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債務上限的僵局仍在持續進行中,雖然總統拜登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本周再度進行協商,雙方都對會談前景抱持肯定立場,且同時認為不會出現違約,但因各自堅持己見,協商沒有結果。財長葉倫近日來數度強調6月1日是最後期限,若不能在此之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債勢將違約。 然而共和黨議員卻認為這是危言聳聽的恐嚇手段。同樣地,民主黨也指責共和黨在協商中採取「人質談判」,為提高債限設定各種門檻。雙方自然很難達成共識。 在此同時,全球經濟還在應對一系列威脅:從飆升的通膨和利率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持續影響,再到威權政權的收緊控制。最重要的是,許多國家愈來愈懷疑美國在全球金融中的重要角色。
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的提案,已有超過5000人附議,政府需在6月26日前做出回應。 新冠疫情顛覆了全球職場型態,遠距工作和混合工作型態引發全球周休三日的話題,勞雇雙方都須重新思考職場彈性和薪資福利的重要性。去年底爆發的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革命,更引發職位替代性的熱門話題。針對周休三日,或者說每周工作四日,各國政府對此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和作法。
星宇航空5月6日從桃園飛東京班機因遇怪風無法降落,改降名古屋,帶連影響後續班機調度,拖累既定航班因超過機場宵禁時間無法起飛,300多名旅客被迫在機場用睡袋過夜。星宇董事長張國煒第一時間飛往日本公開道歉,並創台灣業界首例宣布全額退款。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收購案塵埃落定,但這不會是3月銀行業危機的終結,而是延續,甚至是另一波風暴的前兆。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5月1日宣布,第一共和銀行被售予摩根大通,成為繼矽谷銀行、Signature Bank之後,兩個月來被關閉、接管的第三家美國區域性銀行;同時也是美國史上倒閉的第二大銀行。 但這波始於矽谷銀行倒閉、席捲美國銀行業數周之久的動盪,是否就此畫上句點?
為了抵消班機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少航空公司在旅客訂位時以附加費用型式兜售「抵消碳排」費用,金額不高,但行銷文案中告訴乘客,這麼做可減少搭機對氣候造成的影響。但愈來愈多科學共識認為,絕大多數抵消碳排方案不太可能實現承諾中的任何減排水平。有些人擔心,這種靠買賣行為抵消碳排的作法事實上反而可能會讓航空業排放合理化,對氣候的影響更加嚴重。
由曾為世界首富目前排名第二的馬斯克領導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本周首度準備發射星艦(Starship)飛船,但在發射倒數計時進入最後40秒時,因推進器的一具閥門結冰問題無法即時解決,臨時宣告中止發射,並在美國時間20日再度執行發射計畫,雖成功發射但升空後4分鐘爆炸。
聯合國估計,印度將在4月14日這一天全國人口達到14億2577萬5850人,超越中國大陸成為世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2023年經濟展望時表示,在充滿悲觀情緒和經濟步履蹣跚的一年中,印度仍然是個亮點。印度和中國預計將貢獻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50%。像蘋果這樣的大公司正在將產能轉移到該國,印度央行認為該國將在2029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然而,印度在迎接人口紅利時期之前,卻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恐怕沒那麼容易...
近年來,中國、俄羅斯試圖減少美國在全球政經的影響力,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成為避免西方國家聯手制裁的有利手段。兩國除了達成協議提高人民幣在雙邊貿易中的地位,中國也在一帶一路債務紓困、購買天然氣等業務上陸續達成人民幣結算成果,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步上有所斬獲。 最新的進展是巴西宣布將建立人民幣清算所,允許兩國企業以人民幣結算交易、發放貸款,跨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發展...
人工智慧(AI)最近搶盡風頭,另一廂,蘋果已經悄悄地從事AR項目開發至少5年,估計6月就會推出MR頭盔,這將是蘋果自Apple Watch後長期空窗以來最重要的新產品,蘋果甚至預計第一年銷售100萬台,但是一台高達3000美元(約新台幣9萬元)的MR,真的好到能夠被市場接受嗎?
法國總統馬克宏引用憲法授權,宣布將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至64歲。雖經批評者集體反對,祭出不信任投票,在本周一(19日)以極小差距遭到否決,政策正式上路。 馬克宏將改革法國慷慨而複雜的退休金制度,作為其總統任期和競選活動的核心支柱。他和他的政府認為,隨著法國社會老齡化和愈來愈少工人支付退休準備金,該系統有破產的風險。目前,法國是歐洲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隨著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有必要進行改革以使退休金制度在財務上可自給自足。
歐洲知名銀行瑞士信貸因業務虧損,未獲大股東支持而股價大跌,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作為全球富人最青睞的財富存放地,瑞士以其金融機構的自由裁量權和可靠性而聞名。但這只讓發生在瑞士信貸身上的醜聞、訴訟戰和財務虧損變得更加驚人且難以理解。
本周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華府兩院聽證,新聞焦點幾乎全部集中在升息,卻忽視另外兩個重大的議題:美國債務上限和資產負債表縮減。 鮑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警告,不要以為聯準會可以保護美國經濟。如果美國爆發債務違約,可能會導致極嚴重的後果,並對經濟造成長期損害。..
業界翹首以待的美國「晶片法案」去年由拜登總統簽字成為法律,挾著530億美元高額補助的誘因,讓全球大大小小半導體業者競相承諾在美國設廠、建廠、投資和研發。但當美國商務部提出資金補貼必備的條件時,部分附加條款讓人傻眼。科技業內人士認為,其中一些意想不到的條款降低了這些資金的吸引力。
我們現在正處衰退之中嗎?這是一個奇怪的問題。我們怎麼可能不知道是否處於衰退之中?這有點像在問「你現在難過嗎?」如果真的難過,自己會沒有感覺嗎? 經濟衰退是指經濟規模變小,即生產的東西減少:筆記型電腦、卡車、拿鐵咖啡和理髮次數減少。通常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會有感覺,因為很多人被解雇,企業倒閉,一切都開始大減價。 但現在的情況並非如此。目前的數據反映出一些截然不同的現象。其中有些直接指向經濟衰退,有些則偏向「軟著陸」情景。經濟學家的意見十分分歧。
現任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的任期將於4月8日結束,日本政府正式通知國會,提名經濟學家、日銀審議委員會前成員植田和男接替黑田東彥,如果植田被任命為新任日銀總裁,將是二戰之後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經濟學家。作為一個國際主義者,不少人期待他能夠與其他國家的央行以及市場參與者進行順利的溝通。 由於日本長期堅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副作用嚴重,外界普遍預測日銀下一屆領導人將對現行金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接班人選備受關注。過去這個職位長期由日銀內部或財務省出身的官員擔任,但植田以局外人獲得提名,讓市場大感意外。
兩周多前,當時的亞洲首富阿達尼(Gautam Adani)和他的商業帝國看來「所向披靡」。然而,一場毀滅性的空頭狙擊,讓這位印度億萬富翁陷入生涯中最嚴重的危機,並對全球成長引擎和國際投資客樂園的印度造成更大以及更嚴重的挑戰。...
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宣布交棒,由旗下豪華品牌凌志總裁佐藤恒治接任,他本人則將頂替內山田竹志出任會長。在外界看來,這是豐田汽車為因應電動車潮流變化的必然之舉,豐田章男自知思想和行動已跟不上時代,因此急流勇退退居幕後,讓新生代握起未來的方向盤。
2022年11月7日,比特幣在恐慌性拋售和FTX破產事件效應渲染下跌破2萬美元。但在2023年開年不久,比特幣重新收復2萬美元大關,最新價格更突破2.3萬美元。 一如預期,交易員、投資客和死忠者在長期陰霾後很高興地迎來這縷陽光,即使這與比特幣崩盤前6.8萬美元的價格還相差甚遠。
正在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本周成為全球輿論焦點。從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性和時間表、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衍生的武器提供、數位貨幣的興衰、中國重啟開放後的經濟成長步伐,再到企業爭相討論全球半導體短缺、金融穩定性和融資第三世界國家。
美中晶片大戰方興未艾。美國聯合重點國家對中國大陸發起堅壁清野的戰略,中國大陸則採取自主研發、另闢谿徑的作法因應。專家指出,2023年地緣政治對壓力已高的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挑戰更大。 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採取措施將中國排除在晶片供應鏈之外,甚至與荷蘭和日本結盟以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促使這個向來以市場為導向的半導體業者制訂應急計畫,以在這場新冷戰中生存下來;像是分散中國供應鏈,並在其他地方建廠。
通貨膨脹在2020年還不是問題;當年8月,金價創下每盎司2075.88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反觀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全球通貨膨脹如火如荼,金價雖再度站上每盎司2000美元,但未能守住。且2022年12月30日的黃金價格與同年1月2日開年的價格幾乎相同,約在每盎司1830美元。換句話說,在出現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之際,黃金價格卻未跟著反映。 一場大型戰爭和一場超高通膨同時發生,按照所有經濟教科書的標準,這兩個關鍵因素應該會導致金價飆升,但現實並非如此。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2020年強制要求TikTok出售美國業務未果後,外電報導,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員又在討論強制要求TikTok出售美國業務,以確保北京當局不會利用這款應用程式(App)蒐集情報並影響政治輿論。 毫無疑問,TikTok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社交網絡。全世界超過10億人每天都會使用它幾個小時,按照強大的演算法獲取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會感興趣的內容。 但即使用戶大量收看這些短影音,該平台的地緣政治前景也更加複雜。它被美國多州禁止在公有設備上使用,部分官員說它應該在美國被禁用一段期間。它與中國的關係、高壓的中共和監控問題都引發深切關注。
當全球市場已經習慣了日本央行的超級寬鬆政策後,日本銀行(央行)在今年最後一場政策會議中將「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中的殖利率上限目標,從0.25%放寬至0.5%,震撼全球金融市場。 這意味只要指標國債殖利率不觸及0.5%,日銀將不會再如以往一樣擴大購債進行干預,無疑是一次變相的升息。
非營利人工智慧研究組織OpenAI在11月30日宣布推出新型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短短一周內就吸引上百萬用戶試用。在廣獲好評之餘,也讓人對人工智慧(AI)的前景作進一步省思。 AI在現代世界幾乎無處不在。OpenAI的ChatGPT等服務以及谷歌幫你的照片去背,都是基本範例。借助 AI,人類可以與電腦互動並立即獲得查詢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訓練有素的AI和大數據還可以在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流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台積電亞利桑納州廠上機典禮時表示,全球化已死。有人認為他將準確預測接下來的科技發展方向,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早已成趨勢的現況。 最近有很多關去全球化的討論。用最簡單的話說,各國正在退回更加自給自足的形勢。自2008至2010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政黨緩慢崛起。人們對經濟的擔憂的確鼓勵一些人試圖保護他們擁有的東西,將「其他人」趕出去,或者隨意尋找一個代罪羔羊。
今年11月24日新疆烏魯木齊一個小區發生火災,但因封控隔離,內部住戶無法逃生,外來救助者無法入內,官方宣稱有10人死亡、3人重傷。但網友高度質疑這個數字,並對長期防疫封控措施開始反撲。 11月26日,南京傳媒學院悼念新疆烏魯木齊公寓大火死難者,次日上海烏魯木齊中路也出現抗議人潮,正釀成一場「白紙運動」。
世界盃足球賽是全球最大體育賽事,甚至超過奧運。預計今年將有逾50億人收看卡達的體育盛事,其中超過100萬人會親自到場觀看比賽。從門票和商品銷售到企業贊助、獎金和旅遊,像這樣的活動需要巨額資金,大多數主辦世界盃的國家都會花費數百億美元用於籌備、發展基礎建設、建造酒店等。但是,對主辦國來說,在經濟上是否值得?很簡單,答案是:不。
今年加密貨幣業經歷相當多的波動和動盪,包括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讓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華爾街公司骨牌效應般的倒閉,尤其本周像是FTX這樣本應健康無虞的公司,卻在一夕之間意外宣布破產。 身為史丹福大學教授兒子的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於2019年創立FTX,並且發展迅速,吸引矽谷高層群起投資,破產前的最新估值達320億美元,為交易量第三大交易所。
裁員季節到來,矽谷地區科技公司大規模瘦身。Meta日前宣布裁員1.1萬人、Lyft裁員近700人、金融科技巨頭Stripe裁員14%。不過業界專家說,這可能只是開始。由於經濟預測看起來很糟,科技業正開始勒緊褲腰帶。
在最近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成為史無前例的第三任中共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七人常委由習派人馬全面當家,給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軌跡和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關係蒙上一層陰影。中國的快速科技進步也使其成為對美國及其盟國的戰略威脅,它正在穩步威脅美國競爭對手從5G技術到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長期領導地位。 在習近平為掌權的第二個十年做好準備之際,他也面臨愈來愈多的經濟挑戰,包括沮喪的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