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嘉義市老牌私校興華中學因逾千萬元缺口,遭教育部列管專輔學校。記者李宗祐/攝影

老牌私校拚生存 補教名師入主專輔、砸錢能起死回生?

嘉義市老牌私校興華中學3月甫過68周年校慶,因資金缺口上千萬元被列管專輔學校,補教名人王崇旭(王宇)注4000萬元成為董事長,成功炒起話題。有家長質疑補教業入主私校是要來賺錢,不過,也有家長看好主打升學,校方提供和補習班一樣的學習平台,孩子放學不用再趕去補習,還可以節省一大筆補習費,何樂不為。學者則提醒家長,應檢視有無符合教育本質。

雲林縣斗南鎮重光國小轉型成全國第1所童軍實驗學校,為提升學生人數做出努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非山非市困境/資深老師搶進等退休 蛋白區小校靠轉型求生

聯合報願景工程正進行偏鄉條例的總體檢,經問卷及採訪後發現,現在非山非市和偏遠學校是以靠近都市的程度來分級,但卻忽略了「蛋白區」也很慘,這些位處城市周邊、被市區大校磁吸後的六班小校,因交通方便導致人口外流嚴重,有的小校全校只剩30名學生,新生只剩2人,不過,這類學校反成為許多老師的理想「待退區」,為了等退休就一直「撐」,如果沒有代理教師,學校變成一灘死水。

曾任林口瑞平國小校長的施惠珍說,老師幾乎都是6年綁約期滿就離開。此圖為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瑞平國小提供

非山非市困境/補助少偏鄉百萬 「老師約滿就閃」7成6學校招生困難

非山非市學校過去俗稱「不山不市」學校,被遺忘在都市與偏遠山區之間,一線之隔的分級落差,補助就差了上百萬元,聯合報願景工程偏遠地區暨非山非市學校調查顯示,在少子化與都市化的雙重衝擊下,地處偏遠但不符合偏遠地區定義的非山非市學校,七成六招生困難、七成一師資招聘不易。校長無奈表示,這些學校老師幾乎都是綁約6年一到就離開,還有本校是偏鄉學校,分校是非山非市學校的錯亂分配,校長怒,「我等於是被剝兩層皮」。 聯合報9月21日至24日,一連4天與願景工程基金會合作推出「偏鄉教改難」系列專題,全面檢視偏鄉條例問題。事實上,不只偏鄉學校面臨師資、課程和教學等問題,非山非市學校同樣面臨類似困局,卻因被排除適用偏鄉條例,政府相關資源挹注比偏鄉學校少,反而成了像是被遺忘的孤兒。

外界認為時代變遷不管高中及高職都要升學,高職取向不再以畢業即就業為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學導向高職優勢不在?產業界:高職生上手快還是很加分

高職與高中兩者設立性質不同,如今兩者都升學導向,許多高職生不再畢業即就業,被認為是造成產業缺工原因之一,但有校長分析,學生不願意馬上就業,因為沒有未來,一輩子可能只能做這項工作,大多數學生才選擇繼續升學,請產業界再給這些孩子多一點時間,讓他們以更好的姿態,進入職場。也有過來人分享,高職畢業後到了科大,相較一般大學生,「有一種贏在起跑線的感覺」。

人社班之所以式微,很大原因在於父母對未來發展與職涯沒期待。多名學者前往高中開導論課,盼能重振人社班學習熱情。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讀文組也能在AI界大賺 重磅學者開課:這一點比錢途更重要

勞動部2022年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學士畢業的初任人員以就讀醫藥衛生學門薪資3.7萬元最高,其次是教育學門3.6萬次之,人文藝術學門則和服務學門墊底,初任人員薪資僅2.9萬元。有研究所學歷者,資訊通訊科技學門薪資6萬元最高、工程製造及營建5.6萬元次之,人文藝術和服務學門墊底,僅有3.8萬元。 半導體、AI席捲全台,台灣高中、大學重理工輕人文。中研院士朱敬一、王汎森關切,近期號召多名重量級學者,身體力行前往高中開導論課,盼能重振人社班教學與學習熱情。首堂課昨在台中女中登場,由朱敬一《導論:通識教育與經典閱讀》打頭陣,學生也在聽講後踴躍提問,卻有多道題目與人社「錢」途有關。讀文組真的會吃土嗎?學者指出「這一點」更重要。

教師從鐵飯碗、志業變成「備胎」,「理科教師荒」衝擊肩負升學壓力的國高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代理教師荒/能去業界誰要當代理教師?國高中爆「理科教師荒」 3大問題待解

國中小今天開學,但全台恐還有1000個教師缺「等嘸人」。不只國小狀況嚴峻,國高中也同樣面臨代理、代課教師招聘困境,各科中以物理、化學、生物科技、資訊科技等科目狀況最嚴重,相關科系畢業生即使考到教師證,也不一定會投入教職,寧願選擇進入前景較佳的電子或資訊產業。教師從鐵飯碗、志業變成「備胎」,「理科教師荒」衝擊肩負升學壓力的國高中。第一線高中校長分析,教師荒有三大根本原因,導致教師們「看不到未來」...

明天開學了,但不少中小學還沒找齊教師,不僅連台北市都有破百代理教師職缺,偏遠國中、國小更是重災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代理教師荒/40招找嘸人、急Call家長會長來教 體育數學師恐輪流教國文

明天開學了,但不少中小學還沒找齊教師,不僅連台北市都有破百代理教師職缺,偏遠國中、國小更是重災區。有學校甚至找家長會長擔任代理教師;還有學校為了招聘特教代理教師,甚至祭出一天一招,當天報名、當天立即筆試及試教的「急單」作法,但開到40招卻仍苦等不到人來甄選。 往年曾出現體育、數學老師輪流教國文;生物老師教英文的窘境。今年不僅「往事重演」,還會愈演愈烈……

爆紅的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讓教育界人士開始反思,猴子進入社會前,學校教育可以做些什麼,避免遺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山道猴警示/學生不會讀書被老師瞧不起 還被家長控制 專家揭108課綱盲點

近期爆紅的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讓教育界人士開始反思,猴子進入社會前,學校教育可以做些什麼,避免遺憾?一名高中輔導教師坦言,他在教育現場看到很多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寵物」般控制,看到很多老師先入為主、瞧不起不會讀書的學生。某些家長或某些學校老師會叫孩子走上主流社會認為的「成功」道路。此時,那些讀書成績能力不足的人就可能成為「猴子們」;也有專家指出,目前108課綱的「自主學習」遇到三大阻礙,無法讓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舞台。

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影射相當多令人省思的情節,引發民眾探討該影片在紅什麼的熱潮。圖/取自YouTube頻道「Eric Duan」

山道猴警示/台灣成績至上造就無數猴子 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得靠父母?

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影射相當多令人省思的情節,引發民眾探討該影片在紅什麼的熱潮,堪稱近期最火紅的「警示神劇」,不僅網路出現各式懶人包,許多學校輔導教師也紛紛表示開學要播給學生看。有輔導老師認為,台灣教育過度注重考試成績的單一認同舞台,但當多數學生無法從考試舞台獲取認同,因而產生無數為了快速晉升「被看得起」,「是個咖」的猴子,卻連續做了許多錯誤且超過自己能力的決定。 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很多地方都有這類需要強烈被認同的人,讓不少人觀看後感受猴子的人生就像是自己,此時又該如何「轉彎下山」?

今年全國各縣市釋出正式教師缺,大舉招考教師,不少代理教師都因此上岸,考上正式教師,沒想到緊接著出現的是歷年最嚴重的「代理教師荒」。此為中小學教師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史上最嚴重代理教師荒 國小快開學找不到導師 有學校22招沒人報名

國小開學倒數,許多學校還在為找不到代理教師著急,甚至有些班上連導師都還沒找到人,教育現場的人才需求已經到了「寧爛勿缺」的地步,歷年最嚴重的「代理教師荒」,從新北、台北、桃園、新竹、台中,一路漫延到雲林、嘉義、台南、高雄,開學後預期會有一波混亂潮。教育圈評估,6年內教師界會有一批更大的退休潮,教師缺額只會更嚴重。...

儘管社會風氣不斷轉變,資深教育界人士仍直言「外界對老師有更高的期待。」示意圖,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老師要有老師樣子!刺青女師遭逼退 私生活衝撞社會期待如何平衡?

今年4月桃園一名國中女老師被發現在IG上露出全身刺青藝術照,遭家長投訴不適任,更遭市議員批評,最後即使獲清白,老師還是在各方壓力下傷心離職;22年前桃園一名國中老師公開出櫃也掀起軒然大波。教育界人士認為,新進老師比起上一輩更勇於表現自我,但多數家長期待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年紀越小,老師背負社會期待越大;10年前在朝會上脫口「我是娘炮」,引發關注的老師劉哲夫說,沒有違法的情況下,學校應該當老師後盾。

因員額管控等關係,學校需代理老師,今年許多代理老師都考上正式老師,也出現代理教師荒,教產團體建議降低員額管控。記者鄭惠仁/攝影

代理教師轉正潮卻加劇教師荒 偏鄉招不到老師 未來3年有轉機

教甄過後,各地學校又要開始甄長期代理教師了,最接近嘉明湖的台東霧鹿國小利稻分校要找英語代理教師,第五招還沒找到人,校長郭惠珍日前透過學校臉書寫了封「親愛的老師,您會上山嗎?」的呼喚信,感動許多人,後來順利找到代理老師,但還有許多偏鄉學校面臨找不到代理老師的窘況。教產團體明白指出,不會教比找不到老師還更可怕,教育部應徹底檢討此一失衡現象,不管是市區還是偏鄉。 去年各縣市因釋出大量正式老師缺,許多代理老師都考上正式老師「上岸了」,卻出現代理老師荒,今年也有許多代理老師考上正式老師,同樣現象再次重演,部分偏鄉學校也在辦理常代老師招考,有些校長已有4、5招才有可能找到老師的準備。...

台中市光正國中生物老師楊惠涵致力將STEM教育觀念融入課程中,只為了引起孩子更多的學習動機。圖/楊惠涵提供

蘇媽熱潮/半導體缺人才 STEM教育要落實 最大問題在升學和城鄉差距

國內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理工科人才卻缺工嚴重,台灣STEM領域(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大學校院學生人數,相較10年前減少近8萬人,除了受少子化衝擊,師資培育未翻轉,城鄉差距大也是原因,但半導體產業是未來科技趨勢,STEM教育政策更攸關國家競爭優勢,台灣要跟上腳步,「分數至上」觀念要先放下。 國立暨大附中STEAM教育推手駱奕帆說,108課綱上路已經4年,但在大學師資培育課程及教師甄選審定上卻未翻轉,仍忽略對STEAM教育的需求,導致年輕師資試教時,還跟10多年前考教甄一樣,只統整及教導課文內容。她也說,多數老師仍被文本綁架,未能打破傳統教學框架。

南投竹山鯉魚國小鼓勵學生結合科技與關懷,作品「猴子加油」讓語言復健者以遊戲練習說話。圖/鯉魚國小提供

蘇媽熱潮/STEAM教育在台灣成大勢 教師卻怕改變恐陷危機

台灣將STEAM教育納入108課綱,不僅十二年國教從小學端至高中端,大學端也挹注教育資源協助,許多民間教育機構也大力推行,STEAM教育在國內看似遍地開花,想落實卻藏隱憂。台中市光正國中生物老師楊惠涵多年來積極參加教師培力課程,她點出問題所在,台灣要落實STEAM教育精神,強化培育STEAM師資是當務之急。 「科學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楊惠涵說,過去只用口述,學生難以理解,但運用簡單的材料或技巧實作,能更輕巧且便利的達到目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原理,學習也變有趣,孩子樂於學習,成績也沒變差,效果不輸傳統教學。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肯定蘇姿丰(左)積極參與女性領導力和STEM教育,足以作為學習典範,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蘇媽熱潮/半導體女王掀起STEM教育 台灣推的STEAM更能培育人才?

「半導體女王」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日前旋風訪台,唯一的公開行程就是在陽明交通大學獲頒名譽博士學位,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肯定蘇姿丰積極參與女性領導力和STEM教育,足以作為學習典範,頒授名譽博士學位。「蘇媽」的成就被譽為是STEM領域的傳奇人物,台灣有STEM教育嗎?答案是有,在台灣還多了個「A」,108課綱已納入應用STEAM教學理念,但檢視台灣的教育現場想複刻下一個蘇姿丰,恐怕很難。

陽明交大與竹女洽談改隸為附中,但校友反彈聲浪甚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陽交附女如何解套?頂大千萬聘金求娶附中 過來人:教學招生雙贏

近期高中改隸大學附屬中學風起雲湧,陽明交大和竹女合併案,引發校友發起「拒當陽交附女」連署抵制,還有人點名台大應在新竹設立附中。知情人士指出,校友基於情感反彈,但校友意見只會寫入影響評估,有影響力的反而是學生。大學需補助附中每年經常門經費5%,現有頂大一年約挹注附中千萬資金,「聘金」堪稱優渥,學生在申請入學錄取上也確實有優勢;至於台大有沒有可能在新竹設立附中?台大內部給了這五個字回應。

學校行政工作辛苦,壓力大,老師兼行政意願低,迄今還有學校找不到教師兼當主任或組長,傷透腦筋。記者鄭惠仁/攝影

教師「行政大逃亡」不只是薪水問題!校長喊出這招有用嗎?

每到暑假,國中小就會出現「行政大逃亡」,儘管教育部祭出行政減量,但教學現場實際行政工作負擔依舊沉重,甚至有些國小只要求教師分擔工作量卻未發給加給或津貼,以致新學年即將在8月開始,迄今還有學校還找不到教師兼當主任或組長,傷透腦筋。不少校長紛紛喊出「這一招」,盼能藉此提升教師兼行政工作的意願。

教育部統計,近10年選讀高職科班的學生,男女生的第一名都是餐飲管理科。示意圖。圖/僑泰高中提供

適性入學難/高職餐飲科最受青睞卻未必符合性向 適性入學不能只分析心理層面

近10年選讀高職科班的學生,不分男女,第一名都是餐飲管理科,為什麼國中畢業生特別青睞餐飲管理科?學者分析,很多是被吳寶春、江振誠等大廚感動,或被日韓美食偶像劇所吸引。通常學生會認為念餐飲管理科系比念理工科系輕鬆,但事實上餐飲業必須搬重物,廚房熱,又必須在時間壓力下出餐,並不輕鬆,「適性入學,還是做得不夠」。...

105學年全國高中職汽車科學生人數高達1萬9000人,到110學年度剩下1萬1000人,5年銳減8000人。圖為高職汽車科實習工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適性入學難/人人都進台積電誰來修車?建教合作提升技術 該如何改革教材

汽車科過去一直是想讀高職的國中男學生心中夢幻科別,105學年全國高中職汽車科學生人數高達1萬9000人,但到110學年度剩下1萬1000人,5年銳減8000人。有汽車科教師無奈表示,前陣子台積電招人,科上的畢業生,應該是「會呼吸」的就可以進到南科當作業員,月領3萬多元,有冷氣吹,誰想修車? 有科大教授建議,技職教材必須重新改寫,保時捷、賓士、BMW、LEXUS等各汽車廠牌的引擎和變速箱要全買齊,讓每個學生眼睛閉起來,也可以完整拆卸和安裝,畢業後才有「錢」途,但另一派老師認為,這種說法已經過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近期找上新竹女中、新竹高中洽談改隸附屬中學,當中又以陽明交大與竹女合作進展最具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附中合併潮/名校哪有招不到生問題 陽明交大想併竹女背後推手是這件事

國內現有15所大學有附設或附屬高中職,北部有師大附中、政大附中,南部有成大附工、高師附中等,近來陽明交大想找竹女併,台北市立大學也找到對象併附中,一股附中合併潮正風湧雲起。大學併高中多半是因應少子化提前卡位,預約優質學生,但陽明交大與竹女向來就不存在招不到學生的窘況,教育界人士回溯時間軸,推論兩校聯手背後關鍵原因是這個。

台北市立大學正密切找某市立高中討論合併案,兩校將合作打造出全台首間「全齡大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附中合併潮/北市大將有附中了 打造全台首間「全齡大學」有何盤算?

附中合併潮也吹向台北市立大學,聯合報數位版獨家掌握,台北市立大學正密切找某市立高中討論合併案,兩校將合作打造出全台首間「全齡大學」,從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研究所甚至樂齡教育全包了,是台灣教育史上重大突破,兩校已經組成整併委員會,開籌備會議,預計最快113學年兩校就能合併。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兩校合併就像男女朋友談戀愛,只要雙方都有意願,教育局樂觀其成。

針對外界疑慮與反對聲浪,陽明交大副校長陳永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希望外界從不同面向來探討陽明交大與竹女的合作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附中合併潮/竹女擬改隸陽明交大保留校名 「強強合校」是升級還是滅校?

近期傳出頂尖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找上新竹女中、新竹高中洽談改隸為附中,其中又以陽明交大與竹女合作進展最為具體,但「強強聯手」消息一出,卻引起許多校友跳腳,痛批「竹女百年校慶在即,迎來的卻是滅校大禮!」 陽明交大副校長陳永富說,培養女性STEM人才是世界趨勢,希望以陽明交大固有的理工醫學領域優勢與竹女合作,雙方成立科學家學程、生醫學程、國際菁英學程,並且銜接大學部國外雙聯學位,絕對不會有更動「新竹女中」四個字的想法。

普通科學生可考統測,但不能參與分發,但綜高學生不論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可考統測也可分發,彈性相對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綜高變黯淡/6校逆勢設綜合高中沒優勢?畢業生:升學多了新策略

全國綜合高中全盛時期一度超過150校,截至111學年度,全國僅剩54校仍設有綜合高中部,綜合高中看似走向末路,但近年卻有6校新設立綜高部,有的更是將綜高「重新辦回來」,在退場潮下逆勢設校,這些學校看中了什麼?透過特殊選才考上國立大學的劉姓綜高畢業生說,綜高生考哪一類都可以,準備學測、統測都能得心應手,若身邊同學學測考不好,就會去考統測。

全國500多所高中職,綜高全盛時期一度超過150校,近5年卻一口氣銳減33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綜高變黯淡/5年倒33校!綜合高中4原因乏人問津 明星高職生卻將它當跳板

全國500多所高中職,綜高全盛時期一度超過150校,近5年卻一口氣銳減33校,截至111學年度,全國僅剩54校仍設有綜合高中部,就連位處都會區的台北市,公立學校也僅剩下3校。細究停辦綜合高中原因,雖然不少人直指受少子女化影響,導致選讀綜合高中學程人數減少,但深究綜合高中的數量從高峰走跌至今,其實還有其他多種原因交錯。...

彰化縣芙朝國小2018年導入台美生態學校計畫,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今年獲得綠旗認證,成為彰化縣第一所通過台美生態學校計畫綠旗認證的學校。圖為芙朝國小生態小組的永續食物組在菜圃種植蔬果。圖/芙朝國小提供

拿下校園綠旗認證 偏鄉不一定占優勢 看生態教學如何翻轉教育?

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危機,學生數逐年減少,校園反而得展現新特色,成為食農教育、展現生物多樣性的新場域。尤其全台國中小至大學積極加入台美生態學校夥伴行列,每百校就有15校入列,欲變成生態學校。今年公布5所通過「綠旗認證」的學校,桃園市就占3所,為何桃園的學校能夠「愈來愈綠」?成為獲認證學校,又得掌握哪些條件?獲認證的學校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獨家分享成功獲認證的關鍵元素。...

去年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則出現「低分高就」,導致今年大批考生續戰不看學檔成績的分發入學,引發學習歷程檔案是否變得可有可無的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考生拚分科讓學習歷程檔案變無用?過來人:這個關鍵門檻要先過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重頭戲,也是大學個人申請必採資料之一,首屆學生在茫然中找方向,卻接連爆出軍備競賽等爭議,去年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則出現「低分高就」,導致今年大批第二屆考生續戰不看學檔成績的分發入學,讓學習歷程檔案重要性成了可有可無,也有考生因個申「差一級分」達理想校系,只好再考分科測驗,當初努力製作的學檔也淪無用武之地。究竟該怎麼看待學檔,有今年應屆高中生建議學弟妹設定目標後,先做好「這件事」。...

台南市教育局力推雙語,拚113學年度全數國中小達到1/6課程都雙語的目標。此為示意圖。記者鄭惠仁/攝影

國中小英語教師嚴重缺、無法全英文授課 台南雙語政策十年陷窘境

台南市為了提早達雙語政策標,近年來國小教甄,大增英語老師名額,然而現實狀況卻是,課程開了,英語教師缺額卻大幅增加,根本就招不滿。近年教甄每次報名人數都不多,加上臨缺勿濫的原則,筆試也訂有門檻,只要分數沒達標就刷下,因此去年220多個名額只錄取70幾人,今年教甄英語教師名額121人僅160多人報名,目前89人通過初試。 多名校長分析,有資格考英師的人往往通曉多國語言,在職場上很搶手,薪水也高,但在學校當英語教師並不輕鬆,誘惑力自然下降,加上台南市的教甄日期較其他縣市慢,也可能是每年都沒招滿的原因。也有老師分析,英語老師無法全英語教學,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台南市國小新任校長遴選「26取8」,競爭激烈,勝出的8名校長,多達6人具雙語或是資訊科技專長。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小校長遴選政治化?候用校長質疑:英語和資訊專長吃香

今年台南市國小新任校長遴選「26取8」,競爭激烈,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最後勝出的8名校長,多達6人具英語/雙語或是資訊科技專長,有候用校長直言,校長應以綜理校務為首要,如今卻變成「專長取向」,難道是為了配合政府力推的雙語跟科技政策?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指出,不應這樣「事後歸因」,這幾名遴選上的校長整體表現都很好,只是「剛好」英文程度也不錯。

竹科、中科、南科三園區皆設有實驗中學,提供給園區員工子女就讀,不少家長嚮往將子女送入園區實中就讀。圖為南科實中校園。圖/取自南科實中臉書

學霸爭奪戰/升學率是優勢!園區實中搶資優生 社區高中恐成死水?

科學園區實中設有雙語部,家長普遍是高社經地位,很多家長嚮往將子女送入園區實中就讀。竹科實中每年入學競爭相當激烈,又因升學率屢創佳績,幾乎已成新竹市第一志願,與竹中、竹女大搶地方資優生。中科、南科雖沒新竹市激烈,但也幾乎與第二志願並肩;屏東科學園區、嘉義科學園區即將落成,兩園區實中明年8月招生,地區型高中已挫勒等,不過,也有教師認為,創設科學園區實中,有望把外流的資優生留下來。

科學園區實中來勢洶洶,近年招生暢旺,也衝擊傳統明星學校招生。圖為新竹女中儀隊。記者許正宏/攝影

學霸爭奪戰/竹科實中成招生勁敵 竹中竹女能靠變身頂大「附中」突圍嗎

新竹科學園區是國內科技業重鎮,竹科實驗中學近年也成了新崛起的頂尖學校,衝擊當地傳統明星高中的菁英生源。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清華大學和陽明交通大學分別有意找新竹高中、新竹女中合作「附中」,與竹科實中一別苗頭。其實不只竹科,國內三大科學園區均設有實驗中學,少子化下各地爭搶資優生將更加白熱化,地方型高中如何突圍?家長又該如何為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請看我們的數位版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