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去年12月宣布禁止台灣部分酒類、水產品等進口,經藍營人士赴陸協調,陸方宣布對金酒公司等63家企業給予註冊,可望恢復出口,也前往協調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認為,與其坐在那裡乾瞪眼,不如直接行動,這番話直接戳中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罩門,在兩岸經貿金額不斷攀升之際,政府基於意識形態與政治考量,繼續漠視與對岸溝通,如此政府只能用「失能」兩字來形容。 回顧一下,從前年1月開始,陸方陸續禁止台灣各類產品進口,1月禁肉品,理由是有萊豬、禽流感風險,3月及9月禁止鳳梨、蓮霧與釋迦,理由是檢出介殼蟲,去年1月開始,大陸實施新版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2022年起,所有輸陸食品業者皆須向海關總署註冊,同年8月有柑橘類水果、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及糕點茶葉被禁。
陳建仁、鄭文燦還要面對政治上的質疑,包括高端、論文等議題兩人都有「前債未清」,媒體人趙少康就譏為「不倫內閣」。此外,這次布局也可看出蔡總統主導的強烈意志,未來陳建仁在蔡英文、賴清德「兩個太陽」的曝曬下,能否走出「溫柔堅韌」的新路線?也考驗陳建仁的手腕與智慧。
對民進黨同志們而言,經歷2022年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震撼彈之後,黨公職最害怕的就是2024年大選再敗,因此去年底敗選後不滿內閣不動如山的聲浪高漲,終於迫使蔡英文讓步、蘇貞昌下台,如今換上陳建仁組閣,蘇、陳兩人今天齊呼「天佑台灣」,迎戰2024大選,迫切需要戰鬥內閣讓民進黨走出頹勢,在野黨已磨刀霍霍,光靠大仁哥「溫柔堅韌」的聖光,想延續政權,挑戰艱鉅。
蔡英文總統今天將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行政院長,蔡英文在最後1年4個月的任期找過去的「副手」擔任閣揆,向黨內各派系傳遞「我仍是大當家」的訊號,但也招來「總統兼閣揆」的政治聯想,而形象溫潤的新閣揆只剩「人形立牌」的功能。
日前新北市長侯友宜在臉書中曬出自己親自下廚,幫家人煮年夜飯,其中一道餃子竟然成為農曆年假期中的政治口水戰,因為綠營側翼名嘴將水餃形容成是侯友宜向深藍表態、向中國輸誠,網友則翻出過去蔡英文、賴清德等民進黨人,過去也愛吃餃子甚至包過餃子,水餃這種平民小吃,到了綠營側翼卻成為舔中賣台的萬惡食物,究竟是誰在撕裂台灣,已經顯而易見。
內閣改組終於拍板定案,歷經千折百迴,前副總統陳建仁點頭答應蔡英文總統接掌閣揆。蔡英文解決了「找到人」接替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待命的空缺問題,卻未必解決得了民進黨在歷經激烈地方選舉大敗後施政大失民心的千瘡百孔。
農曆年前所爆發的螺螄粉之亂,讓大陸製零食在台熱銷的實情浮上檯面,因為外包裝有「中國人」的文案,再度碰觸民進黨政府恐中、厭中的玻璃心,產品被政府明令下架也不足為奇,只是這起事件,所暴露出的絕對不會是統戰這麼簡單,政府對於大陸銷台製品,採民粹式的政治指導經濟手段,格局之小令人搖頭;以此邏輯,大陸官媒在各大影音社群平台皆有帳號不定時上傳官宣素材,要不要把Youtube、Facebook等社群平台一併查禁,以免國人收看後被統戰?
昨天是大年初三,過年這幾天,政治人物照例忙得很,幾位大咖忙著到各地宮廟發放福袋既應景又討喜。在充滿年味的年節期間,憂國憂民似乎顯得不合時宜,但仍忍不住要提醒意欲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與其發福袋、發現金,不如給民眾想要的國泰民安。
新北市長侯友宜若想更上一層樓,不論是否訪問新加坡,都必須進一步理解新加坡自1965年建國以來的「由棋子變棋手」的諸多理念與實踐,進一步弄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新加坡過去曾非常清楚自己的「棋子」角色不可能在一時半刻褪掉,更不可能瀟灑轉頭就離開這盤棋局。侯友宜的「不當強國棋子」,其指涉對象、內涵要義至今模糊抽象。「不當強國棋子」看似口號,又像政治興奮劑。解讀範圍,與吐槽空間,都大。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農曆春節前的最後上班日率內閣總辭,蔡英文總統不但沒公開表態准辭、同時宣布新閣揆人選,甚至迄今仍未確認由誰組閣而導致派系放話、地方傳聞不斷。蔡英文已數度提到今年國家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如果連找一個適合人選來率領行政團隊迎接挑戰都不順利,未來新內閣的表現很難讓人期待。
行政院長蘇貞昌於19日請辭,但卻仍在「總統未准辭、沒有接替人選」的尷尬局面,迄今為止,還處於各方「猜猜猜」的階段。多人被點名可能接任,但每個人選也各有問題。這一波內閣改組僵局,雖然蔡英文總統應該有「主案、備案」甚至「備備案」,但還是充滿變數。如果最後竟是蘇貞昌繼續留任,恐也不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