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現在罹患乳癌,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存活率也不受影響。記者侯永全/攝影

元氣醫聲EP43|罹患乳癌要全切嗎?4手術傷口小保有乳房外觀、恢復感知

罹患乳癌後,患者第一時間除了想到存活率,也會擔心乳房外觀... 但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存活率也不受影響!而且透過「4項手術」,可以控制傷口大小、恢復知覺,讓關聯到自尊的乳房接近原先狀況。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我們來聽聽看吧!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表示,即使進入局部侵犯或第三、四期,病患接受化療、免疫或標靶治療後,還是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去除殘存腫瘤細胞。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42|咳嗽超過兩星期,病情不單純!醫提醒:盡快檢查肺部

在街上、在辦公室,或者搭公車、捷運,常可聽到有人咳嗽!聽說久咳不癒,也可能是肺部長了壞東西,也就是肺癌,千萬不要輕忽!到底咳多久,算久咳不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表示,以質子治療肝癌的控制率達九成,患者可以延長兩倍的存活期。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41|質子治療殲滅癌細胞不傷及無辜 肝癌控制率達9成

活著就有希望!雖然癌細胞非常難纏,但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讓已有百年治療歷史的放射線治療,不再只有X光一項武器而已! 近年,醫界開始利用質子或是重粒子等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殺癌細胞,它跟傳統的X光有哪裡不同呢?治療費用會高不可攀嗎?本集我們榮幸邀請到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分享有深水炸彈之稱的質子或重粒子治癌的可行性。

前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表示,家屬自行為親人實施斷食善終,不僅可能反而讓親人走得不舒服,甚至有加工死亡的倫理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40|老母親被迫餓5天後偷吃 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

有些人認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要求的條件嚴格,轉而尋求斷食善終,但現行法規真的嚴格、斷食善終又是好的嗎?本集榮幸邀請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分享他在臨床遇過的各種故事,以及安寧緩和醫療其實可以涵蓋的範圍,而他也在最後透露對目前生死議題的看法。

台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畢柳鶯表示,醫界以各式維生醫療,讓病人延遲死亡,造成病人的痛苦、家屬的負擔,及社會資源的浪費。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醫聲 EP39|斷食善終是加速死還是安樂死?畢柳鶯聊臨終的「另一種選擇」

你知道斷食善終嗎?大家都希望疾病末期、臨終時可以不要太多痛苦,現在法律上也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幫助患者依照自己的意願,拒絕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流體餵養。 然而,有些人認為既有法律過於嚴格,因此轉向斷食善終,但斷食善終要如何進行呢?會有法律、倫理問題嗎?本集邀請到已為120餘位患者施行斷食善終的畢柳鶯醫師,來為我們揭開這層神秘面紗!

朱芯儀(左)罹患乳癌後,積極接受治療,去年也出書分享心路歷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38|朱芯儀曝罹癌心境 乳癌治療致爛痘、掉髮⋯張金堅讚:非常勇敢!

朱芯儀在36歲那年罹患乳癌,身為女明星卻得忍受副作用帶來的難堪,不僅臉上冒出爛痘、戴上假髮又怕被風吹掉、擔心路人異樣的眼光,真正最過不了的坎,是對父母的愧疚感。乳癌權威張金堅稱讚朱芯儀就像打不倒的戰士,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是這麼努力去對抗癌症。 本集很榮幸邀請到台灣女演員朱芯儀與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兩人針對乳癌病患的心路歷程精彩對談,甚至暢談乳房重建秘辛,快來收聽獨家內容!

台大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以東方人為例,一天掉髮60根以內是正常,掉下來的頭髮要是壽終正寢的粗長髮,若是細短髮就要小心。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37|壓力大到鬼剃頭真的沒救嗎? 60秒測試正常掉髮量

你有留意你一天掉幾根頭髮嗎?100根、80根、50根...正常的掉髮量可利用洗頭前梳髮60秒看其掉髮情形而得知。不過,有些人就是一遇到考試或換工作就開始掉髮。 這種俗稱鬼剃頭到底怎麼發生?有辦法阻止嗎?若帶有雄性禿基因的人,有可能逆轉勝嗎?這些禿髮的正確知識及解方式,台大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一次告訴你。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有睡眠困擾的民眾可寫睡眠日記紀錄睡眠狀況,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有助於後續診斷與治療。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 EP36|失眠吃安眠藥要怎麼吃?掛哪一科?睡眠專家一次告訴你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是否有吃安眠藥呢?根據統計,2022年有453.5萬人使用安眠藥,等同每五人就有一人使用,一年總用量更突破11億顆。但專家指出,若沒有遵從醫囑使用安眠藥,恐有成癮、夢遊、反彈性失眠等副作用。 究竟失眠要掛哪一科?安眠藥分哪些種類?該怎麼吃?本集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為我們解答有關失眠這個常見的睡眠障礙的問題。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表示,睡眠障礙以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圖/滾宬瑋提供

元氣醫聲 EP35|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 打呼嗜睡是前兆?

你睡覺會打呼嗎?專家指出,民眾打呼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已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據推估,全台約2百多萬人罹患此病。 想知道如何自我檢查睡眠品質嗎?睡不好又該掛哪一科?又要如何治療?睡眠環境又要怎麼營造?就讓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分享讓我們一覺好眠的秘訣吧!

民眾常在元宵節前後吃元宵、湯圓過節,但腎臟病患需特別注意攝取量,專家也建議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不僅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健康過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34|腎臟病患這樣吃湯圓、元宵才健康!專家授4日常習慣預防、減緩病情惡化

台灣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200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 台灣的洗腎患者也約有8萬多名,其中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腎臟病可能會超越糖尿病,是未來的一大挑戰。本集內容由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Elaine來談談腎臟病是什麼,以及怎麼透過生活的小習慣的養成來預防腎臟病。

飲食習慣不佳,有時會造成臉部痘痘長時間反覆發炎。圖/取自Freepik

元氣醫聲 EP33|痘痘一直好不了?兩類「食物地雷」也是痘痘肌幫兇

許多人以為青春期才會長痘痘,No No No!事實上,即使長大了、跨入中壯年、熟年期,痘痘肌問題依然可能如影隨形,有時一吃錯東西,問題還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如何擺脫痘痘肌的糾纏、痘痘肌真正成因,或如果有痘痘肌問題,在飲食、生活上,該留意哪些細節?我們請到基隆長庚醫院皮膚部主任許仲瑤來分享,希望大家都能盡快和痘痘肌說掰掰,也不會有痘疤、凹凹凸凸這些後遺症,養出白拋拋幼咪咪臉龐!

榮新診所、書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過年送禮要注意長輩的身體狀況,挑選適合的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記者蘇湘雲/攝影

元氣醫聲 EP32|過年送禮禁忌!小心雞精、保健食品踩雷

到了年節送禮時刻,很多人想送長輩一些貼心好禮,像雞精或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等,但有時擔心不了解長輩的健康狀況,送錯禮很尷尬,此外,若長輩關節痛、睡不好,又可以送什麼保健食品?這時,來聽專業營養師的建議,就非常重要! 這次,我們邀請在營養界耕耘多年的李婉萍分享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要怎麼選、怎麼吃,才最到位。趕快來收聽本集內容,希望每份送出手的優質好禮,都能讓長輩感受到滿滿祝福心意!

性治療師童嵩珍表示,「和性伴侶的感情狀況」、「性愛前戲的鋪陳」與「男性陰莖勃起的硬度與持久度」是影響性生活滿意度的主因。圖/童嵩珍提供

元氣醫聲EP31|過年遇情人節,專家授「情慾增溫十招」,讓你跟另一半性生活美滿

你對自己的性生活滿意嗎?根據調查,高達7成的受訪者不滿意自己目前的性生活狀態,更有逾半數受訪者因此曾考慮分手或離婚。 男女對性生活不滿意的原因不同,解決方法自然也不同,加上長假即將來臨,到底要怎麼褒愛?想看A片營造氣氛、用情趣用品助性,但伴侶間開不了口怎麼辦?又該如何選擇情趣用品?就讓專業的來,讓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童嵩珍教你性愛保鮮10個技巧。

今年第一波寒流來襲,輔大醫院院長黃瑞仁表示,血壓增加是猝死的前兆,所以平時需勤量血壓。記者林澔一/攝影

元氣醫聲 EP30|寒流超低溫來襲!血壓飆高是警訊?名醫教你預防猝死

今年第一波寒流來襲,部分地區氣溫只剩下6到8度的低溫,2016年霸王級寒流造成60人猝死的悲劇恐再現! 要防止猝死控制好血壓是關鍵,門診中有人收縮壓高達200毫米汞柱,卻一點事都沒有,成了猝死候選人,怎麼會這樣?輔大醫院院長、心臟權威醫師黃瑞仁將告訴你,如何預防猝死?意外發生時,旁人該怎麼辦?趕快將這些自救方法學起來!

不少人會趁著春節假期「進場維修」,卻擔心皮膚敏感問題,基隆長庚皮膚科許仲瑤主任表示,要留意「本身膚質」、「用藥習慣」與「後續照護」等3項重點。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EP29|想靠醫美雷射漂亮過年,又怕敏感肌?醫:「這三點」超重要

農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人希望美美過新年,想接受醫美雷射來處理一下臉上困擾,又不希望引起敏感肌問題,這時就要靠專家幫忙。 這次我們邀請基隆長庚醫院皮膚部主任許仲瑤來分享,讓大家了解過年有哪些最夯醫美療程,以及該怎麼選、怎麼做,才能減少敏感肌困擾,希望大家美美、帥帥迎龍年,好運旺旺來!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是全台首例健保CAR-T個案的主治醫師。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醫聲 EP29|要價千萬元CAR-T療法納健保 比移植化療更適合長者?

罹患癌症對許多人是一大打擊,好消息是,這十年來,有個針對血癌、淋巴癌的新治療問世,叫做CAR-T細胞治療,去年11月這個原價超過1000萬的治療也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為垂危癌患帶來一線生機。 到底什麼是CAR-T細胞治療?對血癌、淋巴癌治癒率有多少?健保用藥需符合哪些條件?為什麼比移植化療更適合長者?本集我們榮幸邀請到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來一一解答這個新治療!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容易手腳冰冷且體質惡寒者,可適度進補養生鍋物來抗寒,一般人則選擇平性藥材即可。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 EP27|不同體質冬令如何吃?中醫教你「養生三招」這樣進補

今年冬天一波波寒流來襲,國人習慣利用傳統中醫來養生、進補,但若沒有依照個人體質進補,反而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身體燥熱,或手腳更冰冷、拉肚子、血壓偏低,究竟應該要怎麼進補才好呢? 本集邀請到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來分享進補的種類和食材,以及可以幫助進補效果的三招小秘訣。趕快來收聽,聽完後,讓我們溫暖舒適地度過這個冬天吧!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若要遠離慢性病,必須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26|內臟脂肪腰圍一量就知!糖尿病名醫4秘訣教你防治慢性病

慢性病是生活習慣病。擁有正確的健康識能,養成運動及健康飲食等習慣,能大幅降低日後罹患慢性病機率,但是養成習慣好困難,有沒有簡單的方式?從哪裡開始好呢? 本集節目榮幸邀請到國內糖尿病權威、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他表示,生病不只是醫師的事,自己的健康自己也該負責,也不藏私分享自己有在實施的4個健康秘訣,就讓我們仔細聽、認真做吧!

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陳燕麟(右)、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左)討論目前罕病遇到的困境。記者林俊良/攝影

元氣醫聲EP25|他跑得慢竟是罹患無藥醫的罕病!從醫看診罕病患,嘆:有藥無法用像是回到無健保時代

國中一場大隊接力無法順利交棒,讓罕病醫陳燕麟發現至今仍沒藥醫的「肢帶型肌肉萎縮症」,但他的人生路卻沒因此停止。陳燕麟立志考上醫學系研究罕病,現在已經是三軍總醫院病理部主治醫師的他,看著醫學科技大幅進步,新藥研究遍地開花,像是一道曙光引領著患者走出黑森林。 但等著等著,罕藥通過給付的時間愈拉愈長,罕病治療進入創新治療時代,卻彷彿回到沒健保的年代⋯⋯ 本集邀請到陳燕麟及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來談談每個人都可能罹患的罕見疾病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就讓我們關心這群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關心我們的下一代!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暨主治醫師徐文俊,分享許多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訣竅。記者林俊良/攝影

元氣醫聲EP24|破解失智照顧難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多重解方

「我的母親竟然不認得我,我是每天都在照顧她的女兒,為什麼她要把我當騙子、當賊防?」 失智症病患與家人的關係常需要重新建立、連結,互動模式與面對彼此的心態,也需要改變,這一條路並不容易,過程也常充滿艱辛,常需要更多的陪伴、傾聽與理解,民眾、病患家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也需要更深、更廣。 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服務,從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諮詢服務,到「瑞智互助家庭」社區服務、Young會館與Young咖啡館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乃至每個月的家屬課程講座、團體活動,甚至鼓勵失智者發聲、進行政策倡議等,都可為失智症病患、家庭帶來更多的資源、支援,徐文俊希望失智症病患、病患家人可以多運用這些資源,並得到更多支持的力量。 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親自帶您了解失智症大小事!

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教授謝松蒼表示,台灣腦庫起步雖晚,卻有一併保存患者器官、使用電腦斷層儀器檢測,這2項領先國際的創舉。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23|專訪腦庫推手謝松蒼:研究大腦找失智、罕病解方,病患捐大腦造福世人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部分罕病等等源自於大腦的疾病,至今仍充斥許多謎團,若能解開,將為預防、治療帶來曙光。 等了22年,台灣首座腦庫終於成立,腦庫中的2台冰箱,恆溫攝氏零下80度,未來將是存放無數自願捐腦的病友、健康人的大愛。肉體雖逝,卻留下解開疾病密碼的珍貴線索。 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松蒼,分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研究大腦對防治疾病的潛力,捐腦流程,以及大愛捐腦的感動故事!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表示,聽心音真的能找出心病。記者曾吉松/攝影

元氣醫聲EP22|主動脈瓣膜狹窄一定要開刀嗎?心臟權威醫師教你護心祕訣

心臟噗通噗通跳很正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心雜音」呢? 年輕女性朋友常見的二尖瓣脫垂,以及對於65歲以上長輩致命,且死亡率高於新冠病毒、癌症的瓣膜性心臟病—「主動脈瓣膜狹窄」,都會有很明顯的心雜音,所以都可以透過「聽心音」來揪出疾病。 日前,一名90歲爺爺因為走路喘,沒變法接送曾孫上下課,被醫師「聽」出問題來,接受免開胸、開心的微創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置換新的瓣膜,人生沒有黑白,繼續過著彩色的生活。本集邀請到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與我們分享如何「聽心音找心病,遠離瓣膜性心臟病」!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鄭致道分享,與癌友相處該注意的事情。記者陳柏亨/攝影

元氣醫聲EP21|對癌症病人說加油有用嗎?家人、陪伴者該學會的一件事

您的身邊,也有癌症患者嗎? 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罹癌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近年新藥、新治療的出現,癌症患者存活率有所上升。然而,癌症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除了生理的痛苦、治療的副作用,患者還要面對身心靈的折磨,生死之間的焦慮,以及無人理解的孤獨。 「你可以不要再用制式化的『加油』、『抗癌鬥士』等詞語。」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鄭致道建議,陪伴癌症患者時,重要的是要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成為患者的後盾,適度同理他們的負面情緒,才能降低患者孤獨的感受。 他還透露,透過心理支持,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機會提升。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邀請您點擊收聽本集節目,與我們一起一探究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部主任陳坤堡,呼籲民眾麻醉前須告知「三史」, 共同制定適合的麻醉方案。記者鄭超文/攝影

元氣醫聲EP20|兒不明原因猝死竟意外保她一命?麻醉權威:一定要告知醫師「這三史」

有時檢查、手術會用到麻醉,但你知道麻醉高風險族群不只有慢性病患及老人,年輕人容易罹患的甲狀腺亢進、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嗎?麻醉前,又要告知醫師哪「三史」,才能保障安全?麻醉安全和舒適只能二擇一嗎? 本集榮幸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部主任、台灣麻醉醫學會前理事長陳坤堡醫師,來為我們一一解答!

換肝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領導肝臟移植團隊,幫助眾多病患重生。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醫聲EP19|一肝二用、跨血型、孕期換肝怎麼做?1400檯換肝手術權威重磅分享

肝病是台灣早年的國病,每年奪走萬餘人性命,當肝臟功能耗盡,換肝成了最後的生機,但台灣器官捐贈風氣不興盛,如何用有限的肝臟造福眾多排隊中的「肝苦人」?懷孕期間需要換肝,又該怎麼辦? 這集邀請到換肝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帶我們直擊換肝的第一現場,以及他如何透過一肝二用、跨血型換肝、孕期換肝,延續肝病患者的生命,創下「三項第一」的傲然成績。 想知道更多暖心故事,或如何執行特殊行情況下的換肝嗎?那就趕快收聽本集節目!

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童嵩珍建議,用「99法則」算一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屬於性福一族。情境圖/Ingimage

元氣醫聲EP18|多久「愛」一次才好?專家:這個數字算出性福密碼/性治療下集

天天想要做愛是不是病態?多久愛愛一次才正常?性治療師童嵩珍建議,用「99法則」算一下就知道,但要是一方性慾旺盛,造成另一方壓力,該怎麼辦?原來對做愛感到滿足,反而會減少次數!?沒時間調情、進行前戲,可以用「這個」輔助? 做愛不只是生理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關係的聯繫,想知道怎麼達成性生活的美滿嗎?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表示,手術前一定要確認執行麻醉的人是麻醉醫師,以保障手術安全。記者鄭超文/攝影

元氣醫聲EP17|手術前禁食原因?麻醉醫師告訴你開刀前如何評估準備

手術前常要空腹幾小時,若忍不住偷吃會怎麼樣嗎?對麻醉藥過敏該怎麼辦?我有糖尿病、氣喘、高血壓等共病,會影響麻醉手術嗎?麻醉醫師跟麻醉師有什麼不一樣?⋯⋯ 麻醉不比糖尿病、失智症、癌症等疾病,只是一下子的事,但其實麻醉本身帶有一定風險,因此術前建議跟麻醉醫師詳細討論。 如果想知道應該要跟麻醉醫師討論哪些內容?前面那些問題的答案又是什麼?那就歡迎收聽本集節目,跟著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了解麻醉的大小事!


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童嵩珍看過許多人在性方面的困擾,治療經驗豐富。圖/劉昱廷提供

元氣醫聲EP16|現代人無性生活原因多 要如何找回「性福」呢?/性治療上集

你以為做愛很簡單?不就是動物性的反射動作嗎?其實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伴侶間性生活要協調,還真的不容易。

 長期協助不性福的人找回做愛原動力的性治療師童嵩珍認為,不想做愛的無性生活原因很多,有生理問題的不舉、早洩,也有心理上對性就是厭惡覺得很噁心、骯髒,或是性愛姿勢錯誤,力量用錯導致行房無力,但更多的是關係不好不想做愛⋯⋯。 究竟當事兩人應該要如何對症下藥,找回對做愛的慾望?外遇是造成無性生活的主因嗎?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起解決無性生活的困擾!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表示,雷射屈光手術造福許多人,但需注意術後保養,否則極容易度數反彈、眼睛乾。記者林澔一/攝影

元氣醫聲EP15|做近視、老花雷射手術,有效、不傷眼?醫:「這樣做」不會白花錢

聽說現在的眼科雷射手術不只可以治療近視,還可以治療遠視、散光,甚至還可以治療老花,眼科雷射手術真的有那麼神?接受治療後,真的就不用戴眼鏡,靠裸視,就能馬上「重見光明」? 這次,我們邀請到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和大家分享眼科雷射手術的前世今生,順便偷偷透漏,孫理事長也會分享他在門診遇到病患詢問的「神奇」問題,這些人絕不是奧客喔,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們來聽聽孫理事長怎麼說!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是國內酒癮防治專家,幫助許多人戒酒。圖/方俊凱提供

元氣醫聲EP14|千杯不醉健康嗎?關於飲酒的7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現代人交際應酬,總離不開酒,但是你知道,原來只要喝酒,就有可能傷害腦和肝嗎?而且酒量越好、越練酒量,傷害的程度越大,甚至容易成癮,成為酒鬼! 如果社交應酬需要喝酒,那該怎麼喝才剛剛好,或是該做哪些措施避免喝醉?隔天宿醉頭痛,又如何怎麼解酒?歡迎點擊報導,讓酒癮防治專家方俊凱為你解惑關於酒的7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