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川習會可能時間點曝光,預計將是一場涉及經濟、科技、國際安全與地緣政治的「大交易」,牽動美中未來發展。而在美國總統川普傳出採取「聯俄制中」之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前往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亭,使得美中峰會的時機選擇更為微妙,背後隱藏哪些戰略意涵? 看點2: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遭逮捕引發國際關注,外界普遍認為背後存在政治動機,也讓杜特蒂與馬可仕家族的權力鬥爭浮上檯面,這場政治風暴將如何影響菲律賓未來政局?杜特蒂還能捲土重來嗎? 看點3: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協議,背後可能暗藏謀畫;俄羅斯則認為停火協議是陷阱,「原則上同意」但細節仍待討論,讓談判陷入僵局,川普則回應,樂意和普亭通話討論,美俄烏三方背後有何盤算?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後,宣布未來4年將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投資內容包括研發中心,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川普此舉除為美國創造工作機會外,背後還有什麼布局和目的?台灣又該如何應對? 看點2: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的關稅戰過去一周高潮迭起,全世界各國都在觀望,川普未來是會繼續殺雞儆猴,還是會因擔憂國內通膨而收手? 看點3:美國總統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不歡而散後,美方祭出暫停軍援等施壓手段,造成烏克蘭龐大壓力,但美方想要的恐怕不只是澤倫斯基放軟姿態或道歉,背後還有其他盤算。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隨著美國外交轉向,中俄領導人於俄烏戰爭3周年之際再度通話,重申「患難與共」的夥伴關係,意在向各界表明——北京不會因美俄關係升溫而改變對俄羅斯的支持。 看點2:德國保守派基民/基社聯盟睽違3年重返執政,幾乎篤定成為下任總理的梅爾茨如何平衡內部政治分歧與外部國際壓力,尤其是極右翼另類選擇黨崛起及歐洲安全局勢急遽變化,將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 看點3:美國與歐洲盟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分歧日益加深,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的投票結果再次撕裂西方陣營,歐洲會否隨著情勢轉變屈服於美俄協議值得關注。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灣計畫提升國防預算與對美軍購,不僅出於安全需求,也涉及政治權衡。如何透過軍購與半導體布局維持美台關係,以及川普是否可能與中國大陸達成交易、進而威脅台灣安全與戰略環境,變數仍多。 看點2:面對美國新一輪汽車與半導體關稅風暴,日本與南韓積極尋求應對策略,儘管努力透過產能轉移與川普家族影響力爭取條件,但能否成功突圍仍有待觀察。 看點3:美國總統川普不僅強烈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還預告可能與俄國總統普亭會面,顯示兩國可能聯手推動新一輪外交布局,烏克蘭與歐洲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貿易戰進入新階段,經過第一輪磨練,中國在應對關稅戰上更具經驗,將有更多的反制手段,而未來雙方可能會有更多的關稅博弈,尤其是在貿易協議執行方面,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的長期挑戰。 看點2: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看似有進展,但實際上充滿不確定性,人質交換雖勉強維持談判動能,卻無法掩蓋加薩局勢的脆弱和平,尤其是川普拋出的「清空加薩」言論,更讓地區局勢雪上加霜。 看點3:川普與普亭通話後,表示將展開烏克蘭和平會談,兩人並計畫盡快會晤。這暗示美俄可能在無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達成協議,恐使基輔面臨極大外交困境,也將加劇歐洲國家的不滿。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生效後,北京迅速反擊,美中貿易戰2.0正式揭開序幕,兩大強國關稅對峙是否將引發一場更大規模的貿易衝突? 看點2: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長期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環,但近年來卻被川普視為眼中釘,批評其將全球主義置於美國利益之上,計畫關閉這家美國主要的海外援助機構。 看點3:川普揚言接管加薩引發爭議,打破美國數十年來對以巴問題的立場。這是他上任後首次就中東政策發表言論,其極具擴張主義色彩的外交策略,背後反映地產商人的思維盤算。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關係現在逐漸形成「大交易」態勢,不僅涉及關稅,還包括TikTok所有權,而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將兩者掛鉤,好讓其在與北京談判時能有更多籌碼。 看點2:俄羅斯自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經濟持續面臨不確定性,川普威脅俄國總統普亭若不盡快達成解決方案,將對其徵收高額關稅,但此舉卻被視為徒勞無功。 看點3:川普上任後雷厲風行打擊移民,包括取消出生公民權、驅逐美國境內無證移民、加強美墨邊境管制等措施,儘管這些政策能否順利落實仍存變數,但對川普而言,展現強硬姿態才是關鍵。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再出晶片管制重拳,新規除針對中國大陸之外,還限制約120個國家的晶片運算能力輸出,核心目標是確保先進運算技術留在美國及其盟友間,同時遏制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影響力。 看點2:相較於美國與日本互動冷淡,中日最近的交流日益熱絡,甚至有望在今年實現領袖互訪,兩國走近引發外界擔憂美日同盟可能在川普執政後動搖。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的外交政績並非無懈可擊,卻也瑕不掩瑜,自詡最大成就之一是重建美國的對中競爭策略,並加強與印太地區盟友合作。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海底電纜承載大部分國際數據傳輸,已是重要戰略資源,然而結構上的脆弱性也使其成為潛在攻擊目標,台灣現有的14條電纜一旦中斷,將對經濟及國家安全造成毀滅性影響。 看點2:新日鐵公司擬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的交易案,遭美國總統拜登以國安風險為由擋下,兩家公司罕見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此次事件或引發日本的信任危機。 看點3:被視為美國準總統川普心腹的馬斯克跨國干政,正引發愈來愈多國家擔憂,外界對他逐步提高警覺,主要基於三大原因。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在2024年底接連有不少新武器曝光,包括網路上流出第六代戰機試飛畫面,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也在上海下水。中共在此時頻秀肌肉,背後有嚇阻台獨、示威全球、安撫內部3層意義。 看點2:南韓政局持續動盪,總統尹錫悅與公調處因逮捕令在官邸對峙,政壇混亂、韓元重貶之際,又發生179人罹難的空難悲劇,考驗甫接手國政的代理總統崔相穆政治手腕和處理能力。 看點3:美國2025一開年就接連發生2起恐怖攻擊,加上去年聖誕節前夕德國的車輛衝撞案,全球近期陸續出現類似恐攻手法的案件,背後恐藏有模仿效應隱憂。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共黨刊近來為捍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權威與《解放軍報》隔空互槓,值此之際軍方再傳人事搬風,4名上將神祕缺席中共中央軍委上將軍銜晉升儀式引發外界揣測。 看點2:北韓派遣約1.2萬士兵支援俄羅斯部隊,卻因缺乏現代作戰經驗以致損失慘重,但平壤當局仍計畫持續增援,以此換取俄羅斯飛彈與潛艦技術及新式戰機等回報。 看點3:美國準總統川普繼嘲弄加拿大是美國第51州後,又連續拋出控制巴拿馬運河、收購格陵蘭等構想,引發有關國家強烈反彈,紐時指其「美國優先」極具擴張主義色彩。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準總統川普向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就職典禮邀請,儘管北京反應冷淡,但這番善意之舉為雙方可能的高層會談鋪路,明年或有機會迎來川普2.0的首次「川習會」。 看點2:德國將於明年2月23日提前舉行國會大選,總理蕭茲視此為重振政黨命運的機會,反對黨黨魁梅爾茨則正虎視眈眈。而近來西方國家一連串政局動盪,亦反映出川普當選後的衝擊與影響。 看點3:以色列和土耳其在敘利亞權力真空之際取得戰略優勢,隨著川普即將走馬上任,其不願捲入敘利亞衝突的立場將如何震盪中東局勢?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共解放軍連續3天畫設保留區,在台海周邊、東海及南海部署超過90艘軍艦及海警船,對於是否進行「軍演」保持沉默,背後有何戰略考量? 看點2:南韓政治動盪持續升級,總統尹錫悅被彈劾加劇了政治不確定性;經濟學家也發出經濟風險上升的警告,且反對派主導的預算削減可能衝擊對關鍵產業的財政支持,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與發展。 看點3:過去20年來,歐盟經濟成長速度一直低於美國,而中國大陸正在迅速追趕,如果法國和德國因政治癱瘓無法有效應對,將進一步削弱歐洲競爭力。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總統賴清德首次元首外交前往南太平洋訪問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三友邦,期間並過境美國夏威夷及關島,此行意在傳遞什麼訊息?鞏固友邦又具有什麼政治意義? 看點2:不當戒嚴讓南韓總統尹錫悅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彈劾案雖在執政黨杯葛下失敗,但為降低人民及國際社會疑慮,國民力量仍將暫停其職務,並宣布「黨和政府將共同承擔管理未來國家事務的責任」。 看點3:敘利亞長達13年的內戰,因反抗勢力接連拿下多個戰略重鎮及首都大馬士革,再度引起國際關注。其中俄羅斯與伊朗的行動格外受矚,敘利亞衝突對這兩個國家有何關鍵意義?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共軍反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習家軍」苗華成為最新一位落馬的高階軍官,同時國防部長董軍遭調查的傳聞甚囂塵上,此次事件不僅動搖軍隊權力結構,也對習近平領導威望帶來嚴峻挑戰。 看點2: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因北韓參戰而加劇,外傳川普團隊傾向與金正恩「直接對話」化解僵局,但平壤當局現在並非毫無選擇權,埋不埋單取決於美方條件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看點3: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在美法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協議生效後雖硝煙再起,但雙方克制行動讓協議或得以維持,這將如何改變美國準總統川普明年1月上任時所面臨的局勢?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香港民主派「47人案」宣判及黎智英案續審接連登場,中國大陸與香港如何藉此安撫外資?中英關係及中美關係發展又為何牽動黎智英的命運? 看點2:在俄烏戰爭進入1000天之際,烏克蘭使用美英法提供的長程武器,首度越境打擊俄羅斯,緊張情勢急遽升高。拜登政府為何突然鬆綁烏克蘭長程武器限制?普亭會在川普上任前冒核戰風險嗎? 看點3: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明年1月20日上任後擬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出動軍隊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其中無證中國役齡男子將是首批驅逐的目標群體之一。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就任在即,外傳台灣將向美國新政府提出一份總額高達150億美元的軍購清單,以此展現誠意及自我防衛決心,但川普買不買單及背後潛藏的預算隱憂,都將成為賴清德政府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看點2:東北亞局勢因北韓頻繁發射導彈、加強與俄羅斯合作而日益複雜,美日韓如何應對俄朝之間的緊密合作?又希望從中國大陸獲得哪些支持? 看點3:川普的內閣人事布局逐漸成形,其用人首重三大標準:年輕、鷹派、忠誠,意在鞏固掌控權的同時,也為未來繼任者鋪路。
編按:美國大選開票出爐,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重返白宮,本周「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選後情。 看點1:民主黨最大敗因在於非裔及拉丁裔兩大票源「紅移」(red shift),其中男性選民向共和黨靠攏情況特別明顯,形成川普的新致勝方程式。 看點2: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第一任期高度依賴顧問,因為他對國家政策制定還很陌生,不過有了4年執政經驗後,其第二任可能會更傾向自己的意志。 看點3:對於美中台關係發展,台灣除了要當心美台貿易逆差對雙邊關係的影響外,也得留意川普與北京的互動。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原「國際周報」自10月7日至11月11日連續六周改版推出「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快速掌握美選最新情勢。 看點1:向來力挺民主黨的美國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等自由派媒體打破慣例,不為特定總統候選人背書,引發軒然大波,背後牽扯商業利益可能是媒體老闆在表態方面相對謹慎的主因。 看點2:相較於外界多半認為川普民調被低估,CNN數據記者認為這次反而可能是賀錦麗被低估,但從國家方向滿意度和關鍵搖擺州選民增長情況來看,「川普獲勝的跡象一直以來都是顯而易見的」。 看點3:選情緊繃之下,有三類選民值得特別注意。尤其民調暗藏變數,隱性選民和提前投票都可能使數據出現偏誤。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原「國際周報」自10月7日至11月11日連續六周改版推出「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快速掌握美選最新情勢。 看點1: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前往賓州麥當勞炸薯條,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也說自己念大學時曾在麥當勞打工,速食店成為拉票工具、造勢場域背後,反映出雙方陣營都在爭取基層時薪工人支持。 看點2:《經濟學人》最新預測顯示,川普重返白宮機率為54%,超越賀錦麗的45%,是該模型8月以來首度預測川普勝選。有分析指出,賀錦麗選戰打得太保守,選民感受不到她會帶來改變。 看點3:「預測鬼才」席佛在個人網站上列出24個川普可能獲勝的理由,但同時也認為不應低估賀錦麗勝選的可能性。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原「國際周報」自10月7日至11月11日連續六周改版推出「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快速掌握美選最新情勢。 看點1:傳統上非裔與拉丁裔是民主黨的票倉,過去兩次總統選舉民主黨囊括近九成選票,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似乎正在大幅削弱民主黨的長期優勢,如何整合分裂聯盟已成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在大選衝刺階段的最後挑戰。 看點2:美國國會選舉民調顯示,共和黨除有望繼續控制眾議院外,更有機會從民主黨手中奪下蒙大拿州議席,重獲參院控制權,若川普也入主白宮,將形成「一致政府」(unified government)的局面。 看點3:拜登政府以部署薩德換取以色列收斂對伊朗的報復,避免緊張局勢升級觸發油價飆升,衝擊民主黨選情;同時也持續施壓內唐亞胡改善加薩人道危機,以搶救美國國內阿拉伯裔選票。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原「國際周報」自10月7日至11月11日連續六周改版推出「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快速掌握美選最新情勢。 看點1:在所有搖擺州中,擁有最多選舉人票的賓州已成兩黨競逐的重中之重,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在賓州投入的金錢、時間和精力,遠超過其他地方,而近來幾份民調結果顯示,兩人已在賓州打成平手。 看點2: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首度就中國大陸若武力犯台作出回應,強調支持台灣自衛能力,但避談是否出兵保台;一份有關美國民眾對台灣事務的調查也顯示,美國社會對是否介入台海有所保留。 看點3:在選戰最後倒數階段,民主黨如何運用經費優勢操作媒體戰?特別檢察官針對國會暴動提出新事證,以及美國知名調查記者伍華德在新書的核彈級爆料,是否會撼動川普的選情?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一個月,原「國際周報」自10月7日至11月11日連續六周改版推出「美選觀測站」,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快速掌握美選最新情勢。 看點1:本屆美國大選首場也是唯一一場副總統辯論被形容是「君子之爭」,選民對華茲和范斯的好感度大幅上升。這場難得聚焦政策探討的辯論,對選情的影響會有多大? 看點2:海倫颶風肆虐美國東南部,其中關鍵州北卡羅來納及喬治亞受創最嚴重,災害應對已成兩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及賀錦麗的攻防焦點。 看點3:以色列10月1日凌晨對黎巴嫩南部發動地面入侵,伊朗隨即朝以色列發射約200枚彈道飛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痛斥拜登政府在外交軍事上無能,中東若爆發全面熱戰將衝擊賀錦麗選情。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暌違44年再次朝太平洋方向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除了展示核武實力,從行經區域及相關落點也可看出,向美國及其區域盟友警告意味濃厚。 看點2:日本將迎來一位「安保通」首相,石破茂的外交及防衛政策為何可能加劇日中關係緊張?未來與台灣的互動交流有望提升? 看點3: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持續擴大,以國外長揚言「打到贏為止」,全面開戰擔憂急遽升高,各界緊盯伊朗將如何表態。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共軍航母遼寧號航經台灣東北海域、更一度駛入日本鄰接區,引發美日台三方警戒,這是遼寧艦自2023年1月份返港以來首度進入西太平洋,外界關注其接下來是否北上參加中俄軍演。 看點2: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仙賓礁的對峙僵局暫告一段落,菲海警船駛離背後有美菲中磋商的痕跡,看在中方眼裡是成功逼退,卻也為南海局勢埋下隱憂。 看點3:通訊裝置連環爆事件將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推向全面開戰邊緣,為何以色列選在各方為停火談判焦頭爛額之際升級緊張局勢?這又將如何影響進入倒數的美國大選?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舉行近2年來首次戰區指揮官級視訊通話,首要目標就是針對南海等衝突熱點進行風險管控,而兩軍接觸也不乏政治考量。 看點2:高齡87歲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12天亞洲行,是其就任11年以來時間最長及旅途最遠的海外訪問,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為何仍堅持訪問亞太4國? 看點3: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與川普辯論後贏得好評,支持率更擴大至5個百分點,但歷史前例顯示現在仍無法掉以輕心。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美中緊張局勢好不容易緩和之際,紐約亞裔官員孫雯被控充當中國代理人遭逮,再掀兩國外交風波,拜登政府低調處理背後有選舉考量。 看點2:「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建設是俄羅斯總統普亭此趟蒙古行的重要議題,這條連接中國大陸與俄羅斯、途經蒙古的天然氣管線為何卡關多年? 看點3:6名人質之死引發以色列舉國憤怒,內唐亞胡政府正面臨來自內部、國際社會、軍方的三重壓力,持續發酵的輿論會成為加薩戰爭轉捩點嗎?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應中國大陸外長王毅邀請首次訪華,除了為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最後一次「拜習會」鋪路外,北京也有意打探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底。 看點2:共軍「運-9」偵察機侵犯日本領空引發兩國緊張,升高軍事壓力除反制之外,還有幾分警告意味,態勢若未能控制恐致區域衝突風險急劇上升。 看點3:在烏克蘭持續進攻俄羅斯庫斯克州同時,俄軍在烏東波克羅夫斯克正快速推進,目前局勢有多嚴重?如果該城市落入俄羅斯軍隊之手,烏克蘭將面臨哪些戰略風險?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核武擴張速度超出預期引發美國高度關注,拜登政府同意調整核戰略計劃,以應對同時或接連發生綜合使用核武與非核武的國際性危機。 看點2:新任越共總書記蘇林選擇中國大陸作為首次外訪地點,除了政治及經濟利益考量外,也有外交戰略的盤算,讓外界再次關注兩個共產黨國家的關係。 看點3:在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光環加持下,副總統賀錦麗與搭擋華茲正式接受提名角逐白宮,不僅象徵世代傳承,還有民主黨人對「下一個黃金時代」的盼望。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突如其來的「連續破獲千餘起台灣間諜竊密案件」發文,背後的政治目的為何?又將把緊繃的兩岸關係推向何方? 看點2:岸田不敵黨內逼宮勢力,宣布退出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意味著日本首相確定換人,多強爭霸下誰更可能獲得青睞成為繼任者? 看點3:烏克蘭長驅直入攻進俄羅斯境內,掌控俄國超過115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視為開戰以來最大戰果,但同時也陷入長期占領或撤回防守的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