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近來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旗下以「陶朱隱園」為擔保品的中工和亞太工商聯的一筆60多億的聯貸債權,再度吸引市場目標,令人矚目的是,這回的聯貸主辦行又是近一年來授心頻踩雷的安泰銀行,安泰銀究竟有何苦衷? 由私募基金隆力集團經營的安泰銀行,從去年起其所主辦的聯貸案就頻出狀況,先是在去年被港商新朗興業倒帳60多億,時隔一年其所承作的這筆以「陶朱隱園」為擔保品的聯貸案,又得進行債務協商...
國票金控旗下國票證券前顧問陳帝生,2019年11月至2024年3月間,以顧問之名卻行直接參與公司經營之實,不只在國票金內部引發公司派與非公司派爭議的「茶壺風暴」,據指出,證交所與金管會已分別在今年1月、4月完成調查,並雙雙發函國票證券,分別裁罰10萬元、30萬元。且在證交所與金管會調查的事項之外,還另有「案外案」,牽涉到國票證券、統量電能、台端興業之間的「三角糾葛」……。
國票金控5月23日股東常會上,公司派旺旺(人旺集團)發動的董事會席次的公司章程修正案,擬把現有13席改為「11席至15席」區間,雖有公股和耐斯集團董事雙雙投下反對票,仍然不敵人旺集團的多數,而使此案獲股東會通過。雙方戰火將一路持續到明年董事會全面改選,已在意料中。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攸關經營權之爭的「茶壺風暴」正在醞釀中。
機車大廠光陽近日爆出經營權之爭,在歷經股東會改選後,原董事長柯勝峯下台,由代表第二大股東家族的原執行長柯俊斌擔任新董座,經營權之爭暫告落幕。但在後柯勝峯時代,光陽在柯俊斌的帶領之下,能否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蘋果西打製造商大西洋飲料2024年法說會宣布還清負債、營收力拚恢復正常,日前卻又爆出高層異動,近年來董事長、總經理多次換人,讓市場幾乎信心全失,近日更傳出大飲內部有醞釀下市的想法。 究竟為何大飲一度被認為營運將重回正軌,如今卻又再次失去股市投資人的信心?
近來金融圈陸續傳出併購消息,其中,群益金鼎證被點名獲中信金求親,又傳出凱基金控要併安泰銀行,不論是群益金鼎證或是安泰銀行能否順利出嫁,都看一位關鍵人物是否點頭,那就是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身為群益金鼎證和安泰銀行大股東,要讓他點頭答應的關鍵又是什麼?
機車大廠光陽下周將改選董事,屢傳檯面下暗潮洶湧,引發市場關注經營權是否出現變化。今年3月24日光陽才發出聲明表示,公司高層並無不合,但4月10日董事長柯勝峯突然召開記者會,直指公司內部高層確實理念不同,「經營權爭奪正在上演,市場傳聞非空穴來風」,並宣布辭去光陽董事長一職。 回顧聯合報數位版今年3月初就曾報導,機車大廠光陽2022年失去蟬聯22年的機車龍頭寶座,積極為重返榮耀、拿下「油電雙冠」目標努力,但近期傳出內部對於董事長柯勝峯的經營策略有雜音,柯勝峯恐面臨經營權保衛戰。...
台新與新光金合併的「新新併」最後一哩路即將完成!新新併送件到金管會迄今之所以遲未結果,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勞資協商尚未達成共識。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勞動部已在農曆年前出手協助台新金、新光金和新光銀工會的勞資協商,有了勞動部進場助陣,「新新併」進度加速。
近年來蘋果西打製造商大西洋飲業爆出大股東孫幼英涉掏空、產品有食安疑慮被勒令停工,導致財務陷入困境,其營運陷入谷底,不少業者都想「趁虛而入」,買下這個已經60年歷史的老牌飲料品牌,卻沒有一家能談成。 據了解,孫幼英不願意放手,並不是基於多年經營累積的不捨情感,更非要重新再起,而是大飲手上有著多數人都不知道的「金雞母」。...
12月23日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立委郭國文質詢101日商大股東伊藤忠擬賣出台北101股權,引發外界矚目,更耐人尋味之處,在於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表示「已赴日本了解伊藤忠釋股規畫」,卻欲言又止。關於伊藤忠釋股「不能說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擁有中國大陸華北鼎泰豐門市店經營權的北京恒泰豐,目前兩大股東傳出內鬨,更相互提告徹底撕破臉,鼎泰豐能否在華北「起死回生」仍是未知數,除了時間壓力外,中國大陸官方的態度也是關鍵因素。
以小籠包聞名全球的台灣餐飲企業鼎泰豐,在中國大陸北京的營運卻爆出股東內鬨,大股東之間互控財務有問題、惡意設局,對於接下來華北鼎泰豐能否繼續營運各說各話,孰是孰非令外界有如霧裡看花,大股東各有何盤算?又是否代表鼎泰豐在大陸華北市場鎩羽而歸?
金控大戰持續火拚。新光金及台新金將在10月9日舉行股東臨時會,為求「新新併」過關,據了解,台新金友好外資已大舉進場加碼台新金,上周五(9月13日)台新金對新光金的出價一度超車中信金的公開收購出價,即得力於外資進場大買超逾8000張。這場「雙龍搶珠」的世紀決戰,接下來的關鍵決勝點有哪些?
「新新併」演變成「中新併」的雙龍搶珠局面,台新及中信正大打輿論戰,爭取各家股東支持。「待嫁新娘」新光金,面對一邊是「高富帥」的中信金求親,一邊則是有家族情感連結的台新金,該如何做出抉擇?由新光金改革派變身的公司派,近日向小股東及員工溫情喊話,為新新併拉票,並首度公開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紀念館的神祕面貌…
中信金控公開收購新光金,金管會將在本月16日前決定准駁,時間剩下大約一周。新光金究竟花落誰家,中信金、台新金「雙龍搶珠」大戰白熱化,9月17日至23日進入關鍵的7天,這7天裡,雙方將展開近身肉博戰。 中信金已送件申請公開收購新光金,金管會須在收件後15日內准駁,最晚須在9月16日核准是否同意。台新金法說會日前釋出不排除拉高換股比例的訊息,一旦金管會放行中信金公開收購,台新金將馬上面臨是否調高換股比例的最後抉擇...
中信金控在上周五晚間宣布對新光金全盤的收購計畫,「現金搭換股」的計畫堪稱高招,尤其中信金比起台新金的出價高出30%,預料可獲得新光金股東的支持,為「新新併」構成變數。這場牽動國內金控版圖的年度金控併購大戲,接下來劇情會如何演變?這場對新光金的「雙龍搶珠」,業內評為「台灣金融併購史上最精彩的活教材」,在台新及中信相繼出招之後,更已埋下三個伏筆。
5月內閣改組,財經部會首長各就定位之後,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陸續底定,歷經快三個月,大型公股行庫高層人事調整,終於到了即將掀牌的時刻,預計在8月下旬揭曉。為何公股行庫高層人事異動卻放在最後一波?目前可能的排列組合逐漸浮上檯面,背後又代表何種意義?
街口金融科技董事長、街口支付大股東、創辦人胡亦嘉大舉加碼瑞興銀行,近一年來的加碼力道之大,引發外界矚目。由於胡亦嘉之父胡定吾同時也是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的親家,胡亦嘉近一年來大動作加碼瑞興銀行,背後的盤算除了他對金融業本身有旺盛企圖心之外,外界好奇,是否將進而發揮其他的「外溢效果」?
老牌飲料廠大西洋飲料公司的主力產品蘋果西打,在台灣民眾心中具有獨特地位,就連AI教父黃仁勳日前在台跑行程時,在餐廳聚餐時也送蘋果西打給在場圍訪的媒體,引發熱議。但蘋果西打近幾年營運狀況跌落谷底,遲遲無法翻身,甚至被迫賣地求生。究竟發生什麼事?
就在上周五(6月14日)新光金控召開股東會的前一天,所有新光金的董事都收到一份將在本周一(17日)召開臨時董事會的通知,討論的主題正是新光金旗下子公司新光人壽的私募增資案。未料,臨時董事會的通知才發出沒2天,新光金上周六(15日)就再通知全體董事,董事會先行取消,使得「金管會擋關該案」的傳言,在市場不脛而走。當真是新上任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擋下此案?他背後的思維又是什麼? 新光金14日股東會上通過的增資案,是由新光金出面,以不超過40億股,且特別股不超過15億股為上限,對外辦理增資,這份不經過新光金,而直接對新壽增資的提案,格外引人矚目。
台灣連鎖咖啡龍頭路易莎日前突公告撤回上櫃申請,由於路易莎的財務表現相當正常,此次撤回,令外界納悶,路易莎僅回應:「會在適當時機再次送件」。路易莎不尋常的舉動,背後反映何意? 路易莎在2021年登錄興櫃,股價一直都很穩定,並無太大的波動,也在2023年12月送件申請上櫃,且2022年獲利為1.01億元,EPS(每股盈餘)為5.03元,2023年獲利1.29億元,EPS進一步增加到6.28元,且股利配發率逾七成,原本邁向資本市場的腳步走得的相當穩健...
老牌食品廠泰山去年才歷經經營權之爭,在龍邦入主後不到一年又全面改選董事,創辦泰山的詹家勢力在董事會幾乎「團滅」,僅有投靠龍邦的詹家三代詹晋嘉擔任董事。外界好奇,不到一年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龍邦如此大動作出手?
金管會新任主委彭金隆上任之後,業界期待新人新氣象,金融市場的併購案有如雨後春筍般浮上檯面。其中,醞釀已久的台新併新光金的「新新併」一案,傳出中信金也有興趣評估併購新光金,三家金控關於併購的這道「三角習題」未來如何解? 外傳中信金只是進場拱高新光金的併購價格,以讓台新金出更高價,但據了解,中信金並非對併購一點意願都沒有,知情人士透露中信金已探詢重要人士意見...
遊戲龍頭智冠科技將在6月24日改選10席董事,5月8日董事會審查完董事候選人後,宣告選戰正式開打。智冠與纏鬥已久的市場派網銀國際,都各自提滿10名,兩派競爭激烈,呈現20搶10的局面。 智冠由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前執行長陳政聞擔綱,網銀則由前立委許毓仁領軍,網銀雖然宣稱只提名4席,且並不想爭奪經營權,不過其友軍還是幫忙提了6席「煙霧彈」,網銀陣營以「坐三望四搶五(席)」為目標。但最終哪一派能占上風?
從2022年11月之後即停擺的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研究案,在4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上,以11:4的表決結果通過,宣告此案再度復活。董事會動用表決反映出2項意義,而接下來該合併案是否就能順利推動?後續還要觀察4大重點。 未來新光三越所扮演的角色,可說是第一個觀察重點。此次的合併研究案,由於並非到最後討論換股比例、通過合併案的關鍵時刻,因此只要董事會的過半多數票即可通過,但到了換股比例表決時,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去年5月市場派龍邦挾股權優勢,成功入主由詹家掌權逾70年的食品大廠泰山,又將在今年5月底再次改選9席董事,但最終只有龍邦提出同額董事候選人。除了意味結局已定,龍邦將清理戰場,使經營權更加穩固,另也與盟友示好,由李登輝基金會前秘書長王燕軍與泰山前副董詹晋嘉等人,取代原詹家的董事勢力。 但未來龍邦完全執政泰山之後,能不能重新擦亮老店招牌?外界也都拭目以待。
電機大廠東元即將在5月全面改選11席董事,昨(10)日董事會上,公司派公布11名董事候選人名單,先前傳出的金融界兩大咖—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中國信託商銀董事長利明献均獲得提名。據了解,各大股東已有共識,傾向推舉利明献為新董座,現任董座邱純枝雖仍會續留董事會協助銜接,但也代表老東元黃家勢力逐漸淡出,大股東主導的新時代來臨。
在長榮海運小股東提告質疑向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交易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的同時,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對此事看法如何,是外界矚目的焦點。張國煒打破沉默接受聯合報數位版訪問時,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對比說,長榮海運的股東怕買貴了,但他身為EIS的股東,在意的是資產是否被賤賣。 EIS的資產處分,和長榮集團老大張國華所提的「分家」密切相關,張國煒直言「大哥要分家,我尊重他的決定,但過程必須要『公正、透明』!」
長榮集團2022年爆出經營權之爭,不過到了該年9月家變和平落幕,在老三張國政靠攏大哥張國華之後,2022年底已啟動兄弟分家。但事隔一年多後,煙硝再起。星宇董事長、老四張國煒派駐在立榮航空的董事、律師林文鵬,日前以長榮海運小股東名義,在地檢署提告張國華連續將巴拿馬商長榮國際(EIS)的資產,以約300億元的價格賣給長榮海運,涉嫌背信。究其背後,依舊是遺囑與千億海外金庫之爭。
去年才歷經經營權之爭的老牌食品廠泰山,在龍邦入主後不到1年的時間,公司派突然又提議將提前全面改選董事,一時間引發外界認為,泰山是否經營權大戰再起,去年落敗的詹家是否又要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