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I

台積電研發副總余振華8日退休,服務年資高達31年。去年他因為發明關於AI的關鍵技術,獲選中研院工程院士。記者曾吉松/攝影 財經

半導體風雲/研發六騎士功成身退 台積迎向CoPoS技術

台積電高層人事異動,研發副總經理暨台積卓越科技院士余振華8日退休。余振華是台積電「研發六騎士」之一,協助台積電奪得蘋果處理器代工大單、帶領台積電打造CoWoS先進封裝獨領AI晶片風潮的「研發六騎士」全數功成身退,也象徵台積電正式宣告CoPoS技術平台取代CoWoS。

AI領域博士的職涯選擇五花八門,學術界、科技業、金融界都爭相招手;相較之下,學士生的就業市場則困難許多。路透 國際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近年來AI產業薪資飆升,Meta開出七位數甚至八位數的高薪延攬資深AI研究人員的消息曝光,讓這股風潮成為新聞焦點。而這類高額聘雇也可能正拉抬「新鮮人」博士的起薪水準。美國西北大學電腦科學教授伯恩邦(Larry Birnbaum)正積極延攬一位前途無量的博士生成為研究助理,但這位人才同時也被Google盯上。伯恩邦無奈地說。高額聘雇可能正拉抬「新鮮人」博士的起薪水準。儘管這些剛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業界經驗,卻已獲得原本只屬於主管與高階主管級的百萬年薪待遇。

報紙

中市AI應用 挨批少導入市民服務

各縣市公共治理普遍運用AI科技,台中藍、綠議員質疑市府設有數位治理局,但多用於內部稽核,鮮少導入市民服務與互動,發展牛步...

2024年3月13日,歐洲議會通過AI法案(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並於同年5月21日由歐盟理事會批准,為全球首部AI監管法規。路透
財經

簡立峰專欄/AI治理成全球新戰場 台仍「一片空白」

編按:每周一推出「簡立峰專欄」,簡立峰為國內知名AI專家,現為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創新經濟顧問、曾任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憑藉其縝密分析與深度觀察,帶領讀者全方位掌握AI核心脈動。 Q:美國白宮人工智慧事務主管薩克斯(David Sacks)日前警告,中國在AI模型的進展可能只落後美國3至6個月,若政府過度監管,恐導致美國在全球競爭中失去主導地位。面對全球AI競賽加劇,美中、歐盟與日本在AI治理上的思維模式有何差異?在各國監管路線分歧的情況下,AI治理是否可能成為技術發展的瓶頸?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全球規則未明的挑戰?

外國媒體調查發現,日本早稻田大學、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等至少有8國家、14所知名大學的英文研究論文,對大型語言模型下達「隱藏命令」,要求給予這篇論文高度評價。圖非新聞當事人。美聯社 國際

國際名校論文嵌隱藏指令 對抗AI成正義還是評價操控?

日常生活應用生成式AI的場合愈來愈多,研究者在撰寫期刊論文,它就是非常好的輔助工具。不過有外國媒體調查發現,日本早稻田大學、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等至少有8國家、14所知名大學的英文研究論文,對大型語言模型下達「隱藏命令」,要求給予這篇論文高度評價。論文的共同作者受訪時,有人承認不恰當,有人反駁是為了對付「懶惰的審查人」。

福岡女子商業高等學校展示筆記自動摘要的AI功能。(圖/每日新聞) 報紙

高中生開發 AI

聞故事:日本福岡女子商業高等學校的「AI社團」今年春季參加在山形縣舉辦的第5屆「AI甲子園競賽」,勇奪研究主題組優勝。該...

全球各國積極倡議重啟核電或擴大核電產能,掀起一波核能復興浪潮。圖為美國喬治亞洲沃格特爾核電廠。(歐新社) 報紙

美歐重啟核能布局 核電成為全球能源再轉型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刺激國內「核復興」,歐洲也因能源安全考慮向核電開大門。6月22日,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

T1機器人在會場上,向觀眾展示踢足球。(圖/美聯社) 報紙

機器人足球賽

2025 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機超)總決賽,日前在中國大陸亦莊上演,吸引網路1.36億觀看量。本次「機超...

業界人士指出,資料中心人員的待遇目前還稱不上是科技業的「金字塔頂端」,但隨著AI熱潮湧現,企業正爭相投入這個新戰場,有「兩種職位」的行情可望水漲船高。路透/Alamy 國際

AI熱潮下資料中心鬧人才荒 「兩種職位」行情看漲

隨著AI應用暴增,資料中心成為數位基礎建設的關鍵戰場,背後維持系統穩定的技術人員需求暴漲,這些默默無聞的「網路消防員」正悄悄成為企業爭搶的對象。但即便如此,人才仍供不應求,許多企業甚至提早進駐技職學校搶人;業界透露,有「兩種職位」的行情可望水漲船高。AI時代真正的金脈,會藏在這些看不見的機房角落嗎?

「降低數位落差X健康講座」現場氣氛熱烈,民眾踴躍提問。記者閻廣聖/攝影 報紙

深偽技術換臉變聲 識破AI詐騙 律師傳授4要訣

你以為視訊電話那頭是許久不見的親友?或是老闆透過視訊給你緊急指示?慢著!這些可能是詐騙集團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的最新技倆...

報紙

一位兒科醫師的抵抗AI宣言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醫學。根據多項研究,AI在判讀肺結節、乳腺癌等疾病影像的準確率,已達到甚至超越部分...

報紙

疾病診斷重要管道 女性別怕做內診超音波無法取代內診停經後也要定期檢查

精彩提要 羽衣甘藍強化骨骼 防黃斑部病變 P06 喝零卡可樂 更容易肚子餓 P07 【名家專欄】一位兒科醫師的抵抗AI...

屏科大學生展示整合數位孿生與AI技術,並取得專利與獲獎的水果瑕疵光學檢測機具。圖/屏科大提供 報紙

屏科大學生 AI創意獲專利

屏東科技大學智慧機電學士學位學程舉辦「2025年第1屆實務專題成果展」,學生結合AI等最新科技,研發許多創新作品,讓人驚...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在巴黎科技展說明各類型機器人的應用。路透 國際

輝達奪回全球市值王 黃仁勳如何顛覆企業專注本業之道

黃仁勳帶領的AI巨擘輝達6月25日在華爾街股市收盤時市值暴增至3.77兆美元(新台幣110兆元),再度登上全球市值最高企業寶座,黃仁勳的個人資產也來到1345億美元(新台幣39兆元)。耶魯商學院教授分析,黃仁勳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竟然是「不務正業」?

面對AI普及、變化更快的時代,家長已經很難完全依賴學校。美聯社 財經

簡立峰專欄/家長面對AI陪伴狂潮 要漸進放手+真實陪伴

編按:每周一推出「簡立峰專欄」,簡立峰為國內知名AI專家,現為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創新經濟顧問、曾任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憑藉其縝密分析與深度觀察,帶領讀者全方位掌握AI核心脈動。 Q:方舟投資(ARK)最新報告預估,到2030年,用戶與AI陪伴( AI companionship)相處的時間,將從每年12億小時增加至約7000億小時;AI陪伴相關平台營收更將達1500億美元。AI陪伴為何有如此大的市場?哪些應用最具潛力?又有什麼可能風險?

大陸年輕人近年面臨求職困難,大陸官方也持續透過政策淘汰冷門科系,增設符合當下產業需求,或國家發展需要的學科。中新社 兩岸

陸大學科系洗牌潮 選到「天坑專業」難逃被AI淘汰?

中國大陸大學院校(高校)出現「大洗牌潮」!其中,攸關AI學科迅速崛起,還直接以「薪情」良好為訴求。如南京大學AI系首屆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破30萬元人民幣,震撼全場。相對地,也有大批傳統大學科系因就業率低慘遭撤銷。面對「AI高薪」與「夕陽退場」的強烈對比,大學畢業薪資差距正成為新焦慮源。選錯科系,難道真的「畢業即失業」?這波由AI引領的教育轉向,是否也正在悄悄重寫你我的未來?

AI伴侶成為現代人與真人談戀愛的另類選擇,然而技術上的不穩定,也讓不少使用者產生強烈情緒創傷。中新社 兩岸

「我有AI男友不想結婚」 人機戀潮讓中國婚育雪上加霜

「我和AI戀愛一年,比現實裡的愛更深刻,因為他給我的不光是普通戀愛中的情緒價值,還有精神上、思想上的價值。」90後(1990年後出生)的中國大陸用戶諾諾(化名)這樣說。 中國正加速邁入「超單身時代」。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中國單身人口將突破3億大關,直逼美國總人口數,等於每5人就有1人單身,連帶影響生育率。年輕人不婚不生,除因現實層面的財務、內捲等壓力,AI聊天機器人的出現,也正改寫中國年輕人的社交與情感模式,在生活壓力、情感焦慮與數位依賴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與AI談戀愛」已不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種「更划算、更自在」的親密選擇。

一名男子在基輔展示空襲警報的應用程式。每當空襲就會發出警報聲,由電影「星際大戰」中飾演「路克天行者」的男星馬克漢米爾配音,會傳出低沉且平穩的嗓音提醒民眾找尋掩護。美聯社 國際

烏克蘭成戰火下全球最數位化國家 怎麼辦到的?

烏克蘭雖然在打仗,仍積極發展數位政府服務,光靠一款App就可提供繳稅、結婚登記等數十種政府服務,用戶逾2000萬人,成為全球數位化程度數一數二的國家。烏克蘭怎麼做到的?

在以伊戰爭停火、AI狂潮與資金回流助攻下,上周台股終場收在2萬2580.08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本周台股/台股波段新高藏危機 五雷轟頂恐引爆變盤?

在以伊戰爭停火、AI狂潮與資金回流助攻下,上周台股強勢上攻534.34點,周線漲幅2.42%,終場收在2萬2580.08點,改寫波段新高。然而,AI龍頭輝達股價創高之際,執行長黃仁勳悄然啟動全年賣股計畫,尚有近590萬股潛在賣壓待釋;美國聯準會關注的通膨與就業數據也將陸續公布,配合新台幣升值、第2季財報將至,台股本周恐將面臨一場不確定風暴的壓力測試。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在蛇年央視春晚上跳舞,憑著跳東北民俗舞蹈「扭秧歌」爆紅,圖為機器人在春晚後台。新華社 財經

6國積極投入人形機器人與AI融合 全球量產新戰場正成形

宇樹機械人G1人形機器人在蛇年央視春晚上,憑著跳東北民俗舞蹈「扭秧歌」爆紅;美國特斯拉最近公布,人形機器人Optimus打開垃圾桶,準確地幫忙倒垃圾。從中國北京到美國矽谷、從德國慕尼黑到韓國首爾,人形機器人與AI的融合不再只是未來式: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向產線,從概念走向應用。美、中、歐、日、韓等國家已相繼啟動國家層級的政策與資源動員,目標在這場AI與製造融合的新戰場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