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停火的俄烏戰爭、攸關民生的通貨膨脹、全球解封的疫情、決定台灣下一步的九合一大選;走過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一個什麼樣的台灣? 聯合報數位版邀請名家談2023年展望。他們如何回顧這一年?又如何期盼來年?
2022年是動盪的一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俄烏戰爭從春天打到冬天,中共解放軍飛彈從台灣上空呼嘯而過;但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各地,逐漸走出新冠疫情陰霾,開放國境準備迎接後疫情時代。 值此全球政情詭譎多變、通膨物價威脅你我生活之際,聯合報堅守新聞崗位,監督、關懷從政經情勢到社會問題等各面向,很榮幸持續獲得各界肯定,我們會再努力,讓台灣變得更好。
「波波醫師」指的是網路上對波蘭台籍醫學生的暱稱,指台灣學生赴波蘭就讀醫學院,並未實習也未取得波蘭醫師執照,就返台報考國考後擔任醫師,引發不少在台灣考不上醫學系又沒資本能前往波蘭、西班牙等地習醫者的反彈。 到波蘭讀醫科,有什麼誘因?
桃園市長選舉15日展開辯論式政見發表會,國民黨候選人張善政準備回應抹黑抹紅、跨域治理及市政政見三大面向;民進黨鄭運鵬陣營,已經準備200條完整政見向市民報告;民眾黨賴香伶準備勞工、社宅和「1280+」等議題;無黨鄭寶清主打「桃園經濟大發展」。
新北市長選舉政見發表會將在11月14日登場,沒有候選人間交叉詰問。挑戰者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陣營「希望來場真正的辯論會。」尋求連任的國民黨選人侯友宜不動如山。就算真要辯論,新北市選戰攻防,有什麼看頭?
年底九合一大選,在台北市三腳督辯論會後,緊接著是高雄市的公辦政見會。4位市長候選人都勾選「辯論式」,但沒有交叉詰問。高雄選情在藍綠對決態勢之下,國民黨候選人柯志恩與尋求連任的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會面對政見會,心情大不相同……
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明(5)日登場。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民調由第二暫時落居第三,她要如何透過嫻熟的市政議題扳回一城,避免落入棄保劣勢?民進黨籍候選人陳時中雖已走出「下降螺旋」,但擔任疫情指揮官所背負的「疫苗疑雲」、「疫情仇恨值」,要如何破解? 目前民調暫居領先的國民黨籍候選人蔣萬安,如何在講究言詞犀利攻防的辯論會上,一改溫文、「佛係」形象,為自己再加分?
九合一選舉選情很冷,但民怨卻在基層沸騰:北部民眾憂心高房價、貧富差距M型化加劇,中南部農漁民受大陸暫停進口的影響,飽嘗果賤傷農、魚價崩跌的辛酸。生計沒著落的焦急與不滿,就像悶燒鍋快要炸開……
2022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開幕式,蔡英文總統表示,在兼顧經濟與防疫下,已請行政院仔細評估開放邊境的時程表。疫後我們該如何出遊?國內外旅遊模式究竟有何新轉變?深度報導為您解析。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不顧美國行部門勸阻旋風式訪台19小時,完成她個人的歷史定位風光離台,撥動台海敏感神經,拉高兩岸對立情緒後,後果是2300萬台灣人來扛。此行僅只是政治提款動作,或是未來能帶來什麼惠台之舉,將是未來台美關係待檢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