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正致力籌備恢復1年徵兵制所需營舍、裝備與訓練人力,義務役兵源可望補充國軍基層不足兵力,但國防部對志願役招募工作並未放鬆,且要求益形「嚴峻」。國防部近期下令各基層單位,招募成效若低於所需人力90%,承辦參謀將須接受申誡兩次的處分,且每低10%,就增加申誡一次,並同步議處相關失職人員;而新訓接訓單位若讓新招募的志願役士兵退訓率達10%,各級主官也要接受處分。基層譁然,認為規定無助嚴格訓練,不符強化戰力的要求。
美國海軍間諜船(USS Pueblo ,AGER-2),早在1944年下水,姊妹艦半世紀前除役拆解,她却始終列為現役艦艇。原因不是奉命執行機敏任務,而是55年前她被北韓政府扣押。美國眾議院再度通過決議,要求北韓歸還普布羅號,平壤不埋單。美方無可奈何之餘,也僅能堅持不替普布羅號辦理除役,讓其繼續維持於現役艦艇名單內。
向來以失事率偏高著稱的印度空軍,上周六發生一起撞機意外,事故地點發生在中央邦瓜廖爾(Gwalior)附近,法製幻象2000戰鬥機與俄製蘇愷Su-30戰鬥機相撞。兩架飛機共有三名飛行員,其中一人殉職。印度空軍表示,兩架飛機例行訓練時撞機,軍方將組成專案小組調查失事原因;至於罹難飛行員是幻象機還是Su-30的駕駛,無進一步說明。 隨著飛行活動愈來愈普遍,在彼此航路接近之處,飛機發生碰撞意外的可能就愈來愈高。在我國或是全球航空界,有那些著名的撞機案例?各國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一般人還在農曆春節假期,台船潛艦國造工程短暫休息後,即使面臨高雄地區少見低溫氣候,仍提早開工趕進度,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也南下,親自坐鎮台船海昌工廠,主持工程檢討會議,督促施工進度,希望今年9月能夠如期順利下水,將第一艘由台灣自行設計製造的潛艦原型艦,展現在國人面前。
1月15日,尼泊爾的雪人航空公司(Yeti Airlines)一架ATR72螺旋槳客機,由首都加德滿都飛往西部城市博克拉(Pokhara),卻在降落時墜毀,全機72人都罹難。消息傳到台灣,多家媒體報導時,不忘提及台灣復興航空兩次重大空難都是同款。
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戰事進行了將近一年,雙方仍無停火跡象,西方國家正援助烏軍新型戰車,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的攻擊當中,再度出現了空射超音速反艦飛彈,俄羅斯在這之前已經使用兩種地對空飛彈S-300與S-400,轉用為對地攻擊,這個現象引起懷疑是否俄軍因戰事拖延,造成精準武器損耗,出現不足的情況。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發表一篇由國防部委託研究報告,發現超過25%美軍家庭曾遭遇食物不足(food insecurity)問題,以士官階級最嚴重,五角大廈深感震驚。由於近年通貨膨脹嚴重,家庭經濟挑戰愈來愈沉重,報告建議提高官兵經濟補貼,協助克服相關困境。這則消息隨即登上美軍的媒體星條旗報,以顯著篇幅刊載。 這份報告是美國國防部依據國會202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委託蘭德進行研究。調查詢問官兵是否遭遇糧食不足問題,例如曾有多長時間因為手頭金錢不足,無法購買足夠的副食品,或是曾因缺錢而節餐縮食。結果發現,以2018年美國農業部的標準,有15.4%的受訪官兵屬於低糧食安全,10.4%屬於更糟的非常低等級…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以2026年中共發動侵台戰爭,進行大規模兵推。顯示如果美日同時出手助台,最後可望獲勝,中共海軍幾乎全毀、登陸戰無法持續,但聯軍損失也極慘重,包括國軍所有大型作戰艦艇全滅,水電供應等基本生活服務全斷。如果日方嚴守中立,拒讓美軍使用境內基地,美軍損失將更大,且無法阻擋共軍站穩腳跟。如果美日都不介入,僅由台灣單獨對抗,最後將以共軍占領全台,結束戰爭。
日劇「初戀」中,正在自衛隊受訓的男主角,與女主角在東京用餐,巧遇女方大學學長與其友人。學長與友人得知男主角身分後,不斷挑釁質問:日本真的需要軍隊嗎?日本與鄰國關係緊張,不正因為自衛隊的存在?男主角忍不住羞辱,與學長發生肢體衝突後憤而離去。事後女主角在尋找男主角途中發生車禍,從此改變兩人命運。
農曆春節前夕,台船海昌工廠積極趕工潛艦國造,為了確保不延誤造艦工程,激勵造艦現場工人的士氣,台船高層將造艦工人加班費由原先1.3倍,提高到3倍,希望能在今年3月將所有裝備安裝入組裝船殼內部,趕在9月進行原型艦第一次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