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脈動

8年級生夫妻檔張陳榮(右)、蔡佳恩(左),南漂嘉市讀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所,畢業結婚創業,學以致用開店取名「初心者肉舖」。記者魯永明/攝影

8年級夫妻深耕嘉市肉品市場 用創意顛覆傳統肉舖店

新北市出生的8年級生夫妻檔張陳榮、蔡佳恩,南漂嘉市讀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所,畢業結婚創業,學以致用開店取名「初心者肉舖」,「初心」是日文新手意思,提醒「勿忘初衷」,嘉義是他們「初心」,經營4年夫妻同心以行動證明,傳統豬肉產業也有新樣貌。

26歲的排灣族青年王伯鈞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喜愛畫畫的他從小得過許多獎。圖/王伯鈞提供

從偷師學藝到文物修復師 排灣族青年的藝術之路

26歲的排灣族青年王伯鈞從小具有藝術天賦,喜愛畫畫的他曾得過許多獎,並一路在藝術路上,自己摸索學習各種藝術創作型式,尤其是原住民的金工、木工、串珠、刺繡等。 回顧學習原住民工藝這條路上,曾因他身為男孩,奶奶及外婆都不願意教導他,他是如何「偷師」,堅持創作,讓奶奶與外婆放下傳統成為他的老師,又如何成為原住民文物修復的專家?

高雄最為人所知的貓巨星,莫過於高捷公司的蜜柑,出生於2020年4月4日,原本是隻流浪貓,剛出生就被橋頭糖廠站人員認養,因為毛色是橘色,蜷縮起來像柑橘而得名。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捷運「貓站長」吸金千萬紅到國外 台鐵也來拚人氣

高雄捷運的知名IP「蜜柑站長」原是流浪貓,2020年上任為橋頭糖廠站的貓站長,曾被前總統蔡英文親自探視,捷運公司為牠量身打造超過120款周邊商品,去年創下1600萬元收入,目前IG粉絲數更是高達17.3萬人。而台鐵新左營站也有2隻貓站長,台鐵還為此打造「貓咪遊樂園」,吸引許多民眾前來。...

客家女婿王一帆(右)5年前「南漂」到妻子黃琬婕(左)故鄉內埔鄉,歷時3年研究紀錄466種檳榔子染色票資料庫,檳榔子染布開發各種文創商品,盼翻轉檳榔負面印象。記者劉星君/攝影

日本武士服來自台灣檳榔子染 夫妻攜手翻轉產業價值

檳榔種植面積屏東縣是全台第二多,集中在六堆地區,客家女婿王一帆5年前「南漂」到妻子黃琬婕故鄉內埔鄉,看見大片檳榔園,因著從農人口老化漸荒廢,他們爬梳文獻,發現檳榔子可用於染布,歷時3年研究實驗紀錄466種檳榔子染色票資料庫,檳榔子染布開發各種文創商品,打造品牌,讓檳榔產業有新的永續方向,盼翻轉檳榔負面印象。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望著全台各地的服務據點,他說,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也是責任。記者王慧瑛/攝影

商界菁英棄高薪闖社福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的轉型路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曾是年薪破800萬的資訊業高階主管,2年多前轉入社福領域,他運用企業管理的執行力推展社福,透過「以工帶振」等方法,今年將在全台北中南東各區成立習藝所,擴大助人網絡,讓扶助不只是解決短期困境,而是帶來長效的生活改善。

林家良待牛如親,老牛也愛他,經常撒嬌親親,人牛互動情深,成為台灣牛的傳奇故事。圖/林家良提供

神奇黑狗相助帶好運 老牛安養中心動人故事躍上課文

雲林縣青農林家良投注10年心血創設國內首座私設公益性老牛安養中心,無私付出,人道收養老牛免於淪落屠宰場,傳奇故事躍上教科書,他將進一步建設牛教室傳授牛知識、傳承牛文化。被稱是「台灣憨牛」的他,笑說10年前的心願一直不被看好,很多人笑他憨,但他想說的是「我用一步一腳印做到了」。

劉劍平在軍旅生涯接觸活性炭,發現炭可以用來除臭、除濕,退役後便自學創業。圖為劉劍平介紹燒製的無煙白炭,通常用於茶道、香道。記者劉星君/攝影

農業廢材變黑金 劉劍平耗費9年打造全台首家合法炭窯

炭除了烤肉其實還有更多用途! 44歲劉劍平在軍旅生涯接觸活性炭,發現炭可以用來除臭、除濕,退役後鑽研各種炭類別,自學、創業,打造集煙減排木醋液收集系統,符合環保規定,成為全國首家合法炭窯場,將農民頭痛蓮霧廢枝、椰子殼及廢木材炭化加工多元使用。 原本是在軍中維修戰車,退伍後卻一頭栽入木炭的開發應用,還製造出眾多的周邊商品,他是如何在創業路上披荊斬棘?本周聯合報數位版鄉親鄉情專欄,讓我們一起看看劉劍平的故事,歡迎訂閱分享。

嘉義縣青農郭皇志開發多種鹿茸產品,開拓年輕市場打開通路。記者黃于凡/攝影

不向紐西蘭零關稅低頭 他打造鹿茸品牌讓年輕人愛上

台灣鹿茸產業逐漸沒落,再加上今年開放紐西蘭鹿茸零關稅進口,讓本就囤滿冰箱賣不出去的鹿農更加擔心。然而,嘉義縣青農郭皇志不願當待宰羔羊,他以專業技術培育水鹿,打造品牌、建立通路,開發鹿茸香腸等獨特產品,成功突破重圍,開拓國產鹿茸新市場。 郭皇志是如何斜槓人生,從承接家業的鐵工廠轉而創立鹿園,已成水鹿達人的他,對於傳統被視為補品的「鹿茸」,有何產品創新的構想,本周聯合報數位版帶您來看看他的故事,歡迎訂閱分享。

高雄市警察局於2005年10月起推動的「社區輔警」,圖為輔警在「龍王」颱風夜正式上工執勤,2名輔警由1名員警帶班,執行凌晨1時至5時的社區巡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其邁首創高雄社區輔警 人力凋零「招10來4」原因曝

高雄市長陳其邁2005年擔任代理市長時,率全國之先創立「社區輔警制度」,20年來,曾有高達674人投入維護治安行列;輔警服勤風光一時,曾有女輔警單槍匹馬逮百公斤竊賊,但也發生過超商摸魚、女輔警半夜公園跳恰恰的笑話;隨屆齡退休、考覈淘汰等機制,迄今只剩160人,全配置於夜間巡邏,因功能衰退,輔警存廢問題堪憂,市警局正考量將輔警轉任當學校導護的可能性。

屏東縣鹽埔鄉高大牧場明年邁入80年,第四代姐弟陳宥蓁(中)、陳彥翔(右)接手,與父親陳東杰(左)共同經營,期許讓牧場朝向百年發展。記者劉星君/攝影

高大牧場拚百年風華 八年級姊弟創鮮乳「差異化」 生機

屏東縣鹽埔鄉高大牧場明年邁入80年,傳承至第四代,由八年級生陳宥蓁、陳彥翔姊弟檔,與父親陳東杰共同經營,姊弟倆改變鮮乳只有單一出路的產業定位,創造鮮乳「差異化」,推動食農教育,從產地到餐桌,讓消費者認識酪農產業,他們期許讓牧場朝向百年發展,更是他們的使命感。

屏東泰武鄉居民王國志警察退休後,回到故鄉舊武潭山上打造「老潭巷接待家庭民宿」,與太太一起經營。記者潘奕言/攝影

舊武潭「百萬夜景」盡收眼底 退休警打造夢想民宿

屏東泰武鄉居民王國志從警察工作退休後,回到故鄉舊武潭山上,打造「老潭巷接待家庭民宿」,與太太一起經營。民宿除了有濃濃原住民風格,還有高屏地區最佳的遠眺地點,可一覽屏東平原,堪稱有「百萬夜景」。

國內輕艇界近年積極推動在宜蘭縣三星鄉安農溪打造人工激流場地建設,可望今年年底完工,但這裡同時也是泛舟活動的熱門地點,曾有選手與泛舟民眾搶道的情形。記者余承翰/攝影

宜蘭輕艇選手沒被挖走 資源不足靠2大關鍵留人留心

輕艇運動訓練花費不低,光一艘練習輕艇就要十幾萬元,且比賽場次少,幾乎沒有比賽獎金;加上國內訓練場地不足或氣候環境不同,選手想提升實力必須出國訓練或參與國際賽,這些費用支出大多需由選手承擔。 像宜蘭這種小縣市,給選手的資源遠遠比不上六都,但發展輕艇運動30年,卻沒有一個選手被挖角轉籍,靠的是「地利」與「教練」兩大關鍵,留人留心。

嘉義縣交通隊表示,目前交通法規在阿里山公路並沒有最低限速的規範,沒有因違反最低限而去舉發龜速車。圖為阿里山公路39公里處,用路人依正常速限行駛交通順暢。記者李宗祐/攝影

山路遇龜速車「引誘」違規超車怎辦?罰則與反制教你看

有網友日前在阿里山公路遇到前方有輛龜速車,他懷疑遇到檢舉達人,對方故意開得很慢,然後再檢舉後方車輛雙黃線超車。他將影片上傳引來網友熱議,吸引上百萬人次觀看。交通隊表示,目前法規除了快速路、高速公路對龜速車有最低速限規範,一般道路沒有最低限速的規範。 律師表示,龜速車要構成刑法妨害自由,在舉證主觀犯意上可能會有困難。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4款行進間驟然減速的情形,得處6000元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但仍要視實際狀況研判,不過,經常上山民眾對於龜速車目前無法可管很無奈……

輕艇教練廖學甫嚴格要求選手,「每天把1個缺點改進,100天以後就有100個優點。」。記者余承翰/攝影

生活只有訓練 輕艇金牌啟蒙教練:只要被我摸到就會教

輕艇競速國手賴冠傑登上巴黎奧運殿堂,賽後打電話給啟蒙教練廖學甫,哭說「老師,你都騙人,奧運哪有你說的那麼美好。」廖學甫在賴冠傑國一時選入輕艇隊訓練,勾勒前進奧運的憧憬,賴冠傑信了,努力拚進奧運。

亞運比賽奪下金牌的一刻,賴冠傑振臂高呼,一股想哭的衝動湧上心頭。圖/中華奧會提供

輕艇好手賴冠傑從低谷划出奇蹟 母親遺言成就金牌

輕艇「靜水競速」好手賴冠傑,前年10月在杭州亞運上演逆轉勝,摘下台灣輕艇史亞運首金,去年8月挺進巴黎奧運,成了首位划進奧運的競速選手,即便沒得牌,但已寫下多項紀錄。他成長坎坷,曾因家計困難跑去「顧賭場」,為了兌現與亡母承諾,咬牙撐過低潮,成了國內唯一從短距離改練長距離的輕艇選手,這位陽光大男孩正不斷划出生命奇蹟。 賴冠傑是如何從鉛球運動轉換至輕艇選手,他的啟蒙教練廖學甫是如何引導賴冠傑在輕艇競賽上發光發熱,聯合報數位版今起一連三天,透過賴冠傑的故事來觀察,宜蘭是如何成為我國輕艇運動的培訓重鎮,歡迎訂閱分享。

宜蘭青年曾貴麟分享,「書車是開啟我與各個社區與學校的入場券」,透過書車視角,他開始接觸每位看書的孩子。圖/曾貴麟提供

宜蘭青年化身書車叔叔 以書與文學滋養家鄉孩子長大

宜蘭作家曾貴麟今年33歲,自詡「以文學之名,陪伴一群孩子長大」,有著「書車叔叔」綽號的他,開著一輛裝滿文學經典、童真圖書等叢書的書車,駐點蘭陽平原的各個角落,以書與文字重新認識家鄉不下200次。 「孩童在觸摸玩具時,可輕易打開想像力,擔任自己的編劇和配音師,這是開創故事想像力的起源。」書車叔叔曾貴麟這天在書車的主題活動「彩繪玩具—設計一個聖誕禮物」,化身玩具哲學家約瑟夫,貼近小朋友的視角,以自家收藏的克蘇魯風格等各式玩具,帶領大家進入文學世界。

吳庚元蒐集許多里港地方檔案、歷史文獻、家族族譜等。記者潘奕言/攝影

他堪稱屏東里港ChatGPT 叔公是哪家抱來的…一問就知道

「我阿祖到底有幾個細姨(小老婆)?」、「我叔公是從哪家抱來養的?」屏東縣里港文史工作者吳庚元堪稱「里港活字典」,多年來搜集了許多文獻資料,地方大小事件全如數家珍,甚至還有許多當事人都不知道的「家族祕辛」,讓鄉親特地上門請教。

深坑區農會總幹事黃土水感嘆深坑茶園凋零,興起復興深坑包種茶心願。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深坑四寶再現 農會總幹事帶領茶農重振包種茶產業

新北市深坑區有四寶,包種茶、綠竹筍、豆腐及黑豬肉,但對觀光客來說,對深坑的記憶點大多僅止於豆腐;深坑區農會總幹事黃土水,感嘆過去也是產茶重鎮的深坑,如今茶園凋零,連宣傳深坑包種茶影片中的茶園畫面,竟然不是在深坑拍的,令他興起復興深坑包種茶心願。 黃土水2020年毅然投入茶園栽種,不僅今年首獲石碇冬季包種茶特等獎,也帶動其他農友加入,深坑現有5座茶園,他欣慰地說,「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廖增春多年前帶學生燒窯守窯,卻意外燒出「柴窯雞」的獨特美食,今年還入選有「台版必比登」之稱的第二屆500碗名單。記者胡蓬生/攝影

窯主守窯烤過頭創柴窯雞美味 入選「台版必比登」名單

苗栗縣三義鄉「春田窯」窯主廖增春,經歷1990年代苗栗陶瓷產業極盛時期,又目睹產業西進而沒落,從瓦斯窯轉型柴燒,並投入柴燒陶藝創作,多年前他帶學生燒窯,學生喊肚子餓抓放山雞來烤,意外烤過頭卻催生出「柴窯雞」的獨特美食,不僅外皮薄薄脆,肉也多汁,今年還入選有「台版必比登」之稱的第二屆500碗名單。

2024的鳳梨彩帽地景藝術穿山甲。圖/屏東縣府勞青處提供

鳳梨戴上彩帽防曬成地景藝術 變身食蛇龜傳遞保育知識

屏東獨有田間風景!鳳梨採收前2個多月,農民會為鳳梨戴帽防曬傷,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林麗貞、屏科大鳥類研究室成員許雅玟,兩人號召保育夥伴們,將鳳梨彩帽結合生態保育理念製作成地景藝術,從起初草鴞、去年穿山甲,今年食蛇龜,希望打造「台灣原生野生動物十二生肖地景藝術」,生態與人文結合,傳遞保育知識。...

桃園棒球成功經驗可被複製,政府宏觀挹注經費資源、建設場地及專任教練缺一不可。圖為桃園龜山棒球場使用多年,休息室、球具室、廁所已不敷使用。圖/桃園市體育局提供

複製桃園「棒球王國」經驗 人才、經費、環境缺一不可

桃園市打造三級棒球運動體系完整,多達24校重點發展棒球運動,還孕育出平鎮高中、新明國中等世界級棒球名校,從棒球沙漠變成棒球王國。多名選手出身的教練、學者都認為桃園成功經驗可被複製,政府宏觀挹注經費資源、建設場地及專任教練缺一不可。

桃園市棒球總顧問、市政顧問張滄彬是打造桃園三級棒球王國的重要推手。記者葉信菉/攝影

建立學生棒球體系 桃園棒球教父張滄彬帶動基層發展

桃園市平鎮高中青棒隊、新明國中青少棒隊培育許多國內外職棒球星,桃園市棒球總顧問、市政顧問張滄彬是打造桃園三級棒球王國的重要推手;70歲的他為一圓棒球夢,尋找社會資源、自己出錢出力,帶動桃園基層棒球生根發展,贏得「桃園棒球教父」美名,棒球界遇上他都尊稱他為「張老師」。

以平鎮高中球員為主體的中華隊,奪得2024年第13屆U18亞洲青棒錦標賽冠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從棒球沙漠變王國 新明國中串起三級棒球發展軌跡

台灣去年在世界棒球12強賽封王,寫下歷史新頁,其實桃園市平鎮高中、新明國中及龜山國小三級棒球隊,去年代表台灣出征,也分別奪下亞青棒、LLB冠軍及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亞軍。桃園靠著特有及完整的三級學生基層棒球體系,教練一棒接一棒,帶領小球員一步一腳印訓練,從「棒球沙漠」變成「棒球重鎮」,更是培養台灣棒球人才的重要搖籃。 究竟桃園市三級棒球是如何華麗轉身,一舉成為台灣之光,號稱「桃園棒球教父」的張滄彬是如何打造堅實的訓練計畫,其他縣市想要複製桃園經驗,會面臨哪些問題,聯合報數位版今天起一連三天,帶領讀者一睹「水泥地的奇蹟」桃園新明國中棒球隊的訓練過程,看看這些小將是如何為國爭光,歡迎訂閱分享。

多麥綠創辦人之一林妤蓁(右)與小女兒陳姮諭,推出「沐穀曲」品牌,專攻伴手禮市場。記者劉星君/攝影

「多麥綠」女兒運營創造新風味 沙其瑪變身潮點心

多麥綠烘焙點子深耕屏東28年,以「烤的沙其瑪」闖出名號,從一家店到高屏共八家店,曾經一天厚切沙其瑪銷售約8000顆,但沙其瑪的外型、口感上總對不上年輕人口味,25歲小女兒從高雄餐旅大學畢業後加入團隊,為老店注入新思維,還研發出「大武山土鳳梨酥」專攻伴手禮市場,結合屏東特有熱帶水果研發各式糕點,盼創造專屬世代的味覺風味。

雲林北漂青年黃楚翔在驚覺自己快要忘記阿嬤的語言後,毅然結束北漂返鄉,透過畫筆、顏料與本土台語產生火花,變成最美妙的創作。記者陳雅玲/攝影

驚覺快忘記阿嬤的語言 北漂藝術家回雲林帶長輩開畫展

在國際語言當道,母語逐漸式微的年代,是否還記得跟阿公、阿嬤以台語你一言我一語的樣子?雲林北漂青年黃楚翔在驚覺自己快要忘記阿嬤的語言後,毅然結束北漂返鄉,他是如何讓畫筆、顏料與本土台語產生火花,變成最美妙的創作?

嘉義縣大埔美園區將出現第3座城堡,歐樂沃築夢城堡外觀宛如迪士尼風格的巧克力觀光工廠。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大埔美再添第3座城堡 夢幻「城堡經濟」藏生存挑戰

嘉義縣大林鎮大埔美園區即將新增歐樂沃築夢城堡,成為園區內第3座觀光城堡,園區目前已有佐登妮絲城堡與蓋婭莊園等2座城堡,華麗的歐式城堡除了外觀吸睛,商業模式及經營策略各具特色,每年吸引百萬名遊客造訪,為品牌打造新的形象。

桃園市楊梅區楊新路上有間知名的白蛇廟祭祀白蛇娘娘,現在廟內已有300多條白蛇,且有專人照顧。記者翁唯真/攝影

蛇年想拜蛇求財 桃園有廟養300多條白蛇還聘專人照顧

蛇年即將到來,桃園市楊梅區主祀「白蛇娘娘」的白蛇廟又稱財神廟,廟內還飼養300多條白蛇,吸引不少民眾祭祀求財;蘆竹區南崁五福宮後殿也有一處「使者公蛇洞」,常有信徒奉獻雞蛋或捐款,曾有民眾在廟旁買樂透還中了數億元大獎,為地方帶來滿滿喜氣財運。

楊岳翰為完成父親遺願,7年前返鄉種檸檬,歷時5年研發微波殺菌和果汁常溫保存技術並申請專利。記者劉星君/攝影

務農新手完成父親遺願 研發微波滅菌常溫果汁外銷國際

41歲楊岳翰原本從事酒商業務,7年前父親過世,農業零基礎的他為完成父親遺願,返鄉種檸檬,卻發現檸檬盛產期榨汁冷凍運輸不易,歷時5年研發微波殺菌裝置將果汁「原汁原味」保存並申請專利,楊岳翰說,起初因技術不到位,大家對常溫品認知不夠,總覺得要冷凍才新鮮。創業過程艱辛,疫情反成了轉捩點,讓產品大翻身。

青農吳智穎(前右)在嘉義市經營蔬菜批發農產行。從一輛推車、一人送菜開始,到現在年營業額破千萬元、帶領11名員工配送超過150家餐廳蔬菜。記者魯永明/攝影

從一輛推車送菜起步 青農站穩批發市場為農民創造價值

出生農家的八年級生青農吳智穎,憑藉不懈努力和創業夢想,成功在嘉義市經營一家專注於蔬菜批發的農產行。從一輛推車、一人送菜開始,到現在年營業額破千萬元、帶領11名員工配送超過150家餐廳蔬菜,這段青創之路充滿艱辛與堅持。

34歲陳以箴(中)與馬卡道青年小組夥伴們,去年協助見證屏東縣萬巒鄉潘省(左)家族捐贈馬卡道文物給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記者劉星君/攝影

從繡片工藝到共識營 她串起青年返鄉復振馬卡道文化

從小在高雄長大34歲陳以箴,就讀成功大學時接觸學運、原民議題,開啟一段探尋族群身分認同之路,發現自己是馬卡道族,碩士攻讀台大人類學所,並以新埤鄉獅頭部落做為田野地,串起許多面對族群認同夥伴,組成馬卡道青年小組,盼能復振馬卡道文化,她也赴美攻讀康乃爾大學人類學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