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元氣醫聲 EP1|慢性共病照護複雜 病人從基隆跟到林口 程文俊:應發展整合醫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心臟內科權威程文俊與不少患者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讓患者甘願隨他「轉調」。記者胡經周/攝影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心臟內科權威程文俊與不少患者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讓患者甘願隨他「轉調」。記者胡經周/攝影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台灣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雙重夾擊下,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平均壽命延長,但慢性病影響越明顯。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心臟內科權威程文俊指出,台灣糖尿病人口逾200萬,高膽固醇患者也有400餘萬,高血壓患者則有500多萬,成年人口體重過重及肥胖者,比例更是高達50.3%,他直言,加速攀升的慢性病罹病人數,以及各個慢性病之間的共病問題,需要各界共同解決。

但是慢性病的共病的問題極為複雜,可以如何解決?慢病患者該去哪裡求助?AI智慧醫療,甚至是時下最夯的Chat GPT可能取代醫師嗎?打開PODCAST的慢病放大鏡的【心腎糖系列】,聽醫界領袖溫暖分享,一起過對好日子!

📣本集重點

  • 01:44:40年從醫之路從誰啟發?國小立志當醫師。
  • 05:54:一家三代都是我的病人,醫病關係綿密感動人心。
  • 11:50:慢性病共照時代,醫院如何變革?
  • 18:15:40週年院慶帶隊,第一次就登玉山?山友:沒看過這麼大膽的人。
  • 21:05:慢病管理如登山,持之以恆、建立習慣。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慢性共病照護複雜 病人從基隆跟到林口 程文俊:應發展整合醫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是國內酒癮防治專家,幫助許多人戒酒。圖/方俊凱提供

元氣醫聲EP14|千杯不醉健康嗎?關於飲酒的7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現代人交際應酬,總離不開酒,但是你知道,原來只要喝酒,就有可能傷害腦和肝嗎?而且酒量越好、越練酒量,傷害的程度越大,甚至容易成癮,成為酒鬼! 如果社交應酬需要喝酒,那該怎麼喝才剛剛好,或是該做哪些措施避免喝醉?隔天宿醉頭痛,又如何怎麼解酒?歡迎點擊報導,讓酒癮防治專家方俊凱為你解惑關於酒的7大迷思!

此次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分享,他與選手之間的暖心故事。記者黃義書/攝影

元氣醫聲EP13|能與戴資穎談未來退休、王子維打羽球也相讓 解密杭州亞運醫療長林瀛洲與選手的革命情感

延後一年舉辦的杭州亞運9月23日登場,台灣共524位選手出戰,羽球天后戴資穎、體操王子李智凱等人都將再次披上國家隊戰袍,尋求奪勝機會。然而,選手場上爭取榮譽,下場可能滿身傷,這時就需醫療團隊協助復原,朝夕相處下,培養出革命感情。 這次邀請到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分享,他與選手之間的暖心故事,像是跟戴資穎聊到未來退休規畫、王子維跟他打羽球會放水等等。此外,霹靂舞、電競等新興運動項目的選手又該如何照護?只有頂尖選手才有醫療團隊支持嗎? 為出戰杭州亞運的台灣運動健兒加油之餘,也來聽聽他們背後與醫療團隊的故事吧!

藥害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組長吳宛倫說明,能申請藥害救濟的條件。記者葉信菉/攝影

元氣醫聲EP12|吃藥發生嚴重副作用怎麼辦?原來藥害救濟管藥物不管疫苗 這6種情況也不行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可不只是一句廣告用語,它實際上是表示身體出現過敏警訊。台灣是少數國家有藥害救濟制度的,只要正常合法使用醫師開的藥物或詢問藥師後使用的藥物,導致嚴重過敏至住院等重度障礙的情形下都可以申請救濟,最高金額有300萬,20多年來救濟金額總數累計已有5億7千多萬。 但救濟制度也有不能申請的條件,你自己亂吃藥、從國外買來的藥、正在實驗中的藥物等等6種情況都不行。另外,藥害救濟只管藥物嚴重不良反應,打疫苗出現副作用,不在申請行列,民眾電話不要再打錯了!!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關渡醫院透過科技,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記者蘇建忠/攝影

元氣醫聲EP11|陳亮恭解讀台灣超高齡社會2問題 帶領關渡醫院整合科技從社區到個人

「2025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加上台灣老化速度高居全球第三快,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難道迎接我們的,是又老又病的未來嗎? 幸好危機就是轉機!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現在關渡醫院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智慧醫院,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這樣的經驗未來還有可能成為東南亞的榜樣!? 趕快收聽本集節目,聽聽陳亮恭描繪未來超高齡社會如何利用科技的藍圖吧!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