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不約而同釋出緩和動作,北京藉《兩岸空運協議》致函我方要求恢復兩岸航點,蔡英文總統則表達願意與北京對話,溝通大門始終敞開。前監委周陽山認為,在美中鬥爭關係仍處於「權力動態」過程中,美對中立場戰略仍變動不居的情況下,兩岸如都有意願仍有相當空間可發展。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認為,兩岸關係主控權仍在美國手上,若美方執意要讓台灣作為對抗中方的工具,兩岸前景難有起色,但目前兩岸都有不讓形勢繼續劍拔弩張的意願。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論文和碩士學位均撤銷。林智堅向教育部訴願,遭到教育部駁回。教育部駁回林智堅訴願的決定書,揭露更多在論文爭議期間不為人知的細節。對照決定書內容以及論文爭議期間林智堅的說詞,可發現當初林智堅的說法,完全都不成立。
CNN報導,美國國防部4日證實,美國戰機已在領海將在國境內飄了數天的中國大陸氣球射下。美國海軍正在打撈氣球殘骸,將送往聯邦調查局(FBI)位於維吉尼亞州匡堤科的實驗室,交由FBI和情報單位分析。南卡羅來納州地方官員警告民眾勿撿拾氣球殘片當紀念品。
行政院長陳建仁組建的「溫暖韌性」內閣,女性閣員、留任閣員比例偏高引發媒體討論,但原先黨內希望中生代全面接班,帶領民進黨走出低谷的期待並未出現,尤其是在兩屆屏東縣長任內執政頗獲好評,且順利交棒維持綠色執政的潘孟安,更成為指標,黨內卻頗有默契地未多所討論,耐人尋味。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中共氣球入侵美國領空,這次的圖表帶你看這顆「迷途」氣球如何讓美中關係再蒙陰影。
美國指稱有疑似中國大陸間諜氣球掠過美國蒙大拿州上空,企圖刺探機敏情資。此前傳出有美國網友在該州比林斯(Billings)市,拍到一個氣球被擊落的畫面。美國國防部對此澄清,美軍並未擊落大陸氣球,該氣球也「沒爆炸」。五角大廈發言人萊德(Pat Ryder)3日表示,在美國上空飄浮的中國偵察氣球已從蒙大拿州往東移,朝向美國中部前進,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NORAD)正密切監控氣球位置以及向東移動的動態,根據目前評估,氣球對地面上的民眾並沒有軍事或實際威脅,氣球可能會持續在美國上方飄浮幾天。
美國、加拿大上空發現中國大陸的間諜氣球,原訂訪陸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暫緩行程,批評大陸派偵察氣球進入美國領空之舉侵犯主權,不負責任也令人無法接受。學者指出,大陸稱氣球是氣象科研只是「偏離航道」,這種說法完全不合理,大陸有衛星做情蒐,卻要飄一顆氣球去美國領空,很明顯是故意的,想羞辱對方,卻反而被對方找到理由羞辱自己。 一顆氣球,延遲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大陸的行程,這顆氣球對美中關係的影響將延續多久尚不得而知,而台灣夾處於美中對抗下,處境更為艱難。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卸任正副總統禮遇金議題。
副總統賴清德擔任民進黨主席,民進黨本周公布完整黨務與智庫人事,賴所屬的新系全面站上第一線,正國會、湧言會成員也擔任要職,而「前朝」英系幾乎退出黨務舞台。民進黨人事布局,展現賴清德意志,據了解,黨內各派系大多樂觀其成,但也有派系大老示警,2024已定於一尊的賴清德,必須放下2019年總統初選,勿再對特定派系心存芥蒂,而是要作為「桶箍」團結全黨,明年的總統立委選戰才能選得更好。
•四接東移方案靠近基隆港港嘴,恐影響基隆港商船進出且有安全疑慮。台電委託顧問公司進行操船模擬與水工模型試驗,以東移方案設定條件,結果認為商船和LNG船可順利完成進出港。但今天出席第三方驗證會議的港航代表不認同,認為可安全進出是在條件嚴苛情況進行,而海象瞬息萬變,存在很多變數,未來勢必將影響商船、郵輪進出,不贊成東移案,憂心建四接恐讓基隆港未來有滅港之虞。
中華民國立法院長游錫堃2日在祈禱早餐會場外表示,此行訪問華府會晤的美方人士,大部分來自民間,沒有國會,行政部門代表則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 游錫堃1日和2日訪問華府,分別應邀出席國際宗教自由論壇與全美祈禱早餐會;但今年祈禱早餐會的形式與往年不同,主辦單位將場地一分為二,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國會議員聚集在國會山莊,其他來賓在華盛頓希爾頓飯店,因此,游錫堃也無緣與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