即合。日媒曾在1999年報導,當時有逾20名自民黨議員辦公室有統一教成員擔任志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光天化日之下遇刺身亡。日本大學危機管理系教授福田充指出,兇嫌用自製槍枝犯案、攻擊重要人物,對嚴格管制槍枝的日本社會衝擊很大。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日(8日)上午為選舉站台演講時遇槍擊,生命垂危,經送往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救,日本時間下午5點過後宣告不治。安倍曾任首相長達3188天,創下「安倍障礙」,現在是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的領導人,拋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核共享」等議題,卸任後影響力不減。
日圓匯價跌至20年來新低,推高用於動物飼料的進口玉米成本,73歲日本農民平尾清治被迫在他飼養和牛的飼料中混入更多大米,以降低失控的成本,但又擔心會影響得獎和牛牛肉品質。
菲律賓已故獨裁者老馬可仕之子、小名「邦邦」(Bongbong)的馬可仕當選總統,6月30日宣誓就職。但他還未上任,許多菲國民眾已開始擔憂,這位從不承認父親獨裁時期暴行的新總統,將持續洗白、美化家族歷史,扭曲歷史真相。
7月起,南韓電費每度電將調漲5韓元(台幣1.3毛),今年前兩季南韓政府凍結電費,檯面上理由是穩定物價,背後算盤更多是政治,擔心衝擊選情。韓國電力公司(KEPCO)從幾年前的優良企業淪落為虧損企業,調漲後今年恐怕仍要賠30兆韓元(台幣7566億元)的天文數字。
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之子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明天(30日)就任菲國新一任總統。近來網路出現一段48年前小馬可仕隨母親伊美黛訪問北京與毛澤東擁抱的影片,說明小馬可仕與中國有多年的私人情誼,或將改變中美菲的三角關係。
菲律賓前獨裁者老馬可仕政權在1986年遭推翻,當時第一夫人伊美黛(Imelda Marcos)帶著裝滿珠寶、黃金和現金的袋子和箱子流亡美國夏威夷,終在數十年後實現她的終極抱負:兒子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當選菲國總統。92歲的伊美黛一直是推動馬可仕家族重返權力巔峰的力量。
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第十四次金磚國家領導人視訊峰會已在24日結束,這場被大陸外長王毅稱為中共二十大之前「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會後最受注目的焦點是其能否順利推動擴充成員國,以及金磚國家是否足以跟西方主導的G7集團分庭抗禮?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在6月29日和30日在馬德里舉行高峰會,亞洲的非北約成員國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的國家領導人也受邀出席,這是有史以來日本首相和南韓總統首度出席北約峰會,備受矚目。日本和南韓媒體報導,日韓澳紐四國領袖可望在北約峰會場邊舉行高峰會,被媒體形容為「新四方安全對話」(New Quad),旨在共同抗衡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並支持南太平洋的島國,美國總統拜登也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三國高峰會。北約為共同防禦歐洲安全的組織,為什麼日韓這兩國東亞國家要出席北約峰會?
有些事,這屆政府希望你牢記,下屆政府期待你遺忘,對與錯、真相與和解,或將在旦夕之間換位。這種世上許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的感受,最近發生在菲律賓。一些菲國民眾趕在本月底之前,前往馬尼拉附近奎松市的「英雄紀念館」參觀,因為總統當選人馬可仕(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即將就職,而紀念館裡的「英雄」,不知下個月是否還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