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饗時光

紅樓夢將林黛玉的房間描寫成「哥兒的書房」。圖為崑曲黛玉葬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讀饗時光 EP84|薄鹽少油枸杞芽 從大觀園小灶看紅樓飲食

東華大學人社學院教授朱嘉雯在聯合報系音頻產品「一刻鯨選」開的課程:人間遊藝:走進《紅樓夢》的經典世界,從現代觀點看紅樓夢的美學與美食。

東華大學人社學院教授朱嘉雯在聯合報系音頻產品「一刻鯨選」開設《紅樓夢》音頻課程。圖/翻攝自一刻鯨選網站

讀饗時光 EP83|敷面膜讀紅樓夢 大觀園裡玩桌遊

東華大學人社學院教授朱嘉雯在聯合報系音頻產品「一刻鯨選」開的課程:人間遊藝:走進《紅樓夢》的經典世界,從現代美學、設計觀點,甚至是現代自由開放的思想,領讀《紅樓夢》這部18世紀出版的文學經典。

生猛的台灣熱炒文化,除了冰涼啤酒,也可搭配冰鎮過的白葡萄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讀饗時光 EP82|吃熱炒、鹹酥雞 該搭什麼葡萄酒? ft. 喝吧!葡萄酒

「五星級開麥啦!聯合開 Pod 雙周年慶」特別節目,邀萄酒Podcast「喝吧!葡萄酒」來作客,輕鬆聊各種你想不到的餐酒搭配。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皮國立以「補養」為題主編《華人大補史》論文集。記者李承宇/攝影

讀饗時光 EP81|那些年,我們一起吃的補

台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具有「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香肉鍋、燉鱉湯、蛇湯,到1980年代之後逐步在街頭林立的羊肉爐、薑母鴨等。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皮國立主編《華人大補史》論文集,試圖從這個貼近生活的主題,開啟讀者對於補養的另一番想像。

小說家張草以新作《大圍牆記》開啟「末世三部曲」,探討身處末世的人類將何去何從。圖/取自皇冠出版臉書

讀饗時光 EP80|什麼是科幻小說精神?張草談「末世三部曲」

量子電腦為什麼要叫「瑪麗亞」?直立人跟智人的DNA可以混合嗎?象徵人工智慧的量子電腦,竟然「創造」了它的「創造者」:人類。 小說家張草以新書《大圍牆記》開啟了他的「末世三部曲」,也開啟了對末世、對人工智慧、對輪迴的想像。

2023台北國際書展6天共吸引逾50萬人次參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讀饗時光 EP79|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買書?聯經出版總經理一句話突破盲點

台北國際書展上周落幕,後疫情時代,台北第一場正常規模的書展,有吸引超過50萬參觀人次的熱潮,也有參展出版社觀察,「提袋率」買氣不如以往。聯經出版總經理陳芝宇在一場書展論壇裡談「出版經營的挑戰與創新」,她怎麼看今年的書展跟書市,又怎麼看出版的未來?

Le Kief餐飲品牌創辦人易柏翔嘗試以Winetail打造完美的餐酒搭配體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讀饗時光 EP78|你喝過Winetail嗎?關於餐飲的體驗與實驗 ft. 易柏翔 Seven

餐飲人易柏翔(Seven)從酒吧跨足餐廳,從亞洲50最佳酒吧Room by Le Kief到曾經在古蹟裡經營的MAD by Le Kief,他透過高度的實驗性營造餐飲體驗。結合葡萄酒(Wine)與調酒(Cocktail)概念的Winetail,就是這種嘗試下的產物。 Winetail是以人定勝天的姿態對傳統葡萄酒觀念的褻瀆?還是完美餐酒搭配的未來趨勢?

在法國,餐廳只要能名列米其林指南,就代表是法國排名約前5%的餐廳。路透

讀饗時光 EP77|新春回顧:新的一年 就從吃懂米其林開始

2018年,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來台灣評鑑。從一開始只評台北的餐廳,然後到台中,去年到了台南、高雄。 這集節目讓我們回顧《讀饗時光》第二集(2021年8月22日首播),由高雄餐旅大學研究美食評鑑的蔡倩玟教授,為聽眾朋友解析米其林指南的歷史發展,以及評鑑標準。

欣葉復刻40年前台灣宴席菜,以繁複手工形塑宴客的慎重與華麗。圖/欣葉台菜提供

讀饗時光 EP76|【新春回顧】大年初一 再聊老菜新吃

《讀饗時光》從前年8月開播以來,做了不少「老菜新吃」的主題,希望這種跨越時空的飲食對話,能讓聽眾朋友覺得有趣、好吃,又可以有一些關於飲食文化的思考。 去年終於拿到米其林星級的欣葉,也重新詮釋自家的老菜。大年初一,我們來重溫欣葉這一席40年前的創意台菜(2022年11月13

台北萬豪酒店中餐總主廚高鋼輝從香港到台灣將近40年,就做了30年的飯店年菜。圖/台北萬豪提供

讀饗時光 EP75|國宴主廚說年菜 ft. 高鋼輝

台北萬豪酒店中餐總主廚高鋼輝是2016年總統就職國宴主廚,他從香港到台灣將近40年,在台灣就做了30年的飯店年菜。 香港的年菜跟台灣有什麼不同?台灣30年前的年菜,跟30年後的今天有什麼不同?高鋼輝將在節目裡細說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