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院士

少子化下,大學教師發現,研究生素質降低,指導起來越來越辛苦,加上大學部教學負擔也增加,年輕教授過勞,研究成效卻有限。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過勞大學排名卻退步 校長曝另一條路徑升等較容易

少子化下,大學教師發現,研究生素質降低,指導起來越來越辛苦,加上大學部教學負擔也增加,年輕教授過勞,研究成效卻有限。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直言,大學近年強調多元化及國際化,教師總工作量更大,世界排名卻退步。大學校長透露,雖然現在有多元升等管道,但對新進教師而言,走「這個」路徑升等比較有效。...

英籍中國科學研究大師李約瑟博士(右四)與助理魯桂珍(右二)訪華,由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右三)於機場迎接並發表談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中國科學史學者李約瑟 1984年訪台

以「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書享譽全球的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博士,16日抵華訪問時表示,他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全書決定共有7卷,他希望此生能完成這一套巨著。協助李約瑟寫作這本書的助理魯桂珍也陪同抵華...

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貧民/頂大教授6成洋博士 院士提土博3痛點3升級法

國立大學偏愛海歸博士,台灣訓練出來的博士出路雪上加霜。聯合報數位版調查,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台大教授分析,本土博士申請不到教職有三大「痛點」。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坦言,要改變教評委員對洋博士的偏好不太可能,他傳授土博「快速升級」三大法門。

作家龍應台(右三)、藝術家江賢二(右一)及賴純純(右二)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左一),近年都在台東東河鄉變鄰居。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東河藝園/龍應台、江賢二、嚴長壽、梁賡義...落地在這當鄰居

藝術家賴純純在台東東河鄉打造藝術園區,每次開放都成當地文化盛事,住賴純純附近的作家龍應台笑說,對他們來說是來「看看鄰居」。這些鄰居還包括畫家江賢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中央研究院院士梁賡義等,諸多名人明星共同為新家鄉台東盡力。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進入最後籌備期,中共近期間召開的重頭會議,都被視為與三中全會有關連。法新社 國際

春哥侃陸/陸拚科技創新競爭力 三中全會前先展開「戰前動員」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進入最後籌備期,這期間召開的重頭會議,都被大放檢視與中共三中全會的關連。剛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議題之一是科技創新,加上中國自然科學兩大頂級機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近期展開組織調整並動員院士,這種種動作都被視為與中共三中全會有重要關連,從中可看出中共領導層面對最新經濟發展和國際關係變局的基本思路,可用六個字來總結。

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對台貢獻無數。圖為2000年曹永和80歲時,出版新書《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及《中國海洋史論集》舉辦發表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變裝皇后妮妃雅的伯公曹永和奠定台灣島史觀 白色恐怖下的自學奇蹟

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這是曹永和在侄孫曹米駬日前以變裝皇后妮妃雅揚名國際後,再次成為新聞焦點。妮妃雅傳奇一大特色是他都靠自學自製,把興趣玩出一片天;他的伯公曹永和更是自學典範,開創荷據時期研究、台灣島史觀,成為少見沒大學文憑的中研院院士。然而,曹永和當年會投入荷據時期研究,其實與白色恐怖有關。...

劉國瑞雖已百歲,仍愛看書。攝影/沈珮君 生活

我問我聞/劉國瑞,不覓封侯但覓書 好眼光挖掘「長銷書」

2024年5月4日是「聯經出版社」50歲生日。劉國瑞是首任總經理,他在50歲時創辦聯經,今年正好100歲。他習慣用虛歲,他說自己101歲。 劉國瑞有很多身分,他在戒嚴時代是《聯合報》二版編輯,解嚴前社會、政治到處是衝撞,高度嚴謹的他直接跳升總編輯,《聯合報》1986年最高發行數字145萬份,是他任內創下的。 他是資深媒體人,但他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出版人,他在任《聯合報》編輯時創辦「聯經出版社」,並在2009年獲金鼎獎出版貢獻獎,這是出版界最高榮譽。

政治

「點燃AI革命」圖解輝達5年股價狂飆之路 市值直逼亞馬遜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見證輝達輝煌時刻。AI新時代來臨,這讓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7日收盤價再創新高,不僅站上700元整數關卡,市值更直逼亞馬遜、距離...

1984年12月19日,中研院舉辦第十六次院士會議,院士項武忠﹙右立者﹚,被公認是該年七十餘位出席院士會議的院士中,最「敢言」者。他強烈質問物理研究所參與的態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84年中研院院士會議 李煥與院士熱烈討論

1984年12月19日,時任教育部長李煥應邀在中研院第十六次院士會議中,說明教育政策與當前高等教育重點工作,由於院士們發言熱切,李煥又能知無不言直陳教育現況,在充分溝通中為院士會議帶來高潮。 李煥以教育行政最高主管身份向院士們指出,當前教育政策在求憲法所賦予的教育理想獲得實踐,並能配合國家整體建設及未來發展需求,最重要的問題在求質的提高。而以提高大專院校學術研究風氣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一名台大電機系中生代教授分享,他唸台大電機大一、大二時,班上「比較氛圍」很重,進入大三時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和快樂。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強者文化/強者希望長生不老做研究?頂大教授:深受位階影響

台大電機系充斥「強者」崇拜文化?一名台大電機系中生代教授分享,他念台大電機大一、大二時,班上「比較氛圍」很重,讓他壓力頗大,進入大三時,跟隨中研院院士李琳山做研究,他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和快樂;一名頂大教授則說,妻子肯定他當年捨台大、選交大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交大比較沒有「強者文化」,且所有的「強者」有一天都會從神壇下來。他更直言「強者」很在意自己在群體裡的位階,希望80歲還能申請國科會計畫,也可能會說出「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話。

學術界封閉,大學教師埋首研究,面對學術競爭壓力,卻找不到方式緩解或求助,有教授直言「老師基本上就是一群沒出過社會的人,真的需要輔導」。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孤島/大學教師活在封閉圈「沒出過社會」 學術競爭受挫缺人拉一把

進到大學教書要有成為「孤島」的心理準備?學術社群封閉,大學教師埋首研究,面對直到退休前的學術競爭壓力,都可能造成情緒問題。一名曾受憂鬱症所苦的大學教授表示,老師基本上就是一群沒出過社會的人,真的需要輔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總統大選正熱,教研團體如果有解決的草案和共識,正是行動的時機,大學教師們要團結,跟社會與執政者交涉,不然只能任人宰割。...

1965年7月15日,旅美物理學家袁家餾(左)與吳健雄(中)夫婦返國,在機場接受媒體訪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曾參與原子彈計畫 1965年中研院女院士吳健雄首次回台

1965年7月15日,像重投慈母懷抱的遊子,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載譽歸來,這也是她第一次回台。這位馳譽全球的女科學家,隨著她的丈夫袁家騮的身後走下飛機,面對熱烈歡迎的場面,似乎難以抑制她溢於言表的興奮和喜悅。吳健雄受訪時說,「哥倫比亞大學已經上課了,我的課程還請人代講。所以這次回來不能停留太久,最多是一個禮拜。這一個禮拜中,除了出席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會議以外,也許有一兩次的講演,談談『對等律』的問題。」

中國大陸疫後復甦急欲吸引外資,但國外企業擔心自己會遇到跟馬雲一樣的遭遇。美聯社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EP107|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政治控制的兩難 專訪謝長泰院士

中國大陸面對美國從貿易戰、科技限制的處境下,推出包含「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等外界看來是由政治控制來影響經濟發展的政策因應。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中研院院士的謝長泰教授,來分析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政治控制的兩難。

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今年1月起從「先審查後刊登」改為「先刊登再審查」,招致學界論戰。圖為台大校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審革命/期刊先刊再審是未來大勢?學界論戰幾乎一面倒指出盲點

為打破科學界長期被影響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IF)綁架,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Open Access)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今年1月起從「先審查後刊登」改為「先刊登再審查」,投稿只要經過編輯接受,不論同儕審查結果是好是壞一律刊登,同時公開審查意見,招致學界論戰,有人認為可能「劣幣驅逐良幣」,且刊登數量變多必定會稀釋IF;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建議多加一道機制,讓作者自己也要負責。

1957年4月2日,時任總統蔣中正親自主持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並於會後和與會人士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7年中研院士會議首次在台召開 蔣中正親自主持

1957年4月2日,中央研究院第二次院士會議在南港的中研院會議室舉行,也是首次在台灣舉行,由時任總統蔣中正親自主持,報到院士19人,實到院士朱家驊、吳大猷、李方桂、蕭公權、李濟、王世杰、李先聞、董作賓、凌鴻勳9人,列席的有各研究所主任,籌備主任,研究員等30人,來賓有張其昀、陳大齊、劉真等3人。

大學教師資格的專業審查、採購案評選、專業獎項選拔等,不分地區都給出席費2000元,很多委員參加一次就敬謝不敏。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主計該鬆綁/演講費、審查費寒酸且繁瑣 台大教授籲:放下防賊心態

台灣主計系統向來以防弊為重,不少老師承受幾十年,深恐「主計治國」讓教育環境更惡化。老師舉例,演講費低廉又僵化,鐘點費上限2000元,只有私人公司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難以請到院士級;大學教師資格的專業審查、採購案評選、專業獎項選拔等,不分地區都給出席費2000元,很多委員參加一次就敬謝不敏;政府計畫報帳更寒酸且繁瑣。有台大教授指這些規定根本是「虐待人才」,呼籲主計放下「防賊」心態。

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預計2025年底啟用,圖為本月初動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藏書變垃圾/國圖搶救舊籍大作戰 避免珍貴藏書流落到大陸

學者憂心珍貴藏書身後無處去,許多圖書館又不收。國家圖書館表示,各圖書館收書標準不同,以國圖來說,早就公開徵集學者專家捐贈藏書,位於台南新營的國圖南部分館暨聯合典藏中心近日也已動工,2025年完工後可收1500萬冊書,希望能搶救學者「舊籍」,避免流往大陸或成廢紙。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從這次阿茲海默論文和Elizabeth Holmes (一滴血驗所有疾病)事件,都顯示不少科學研究者,臣服於權威,順從既有的知識隨波逐流。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科學界醜聞/阿茲海默症研究高牆被推倒 造假案凸顯研究者臣服權威

一篇被引用2300多次的Nature論文,竟然涉嫌造假。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篇歷時六個月的調查報告,指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學家Sylvain Lesné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其中就包括2006年在Nature發表的這篇開創性論文。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從這次阿茲海默論文和Elizabeth Holmes(一滴血驗所有疾病)事件,都顯示不少科學研究者,一樣臣服於權威,順從既有的知識,隨波逐流, 甚至重複沿襲,不批判不問證據。

1958年04月10日,中央研究院舉行第三屆院士會議,總統蔣中正(左起)及總統府秘書長張羣與會,中央研究院由新任院長胡適及卸任的代院長李濟迎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8年胡適就任中研院長 老蔣親赴院士會議

1958年04月10日,中央研究院第三屆院士會議上午在南港揭幕,總統蔣中正親臨參加,由院長胡適陪同在掌聲中進入會場,蔣中正身著黃呢軍常服,未佩徽飾,神情極為愉快,典禮開始,首由院長胡適致詞,強調以科學報國,然後恭請總統致詞,指出學術研究基礎工作實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

河南新冠疫情近日快速升溫,鄭州市民冒著風雪接受核酸檢測。中新社 國際

人為散播?封城10日 確診卻快速增加 陸檢測高層被捕

目前河南正遭受Delta和Omicron雙面夾擊。許昌、安陽、鄭州等市全員核酸做了好幾輪,但一家大陸最大的第三方檢測公司金域,爆出鄭州負責人「有傳播新冠病毒嚴重危險的行為」被警方拘捕的消息,震驚全大陸,讓人想起,2020年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時,「新冠病毒是人為洩漏」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