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相談室

幼教團體指出,教師/教保員動輒得咎,一不小心就被投訴撻伐,還有家長力勸孩子別當幼兒園老師,因為這行「高危險」。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幼教師出走/被投訴到壓力爆表離職 教保員淪為人人可喊打的職業

新版幼照法與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等上路滿一年,投訴案件激增,甚至還有老闆不想付資遣費,投訴自家教師不當管教。幼教團體指出,教師/教保員動輒得咎,一不小心就被投訴撻伐,是現在多數人離職原因。本科畢業生進入職場意願也變低,還有家長力勸孩子別當幼兒園老師,因為這行「高危險」。

新版幼照、教保服務人員條例等,今年3月上路滿一年。投訴案件林林總總,幼教團體指出,幼教師人心惶惶,離職率高。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幼教師出走/新幼照法讓投訴暴增 老闆不想給資遣費通報師不當管教

新版幼照法、教保條例今年3月上路滿周年,一年來投訴案件暴增,連幼童互咬、家長夫妻失和,都有老師被投訴,甚至有老闆不想給資遣費,也投訴自家教保員不當管教。一旦被投訴,幼教師就得調職接受調查。不少幼教師不堪其擾只好求去,新版幼照法會成為壓垮幼教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中常見的玩具收納災難,常是家長罵孩子的原因之一,想解決收納災難,小孩1歲就可以開始教。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玩具教養學/買玩具寵孩卻變親子衝突爆點 教兒童分齡收納從1歲開始

孩子玩玩具卻不收拾,是許多父母,對孩子發脾氣的主要原因之一。買來玩具想寵孩子,結果卻引爆親子衝突,真的得不償失。解決收納災難,小孩1歲就可以開始教。收納教養有分齡,來聽聽專業整理師以及幼兒教育專家們怎麼說。...

兒童職能治療師俞廷瑋表示,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興趣與喜好,適度購買孩子喜歡的玩具,同時鼓勵孩子探索其他類型的玩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玩具教養學/買積木或蠟筆?專家推8種玩具助兒童發展 提醒親子共享無價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玩具就是必需品,也是學習與發展的媒介。許多家長會買玩具給小孩,專家提醒,玩具多不見得好,兒童心理學家建議,可以優先挑選這8種玩具,有益孩子發展。另外,大自然中開放性素材的玩具也無所不在,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創造,親子共享時光,更是無價。

沉溺的青春 青少年網路成癮

2023年國人每日平均使用網路的時間是7小時14分鐘,高於全球平均的6小時37分鐘。這個結果也反映出從小使用手機和上網,已成為許多兒童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過早或長期接觸電子產品,產生成癮的現象令人擔憂。

受少子化、準公幼競爭影響,台南公幼面臨招生不足困境。記者鄭惠仁/攝影

公幼海嘯/公幼沒招滿減班來勢洶洶 老師鐵飯碗不保? 教團:應1班2師

最近公立幼兒園招生已完成報到,有許多公幼沒有招滿,去年滿招的也出現缺額,公幼海嘯災情持續擴大,公幼沒招滿讓減班來勢洶洶,公幼老師鐵飯碗不保?有退休園長認為,公幼要提升競爭力,老師的態度很重要,不要放學了就急著趕孩子回家。教團則認為,不能因為短時間的招生量少而縮減公幼量能,反而應該趁此機會提高幼教品質,應1班2師,而不是縮班減師。但,這做得到嗎?

孩子學習才藝通常是家長認為對孩子有幫助,主動幫孩子報名,專家認為家長在孩子學習才藝課程時的引導、陪伴角色也很重要。圖/讀者提供

教養逆思維/給孩子學才藝不是想停就停 花大錢報名前父母必知教養地雷

「奈米貴婦」蔡沐妍帶女兒上節目表演大提琴,因7歲女兒拉琴時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且有幾處音不準,主持人小S調侃「這是可以表演的嗎?」並關心孩子是不是本來就不想學。蔡沐妍幫女兒緩頰後又氣惱表示,女兒不想學也沒關係,現在就可以把琴丟掉,引發現場來賓譁然。 而該影片一出,也被網友認為是對女兒情緒勒索,孩子不得不才會持續練習,認為孩子不想學就不該強迫。專家指出,孩子學才藝,家長也要觀察、引導;若孩子真的沒興趣不想學,如何結束課程也有一套教養哲學,別讓才藝成為教養地雷。...

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今年8月即將上路,根據現行草案,全台受影響的準公共幼兒園竟可能比估計的百家還要多。記者潘俊宏/攝影

準公幼退場/退場名單擬溯及既往 時間點曝光 教部真在護航公幼?

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今年8月即將上路,行事慢半拍的教育部快馬加鞭,終於允諾3月底相關簽約合作要件會定案。根據現行草案,全台受影響的準公共幼兒園竟可能比估計的百家還要多。準公共幼兒園退場機制最關鍵的爭議點是什麼,教育部真的是砍準公救公幼嗎?為什麼業者感嘆準公幼是一條不歸路,準公幼退場真的只有死路一條嗎?傳出教育部國教署還是會溯及既往,關鍵時間點又是何時?聯合報帶您深入掌握。

陸續有家長反映收到孩子就讀的準公幼通知,下學期有可能無法續約,就是學校將可能退回私立幼兒園,家長不再享有政府補助學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退場/退回私幼沒補助負擔重 家長連署自救拒當輸家

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即將上路,因教育部國教署訂定的第三期程草案中明定多項退場機制,不少準公幼已經被通知恐不符準公幼續約規定。近期園所也陸續通知家長,家長如果要繼續念,學費會翻倍,家長氣炸,發動連署陳情。教育團體則認為,準公幼第三期退場機制要有配套措施,不然一解約就要家長繳全額,這不是讓園所把家長當人質嗎?

準公共幼兒園今年8月即將邁入第三期,已有多家準公共接到政府通知可能不予續約,恐擴大影響上萬家庭。圖為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退場/上路6年首見退場 桃園全台第一槍逾10園所恐無法續約

準公共幼兒園施行6年,被外界批評亂象叢生。第三期今年8月即將上路,教育部國教署提出第三期簽約草案,草案明定多項退場機制,包括:近3學年違法對待幼兒案件屬實、遭罰園所不予續約等等。目前正值幼兒園招生時節,據了解,桃園市已鳴第一槍,首波有10多家準公幼被通知恐無法續約,必須撤下準公招生資訊,草案若上路,影響幼生不排除擴大至上萬人。為何桃園市要這麼做?

時常詢問孩子當下感受的爸媽都在傳達一個明確訊息,即幸福快樂是人生的終極目標。然而根據心理學家研究,這麼做可能適得其反。路透/Alamy

家長該停止問孩子「開心嗎」 專家:檢視情緒反造成心理負擔

「冰淇淋好不好吃」、「明天要上學開不開心」、「公園好不好玩?」要是有機會與育有孩童的家庭共度午後時光,你大概免不了聽到類似的親子對話,父母三句不離這些關心小孩當下感受的問題。但心理學家警告,這種無時無刻的「情緒檢視」(emotion check-ins)會對孩子的心理建設產生負面影響。這是為什麼?

今年8月即將上路的準公幼第三期新合約草案,祭出不少加嚴和退場新規。幼教團體表示,草案規格雖增高,但仍有3項關鍵不足。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變革/教保員薪資老遭苛扣?教團喊話:3規定補齊會更好

政府推動準公共幼兒園多年,卻也引發浮濫和違規等爭議,教育部國教署日前因而針對今年8月即將上路的準公幼第三期提出新合約草案,祭出不少加嚴和退場等新規。幼教團體表示,與前兩期相比,最新一期合約草案規格雖增高,但仍有3項關鍵不足,應該納入草案,包括教保員薪資應該做到這些要求,還要有相關監督機制。

準公幼今年8月即將進入第三期,但教育部相關草案卻是牛步進行,以致出現潛藏入學變數。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變革/降師生比孩子面臨沒校可念 家長焦慮學費恐暴漲到萬元

全台準公共幼兒園進入新學期招生報名,不少家長已幫孩子選好園所。不過,因準公幼今年8月即將進入第三期,但教育部相關草案卻牛步進行,其中因草案出現「這些」新規定,家長團體擔憂屆時恐出現入學變數,不排除若有準公共園所出現學生名額減額問題,部分幼童就會被迫遭到原定就讀的園所退收,出現臨時找不到學校念的安置問題,家長勢必大爆走。

準公共幼兒園政策推出六年,但問題層出不窮,今年8月即將邁入第三期,也就是若要加入準公共,都必須與政府重新簽約。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變革/教保員加薪2千大受惠 園所違法對待幼兒直接退場

準公共幼兒園政策上路兩期,今年8月即將邁入第三期,過去施行6年來,不斷被教育團體、托育團體、民代專家等批評加入條件過於寬鬆、缺乏嚴謹審核機制、且違規園所無退場條件。第三期有不少變革,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搶先拿到第三期草案,教保人員基本薪資提高了,光是違法對待幼兒這「7種」不當管教樣態,就直接退場,為何業者另指「這一點」對園所會是重大損失?請看聯合報數位版第一手解析。

新北市蘆洲區忠義國小附設幼兒園內,一些特殊生經過早療課程,由老師進行評估後也能順利融入一般生的班級。記者林伯東/攝影

特殊兒變多/學前特教缺資源 公幼夾縫中放大價值、家長自立自強

特殊教育法去年甫修法通過,特殊教育似更顯重視。不過,實際反應到教育體系,特教資源仍持續捉襟見肘。新北市忠義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廖美玲表示,政府給特殊生的特教時數完全不夠,且因特殊兒增多,有持續減少的趨勢,學校只能將時數平均分配,發揮其最大化的價值,並尋求外部志工,讓孩子可以得到更多支援。

新北市蘆洲區忠義國小附設幼兒園內,一些特殊生經過早療課程,由老師進行評估後也能融入一般生的班級。記者林伯東/攝影

特殊兒變多/公幼特教資源縮減 特生優先名額少到教師都震驚

國內特殊生愈來愈多,特殊教育也愈受重視,教育部今年起大幅挹注學前特教經費,不過,公立幼兒園的教師卻疾呼,公幼的特教資源不增反減,不只有縣市的特教助理員時數砍半、還有縣市113學年度特殊需求幼兒優先入園名額僅開出一個名額,是歷年最少,到底是怎麼回事?

根據國教署資料,2023年編列學前特教預算為4.9億元,今年提高至8.1億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特殊兒變多/幼兒園特教預算8.1億創新高 專家:別再信大雞慢啼

近年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根據教育部資料,2021年幼兒園特殊生約2.1萬人,2022年增加至2.3萬人。《特殊教育法》隔了14年大幅修正後,學前特教預算2023年編列4.9億元,今年提高至8.1億元,預算歷年最高,但公立幼兒園資源卻一反過去,比其他園所不足,在特教上失去優勢,怎會這樣?幼兒園的特殊生大多需要教師、特教助理員從旁協助,專家提醒,該揚棄「大雞慢啼」觀念,好好正視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讓孩子有機會跟上來。

幼兒園招生期即將到來,除了離家遠近、接送是否方便、學費數額之外,是否有英語教學也是很多家長在意的。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語學習有黃金期? 專家:選不選雙語幼兒園該考慮多重因素

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的英語力可以贏在起跑點。因此提供英語學習的雙語幼兒園一直很受家長的青睞,是否有外籍老師、怎麼教英語,更是不少家長關心的點。雖然有人認為提早接觸外語比較好,但也有人認為幼兒園就接觸英語太早,到底學習語言有沒有黃金時期?有學者研究指出,越早接觸一個語言,確實越容易學習,但大腦神經元連結的可塑性是一輩子的,所以家長也不需太焦慮。

特教師楊逸飛赴日留學,為特教學生介紹台灣的美食與文化,並受到日本社區裡大大小小的兒童食堂啟發。圖/楊逸飛提供

特教師楊逸飛「拋家棄子」留學 要仿日本打造兒童食堂助貧童

如果是你,年近40的中年大叔,家中還有妻小,有辦法「拋家棄子」、捨棄職場收入,隻身出國留學一年嗎?特教老師出身的全教總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圓了這個夢。他如何做到? 正在日本留學的楊逸飛,志工足跡遍布幼兒園、特教學校以及多個兒童食堂。他發現,日本社區裡自發性成立的兒童食堂,不僅接住弱勢兒童的「孤食」者,更因這處社區連結,像是打開一張社會扶助網。他許下另個夢想,返台後打造台版兒童食堂。

德國幼兒園書櫃等角落常見擺放小燭火,在台灣通常被認為是有危險性。圖/幼教聯合總會北區副總會長葉若蕎提供

教養逆思維/燈光愈亮愈好?台灣幼兒園怕評鑑 德國點蠟燭放鬆學習

台灣幼兒園常見使用三色碗、塑膠碗,就是怕孩子打破玻璃碗,收拾麻煩,甚至受傷,擔心評鑑未過,也會把教室照明照得光亮;這個國家的幼兒園卻常用玻璃碗、瓷盤、玻璃杯,還會在教室布置較暗的空間,點個蠟燭,讓幼兒有一個轉換心情的場域;給試錯空間的教養逆思維,讓前往參訪的台灣幼教師看了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且園內有許多幼教男老師,這個國家改善幼教缺工的魄力,令人稱羨。

準公幼違規層出不窮,寬鬆的審核監督機制,被質疑是故意放水,也讓有心的園所刻意鑽漏洞。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公幼崩壞/收費、薪資造假海撈補助款 投機園所多頭賺 退場機制在哪?

政府為了衝準公共幼兒園的園所數量,已砸上百億元,快追上「真公幼」經費,但準公幼違規層出不窮,寬鬆的審核監督機制,被質疑是故意放水,也讓有心的園所刻意鑽漏洞。一名對準公共觀望很久的私立幼兒園園長,披露業界拿補稅證明、高報低買園所設備詐領公款手法,另有教保協會指出,有準公幼連老師薪資也被動手腳,問題一堆。不過,中華民國幼聯總會長王華勇表示,大多數幼兒園所都很守法,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做違法的事。

政府推動收費平價的準公共幼兒園,稱每個孩子月繳不超過3000元。但眾多家長很疑惑,他們月繳8000甚至破萬,怎麼跟政府說的不一樣?記者林伯東/攝影

準公幼崩壞/準公幼月繳8千家長被吃定?挑選幼兒園必看3點

政府推動收費平價的準公共幼兒園,宣稱每個孩子月繳不超過3000元。但眾多家長都很疑惑,他們月繳8000、破萬,怎麼跟政府說的不一樣?聯合報數位版記者實際查訪發現,過往私立幼兒園每月學費加註冊費,課程包含美語、體能等才藝課還有延托費,但現在內含改外加,收費五花八門,家長不想花錢,就稱孩子同時間會待在教室等待,家長被話術影響只好繳費報名,準公幼3000元已成傳說,家長負擔並未真的減少,專家建議家長挑幼兒園先考慮這點。

日本幼兒園的教養、教育方式,跟台灣有許多不同。圖/楊逸飛提供

教養逆思維/孩子吃得少沒關係 日本幼兒園放養與台灣大不同

日本幼兒普遍很快能生活自理,3歲左右就差不多都會用筷子、收拾餐具、就算不慎打翻,也多能自己清潔處理,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去年透過師大博士班推薦前往日本留學,期間深入日本幼兒園,驚訝教養逆思維與台灣大不同。他說日本孩子吃的分量真的很少,大概只有台灣小孩的三分之一不到。日本還有從早上11點到晚上10點,甚至24小時的夜間保育園,供不應求。 不過,台灣有一項幼教政策走在日本前面,日本教育現場呼籲跟進的聲量越來越大。

今年寒假,公立幼兒園首次開辦平價課後留園,收費和以前相比,可說是打折打到骨折。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幼海嘯/8千變2千!寒假首推平價課後留園 公立幼兒園能掃招生寒冬?

公立幼兒園躺著招生的年代已經結束,甚至出現超額教師隱憂。公幼優勢不再,經檢視發現2項關鍵,包含課後留園時間及寒暑假收費。而今年寒假公幼首次推出平價課後留園,費用跟過去相比可說是打折打到骨折,全月參加收費僅2000元、未滿一個月則一天只要120元。這讓報名課留的學生大增,但究竟能否讓公幼一掃招生寒冬? 此外,高雄市某附幼老師過去曾自願把時薪砍五折,佛心讓孩子寒假可以繳較低的留園費用,今年終於不用再自砍身價,但課後留園的教師人力又成了大問題。如果人力不足,是否等於教師很有可能要超時工作?教育部又能否擬定更周全的人力替代方案?

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愛心與包容。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畢冊被消失?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 如何幫助他們找到天賦與舞台

新竹縣近日有家長在網路控訴,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在畢業紀念冊中,名字和獨照都「被消失」,由於孩子曾在校園遭受不友善對待,雖然學校強調是尊重孩子意願才未放照片,仍引發熱議。 當家裡有「亞伯兒」,該如何注意他求學與生活遇到障礙?以及如何與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相處,專家建議以正向態度支持孩子,才能「你好我也好」。

不少小孩使用手機成癮,隨時隨地都在滑手機,成了當今世代的教養難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童手機成癮/「大人要比3C更有趣」禁不了就跟它競爭…柯志恩:我沒有輸

「我小孩每天掛在手機上怎麼辦?」兒童、少年手機成癮是當今世代的教養難題,許多父母要跟孩子的手機競爭,想限制使用時間又會和孩子起衝突,專家學者建議,家長約束規範時,要做到同理但不同情,可以給獎勵拉近彼此距離,甚至了解孩子喜好去創造共同話題,讓自己比手機更有趣,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笑說,這方面「我沒有輸」。 柯志恩指出,父母都跟小孩說不要再玩手機了,「如果現實的人沒比手機更有趣,他為什麼要選擇跟你對話?」她直言這是家長要認知的現實,因此建議「你就讓自己變得有趣」,要與年輕人有共同話題且去深入了解,例如韓團BLACKPINK、BTS或星座等,從中和孩子對話,把自己注入其世界,而非站在外面批評他們的一切…

兒少手機成癮已經成為親子衝突的主因之一,家長要如何規範孩子使用手機時間也成為重要課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童手機成癮/砸爛手機也沒用 從地獄回來的家長:孩子其實不想耍廢

3C時代孩子沉迷網路成了家長的教養大難題,日前某國小四年級雙胞胎兄弟,不滿父親制止玩手機用酒精噴眼家暴,震驚社會。據統計,有五成的家庭常因手機起衝突,有父母因兒子玩手機,氣得要斷絕關係,也有爸媽為此摔壞四支手機,這些手機成癮的孩子,真的是越管越糟嗎?本報數位版記者訪談五名從「地獄」回來的家長,劉小姐說,其實孩子也不希望一直耍廢,家長換個方式關心,就能創造雙贏…

近年來「正向教養」成為主流,雖然不用「愛的小手」與「雞毛撢子」,但父母必須擁有堅定的教養原則。圖為設計畫面。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用體罰也能教好孩子 就看能否守住一個關鍵

「不打不成器」是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家長管教小孩天經地義,民法也賦予父母懲戒子女的權利,但懲罰過當會傷害親子關係,父母也會吃上官司。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正向教養近年在家長間成為主流,正向教養不用「愛的小手」、「雞毛撢子」威嚇孩子,但得要堅定的教養原則,才能成功。

社群媒體的匿名、購物無門檻、不用立即付款等「無痛」消費特性,讓青少年更易衝動購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臉書購物欠債72萬 家長收爛攤 社群讓青少年金錢觀崩壞?

Z世代青少年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密切相關,不只同儕社交,金錢價值觀、消費習慣也深受社群媒體影響,社群媒體的匿名、購物無門檻、不用立即付款等「無痛」消費特性,讓青少年更易衝動購物,一不小心就背上高額負債。記者潛入臉書動漫週邊交易社團發現,有青少年豪砸72萬元下單高額週邊商品,甚至創建不同「小帳」瘋狂購物,最後卻無力付款,得由媽媽出面代為分期付款償還,避免孩子鬧上警局。

2000年後出生的青少年熱衷於許多新興社群App,FB、IG早已不夠看。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4小時定位、匿名追捧...新興社群媒體 暴露Z世代缺乏安全感

1995年到2009年間出生的年輕人被稱為Z世代,Z世代間的社群媒體流行趨勢變化快速,FB、IG早已不夠看,除了風靡已久的短影音社群App「抖音(TikTok)」,2000年後出生的青少年還熱衷於許多新興社群App,從宛如資訊百科全書的「小紅書」,到追蹤好友定位的「Zenly」、正向互捧的「Gas」,都成為國內外青少年時下最熱門的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