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15日赴台中宣講「人民是頭家」,痛批藍白毀憲亂政,杯葛預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一階35:0綠不演了!傾全黨之力衝刺二階連署

大罷免潮來襲,原本強調尊重民間自主、擺盪在支持與否的民進黨,在第一階段罷免連署「35比0」後士氣大振。民進黨除了啟動「院長級」的全台「政策說明會」,替罷免增添柴火;接下來關鍵的二階段連署,綠營是否傾全黨之力投入,答案也已經浮現。

大罷免由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左)發起,如今輪廓逐漸清晰,恐是他與賴清德總統(右)唱雙簧的一場大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柯建銘大罷免唱雙簧?權謀之深連自己人都瞞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起大罷免,賴清德總統究竟支持與否,會不會府院黨總動員,成了近期政壇關注焦點。隨著賴清德總統宣布17項國安策略、民進黨發起下鄉政策宣講,府院黨系統性地發起總攻之式已逐漸明朗,但賴總統過去對於相關計畫進程太過保密,也意外造成了黨內同志間不必要的紛爭。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選上第二屆黨主席後,民眾黨未來走向備受高度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盧秀燕到童子賢 黃國昌走回柯文哲「左右搖擺」路線?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選上第二屆黨主席後,民眾黨未來走向備受高度關注。為讓民眾黨能在藍綠夾縫生存,黃國昌上任後動作頻頻,不只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還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演講合體。 黨內分析,黃國昌從先前的「小藍路線」,漸漸「親藍和綠」,重新走柯文哲「左右搖擺」舊路,爭取更多中間選民親睞,為的就是要「讓黨活下去」。

朱立倫批評民進黨能源政策錯誤,導致台電需要政府補助2000億元,認為這筆資金應直接回饋給民眾。記者張策/攝影

總預算攻防依舊緊張 台電千億補貼、解凍報告仍待解

大罷免戰進入二階白熱化!行政院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遭否決後,賴清德總統祭出「賴17條」緊縮兩岸交流,再加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管家遭檢方調查,府院黨劍指大罷免攻勢凌厲,總預算大戰結束,朝野仍戰雲密佈。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左)月初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右),再三強調「台中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成為藍白合2.0的起手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拚2026台中扎根攸關政黨轉型 點名3女將出征議員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3月5日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再三強調「台中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盧黃會成為藍白合2.0的起手式,政治影響已在發酵。民眾黨尤其重視台中2026布局,地方有意促成市長藍白合,另鎖定4席以上的議員選區攻城掠地,2026民眾黨在台中能否扎根,攸關都會政黨轉型。

台灣世曦至今沒有屬於自己的企業總部,施義芳上任董事長後認為購置企業總部大樓有其必要,董事會也提出購置計畫。圖/取自台灣世曦官網

想砸百億買樓、人事任用「有一套」施義芳掌世曦評價兩極

台灣世曦公司董事長施義芳年收入引發關注,近來更傳出重用一名派系大老親信為副總,及另一位不在公司編制內的「地下董事長」。對此,世曦否認該名副總與派系大老的關係,並強調該副總認真負責。另據了解,施義芳上任後世曦營業額水漲船高,同時醞釀購買企業總部大樓,推估總價高達100億元,2024年多名民進黨立委提醒「時機不宜」而暫緩,但世曦近期董事會已拍板,匡列50億元作購置企業總部專款。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施義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薪逾1200萬挨批肥貓 世曦董座駁:我來後營收加2倍

賴清德總統上任10個月,部會首長爭議頻傳之外,國營事業人事仍未塵埃落定。大半年來各項爆料滿天飛,每年掌管全台4000多億工程案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近期更傳出董事長施義芳績效獎金高達26個月、年薪較過去與其他國營事業董座年薪高出一倍以上引發非議,被質疑「肥貓再現」。對此,施義芳霸氣回應:「台灣世曦營業額,在我來之後增加兩倍!」

針對倒閣一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12日表示,有聽到這樣的說法,但是純屬謠言,「我們從來沒有討論、絕無此事」,現階段就是全力反惡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營內倒閣聲浪直逼朱立倫 但決策關鍵恐在民眾黨

全台罷免藍委行動遍地開花,如今已有34名藍委連署通過第一階段審核,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幾乎等於藍營區域立委的總和。此一結果讓國民黨內部的壓力、不安急遽升高,黨內主張發動倒閣、國會全面重新改選的聲浪也在近日快速串聯,認為與其被動遭罷免凌遲,不如與對手一對一直接決戰...

中國大陸提出先恢復兩岸旅遊,再透過觀光小兩會(台旅會和海旅會)溝通,我方仍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在此僵局之下,導致兩岸觀光持續原地踏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決兩岸觀光熱議「澳門模式」 為何專家一面倒看衰?

今年3月初,澳門舉辦一場兩岸學者交流活動,事後活動焦點主要著墨於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但據了解,針對中國大陸提出先恢復兩岸旅遊,再透過觀光小兩會(台旅會和海旅會)溝通,我方仍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導致兩岸觀光持續原地踏步的現況,當天會議主辦方拋出重啟「澳門模式」。 何謂「澳門模式」?陸委會是否接球?聯合報數位版訪問專家見解。

立法院會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投票,上一波7位被提名人均未獲立法院通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界推薦大法官人選皆一時之選 藍營稱他是亮點

總統府日前再次啟動大法官提名作業並接受各界推薦到3月3日止,但總統府並未公布各界已經推薦了哪些人選,目前只有法院、檢察系統推薦名單被主動發布,皆是一時之選。 國民黨立院人士表示,總統賴清德這次再提名7個大法官人選,首要之務是要讓立法院審查後至少能同意讓其中2個出任大法官,達到啟動憲法法庭審議的最低門檻,從現在司法界提出的人選來看,應該可以保底至少通過1人。

桃園機場二、三航廈接駁將從過去軌道系統改為自駕電動巴士,原承包商成運汽車以17億元得標半年撤換負責自駕系統的主要分包商理立公司,桃機去年底與成運解約。圖為規畫設計圖。圖/成運汽車提供

桃機三航廈接駁重招標仍用自駕 浪費1年預算提高到18億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主體工程目標2027年完工,連接二、三航廈之間的接駁系統卻在2024年底與承包商成運汽車解約,桃機公司近期內部結算,將對成運求償648萬元。據了解,桃機3月11日舉辦廠商說明會,預算增加約5460萬元,仍將採自駕模式,近百名相關廠商全員到齊,座無虛席,全案預計第二季將再度發包,7月開工。距離上回招標已1年又3個月,全案重新來過。

2025年2月26日環境部於環評大會,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與會17名環委全數贊成通過,且無人反對,引發輿論批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四接環評鬧劇成公民參與反指標 加國模式台灣能行嗎?

四接環評在抗議聲中闖關成功,這過程中創下消失的密室、環評七七事變、發言採抽籤等紀錄,被認為是近年「公民參與」反指標,被罵臭頭。加拿大公民參與發言不限時,開會通知、會議紀錄,送到開發案方圓500公尺居民手中,加拿大模式在台灣能行嗎?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左二)表示,將與多個本土在野政黨結盟,未來以「選區不互踩」原則溝通協調。圖為公督盟及多個小黨代表日前出面呼籲國會停止政治鬥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太陽花走過11年 第三勢力瞄準「2關鍵」布局盼重返國會

太陽花學運走過11個年頭,歷經時代力量、民眾黨等小黨進軍國會,第三勢力逐漸成為國內政壇關鍵少數,連續兩屆都在國會取得8個席次,近期多個第三勢力政黨不約而同提出2026年選戰目標,初步鎖定青年選票及都會選區,而自2022年縣市首長選舉大敗以來,民進黨內部也展開相關檢討。

在與美國總統川普3日舉行聯合記者會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6日再與賴清德總統(左)一同說明對美投資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川普予取予求不只賴政府難招架 國民黨角色也尷尬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撕破臉大吵,引發國內重新關注「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接著川普(Donald Trump)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的前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國民黨人士表示,川普「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性格顯露無遺,賴政府被予取予求;但相同的,國民黨也是角色尷尬。

國民黨推出反廢死公投綁罷免,但要先闖過三個關卡。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推廢死公投綁罷免 想成功要先跨過三道難關

國民黨推出反廢死公投綁罷免,但要以公民連署方式向中選會提案,時程上恐來不及。黨團推估,由立法院提出公投方式,可望趕在5月23日前通過該案。不過,現行死刑「有條件合憲」,公投無法抵觸憲法法庭判決,中選會也未必會將罷免和公投同一日舉辦,國民黨想祭公投反制罷免,至少要「過三關」。

大罷免來勢洶洶,國民黨以罷制罷重挫後,再提出反廢死公投。圖為罷免民進黨立委張宏陸的團體拚一階補件,6日在新北市板橋新埔站外擺設攤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大罷免重挫推反廢死公投保命 自己人大嘆搞錯方向

大罷免來勢洶洶,國民黨以罷制罷重挫後,再提出反廢死公投,希望替遭遇罷免危機的國民黨立委多加一道「保命符」,寄望挾反廢死的高民意,催出反罷免的投票率,但有部分藍委對此存疑,藍營內有雜音,他們的擔憂為何?

民進黨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陳瑩(右)與國民黨台東縣黨部主委、縣議會議長吳秀華(左),兩人將角逐下屆台東縣長選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搶台東縣長藍綠戰將呼之欲出 條件相近連隱憂都雷同

國民黨在台東根基穩固,民進黨歷年縣長之役久攻不破,本屆立委也同樣吞下敗仗。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派不分區立委莊瑞雄東漂蹲點,企圖化解地方頭痛的「劉賴之爭」,接著原民立委陳瑩表態參選,每步棋都下得精準且贏得先機,國民黨被動應戰。不過綠營整合也存在未爆彈,藍綠之爭「先禮後兵」、精彩可期。

美國總統川普(右)上台後,對台灣政策秉持模糊態度,他對台灣議題的調性,恐怕要等川普見過習近平(左)後,才會逐漸明朗。圖為兩人在2017年會面的情形。美聯社

川普對台態度模糊 學者:見習近平前不會打出王牌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對台灣政策秉持模糊態度,讓期待美國安全保證的人士感到擔憂;學者與涉外人士均認為,川普無意在此時回答如此敏感的問題,川普對台灣議題的調性,恐怕要等川普見過習近平後,才會逐漸明朗。

林岱樺聲勢看漲,卻捲入貪腐疑雲,進南機組偵訊前開嗆「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選戰民進黨基本盤穩固 拚黨內初選必刀刀見骨

民進黨長期在高雄執政,25年前謝長廷南下擊敗高雄第一屆直轄市民選市長吳敦義「開路」後,民進黨幾乎歷屆高雄市長選舉,只要黨內初選出線幾乎頭過身就過,可以「躺著選」,造成同志間刀口向內殺到見骨。近來人氣超高的立委林岱樺競逐高雄市長也惹塵埃,她遭檢調搜索時激動高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雖然事後道歉,這把火卻已撓動民進黨內敏感神經。

賴清德重視清廉,親賴人士指出,林岱樺就算初選勝出,能不能獲得民進黨提名,仍有變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岱樺陷助理費案斷送前途?親賴人士:已形同高市長出局

近來不分政黨多位民代皆涉及助理費案,其中又以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因為正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中領先,最受矚目。助理費案看似並非罪大惡極的司法案件,司法纏訟過程也經常曠日廢時。但親賴人士表示,以賴清德的政治道德標準,絕對不可能以黨主席身分,提名卡到助理費案的人選參選市長,林岱樺就算初選能勝出,也不保證獲得提名。

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被問到台積電去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是否有先跟政府說時,郭智輝表示,「台積電要去談時,大家都不知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部會首長引爆政治危機 邱泰源、郭智輝恐「留校察看」

近日賴政府內閣首長頻頻出爭議,從衛福部長邱泰源處理急診壅塞問題不當,到經濟部長郭智輝以「蒙古症」(唐氏症)不當比喻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事宜,讓輿論炸鍋,就連民進黨內也高度不滿,有黨內人士直言,重創賴政府威信,府院高層必須重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邱德祥/攝影

藍綠大罷免一階審核32:0 慘烈比數恐傷朱立倫連任路

大罷免戰全國開打,從2月第一階段的提議階段揭開序幕。根據中選會公布兩波第一階查對結果,罷免藍委和罷免綠委通過門檻的件數,竟然是32比0,讓國民黨從上而下全部炸鍋,支持者更是罵聲連連,恐將成為現任黨主席朱立倫連任的大阻力。 針對未達一階門檻需補件的12席綠委,黨內痛加檢討後下達全面介入的軍令狀,要求這周末內大部分都要完成補件並通過一階審核……

民進黨派系人士說,林岱樺(左)的服務風格就是親力親為,使命必達,她的選民對她的粘著度很高,涉入助理費及政治獻金案後民意支持度沒有掉,並不讓人意外。圖/聯合報系茲料照片

林岱樺涉貪民調仍第一 派系狠戳現實:可以不必參考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日前涉入政治獻金、詐領助理費案遭檢調搜索,然而近期有兩份民調,林岱樺在與同黨立委賴瑞隆、許智傑、邱議瑩同列選項時,仍是4人當中民調最高,民意支持度似乎沒有受到影響。一般認為,政治人為只要涉貪被辦,民意支持度肯定大幅滑落,但林岱樺的高民調卻持續不墜,引發討論。 然而為何有民進黨派系人士說,現在談民調高低沒有意義?聯合報數位版從民進黨派系政治生態為讀者解析……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2月22日出席「護民主 反威權」掃除綠衛兵誓師大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黃國昌要掃除綠衛兵反罷 藍為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大罷免潮來勢洶洶,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偕35個罷團啟動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二階段連署,將組成宣講團巡迴宣講。然而藍營發動的罷免綠委一階連署過關件數竟抱鴨蛋,國民黨中央看似消極無對策,反而是與罷免無關的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早在一個月前就以「掃除綠衛兵」名義公開徵求志工,還不排除會適時宣講反罷免。 在罷免案幾乎只剩「罷藍委」一面倒情況下,是否歡迎黃國昌、張啟楷等民進黨立委站台宣講反罷免,國民黨內可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面對賴清德總統(中)勸進,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右)無意參選縣長,他認為黨內適合的人才很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姿妙涉貪綠營能奪回宜蘭?賴清德出手整合仍有挑戰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重創藍營,林卸任後的2026大選將是全新戰局,民進黨盼奪回宜蘭,但目前民進黨包括新潮流、正國會等各派系都有人想參戰,黨內人士坦言,「整合」依舊是民進黨的重要課題,否則派系之間恐怕「大亂鬥」。

如「媒體議價法」在台上路,Google轉製或轉載新聞媒體產製內容,必須支付內容被使用的媒體一定數目的費用。路透

朝野新會期瞄準媒體議價法 國民黨想學澳洲模式可行嗎

國民黨公布第11屆第三會期優先法案,「媒體議價法」預計在新會期力推。且不只國民黨想推,民進黨、民眾黨也都備好草案,足見推動媒體議價法幾乎為「朝野共識」。 但學者擔憂,目前國民黨立委的提案主要參考的澳洲模式,最強大後盾為政府,但在台灣現今的政治氛圍下,即便通過立法,是否真能比照澳洲辦理,仍有疑慮……

大罷免戰藍綠在全台交鋒,民進黨為因應罷免戰第二階段連署及最後的投票,傳出公投綁罷免的規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綠營推大罷免綁公投勝算高?藍軍握有終極武器應戰

大罷免戰藍綠在全台交鋒,第一階段提議書,中選會近日完成兩批查對,藍營還在為通過第一階段提議門檻做最後衝刺。就在同時,為因應罷免戰第二階段連署及最後的投票,傳出公投綁罷免的規畫。據了解,國民黨內部確實早已在討論今年發動公投的可能,要不要綁罷免主動權不在國民黨手上,但國民黨此舉是在預防及因應民進黨的可能出手策略,而且藍營手中還握有公投的「終極武器」。

國防創新小組成立後工作之一,包括出國觀展、訪商,做為軍種籌獲新裝備時之參考。美聯社

成立1年績效不明 國防創新小組會釀「新鐽震」風暴?

2008年政黨輪替前夕,扁政府秘密成立「台灣鐽震公司」,欲處理軍火相關買賣。此案被揭發後,曾引發巨大政治風暴,後來「鐽震公司」也因此解散。2024年2月,國防部以一紙新聞稿,宣布成立「國防創新小組(DIO)」,但該小組成立1年多來,位階、工作內容與績效都顯得撲朔迷離。與國防相關人士憂心預言,「國防創新小組」牽涉軍品裝備研發採購,會否成為下個「新鐽震」,觸動下一場政治風暴的地雷?

全台掀起立委大罷免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恐只剩綠唱獨角戲 為何自家人不想打熱戰?

原先預期國民黨會以「精準罷免」應對親綠公民團體發起的「大罷免」,目前看來起步較早的「大罷免」取得全面優勢,罷免舞台恐怕只剩綠色陣營唱獨角戲。不少人預期民進黨黨公職將大舉投入連署門檻較高的第二階段連署,以確定能將罷免推進到投票階段,由暗助變明助,將冷戰打成熱戰。 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對「打熱戰」最興味盎然的,除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以及早就公開呼籲黨中央支援罷免的台南市立委林俊憲、高雄市立委許智傑外,許多綠委對於打熱戰,多持保留態度,甚至私下表示,只要罷綠委沒進入第二階段,就不希望出現熱戰,原因耐人尋味。

實際上,華府看待台美雙邊關係自有「『一個中國』政策」為護欄,不會輕易跨越。路透

前特派漫談/台美關係多數「突破」都有先例 但2事除外

無論藍綠,各屆政府都喜歡宣傳「台美關係史上最佳」,動輒「突破」,但實際上,華府看待雙邊關係自有「『一個中國』政策」為護欄,不會輕易跨越。從另一面看,台北可在程度內宣傳來獲取政治利益,但操作過頭會引發美國出手壓制,反而得不償失。 從代表團參與美國就職典禮、平時的美台官員互動情形、總統過境時互動的美國官員層級,到美國官員訪問台灣的層級,都可以是突破,這凸顯的是美台非官方關係背景下,台北對於台灣處境的高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