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WTO

中國大陸宣布,將就台灣對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ECFA首當其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EP105|兩岸經貿戰ECFA首當其衝 CPTPP成下一戰場?

中國大陸宣稱要調查台灣是否刻意以貿易壁壘,限制進口2455項商品,兩岸同時加入WTO已經20年,為什麼至今才開始調查,是否有政治因素?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來談兩岸經貿戰,以及對台灣至關重要的CPTPP、IPEF、台美FTA等各項經貿架構。

「多語臺灣,英語友善」行動聯盟認為雙語政策有違「國家語言發展法」多語台灣的精神。教育部回應會推動規畫國家語言教育,同時也致力提升英語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反雙語政策連署兩天逾5千人 教育部:同步保障國家語言

•教育部配合國發會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迄今執行一年多,教育部日前說明第二階段計畫重點方向和支持措施。但近日「多語臺灣,英語友善」行動聯盟則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認為雙語政策有違「國家語言發展法」多語台灣的精神,更已嚴重影響國家正常教育發展,建議停止錯誤政策。聯盟4月7日發起提案,4月11日通過檢核,12日進入復議階段,短短兩天獲得超過5000人附議通過,主管機關須在6月14日前回應。

學者認為,我方表達磋商意願為之過早,現在大陸不會理我們。圖為福建福州一物流園。中新社 財經

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政府喊磋商恐淪空談卻也沒步了?

中國大陸商務部日前宣布將對我方禁止2000多項大陸產品輸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學者及專家表示,政府的回應顯然和中國大陸「各說各話」,台灣政府對中國大陸產品進行限制超過20年,「早不提、晚不提,現在才提要走WTO(世貿組織)磋商,人家(中國)才不理你」。

歐洲與美國組成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將進一步合作對應中國的經濟脅迫,圖為去年6月G7國家領袖在德國舉行高峰會。美聯社 國際

美中台博弈/G7反制中國大陸經濟脅迫 可能開啟全球經濟冷戰

中國大陸現在要調查,台灣是否刻意以貿易壁壘限制進口2455項商品,兩岸同時加入WTO已經20年,大陸至今才開始調查,「不再惠台」,其實就是對台灣施壓,而且調查結果出爐日,就是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日,影響選舉的意圖明顯。 從國際的角度來看,這符合典型的中國大陸「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行為模式,台灣並不是首例,最近的十幾年來,中國大陸憑藉著經濟實力,基於政治目的,對違背其意向的國家,採取貿易制裁以及其他經濟性懲罰,試圖改變對方的政策,或殺雞儆猴,威嚇其他國家。

大陸禁台灣多項水產品,包括秋刀魚、魷魚、午仔魚衝擊大。午仔魚產地屏東縣首當其衝。記者劉學聖/攝影 財經

陸禁令連發 我向WTO提13次關切沒用 專家點出關鍵

中國大陸在110年4月,提出「中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 ,要求所有要賣入大陸的食品、水產品都需要登記;而大陸在108年11月在WTO/TBT(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委員會第79次例會,提出徵求意見稿」;農委會表示,政府在109年2月WTO/TBT委員會第80次例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迄今年11月第88次例會為止,共已提出9次關切。

台灣多項產品被中國大陸暫停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食藥署長吳秀梅(左)把責任推給中國大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吳秀梅、陳吉仲—民進黨卸責與墮落的照妖鏡

台灣多項農漁產品與食品因註冊訊息不完整,近日陸續被陸方暫停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除了搬出「不排除向WTO申訴」這已成為網路笑柄的制式反應,昨天還嗆藍委「去問中國」;至於食藥署長吳秀梅,傳出糕餅業者「佳德」因不願提供詳細配方比例而拒絕補件,更趁勢證實陸方確有要求,把風向操作成大陸想要竊取台灣鳳梨酥祕方。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如今對好萊塢片商來說,數億美元的大陸票房已成往事。路透/alamy 國際

人民幣難賺?好萊塢不再預算陸票房 歌手巡演也跳過中國站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娛樂休閒產業正面臨一個不安的現實:中國大陸的錢越來越難賺。現在,好萊塢電影公司在預測大陸票房時直接掛蛋,澳門百家樂賭桌空空如也,流行歌手世界巡演跳過中國站,那些曾將中國大陸視為重要成長市場的公司受打擊最深,如今坐失數以10億計美元。

大陸禁止台灣石斑魚進口,衝擊石斑養殖漁業,業者希望政府多開拓其他通路,幫助產業度過難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 EP67|陸禁石斑魚農委會稱「沒問題」 看清鳳梨的殘酷現實吧

中國大陸突襲暫停台灣石斑魚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稱「「鳳梨都可以克服,石斑魚更沒問題」,還拿6月13日的聯合報PO文說是「偏頗報導」。但為何我們採訪的內容,會跟主委發布的訊息差這麼多? 鳳梨過去9成以上銷陸,也是去年3月起中國下禁令的第一個受害者,不管政府再怎麼美化數字,鳳梨的多元外銷至今仍是一場空…

台灣的石斑魚遭到大陸海關下令禁止進口,自6月13日起實施,成為ECFA早收清單的18個農漁產品中的首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石斑魚被禁扯ECFA讓利 學者:讓利不等於一路開綠燈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日前以多次檢驗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禁用藥物、檢出土黴素超標理由,宣布自6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蔡總統以降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對於大陸禁台灣石斑魚決定做出的反應,有不意外與意外的部分,行政院長蘇貞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多位民進黨立委不意外地再度指責大陸的片面決定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傷害兩岸關係。

高雄富樂快篩出包疑大陸黑心品混充,檢調兵分多路展開搜索、約談及查扣。圖/調查局提供 焦點

午間快報/富樂快篩混充陸黑心貨 大鑫負責人聲押

高雄市政府採購美國知名品牌「富樂」快篩出包。新竹地檢署13日前往進口商高鑫、代理商大鑫資訊及存放兩公司快篩的倉儲搜索,約談高鑫負責人朱壽暉、朱妻王淑娟、大鑫負責人黃南競等人,檢方今晨5點依違反醫療器材管理及刑法妨害工農、詐欺等罪嫌偵辦,向法院聲請羈押黃南競,朱壽暉則100萬元交保、黃之助理10萬交保,其餘2人請回。

石斑魚被大陸禁止進口,蔡政府揚言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圖為WTO秘書長伊衛拉12日在日內瓦世貿組織部長會議開幕式發表談話。歐新社 觀點

一面抗中一面討讓利 這政府真是中二又無賴

從鳳梨、蓮霧、釋迦,到石斑魚被大陸禁止進口,蔡政府儼然已發展出一套固定旋律的三部曲,第一先罵老共違反國際貿易原則,第二祭出外銷、內銷及加工等三箭,最後就是揚言告上WTO。這種戲碼連著演三回,邊際效應愈來愈低,昨天換到政委鄧振中登場。他趁著WTO召開部長會議暗批大陸不讓台灣農漁產品進口,違反WTO自由與公平貿易的原則。鄧振中不說還好,其實大陸長期對台灣片面讓利早已違反WTO原則,結果現在奶嘴一被拔就哇哇大哭,也讓人見識到這個政府無賴的一面。...

蔡總統譴責陸方禁台石斑魚,信心喊話請國人支持漁民。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焦點

為石斑魚喊告WTO不見行動 背後都是政治盤算

中國大陸以檢出禁用藥物為由,宣布自6月13日起,暫停受理台灣石斑魚輸入。對於大陸片面決定,蔡英文總統認為傷害兩岸關係,指示啟動多元對內行銷、調節產量及獎勵外銷等因應措施,相信台灣挺過禁止鳳梨銷陸難關,這次也可以。農委會說,從未在銷陸石斑魚檢出禁藥,大陸違反國際貿易規範甚明,除要求提供科學證據外,不排除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

焦點

圖解新聞/陸又出禁銷老招 石斑魚產業影響有多大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大陸既水果戰爭後,又對台灣石斑魚祭禁銷令的影響。中國大陸前晚宣布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國內至少逾3000公噸石斑魚銷路恐受影響。蔡英文總統昨表達嚴正譴責,指對岸再次違反國際貿易規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再度提出不排除到WTO申訴。

各國設置的出口禁令,使價格已居歷史高點的穀物、食用油、肉類及肥料等更昂貴,甚至有錢還難買到。圖為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港口工人正在搬運農業肥料。圖╱紐約時報 國際

有錢也買不到麵粉?各國紛祭食物出口禁令 缺糧噩夢席捲全球

俄烏開戰以來,新一波保護主義大浪衝擊全球,有數十個國家為確保本國民眾的食物及大宗商品,實施出口禁令,包括烏克蘭限制葵花油、麵粉、燕麥出口,俄國禁止肥料、糖及穀物出口,生產全球半數以上棕櫚油的印尼,現已暫停出貨,土耳其停止出口奶油、牛羊肉、玉米及蔬菜油。這些辦法,對全球食物供應造成什麼衝擊?

俄烏戰爭開戰迄今,中國大陸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貿易仍透過中歐班列繼續進行。圖為自西安開往哈薩克的中歐班列。 新華社 國際

俄烏衝突下中烏貿易逆勢成長 中歐班列成關鍵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4月13日舉行2022年第一季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時,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今年一季度中國對俄羅斯進出口人民幣2430.3億元,對烏克蘭進出口達295.9億元,兩者都保持同比增長態勢,海關將繼續服務中國與俄羅斯、烏克蘭等相關國家的正常經貿合作。這讓人跌破眼鏡,戰爭的兩方貿易量還能上升?貓膩究竟出在哪裡?

國人愛吃麵食的占比已和米食相當,麵食原料幾乎全仰賴進口,俄烏戰爭牽動國際原物料大漲,台灣麵食也跟著調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俄烏戰爭牽動原物料大漲 荷包緊縮背後竟是因為國人愛吃麵食

俄烏戰爭開打,牽動國際原物料大漲,儘管經濟部信心喊話不受影響,但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貨運費價格續飆,還看不到漲價的盡頭,多數麵食業者不堪成本墊高,陸續宣布調漲,甚至有業者乾脆增加公休日,民眾荷包變相緊縮;深究其因,國人愛吃麵食的占比已和米食相當,麵食原料幾乎全仰賴進口,才會「國外打仗,台灣跟著漲價」。

民進黨政府決定開放福島5縣食品輸台後,現行對日本食品的嚴格標示及抽檢規定是否跟著鬆綁,是一大重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福食來了】民進黨「突襲」開放福食 為何也想入CPTPP的南韓卻能維持禁令?

福島食品解禁,府院黨及執政黨團1月中下旬密集商議、溝通,強調須以「國際標準、科學證據」為依據,解除日本福島5縣食品輸台禁令,一如國民黨先前預期,今天蔡政府果然以「突襲」方式宣布開放。

經濟部長王美2021年12月曾在立法院表示,是否開放日本福島5縣等食品,將會是未來CPTPP談判時會碰觸的重要議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從萊豬、清酒關稅到福食 台灣的步步退讓能換到想要的嗎?

行政院衛福部、農委會等部會官員1月14日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討論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相關事宜。蔡英文總統2020年8月28日舉行記者會,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美國豬肉前例,有幾件事,民眾應該先知道。...

公投倒數72小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政府開放萊豬後,沒有一個豬農上街頭」,成了「反萊豬」的最佳助選金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沒有豬農上街頭」得意忘形的陳吉仲會成反萊豬最佳助選員?

公投倒數72小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得意的說,「政府開放萊豬後,沒有一個豬農上街頭」。按陳吉仲的邏輯,因為豬農不上街,所以政府開放萊豬是正確的,原來在民進黨政府眼中「顧好豬農的口袋 」比「國民健康自主權」還重,得意忘形的陳吉仲,小心廣大的消費者反撲,「沒有一個豬農上街頭」反成了「反萊豬」的最佳助選金句。...

20年前大陸入世時,美國試圖讓大陸信服自由貿易與市場開放,但在大陸還未完全心悅誠服之際,反而是美國先叛離了自己的信仰。圖為2011年白宮前賓州大道上一處美中兩國國旗。美聯社 國際

【大陸入世20年/下】美國任性妄為催生中國狼性 陸扭轉遊戲規則建立新經濟同盟

入世20年,中國大陸走到了經濟發展新路口。回首過去,當年入世,開始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幾乎舉世歡迎,與今日美中因地緣政治競爭導致貿易戰,不可同日而語。如今歐美防備大陸國力強大,警惕高科技無限制流向大陸,導致大陸對自由貿易與WTO規範,也開始從自己的利益來考量。 大陸在入世僅20年之際開始走了回頭路,這難道是個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