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副刊

書法家杜忠誥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繼往開來——由書法入道 杜忠誥參透漢字前世今生

杜老師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這些大師自河南、江蘇、河北、湖南、安徽、山東、浙江等各省避難來台,齊聚在這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文化人才密度之高,千年難遇。他們一起拉拔了這個在糞土堆、吃地瓜長大的孩子,而這小子有「打死不放棄」的特質,他們當年就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下一個站在浪尖的是他。 王壯老在替杜老師第一本創作集《管晏列傳篆書冊》作跋時,以王世貞論書法「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的功(後天努力)、性(先天才情)、神(作品靈氣)來評析杜老師作品,說他「筆禿千管,紙費萬番,誰能謂其無功無實?殫力如此,非有至性,又孰能致之?然則於『生』字云何?答曰『生』字亦不弱也」,壯老最後用了「可畏哉」三字,送給當時34歲的杜忠誥。這些前輩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成大書法家。 杜忠誥後來不僅僅是一個書法家。

杜忠誥(右)一生恩師無數,這些書畫名家、國學大師對勤懇篤實的他無不傾囊相授。圖為他與南懷瑾(左)在香港南先生寓所合影。圖/養龢齋提供

他鄉故鄉/相濡以墨——一生伯樂無數 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

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但這要等最壞的時刻過去才知道。杜忠誥,一個在糞土堆長大的台灣鄉下孩子,上學便當裡經常只有地瓜,他怎能有機會受教於一群自大陸各地來台的大師,讓他變成書法家、國學家?南腔北調,他和他們怎麼相遇、如何相濡以「墨」?而這窮孩子怎麼付得起大師學費? 他總是遇到貴人,一生恩師無數,那是因為他的勤(不間斷)、精(不粗疏)、進(日新又新)感動了他們,在那個苦難的時代,他們在他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一股奮力向上的「不甘心」。

書法名家杜忠誥(右二)提倡寫書法,他說「心靈筆就靈」,寫字和做人一樣,沒有祕密、捷徑,就是勤和誠,還要無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當下就是生死」 杜忠誥說的是書法,也直通心性

「聖賢性格一定是藝術家性格,不斷反照,加上不斷微調」,你以為他在說心性,其實他在講臨帖。 「你在接受『他法』時,一定要有自家『主體性』的參與,透過內在體證,與對象辯證合一」,你以為他在說佛法,這仍是在說臨帖,「這種有主體性的臨帖,遺貌取神,才能真正得法」。臨帖要「神遇」,不僅「目視」。 這些話是書法家杜忠誥老師在上課時的耳提面命。你以為他在說修身,其實是在說書法;他說書法,也正是在說修身。

圖/AI生成

愛,說謊/洪倪|如果說謊要吞一千根針,那我……

有些謊言,出於善意,為了愛。陳栢青感謝父母送給他文學路上的禮物,他的父親卻對他說:「兒子啊,如果這回我又死了,你的名次會不會比較高?」父親突然來電,說要借住一晚,馬翊航一時手忙腳亂,他想隱藏什麼,又想要展露什麼?自稱說謊達人的宋大一,光一個關於耶誕老人的謊言,就能瞞到大兒子五年級!但是,她說她的父母比她更擅長說謊,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個男人號稱肚臍能跑出腸子,而太閣竟然相信了?!洪倪說她喜歡長大,對她來說,長大就是慢慢「圓謊」的過程,找出那些說過的謊言,去完成它,或遺忘它。 【精彩語錄】 話講多了難免混進一些假的,跟白老虎一樣,基數一多就會出現一兩隻,我不以為意……

圖/AI生成

愛,說謊/太閣|威利先生的異想世界

有些謊言,出於善意,為了愛。陳栢青感謝父母送給他文學路上的禮物,他的父親卻對他說:「兒子啊,如果這回我又死了,你的名次會不會比較高?」父親突然來電,說要借住一晚,馬翊航一時手忙腳亂,他想隱藏什麼,又想要展露什麼?自稱說謊達人的宋大一,光一個關於耶誕老人的謊言,就能瞞到大兒子五年級!但是,她說她的父母比她更擅長說謊,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個男人號稱肚臍能跑出腸子,而太閣竟然相信了?!洪倪說她喜歡長大,對她來說,長大就是慢慢「圓謊」的過程,找出那些說過的謊言,去完成它,或遺忘它。 【精彩語錄】威利先生浪漫熱情,初見面就打破我對德國人拘謹、內斂、注重隱私的刻板印象,以一位噸位破百的中年男性來說,他很違和地擁有一雙連David Bowie都稱羨的迷幻眼線,而且嗓門高亢尖銳,帶點破鑼聲。

圖/AI生成

愛,說謊/宋大一|說了十二年的謊

有些謊言,出於善意,為了愛。陳栢青感謝父母送給他文學路上的禮物,他的父親卻對他說:「兒子啊,如果這回我又死了,你的名次會不會比較高?」父親突然來電,說要借住一晚,馬翊航一時手忙腳亂,他想隱藏什麼,又想要展露什麼?自稱說謊達人的宋大一,光一個關於耶誕老人的謊言,就能瞞到大兒子五年級!但是,她說她的父母比她更擅長說謊,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個男人號稱肚臍能跑出腸子,而太閣竟然相信了?!洪倪說她喜歡長大,對她來說,長大就是慢慢「圓謊」的過程,找出那些說過的謊言,去完成它,或遺忘它。 【精彩語錄」我也曾經是「受害者」。等到自己成為母親便開始得意地說謊,而且大言不慚……我對孩子說過的謊不計其數,有些為了激勵,有些只為有趣,隨著他們成長,昨日的謊言成為今日甜蜜的笑柄。

圖/AI生成

愛,說謊/馬翊航|爸來台北

有些謊言,出於善意,為了愛。陳栢青感謝父母送給他文學路上的禮物,他的父親卻對他說:「兒子啊,如果這回我又死了,你的名次會不會比較高?」父親突然來電,說要借住一晚,馬翊航一時手忙腳亂,他想隱藏什麼,又想要展露什麼?自稱說謊達人的宋大一,光一個關於耶誕老人的謊言,就能瞞到大兒子五年級!但是,她說她的父母比她更擅長說謊,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個男人號稱肚臍能跑出腸子,而太閣竟然相信了?!洪倪說她喜歡長大,對她來說,長大就是慢慢「圓謊」的過程,找出那些說過的謊言,去完成它,或遺忘它。 【精彩語錄】為了不被拆穿,我把駝色沙發加了枕頭、加了被單布置成單人床,證明我有完整宇宙,並不寄生於人。不希望讓父親感受年近三十的我,依然活得這麼窩囊這麼犬。

圖/AI生成

愛,說謊/陳栢青|活著的遺產

有些謊言,出於善意,為了愛。陳栢青感謝父母送給他文學路上的禮物,他的父親卻對他說:「兒子啊,如果這回我又死了,你的名次會不會比較高?」父親突然來電,說要借住一晚,馬翊航一時手忙腳亂,他想隱藏什麼,又想要展露什麼?自稱說謊達人的宋大一,光一個關於耶誕老人的謊言,就能瞞到大兒子五年級!但是,她說她的父母比她更擅長說謊,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個男人號稱肚臍能跑出腸子,而太閣竟然相信了?!洪倪說她喜歡長大,對她來說,長大就是慢慢「圓謊」的過程,找出那些說過的謊言,去完成它,或遺忘它。 【精彩語錄】之於文學,或者說文學獎,我的父母分別送了我兩樣禮物。我的爸爸給了我死,我的媽媽給我餘生。愛與死與新生,這恰好是文學恆久的主題。文學獎帶給上一世代的作家榮耀,而給這個世代的新人們謙遜, 或必須的謙遜……

圖/AI生成

老樣子/劉秀枝|黃金女郎閨密之必要

九九重陽,晚秋絮語,廖玉蕙感慨,年過六十,問題叢生,感覺一整個世界都讓人眼花撩亂。簡媜寫給步入老年的自己,期許自己無怨、不貪、保有慈悲,希望文字是最後遺忘的東西。李進文感嘆,人能夠選擇以什麼方式慢慢變老?就跟選擇結束和開始一樣艱難。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鄭麗卿越發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個性獨立、經濟自主的劉秀枝,則申述老閨密之必要! 【精彩語錄】一切安排就緒,一個人很篤定地到醫院辦住院手續,隔天開刀。沒想到手術後還不能彎腰,下背部也不能自己換藥,需人幫忙。三位摯友立刻與我組成一個核心LINE群組,隨時保持聯絡……交友原是因為志同道合或共同興趣,並沒有料到老來成為一項很寶貴的資源,原來除了「友直、友諒、友多聞」,朋友還有益迅速恢復健康呢!

圖/AI生成

老樣子/鄭麗卿|老人老屋老陽光

九九重陽,晚秋絮語,廖玉蕙感慨,年過六十,問題叢生,感覺一整個世界都讓人眼花撩亂。簡媜寫給步入老年的自己,期許自己無怨、不貪、保有慈悲,希望文字是最後遺忘的東西。李進文感嘆,人能夠選擇以什麼方式慢慢變老?就跟選擇結束和開始一樣艱難。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鄭麗卿越發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個性獨立、經濟自主的劉秀枝,則申述老閨密之必要! 【精彩語錄】三位老嫗微微俯身對坐,多皺紋的表情謙遜而舒緩,冬陽曬暖她們如靜物畫一般衰老的身體。過去她們是生活的負荷者,而今安詳脈脈相對而坐……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我的四周,我彷彿明白了一些什麼,但又感到真確的心驚痛惜。

Netflix於2016年正式進軍南韓,目前已是名副其實的高人氣OTT平台之一。路透

宋曉智│從舉步維艱到站穩腳跟 Netflix如何在南韓殺出血路?

說到「比較與競爭心理」,這是人的本性,只要不過度,不讓自己和身邊的人疲乏無力,其實並不算太差的方法。這就是「以夷制夷」,意指「以外族管理外族」,是早期中國本土國家治理周邊國家時,使用的策略之一。在競爭者的鬥爭之中獲取利益,換句話說,即「不勞而獲」、「借刀殺人」。 有一個案例,那是Netflix進入韓國時發生的事。Netflix是從2016年開始,在韓國境內提供服務,當時的反應不如現在,大多數不如期待,與在他國市場快速拓展的氣勢不同,他們在韓國有點無法扎根,主因為韓國是本國影視作品人氣旺盛的市場,可是Netflix提供的作品主要以外國為主。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市場上的主力電視台和通信公司,建了一道鐵壁來阻擋Netflix…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擁有無數次成功的談判經驗,其中,人格特質是影響談判的重要關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戚樹誠│談判高手有哪些人格特質?從霸總郭台銘聊起吧

想到精明的談判者,許多人可能聯想到知名企業家郭台銘董事長,不可否認的,郭董事長絕對是一位幹練的談判高手,有無數次成功的談判經驗,而且在許多談判中順利兌現他的談判目標。不過,高明的談判者真的有所謂「最佳的」性格特質嗎?如果有的話,這些性格特質包含什麼?

圖/AI生成

老樣子/李進文|老

九九重陽,晚秋絮語,廖玉蕙感慨,年過六十,問題叢生,感覺一整個世界都讓人眼花撩亂。簡媜寫給步入老年的自己,期許自己無怨、不貪、保有慈悲,希望文字是最後遺忘的東西。李進文感嘆,人能夠選擇以什麼方式慢慢變老?就跟選擇結束和開始一樣艱難。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鄭麗卿越發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個性獨立、經濟自主的劉秀枝,則申述老閨密之必要! 【精彩語錄】我常想到樺樹,樺樹乃寒冷地帶的落葉喬木,但樹皮卻可用來捲蠟成燭,原來年輕的火,是用年老的寒冷來燃燒的啊。……我悲觀的不是注定要年老,而是那種緩慢、剝落的感覺,它們在我的體內形成已久,步步為營,偷襲、割據、分贓。直到我的身體全部淪陷……

圖/AI生成

老樣子/簡媜|晚秋絮語——寫給晚年的自己

九九重陽,晚秋絮語,廖玉蕙感慨,年過六十,問題叢生,感覺一整個世界都讓人眼花撩亂。簡媜寫給步入老年的自己,期許自己無怨、不貪、保有慈悲,希望文字是最後遺忘的東西。李進文感嘆,人能夠選擇以什麼方式慢慢變老?就跟選擇結束和開始一樣艱難。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鄭麗卿越發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個性獨立、經濟自主的劉秀枝,則申述老閨密之必要! 【精彩語錄】我不知道妳會在哪裡度過鎏銀歲月?服哪一種病役?老友們還在嗎?家人是否近在身旁?只知道我必須學習帶著知足與感恩的心,替自己製一雙好鞋,以備來日踏上老年旅程,好走一點。何等幸運,五十歲開始,我覺知應該做這種準備,才能換得妳,優雅地老去,堅毅地老去,慈悲地老去。

圖/AI生成

老樣子/廖玉蕙|眼花撩亂

九九重陽,晚秋絮語,廖玉蕙感慨,年過六十,問題叢生,感覺一整個世界都讓人眼花撩亂。簡媜寫給步入老年的自己,期許自己無怨、不貪、保有慈悲,希望文字是最後遺忘的東西。李進文感嘆,人能夠選擇以什麼方式慢慢變老?就跟選擇結束和開始一樣艱難。看著老人老屋老陽光,老,以迅疾或緩慢的姿態降臨,鄭麗卿越發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個性獨立、經濟自主的劉秀枝,則申述老閨密之必要! 【精彩語錄】英文名字真的太容易讓人搞混了,珍妮佛、羅絲、約翰、馬克……之類的,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是嚴厲的考驗。當然,讓老人家最傷腦筋的還不是美髮設計師五花八門的外國名字,而是日漸模糊的老花眼……

1988年美國要求台灣開放火雞肉進口,上千雞農抗議,當時的國貿局長蕭萬長出面說明,也未能倖免於流「蛋」攻擊,但他始終保持微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微笑老蕭——菜商之子到副總統 蕭萬長曾被雞農蛋洗卻無怨尤

「官做得越大,事做得越少」,這是蕭萬長的感慨。一個嘉義菜商之子,歷任要職,最後成為民選副總統,仕途看似一路順遂,他卻若有憾焉。時代變了,放手讓他做事的人也不在了。 他最懷念在國貿局時代。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成長快速的時候,蕭萬長意味深長地說:「那是做事的年代,只要你肯做事,沒有人會阻擋你」。

管中閔曾說:「我這輩子從不上門給任何人拜年,除了蕭萬長先生之外」。圖為2013年已卸下公職的蕭萬長與時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左一)一起參加APEC領袖會議。圖/王玲惠提供

我問我聞/蕭萬長,管中閔唯一登門拜年的人

管中閔,人稱管爺,中研院院士,今年暢銷書《大學的脊梁》就是他在被遴選上台大校長之後,卻在政治壓迫下一年不能就職,而他始終威武不屈的過程。管爺說:「我這輩子從不上門給任何人拜年,除了蕭萬長先生之外」。 蕭萬長不算是管中閔長官,也不是他老師,但他心裡以蕭萬長為師。 管中閔是教師眷村子弟,年輕時一度放蕩;蕭萬長是農村子弟,在大學幾乎不玩社團。兩人氣質不同,相識也晚,但因為都醉心經濟、關心國家,惺惺相惜。管中閔放棄美國的高薪教職返台,在台大任教,蕭萬長幾乎退休了,兩人才有機會面對面說話,不覊而傲的管中閔,對充滿泥土氣息的蕭萬長充滿敬服,兩人不常見面,但每次相見,話題都是國是。

2008年準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左)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右)於海南博鰲會面,成為兩岸關係史上最高層級的「非正式」官方會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另類台灣型男——沒顏值、沒背景 蕭萬長:肯做事沒人會擋你

不知何時開始,政治圈像影視圈,也流行「人設」。四、五十年以前,政治人物不必人設,不必辦演唱會,不必蹭網紅,只要好好做事。他們常常很無趣。 「微笑老蕭」就是這樣,自1980到2010年左右,台灣人民對蕭萬長熟悉到近乎沒有新鮮感,他永遠只有一號表情,但多數人不知道在招牌微笑之後,他這個小外交官出身的公務員,腸胃很差,30歲出頭第一次出使國外,就曾胃痛到把車停在路邊,也不知道他在菸酒談判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更不知道他的晚期肺癌在控制13年之後卻中風。 2020年底他「橋腦栓塞」,左半邊癱瘓。經過三年堅毅地復健、運動,現在,84歲的他除了身邊多一根拐杖,依舊抬頭挺胸。

圖/AI生成

中秋時節/林樹吉|葡萄成熟時

八月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餅,吃柚子。蔣勳極言月色之美:當燈火被捻熄,月光頃刻湧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像千山萬壑裡四散的雲嵐,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身在異國的張讓,原以為離開故國可以讓她重新塑造自己,然而她終究憬悟到,美國的明月散發中國詩詞的光輝,她的鄉愁是文化的。據說月餅的由來,乃朱元璋革命前夕,在餅裡包藏紙條寫著「中秋夜,殺韃子」,柯裕棻解讀,原來吃月餅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啊!對林蔚昀而言,柚子只在中秋節吃,如果不是中秋,一顆碩大的柚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八九月間,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結實纍纍的葡萄,藏著林樹吉少時的回憶和期待,雖然平凡,卻是生命成長的關鍵! 【精彩語錄】看到自己的汗水和辛勞化為嘆息,心情沮喪到了極點。然而 對我來說,最大的遺憾不是收成問題,而是煩惱今年沒有甜度絕佳色澤鮮豔的葡萄可以送給敬愛、感激的老闆娘……

圖/AI生成

中秋時節/林蔚昀|吃柚子的日子

八月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餅,吃柚子。蔣勳極言月色之美:當燈火被捻熄,月光頃刻湧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像千山萬壑裡四散的雲嵐,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身在異國的張讓,原以為離開故國可以讓她重新塑造自己,然而她終究憬悟到,美國的明月散發中國詩詞的光輝,她的鄉愁是文化的。據說月餅的由來,乃朱元璋革命前夕,在餅裡包藏紙條寫著「中秋夜,殺韃子」,柯裕棻解讀,原來吃月餅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啊!對林蔚昀而言,柚子只在中秋節吃,如果不是中秋,一顆碩大的柚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八九月間,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結實纍纍的葡萄,藏著林樹吉少時的回憶和期待,雖然平凡,卻是生命成長的關鍵! 【精彩語錄】在她家,中秋節的固定班底就是月亮、柚子、月餅和烏龍茶。她無法想像在不是中秋節的時候吃柚子,總覺得如果沒了這些背景,一顆碩大的柚子會在日常生活中顯得突兀……

圖/AI生成

中秋時節/柯裕棻|放假的理由

八月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餅,吃柚子。蔣勳極言月色之美:當燈火被捻熄,月光頃刻湧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像千山萬壑裡四散的雲嵐,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身在異國的張讓,原以為離開故國可以讓她重新塑造自己,然而她終究憬悟到,美國的明月散發中國詩詞的光輝,她的鄉愁是文化的。據說月餅的由來,乃朱元璋革命前夕,在餅裡包藏紙條寫著「中秋夜,殺韃子」,柯裕棻解讀,原來吃月餅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啊!對林蔚昀而言,柚子只在中秋節吃,如果不是中秋,一顆碩大的柚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八九月間,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結實纍纍的葡萄,藏著林樹吉少時的回憶和期待,雖然平凡,卻是生命成長的關鍵! 【精彩語錄】「中秋夜,殺韃子。」這殺氣騰騰又簡潔的起義宣言,不但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也真像某種祕密結社的恐怖行動,而且以民俗食品作為通訊媒介的象徵敘事手法,在國族寓言裡簡直無人能及。

圖/AI生成

中秋時節/張讓|明月處處

八月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餅,吃柚子。蔣勳極言月色之美:當燈火被捻熄,月光頃刻湧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像千山萬壑裡四散的雲嵐,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身在異國的張讓,原以為離開故國可以讓她重新塑造自己,然而她終究憬悟到,美國的明月散發中國詩詞的光輝,她的鄉愁是文化的。據說月餅的由來,乃朱元璋革命前夕,在餅裡包藏紙條寫著「中秋夜,殺韃子」,柯裕棻解讀,原來吃月餅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啊!對林蔚昀而言,柚子只在中秋節吃,如果不是中秋,一顆碩大的柚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八九月間,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結實纍纍的葡萄,藏著林樹吉少時的回憶和期待,雖然平凡,卻是生命成長的關鍵! 【精彩語錄】父母的鄉愁沾著血淚,他們哀慟失去的河山,一整個時代,他們毀了的半生。我之鄉情,是對寂寞的自憐,或腹間一道饑腸,很淺薄。美國的月,台灣的月,曾同樣照著地球,照著歷史,照著所有我們失而不可復得的一切……

圖/AI生成

中秋時節/蔣勳|滅燭.憐光滿

八月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餅,吃柚子。蔣勳極言月色之美:當燈火被捻熄,月光頃刻湧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像千山萬壑裡四散的雲嵐,流洩在宇宙每一處空隙。身在異國的張讓,原以為離開故國可以讓她重新塑造自己,然而她終究憬悟到,美國的明月散發中國詩詞的光輝,她的鄉愁是文化的。據說月餅的由來,乃朱元璋革命前夕,在餅裡包藏紙條寫著「中秋夜,殺韃子」,柯裕棻解讀,原來吃月餅充滿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啊!對林蔚昀而言,柚子只在中秋節吃,如果不是中秋,一顆碩大的柚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八九月間,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結實纍纍的葡萄,藏著林樹吉少時的回憶和期待,雖然平凡,卻是生命成長的關鍵! 【精彩語錄】愛琴海波濤不斷,我在細數天上繁星。忽然船舷移轉,濤聲洶湧,一大片月光如水,傾洩而來,我忽然眼熱鼻酸,原來「光」最美的形容詠嘆竟然是「滿」這個字……

新加坡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而這個人人稱羨的社會背後,卻潛藏著嚴重貧困、不平等現象。路透

張優遠|低收入家庭資源匱乏 新加坡窮孩子難逃階級複製

認識梅(Mui)時,她已經生病了,她當時40多歲,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預後的狀況不太好。梅是單親媽媽,兒子艾倫(Aaron)14歲。她在家中擺放兒子念幼稚園時的照片,她深情地指著照片,描述兒子當時有多聰明可愛。儘管我去過她的組屋3次,不過我從未見過那個男孩。她發病時,艾倫已是典型的青少年,喜歡和朋友出去玩。她感嘆地說兒子經常對她擺臉色,還學會抽菸。隨著身體愈來愈虛弱,兒子的未來,包括他將來住哪裡,以及跟誰住,都令她焦慮不已。

不少日本年輕男性對社會整體感到不滿,對未來抱持著巨大不安。美聯社

橋本健二|不相信「明天會更好」 日本年輕底層男性憂鬱比例高

日本底層階級男性身陷無法相信「明天會更好」的處境中,是否真的會如年輕的社會學者古市憲壽在《絕望國度裡的幸福年輕人》一書所言,認為自己「現在很幸福」?答案很明顯是不會。不僅稱不上幸福,真要說的話反而更接近不幸。

圖/AI生成

時代的父親群像/宋大一|社會學博士

8月8日爸爸節,五位作家透過他們的父親,寫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的父親是「老兵」,連年征戰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而妻子改嫁,倉皇無奈地輾轉來到台灣。蔡詩萍寫他的父親,一個平凡的男人被大時代的浪濤和烽火給催逼出的人生際遇。吃在宇文正家裡是件大事,然而父親晚年罹病,胃口一向很好的他無法多吃,面對女兒特別熬煮的嫩豆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愛的饗宴。沈信宏是國中老師,比起教書,他自嘲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制止學生說話,然而,當他面對自己愛說話的女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又要怎麼收拾女兒老是把他的祕密說出去的殘局?宋大一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擅長觀察人,自詡社會學博士,當她準備結婚,父親要她戒掉寫日記的習慣。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精彩語錄】父親是我最好的朋友,從小我們就有聊不完的話題……在他面前我總說不了謊,像是透明似的,他太了解我了!

圖/AI生成

時代的父親群像/沈信宏|當全世界為我們尷尬

8月8日爸爸節,五位作家透過他們的父親,寫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的父親是「老兵」,連年征戰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而妻子改嫁,倉皇無奈地輾轉來到台灣。蔡詩萍寫他的父親,一個平凡的男人被大時代的浪濤和烽火給催逼出的人生際遇。吃在宇文正家裡是件大事,然而父親晚年罹病,胃口一向很好的他無法多吃,面對女兒特別熬煮的嫩豆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愛的饗宴。沈信宏是國中老師,比起教書,他自嘲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制止學生說話,然而,當他面對自己愛說話的女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又要怎麼收拾女兒老是把他的祕密說出去的殘局?宋大一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擅長觀察人,自詡社會學博士,當她準備結婚,父親要她戒掉寫日記的習慣。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精彩語錄】女兒更擅長把對話中的祕密講出去,只要你願意問,她的記憶硬碟、杜比影院隨時為你開啟……

圖/AI生成

時代的父親群像/宇文正|來自大食帝國的人

8月8日爸爸節,五位作家透過他們的父親,寫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的父親是「老兵」,連年征戰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而妻子改嫁,倉皇無奈地輾轉來到台灣。蔡詩萍寫他的父親,一個平凡的男人被大時代的浪濤和烽火給催逼出的人生際遇。吃在宇文正家裡是件大事,然而父親晚年罹病,胃口一向很好的他無法多吃,面對女兒特別熬煮的嫩豆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愛的饗宴。沈信宏是國中老師,比起教書,他自嘲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制止學生說話,然而,當他面對自己愛說話的女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又要怎麼收拾女兒老是把他的祕密說出去的殘局?宋大一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擅長觀察人,自詡社會學博士,當她準備結婚,父親要她戒掉寫日記的習慣。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精彩語錄】吃在我家一直是大事,即使在普遍貧窮的年月……最儀式化的莫過於吃蟹。住基隆時海鮮多,常常整餐就單是一鍋蟹。從揭開蒸鍋,一隻隻取出、剝開蟹殼,「有沒有黃?」全家人圍著,如同樂透,一隻隻對獎,歡呼、或是嘆息……

圖/AI生成

時代的父親群像/蔡詩萍|為何「我們的」父親,都那麼像?

8月8日爸爸節,五位作家透過他們的父親,寫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的父親是「老兵」,連年征戰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而妻子改嫁,倉皇無奈地輾轉來到台灣。蔡詩萍寫他的父親,一個平凡的男人被大時代的浪濤和烽火給催逼出的人生際遇。吃在宇文正家裡是件大事,然而父親晚年罹病,胃口一向很好的他無法多吃,面對女兒特別熬煮的嫩豆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愛的饗宴。沈信宏是國中老師,比起教書,他自嘲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制止學生說話,然而,當他面對自己愛說話的女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又要怎麼收拾女兒老是把他的祕密說出去的殘局?宋大一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擅長觀察人,自詡社會學博士,當她準備結婚,父親要她戒掉寫日記的習慣。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精彩語錄】我的父親,是那個時代,一群從大陸渡海來台的父親群像裡的一個縮影。他們,有他們的集體意象。而相對的,我的其他閩南,客家,原住民的朋友們,他們的父親,則是另外一個,大時代裡父親群像的故事。 我要我們這一代人,記得,我們的父親,是如何走過他們的年代,那般平凡而勇敢……

圖/AI生成

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戰地斷鴻

8月8日爸爸節,五位作家透過他們的父親,寫時代的父親群像:陳義芝的父親是「老兵」,連年征戰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而妻子改嫁,倉皇無奈地輾轉來到台灣。蔡詩萍寫他的父親,一個平凡的男人被大時代的浪濤和烽火給催逼出的人生際遇。吃在宇文正家裡是件大事,然而父親晚年罹病,胃口一向很好的他無法多吃,面對女兒特別熬煮的嫩豆腐,那不只是食物,那是愛的饗宴。沈信宏是國中老師,比起教書,他自嘲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制止學生說話,然而,當他面對自己愛說話的女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又要怎麼收拾女兒老是把他的祕密說出去的殘局?宋大一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擅長觀察人,自詡社會學博士,當她準備結婚,父親要她戒掉寫日記的習慣。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精彩語錄】命運曲折,生死折磨,會使一個人的心房像蜂巢層岩, 一格一格儲存的不是蜜,是苦楚的沉積物……父親晚年的無語,很像杜甫〈垂老別〉「棄絕蓬室居,塌然傷肺肝」描寫的心理:人生離合,哪管你老年還是壯年,從此與家庭決絕,肝肺為之痛苦得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