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局勢

今年5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稀土量急遽下降。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對美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大減八成,對日本的出口也少五成,顯示影響已擴及全球供應鏈。路透

中國稀土武器化引爆供應鏈危機 反助日本成關鍵角色?

中國大陸禁運稀土震撼全球供應鏈,歐美、日本產業首當其衝。國際政治評論家白川司認為,做為15年前第一個稀土武器的受害國,日本若將支援稀土供應鏈作為對美談判的籌碼,或能成為美中博弈中的關鍵角色。

俄國總統普亭(左)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去年6月在北韓平壤簽署同盟條約。美聯社

派兵援俄換來大量軍事科技 北韓進入戰略黃金年代

北韓派兵赴俄羅斯助戰,俄國提供軍事技術回報,讓北韓進入軍事戰略黃金時代。北韓自稱的新武器清單每周都在增加,包括人工智慧(AI)操控的攻擊無人機、擁有改良電子武器系統的戰車、配備超音速巡弋飛彈的新建海軍驅逐艦、新防空系統和空對空飛彈。

台劇「零日攻擊」以2028年解放軍登陸台灣為題,去年公開前導預告,已有逾200萬次的觀看次數,社群熱議。圖/取自《零日攻擊 ZERO DAY》FB粉專

台海戰爭拍台劇、變桌遊 日學者剖析台真正的零日恐懼

日本媒體熱議「2027台灣有事」,日本學者五十嵐隆幸指出,近來台灣影視與桌遊等娛樂作品將戰爭風險具象化,因為擔憂國際社會不再關注台灣,那才是真正的「零日」(Zero Day),另一方面,也可能弱化真實生活中台灣人該有的警覺。

李在明的外交政策不會像尹錫悅那樣一面倒向美國,讓華府提高警覺。歐新社

白宮評南韓總統大選提中國 川普想傳遞什麼訊息?

韓聯社6月4日以長文報導,李在明確定當選南韓總統後,白宮發表的首則訊息中,罕見地提及中國,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白宮不僅重申「韓美同盟堅如磐石」,還明確表示對「中國對全球民主國家的干預與影響力表示擔憂並反對」。此舉被解讀為對李在明政府可能採取的「平衡外交」政策的牽制,凸顯美中韓三角關係在未來可能面臨的複雜挑戰。此外,李在明就職後很快宣布,將推動與北韓對話合作,朝鮮半島未來會很熱鬧。

日經商業5月的調查報導,爬梳日本國內企業的資金來源,中國政府至少對162家公司有1%以上控制權,太陽能發電最多,有的設施距自衛隊等重要據點只有10公里或更近。日本電網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路透

自衛隊周邊布滿中資電廠 日本發展綠電暗藏國安危機?

多座由中國大陸國營企業持股的發電廠座落在自衛隊基地周邊,引發日本媒體關切國安風險,用「中國對『日本的侵略』已經開始」來形容。因日本國內企業的資金來源,中國政府至少對不同領域的162家公司有1%以上控制權。專家強調,基礎設施關乎國安,應警惕背後的戰略布局。

阿米塔吉是美國知日派的代表人物,為日本外交與安全保障政策帶來深遠影響。美聯社

日本痛失華府知音 川普主義與中國崛起下的盟友困局

美國對日政策的關鍵推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與哈佛大學名譽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相繼辭世,日本媒體認為這象徵美國的「知日派」走向式微。 過去這批深諳日本政治外交的美國專家主導美日同盟深化,隨日本經濟實力下滑、研究熱度減退,曾經的華府知音恐成歷史。而美國內部「實力至上」與川普式外交風格,也使「知日派」喪失發揮空間。

隨著中國大陸2024年11月重啟日人赴陸短期簽證的免簽待遇,日本政府也將對大陸民眾簽證放寬措施,現在是更多陸客赴日計畫定居。圖為羽田機場。法新社

美中角力下人口悄轉變 日本史上首見中國人「大遷移」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日文版4月28日刊出一篇引發熱議的報導,標題為〈日本史上初めての中国人の大量移住が始まる〉(日本史上首次出現中國人大量移住的現象)。文章指出,儘管美國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與科技禁令加劇對中國的外部壓力,然而,中國人民卻正逐漸將目光投向地理上鄰近、政治上穩定、經濟上相對有韌性的日本。日本經濟雜誌《PRESIDENT》前總編輯小倉健一指出,從政治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不僅是一場移民的流動,更是一場權力、制度與社會結構互動下的深層變動,日本社會仍不知不覺。

日本前外交官直接點名,若能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同時加入CPTPP,有助提升整體區域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圖為2018年11國代表為CPTPP成立簽字。新華社

日本專家建言去美化 台灣與中國加入CPTPP有戰略價值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帶起的貿易保護主義風潮,歐洲等許多國家已將「降低對美依賴」列為重要戰略,日本也積極推動擴大自由貿易圈,日本前外交官直接點名,若能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同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有助提升整體區域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右)4月16日拜會美國總統川普時,戴上「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帽子示好。路透

日本跟川普談關稅有2王牌 學者警告:別問美國想要什麼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4月30日起訪美,預計將展開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人的第二輪談判,這是赤澤繼4月16日後再次赴美,顯示急迫性。而談判的內容,除了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外,汽車可能也不例外。面對咄咄逼人的川普政府,又沒有安倍晉三與川普的交情可套,用川普的話:日本政府在談判桌上有什麼牌可打?以史為鑑,日本從明治時期就開始跟美國舉行關稅談判,累積寶貴經驗,如今能否應付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

紐約國際汽車大展4月18日開幕,美國人擔心新車要漲價,來到車展一次看足,比一一前往各經銷商賞車要有效率。路透

關稅戰拉高日系車價 美國車能靠「愛國心」搏翻身?

美國對非美製汽車追徵25%關稅,日系車可能全面漲價超過8%。你以為大家會乖乖改買美國車嗎?不少美國人說,就算貴也還是要買日本車。讓人好奇,這波關稅風暴,真的能讓美國本土品牌翻身嗎?

越南2024年的對美順差達到1230億美元,美國若執行對越南的46%對等關稅,將是沉重打擊。圖為胡志明市的成衣廠。法新社

美中貿易戰被逼選邊站 東南亞國家如何夾縫求生

美中貿易戰急劇升高,東南亞國家淪為第一個主戰場,不但要面對美國的高關稅,還要面對從中國大陸湧入的便宜商品,對當地產業有如雪上加霜。一向不願意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東南亞國家,該如何在夾縫中求生? 川普第一任的美中貿易戰,迫使原本在中國生產的廠商遷至東南亞,使東南亞國家成為最大受益者。然而現在川普要清除這種「洗產地」做法,對東南亞國家祭出高關稅,不過仍遠低於對中國的145%至245%關稅,中國廠商在東南亞國家生產仍有利可圖。

日本將推派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主導與美國的關稅談判。路透

搶先對決川普關稅戰 從石破指派代表看日本有何籌碼?

日本可望優先和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加上4月7日紐約股市跌幅有限、日圓升值趨緩,日本股市8日早盤大幅反彈,股民心情起伏。不過,學者對談判結果不表樂觀,並說日本政府推派的談判代表人選,凸顯日相石破茂信賴人才太少…

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定於4月4日宣判。路透

尹錫悅彈劾案過關會內戰、沒過會暴亂 怎麼判都麻煩

南韓憲法法院4月4日上午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宣判,決定採納國會提出的彈劾案,尹錫悅將立即被免職,南韓必須在60天內舉行下屆總統大選。 回顧這場彈劾案宣判前,外界認為南韓憲法法院若通過彈劾,恐爆發內戰;若否決彈劾,也會引發內亂,由於這樣「哈姆雷特式」(Hamletian)的困境,加上法院審議時間遠超預期,尹錫悅有驚無險過關的說法不脛而走,聯合報數位版帶讀者回顧尹錫悅2024年12月3日傍晚突然宣布全國戒嚴,到憲法法院宣判前,南韓政治局勢與輿論的變化。

京町家是職住一體型(店面與住宅合一)的住宅,多為兩層,也有三層的京町家。路透

町家文化、酒造場...消失中的日本傳統中國人來拯救

中國大陸人在日本開非法民宿可能已經不是新聞,不過也有正面案例。有年輕華僑將京都的町家(古民宅)改裝成民宿,拯救消失中的町家文化。日本部分傳統文化後繼無人,得到中國人的投資,不致失傳。 日本經濟新聞採訪自比為在京都「經營町家第一人」的石倉佑一。32歲的石倉出生於中國福建省,國中時隨母親移民到京都,大學時以交換學生身分到美國,住在民宿大為驚艷。回日以後,母親和他討論家中資產的投資方向,石倉建議買下京都的町家來開民宿。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中左)和英國晶片巨頭安謀控股執行長哈斯(中右)5日在吉隆坡啟動合作協議。法新社

馬來西亞擴展晶片製造業 專家不看好亟需克服關鍵難題

馬來西亞希望利用人工智慧(AI)爆炸性成長帶來的晶片需求,擴張晶片製造業版圖,3月與英國晶片巨頭安謀簽署一項10年2.5億美元協議。但專家卻不看好馬國晶片業前景,為什麼?

中韓外長3月21日到日本首相府拜會首相石破茂(左二),其他人是南韓外長趙兌烈(左一)、北京外長王毅(右二)、日本外相岩屋毅(右一)。歐新社

拜會石破茂又獨會林芳正 王毅訪日三箭齊發有何盤算?

中國大陸外交部遭日本指控竄改日相石破茂的發言,日本對中鷹派立刻一片撻伐,要求更正未果。日本《現代周刊》副總編輯近藤大介引述資深觀察家的報導指出,大陸外長王長這次訪日,一共射出三支箭。不同於前首相安倍的三支箭是要振興日本經濟,王毅的三支箭全都瞄準中日關係包括台灣議題,必須仔細解讀。

北海道唯一的核電廠泊核電廠,從提審查申請至今已經11年,2025年3月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剛完成審查。路透

半導體登陸北海道狂吞電力 日本能源戰略消極憂藏危機

半導體巨獸登陸北海道,晶圓廠與AI資料中心狂吞電力,2035年恐陷供電臨界。北海道唯一的核電廠重啟卡關11年,一旦審查延誤,民生限電與產業跳電連鎖可能提前爆發。媒體質疑在「電力即國力」的年代,日本不若他國積極,是否將科技島帶向黑暗風暴。

日經商業報導指,日産汽車與大陸國營東風汽車集團合資成立的「東風日產」常州工廠2024年6月關閉,而日企退出中國業務更大的門檻,是得到員工的體諒,圖為東風日產員工。美聯社

美中對立迎來「訣別中國」 日本撤資脫身難在哪裡?

美中對立、中國大陸景氣低迷、中國企業崛起等因素,「中國加1」時代告終,迎來「訣別中國」。日本企業也紛紛撤資,問題是,該怎麼脫身,外資撤退並不容易。

南韓總統尹錫悅2月20日出席憲法法庭彈劾審判。新華社

我們會和金正恩統一!尹錫悅陰謀論 為何年輕人也信了

支持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勢力近來大肆操作陰謀論,稱尹錫悅若被彈劾成功、在野黨當選總統,南韓會和北韓統一變成共產國家,且近來南韓問題幕後黑手都是中國。愈來愈多人受到這類陰謀論影響,是尹錫悅支持度回升的原因之一。 一月的一個寒冷午後,一名年輕的藥學生申貞敏(譯音)在南韓憲法法庭外不安地等候,等著遭停職的南韓總統尹錫悅前往法庭為彈劾案抗辯。 尹錫悅作證期間,申貞敏與數百名憤怒而又擔心的支持者高呼口號:「即刻釋放!取消彈劾!」自尹錫悅實施戒嚴卻失敗以來,這些人依舊支持尹錫悅。

在日本發生的商業間諜活動,常見手法包括成為員工滲透或是吸收內部人員,稱「人工情報」, 指利用間諜蒐集情報。路透alamy

中餐廳掩護中國使館情報交易?日本加強反諜措施

日本有「商業間諜天堂」的惡名,機密外洩案逐年增加,日本政府陸續祭出反諜措施。但專家說,如果洩露內部信息的報酬遠高於刑責成本,恐難嚇阻間諜行為,企業也擔心商譽受損而不敢報案。中國等外國政府主導的竊密案更棘手,日本公安得藉其他案由來搜查。

中國大陸觀光客在東京銀座化妝品店採購。美聯社

不再1商品狂掃10多件 陸客爆買結束日本渾然不知

不無貶義的「爆買」一詞跟中國農曆新年有密切關聯,2015年春節中國遊客大軍壓境,橫掃日本商場,片甲不留,還有好事者特地寫書描述中國人對日本製馬桶的迷戀。之後,每逢農曆春節,「爆買」的報導都會在日本媒體出現。當年寫了好幾本書記錄中國遊客一擲千金、面不改色的作家中島惠,最近卻表示,中國式爆買的時期早已結束...

全日本美術大學的中國學生激增,占所有留學生七成。圖為京都藝術大學。路透

日本美術大學留學生7成來自中國 性價比超高還藏一盤算

全日本美術大學的中國學生激增,占這類大學所有留學生的七成。據說,中國大陸美術班學生的父母更熱中送孩子赴日本深造,原因不只是升學難度低、費用便宜、多元專業等,家長也為自己的將來盤算。

北韓人民軍建軍75周年,金正恩帶女兒金珠愛出席,高階將領站在兩側。美聯社

金正恩栽培女兒傳拿英女王當榜樣 北韓接班梯隊浮現?

北韓對於吸引國際媒體注意確實有一套:士兵在俄烏戰爭前線被俘,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隨意牽著兩名孩童出現在公開場合,由於北韓領導階層鮮少帶子女公開露面,外界猜測,北韓第四代接班梯隊是否出現變化?曝光事件其實經過精心設計,奉命轉播的中央電視台三緘其口,南韓情報機關努力查證中。

一名男子2024年11月7日走過東京一處車站的日本製鐵廣告。法新社

日鐵收購美鋼遭封殺 為何仍擋不了日企赴美投資的野心

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遭美國總統拜登封殺,日本政界商界都很不滿,但預料日本企業未來仍將前仆後繼投資美國,原因何在?

南韓總統尹錫悅因宣布戒嚴,已失民心和華府的信任。路透

尹錫悅遭彈劾掀政壇變局 南韓新總統人選浮出檯面

儘管猛抱美國大腿,但宣布戒嚴沒有事前照會,犯了大忌,保守派的南韓總統尹錫悅在華府眼中已無利用價值。自由派的在野黨主席李在明聲勢大漲,但官司纏身,有被褫奪公權的風險,能否參選都成問題。保守和自由派的中生代菁英有人察覺權力空隙,開始部署問鼎大位。易言之,南韓下屆總統很可能是新面孔...

示威者手持尹錫悅著軍裝的變造照片,抗議他宣布戒嚴走回頭路。法新社

戒嚴傷害國家多大?從南韓朴槿惠到尹錫悅足為殷鑑

「無法相信國家戒嚴,所以不睡覺一直守在電視機前。這種荒唐的矛盾、分裂和劇變可以與《魷魚遊戲》中的場面相對接,看《魷魚遊戲》同看這個世界好像沒有什麼區別。」串流平台人氣影集第二季辦發表會,南韓導演黃東赫談到總統尹錫悅日前宣布的緊急戒嚴,表示因為這樣荒唐的事情,全體國民都要帶著恐懼和抑鬱感度過今年,讓他很生氣。彈劾也好,下台也罷,希望儘快有人承擔責任。

現代商業報導,最近越來越多旅居的日籍員工想回歸日本工作生活,卻似乎難上加難。路透

中國仇日情結、教育差異 旅中日籍員工想回家卻回不了

日本企業在中國大陸提倡經營本土化超過10年,日商子公司的日籍資深員工近來感覺「已到極限」。現在的中國氛圍和過往不一樣了,今年9月在深圳日僑學校附近被刺身亡的10歲學童,爸爸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現代商業報導,這樣的家庭想回歸日本工作生活,似乎難上加難。...

日本陸上自衛隊9日在朝霞駐屯地進行分列式前進,首相石破茂親臨校閱。歐新社

日本自衛隊大陣仗秋訓挨批 「想定」與現實脫節

「想定」是所有演習兵推的設想情境,考驗受測官兵的因應能力。例如,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共問題特別委員會」20日與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合辦台海兵推,想定之一是解放軍由台灣南部攻入。日本自衛隊每年例行秋季訓練日前舉行,被軍事專家批評不切實際、勞師動眾,原因是演習的「想定」出了問題……

川普曾稱安倍是真正的好朋友。圖為2017年美國時任總統川普(左)在白宮迎接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右)來訪。美聯社

安倍與川普兄弟情深 石破茂有辦法讓日免於衝突?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一任2016年首次當選時,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是第一位拜訪川普的外國領袖。安倍以高爾夫球結交川普,也以前輩政治家之姿引導當時還是政治素人的川普,兩人的私交,被認為避免了上屆川普政府和東京的不必要衝突。 川普今年再度當選,新任日相石破茂也說希望盡快會晤川普,但學者卻不看好他能重現川普、安倍當年交情。石破哪裡比不上安倍?美日關係未來可能有什麼問題?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據傳以每人每月2000美元(約新台幣6萬4500元)的代價,將北韓戰鬥人員兜售給俄國,而所有收益將進入平壤政權口袋。圖為金正恩3月視導火砲演習。美聯社

北韓傳按人頭收月費「賣人」給俄 專家教美韓反制妙招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國防研究員班奈特(Bruce Bennett)近日投書《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認為支援俄國的北韓軍隊缺乏現代作戰經驗,如果在烏克蘭前線發動大規模攻擊,恐傷亡慘重;但假設取得成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更敢於對南韓測試其軍力。因此,為了避免帶來災難,班奈特向美國與南韓提供了建議,認為這樣做有機會誘使北韓軍隊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