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光禁令為美中關係再添動盪,拜登政府指此類經濟脅迫行為無法容忍,同為中國大陸DRAM晶片主要供應商的南韓處境格外尷尬。 看點2:北韓睽違7年再度發射衛星,日韓一度發布警報籲居民避難。間諜衛星成金正恩對抗美日韓的最新工具,太空監視系統對北韓有什麼戰略意義? 看點3:即使經濟危機和地震批評不斷,土耳其強人總統厄多安仍贏得連任,執政20年來內政外交環境劇變,下一個5年他將帶領國家走向何方?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在美中關係跌至50年來新低之際抵達華府,被視為兩國緊張緩和的重大跡象,但雙方軍事熱線仍為中斷狀態,加上台美貿易倡議進展,好不容易回溫的關係會否因政治因素再生嫌隙? 看點2: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首度訪問北京,尋求與中國大陸更多經濟合作,被諷為「求援之旅」,而兩國貿易額創新高,更反映出中國大陸現已成俄羅斯的唯一救生圈。 看點3:兩個親烏俄羅斯民兵組織主動承認越境襲擊,卻被發現疑似使用美援武器,引發拜登政府高度關注,別爾哥羅德事件可能會為烏克蘭帶來什麼副作用?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中亞峰會」及廣島G7峰會接連登場,前者被外界視為北京正積極直搗俄羅斯後院擴大影響力,後者則聚焦核武威脅、中國經濟脅迫、對俄制裁及台海局勢,烏克蘭總統現身也為峰會增添話題性。 看點2:美國打算比照軍援烏克蘭的緊急授權,向台灣提供多達10億美元安全援助,據悉以飛彈及相關訓練為主。另外,立法院長游錫堃密集拜會美國會議員引起部分人士擔憂,「疑賴論」後續效應值得關注。 看點3:泰國眾議院選舉落幕,民主派大勝反映出民意對改革的渴望,然而泰國憲法卻未必能讓呼聲最高的第一大黨「前進黨」黨魁皮塔當上總理,甚至無法完全排除軍方勢力再度掌權的可能。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會面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接著在維也納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舉行會談,可預期美中高層在未來數月內將有更多互動。 看點2:睽違12年日韓領袖再度互訪,雙邊關係在穿梭外交下取得重大進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歷史糾葛的表態能加速兩國融冰?南韓對中國大陸愈來愈強硬又是憑藉著什麼底氣? 看點3:為解決舉債上限危機,共和黨堅持要聯邦政府削減開支,以換取提高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拜登則希望無條件提高債務上限。即使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等警告不斷,仍無法化解持續數月的僵局。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方多次警告缺乏溝通橋梁恐增加誤判風險,48小時內三個外交官接連公開喊話,凸顯拜登政府亟欲與中方進行更廣泛的對話,但北京似乎興趣缺缺。 看點2:美國與菲律賓防務合作更上一層樓,拜登政府明確將南海納入共同防禦範圍,瞄準的正是位於第一島鏈要塞的巴士海峽。為何阻止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如此重要? 看點3:在俄烏雙方持續於巴赫穆特一帶大打消耗戰的同時,烏克蘭春季大反攻正蠢蠢欲動,而近來一連串針對俄羅斯的攻擊事件恐使衝突急遽升高。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近年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外籍人士接連遭北京以危害國安為由逮捕,顯示中國大陸在反間諜法準則上的任意性,逐漸收緊控制讓許多人視赴中為畏途,對外交流受阻也為國際局勢埋下不定時炸彈。 看點2:「華盛頓宣言」對韓美而言是雙贏結果,在北韓今年導彈試射次數創新高後,美國用核保護傘換取南韓不發展核武的承諾,但這看在中國大陸眼裡猶如芒刺在背。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布競選連任,儘管「年事已高」頻引來質疑,但這卻是民主黨最有可能拿下2024的勝利方程式,與川普的老白男對決時隔4年有望再度重演。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軍事熱線仍處於中斷狀態,又傳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中行遭拒,兩大國互動降至冰點,而最近「萬國來朝」也讓北京如獲籌碼,和美國打交道並非優先事項。 看點2:繼菲律賓之後,美國將目光投向另一在南海與中國大陸有爭端的國家:越南。提升美越關係是布林肯此次出訪的重點,若兩國能升級至「戰略夥伴」,意味著未來美國武器供應的可能性。 看點3:在法國總統馬克宏爭議言論後,G7展現前所未有的團結,外長會議上砲口對準中國大陸、俄羅斯及北韓。然而,G7愈一致對外,遭遇的反彈恐怕也會愈強,以中國為首的「反聯盟」正蓄勢待發。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後重提歐洲戰略自主,並主張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拉開距離、歐洲不應介入台海局勢,評論一出隨即遭到圍剿。這番言論聽來刺耳,卻同時反映許多國家對「跟在美國後面」的擔憂。 看點2:美菲「肩並肩」年度聯合軍演規模創下歷來之最,光是美軍就有1.22萬人參與,演習地點之一更距離台灣僅100公里,而最讓北京擔心的無非是美國將在菲律賓4基地推進快速部署。 看點3:美國正打算拉G7盟友,聯手反制中國大陸利用經濟影響力打外交牌的行為,是否有效還是問題,但肯定將對全球經濟秩序有顛覆性的影響。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蔡英文、麥卡錫在加州的歷史性會晤成全球媒體關注焦點,會後雙方用詞謹慎反映台美共識是避免挑釁北京,然而中國大陸並不買帳,解放軍圍台軍演再度重現。 看點2:OPEC+無預警宣布5月起日產量將再減超過100萬桶,為何會在去年10月日減200萬桶後再度出手?另一方面,日本以高於60美元的限價向俄羅斯採購石油,引發美國對日本網開一面的質疑。 看點3:川普因支付色情片女星封口費的陳年舊案被曼哈頓檢察官起訴,締造另一項美國歷史紀錄,但官司卻無礙他挑戰2024大選,聲勢更因此水漲船高,支持度輾壓其他候選人。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在美中台掀起波瀾,白宮一再強調「慣例」,但北京似乎愈來愈不買單,中國大陸外交部的回應也暗藏玄機。 看點2:中國大陸撒幣2400億美元,重金紓困一帶一路國家,意味著實際上已建立了一套與國際貨幣基金和其他西方機構並立的國際救助貸款新系統。 看點3:以色列政府強推司法改革引發民怨,全國60萬人上街抗議,連「好朋友」美國也出面關切,反映內唐亞胡與民主黨的分歧加深。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首次踏足俄羅斯,中俄關係進一步深化,對抗西方的論調更趨一致,北京也如願獲得能源回報;然而,習在會中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亭連任,卻反映了北京的深層恐懼。 看點2:北京在斡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後,也積極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扮演和平使者,但只談停火不談撤軍的「和平計畫」,遭美國抨擊為虛晃一招,美中再度隔空交鋒。 看點3:前總統馬英九赴中國大陸祭祖、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美國,這兩件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會讓北京趁機大做文章或從中作梗嗎?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灣邦交風浪再起,密克羅尼西亞指控北京明目張膽的威脅,考慮與台灣建交的可能性;宏都拉斯則打算與我斷交、和中國大陸建交。究竟兩國在盤算什麼?北京打外交牌背後的考量又是什麼? 看點2:AUKUS成立18個月後,美英澳終於公佈計畫詳情,將分三階段協助澳洲成為擁有8艘核動力潛艦的國家。儘管劍指中國大陸意味濃厚,但北京這次卻沒有指著澳洲鼻子罵。 看點3:俄羅斯戰機在黑海上空衝撞美國死神無人機,成戰爭爆發以來美俄首次直接衝突,且情報指出此次行動是經俄國高層批准,事實上無人機為烏克蘭情蒐早被俄國視為眼中釘。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總統蔡英文4月出訪中美洲將過境美國,並與眾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面。其中最值得進一步深究的是,究竟這是台北方面主動提議?還是白宮示意、台灣配合? 看點2:懸而未決的強徵勞工賠償爭議讓日韓關係始終處於低點,也為華盛頓在應對中國及北韓威脅上帶來阻力。不過僵局終於露出曙光,為何明知會引起反彈,韓國總統尹錫悅仍堅持提出讓國人難以接受的解方? 看點3:俄羅斯與烏克蘭部隊持續在巴赫穆特激戰,為何戰略價值低卻被兩軍視為「丟不得」的關鍵要地?震驚全歐的北溪天然氣管爆炸案有了新進展,這次被指控幕後黑手的是烏克蘭。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召開成立以來首場聽證會,強調面對中共威脅,美國沒有時間浪費。這個衝著中國大陸來的特別委員會,身處美中對抗前緣的台灣該留意哪些事? 看點2:中俄手牽手的關係看在西方眼裡動機可疑,而白俄羅斯總統此時造訪北京又有什麼盤算?與此同時,新一輪外交攻防在G20展開,如何團結各方力量考驗著莫迪政府。 看點3:英國脫歐後最棘手的北愛爾蘭貿易問題終於有突破性進展,蘇納克與歐盟達成《溫莎框架》協議,化解一度緊張的雙邊關係,也反映出英歐此時迫切「相互需要」。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俄羅斯總統普亭的燙手山芋不只戰場僵局,還有具威脅性的內憂,愈來愈失控的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會成政變導火線?烏克蘭戰爭的終局(end game)又會是什麼? 看點2:戰爭觸發新冷戰局面,俄羅斯不再是歐洲的一部分,與西方的對抗也進入白熱化。普亭暫停履行「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意味著將走向核子大戰? 看點3:軍事科技、一帶一路和能源供應依賴,讓俄羅斯成中國大陸難以放棄的盟邦,同時北京也提出和平計畫、積極扮演和事佬,真正目的究竟為何?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追蹤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偵察氣球起飛後一路往東前進,目標疑為關島與夏威夷,但為何最後會出現在美國本土上空?值得注意的還有:氣球上的自毀裝置並沒有被啟動。 看點2:一份做空報告讓印度阿達尼集團陷債務危機,更扯出商業巨頭和國家領導人間的親密關係;另一方面,BBC一部紀錄片惹毛印度當局遭查水表。莫迪政府會被接二連三的爭議燒到倒台嗎? 看點3:烏克蘭想同時保衛巴赫姆特並發起春季反攻,在西方看來不僅不切實際,還可能影響後續行動,隨著俄羅斯反撲在即,拜登勸告基輔應撤退以積蓄實力。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氣球遭擊落後殘骸經美國分析,發現所搭載裝置為情蒐用途,也揭露了北京「氣球艦隊」的五大洲高空監視計畫,而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氣球真的有蒐集到新情報?美國是否打算藉此跟中國大陸撕破臉? 看點2:法國年金改革掀風暴、英國經濟爆民怨,歐洲兩大國政府正面臨社會信任危機,罷工行動接二連三發生,但從政治角度來看卻非偶然。 看點3:土敘強震已造成逾2萬人罹難,然而這不單是一場天災,背後也有人禍因素作祟。土耳其政府面對庫德族聚集的災區,會給予多大幫助?內戰為何讓敘利亞面臨比土耳其更艱難的救援困境?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於春天訪台的消息一出,不僅成為各方關注焦點,也讓台灣再度陷入兩難局面。此舉究竟是個人政治盤算,還是兩黨為爭奪2024大選的前哨戰? 看點2:美國與菲律賓2日宣布雙方簽署新協議,獲得另外四座菲國軍事基地使用權,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美軍是否會重返呂宋島中北部、與台灣和南海相望的蘇比克灣。 看點3:烏克蘭在烏東戰場陷入僵局,在幾經波折終於獲得重型坦克之後,重新向盟友提出戰機需求,儘管德國、美國率先反對,但依據先前援助武器套路,外界多半預期西方遲早會點頭放行。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經貿首長葉倫與劉鶴在瑞士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但隨著劉鶴即將卸任,兩人的會談對於推進美中關係效果有限,重頭戲還是在2月國務卿布林肯的北京之行。 看點2: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因下屬貪腐頻傳而引咎辭職,為政壇投下震撼彈,不僅派系內鬥浮上檯面,甚至還牽扯出與習近平有關的「陰謀論」。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私人辦公室及住家接連被發現其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文件,掌握眾院的共和黨磨刀霍霍準備大開殺戒,風暴持續延燒是否會為同樣深陷「文件門」的川普殺出一條血路?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華府智庫CSIS最新兵推結果顯示,在美日介入的情況下,北京武力犯台行動終將失敗。但美國會不會介入,以及介入速度和程度,都將成影響最終戰局的關鍵,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各方都將會付出慘痛代價。 看點2: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起陸續訪問歐美盟友,為今年5月的廣島G7峰會暖身,此行除了和英國簽署相互准入協定,還獲得美國再一次防衛保證。面對中國大陸步步進逼的威脅,美日在軍事上會如何擴大合作? 看點3:儘管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早已不情願地卸任,但支持者的憤怒還沒褪去,8日衝進國會大廈、總統府和最高法院,暴動一觸即發,沒想到卻扯出川普人馬陰謀論,美國政爭窘境再度浮上檯面。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前駐美大使秦剛如外界所預期接替王毅出任外長,北京的外交路線會因此出現變化?而這項任命提前了將近3個月又代表什麼意義? 看點2:韓半島衝突風險急遽升高,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矢言在新的一年將繼續強化核武發展,尋求五大技術突破,韓美會如何聯手因應核挑釁也引起各界關注。 看點3:美國提供的「海馬斯」火箭系統在烏克蘭戰場展現強大火力,釀成俄軍自開戰以來最慘重傷亡,而這套多管火箭系統的高機動性及精準打擊能力,也讓美國印太盟友澳洲決定下單採購。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國防授權法》中軍援台灣的內容引爆北京怒火,大規模軍機擾台行動再現,拜習會後美中達成的初步諒解破功?同時,宋濤打破多項官場慣例接掌國台辦,未來統戰工作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看點2:在嚴格執行清零政策近3年後,中國大陸突宣布全面解封,大規模疫情隨即在各地多點爆發,多國如臨大敵相繼收緊對中國旅客管制措施,專家警告接下來幾個月中國境內恐有近百萬人死亡。 看點3: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300天,隨著雙方都師老兵疲,加上盟友矛盾增加,談判的提議再次浮上檯面,但兩國在領土上都不願讓步,簽署和平協議還有可能?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國防授權法》其中一項授權美國行政部門在未來5年提供台灣至多100億美元無償軍援,以及每年20億美元的貸款,但在2023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卻不見無償軍援蹤影,只剩軍購貸款,國會在顧慮什麼? 看點2:僵持的澳中關係在工黨政府今年5月上任後逐漸緩和,澳洲外長時隔4年再度訪華,解決貿易問題無疑是重中之重,然而隨著地緣政治格局改變,澳洲對中國大陸的讓步似乎也有了底線。 看點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1日造訪華府,選擇美國作為戰爭爆發後首次海外訪問目的地有何用意?拜登政府終於點頭提供當今最強大防空系統之一的「愛國者」,又能幫到烏克蘭多少?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拜習會後美中關係突破僵局,美國派出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與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訪問中國大陸,台灣和北韓問題成為焦點,不過試水溫作用居多,會談沒有太大進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美中之間還有新問題在孳生。 看點2:日本對台海有事的危機感升高,不僅攜手英國、義大利共同開發新一代戰機,還打算向美國買戰斧巡弋飛彈,但以增稅填補國防支出缺口的做法卻在執政黨內掀起風暴。 看點3:美國釋放俄羅斯「死亡商人」布特換回WNBA球星格林納,另一名同樣被關押在俄羅斯的美國公民惠倫為何不在協議中?美俄這項歷史性換囚協議又為什麼幫不到烏克蘭?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費國,也是海灣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隨著該地區推動經濟多元化,雙邊關係有所擴大,習近平的出訪為中阿新時代揭開序幕,到底雙方想從彼此身上得到什麼? 看點1: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廠移機典禮上宣布加碼投資,讓美國總統拜登樂得高喊「美國製造業回來了」,但隨著地緣政治格局改變,全球化的遊戲規則似乎正出現劇烈震盪。 看點2: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費國,也是海灣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隨著該地區推動經濟多元化,雙邊關係有所擴大,習近平的出訪為中阿新時代揭開序幕,到底雙方想從彼此身上得到什麼? 看點3: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的限價機制正式上路,禁止航運及保險公司向每桶超過60美元的石油提供服務,仍不斷購入折扣價石油的中國大陸、印度和土耳其將如何因應?對台灣又會造成何種衝擊?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動態清零引爆白紙運動,要求共產黨停止審查異議。示威行動未歇,遇上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會否再次助燃民間反撲力量? 看點2:美國防部在「中國軍力報告」示警若中方2027年完成建軍目標,會更有能力統一台灣,然而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付的武器總額已上升至近190億美元。 看點3:歐美在貿易上的嚴重分歧,成馬克宏此次赴美進行國是訪問的重點,同時歐盟理事會主席訪問北京也引來關注。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證實3奈米製程可能赴美生產,引發市場熱議,隨即冒出美國正在掏空台積電等各種批評,但事實上先進製程並未出走,「N-1」模式讓台灣依舊是最屹立不搖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看點2:今年8月中國大陸切斷包括軍事在內的對美磋商管道,拜習會後,美中防長22日恢復對話,台海不出所料再成交手重點,長達90分鐘的會晤有助雙方危機管控?南部戰區官員出席又意味著什麼? 看點3: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和APEC期間的「復出之作」引起關注,正值地緣政治緊張及美國大舉圍堵中國大陸半導體之際,習前前後後進行了近20場雙邊會晤能找到新契機?
看點1:儘管此次拜習會沒有取得分水嶺式的突破,但仍帶來一定收穫,雙方同意保持溝通管道暢通,包括重啟在氣候和糧食等關鍵問題上的談判,白宮還透露國務卿布林肯可能於明年初訪問中國大陸。 看點2:美中在COP27重啟氣候對話,但兩大排放國之間依舊存在分歧,尤其是充滿爭議的「損失和損害」賠償機制,中國大陸強調自己也是受害者,拒絕承諾出資賠償。 看點3:美國期中選舉一周後,川普正式宣布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儘管關注度大不如前,但仍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熱門人選,卻也是黨內現在最頭痛的事情之一。
看點1:民主黨失去對國會全面掌控,意味著未來2年拜登政府將成跛腳鴨,法案及施政恐面臨不小阻礙,共和黨又會使出何種殺手鐧,為拜登2024連任之路畫下休止符? 看點2:美國的大力援助讓烏克蘭在戰爭中如虎添翼,但隨著國會變天,此後軍援還能否這麼慷慨引發各界擔憂,而共和黨想卡對烏援助,竟然和拜登與兒子杭特捲入的醜聞及爭議有關? 看點3:民主黨雖選得不差,但共和黨再起絕對是中國大陸最不願看到的結果,為2024大局備戰,兩黨可能從踩煞車變踩油門,美中關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而對台卻是利多訊號。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不加掩飾的侵略野心,已使澳洲成為美國重要的國防樞紐。美國正計畫在澳洲北領地廷德爾基地部署6架B-52轟炸機,其可攜帶核彈頭及長程作戰能力,引發北京強烈不滿。 看點2:美韓聯合軍演讓北韓如坐針氈,在2天內狂射逾30枚導彈,史無前例的做法引發高度關切,而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強烈反擊也出乎意料。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想逼西方國家出來面對,尹錫悅則是希望轉移國內輿情壓力。 看點3:巴西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爭取連任失利,以不到2個百分點之差,敗給力求東山再起的前任魯拉,左翼勢力再度回歸,但迎接他的卻是低迷的經濟及分裂的社會,魯拉的勝利會對巴西及全球帶來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