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油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16日公布第三波內閣人事名單,秘書長龔明鑫(左起)、  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部長黄彥男、院長卓榮泰、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工程會主委陳金德一同合影。記者林俊良/攝影 評論

財經內閣有違法有判刑 賴政府組「更生人財經團隊」?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16日一口氣公布6名「財經內閣」成員,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準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陳金德,以及準經濟部長郭智輝。前者曾因擔任官員期間兼職遭監院彈劾,並被質疑在企業當「門神」,後者則曾在企業涉及違反證交法等案遭判刑確定。對此民進黨輕輕帶過,但問題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恐怕比大家想像嚴重得多。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日前表示,中油作為台灣能源與石化產業龍頭,力拚轉型氫能,協助台灣邁向「氫淨家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得氫能得天下」 中油發展氫能救營收 有3關卡要跨越

當電動車滿街跑時,日本汽車大廠豐田並沒有全力隨競爭對手的電動化腳步起舞,而是將氫能列為車載動力的優先選擇。在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中,氫能也是不可或缺的選擇,台灣中油是被賦予供給氫能的重要角色,要如何取得乾淨氫氣,是目前中油最需要突破的目標。

台電冰棒、台糖枝仔冰遠近馳名,但中油、台電、台糖等國營事業,怎會不約而同「斜槓」發展冰品?背後其實有故事。圖為中油的梅花形冰棒搶手,5支1袋,不能拆開零買。圖/中油高雄煉油廠提供 生活

被國營事業耽誤的冰店?中油台電台糖斜槓賣冰棒 當年有暖心理由

今年熱浪襲人,坊間冰品五花八門,「熱商機」大發利市,國營事業也沒放棄這塊大餅,台糖枝仔冰遠近馳名,台電製冰原來是與興建水庫有關,中油冰棒銷售長達一甲子,台鹽、台肥也搶攻冰品市場。 國營事業賣冰,各擁粉絲,中油、台電、台糖等國營事業,每年營收獲利都是數億元起跳,怎會不約而同「斜槓」發展冰品?其實冰棒背後各有故事。...

中油煉製事業部前執行長徐漢涉賄,要求投標廠商提供「回饋」與「紅包」,6月8日以500萬元交保。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重案追緝令/中油最貪公務員2700萬藏辦公室 一只LV行李袋讓檢廉起疑

中油「最貪公務員」、煉製事業部前執行長徐漢涉收賄案,徐漢在被羈押498天後,6月8日獲500萬元交保,本案當初在搜索徐漢辦公室時,發現各角落都塞滿現金,讓執法的廉政官看得瞠目結舌,許多人以為徐漢大意,事實上,徐漢平時心思相當縝密,全案能夠偵破,與一只LV行李袋有關,因為這個名牌包起了關鍵作用,不只讓機警的廉政官起疑,更讓監控多時的檢調廉決定下「重注」衝廠區,也因而發現許多沒想到的事。

本報調查發現,大林蒲的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孩童吸入懸浮微粒濃度是台北3倍,傷害健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EP114|霾葬大林蒲:煙囪下的日子 50年招致16種致癌物圍城

高雄市府啟動大林蒲遷村計畫6年,9成的人都同意,但過了那麼久仍懸於半空,想搬卻搬不走。半世紀與煙囪為鄰的日子,當地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許多人更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死去。 遷村後的大林蒲原址,計畫改建成一座產業園區,還要引進塑橡膠原料、肥料、化學等製造業,獲利的又是誰?遷村,是為了居民,還是為了榨乾土地利益,值得想一想...

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礦場是世界現存最古老且仍在生產的油礦區之一,當年繁榮程度被稱之為「小香港」,地軌式纜車是區內一大亮點。記者胡蓬生/攝影 生活

深度旅遊/苗栗「小香港」黑金巡禮 順道美食汶水三寶「豬膽肝」

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礦場是世界現存最古老且仍在生產的油礦區之一,如今油礦開採雖已沒落,但蘊藏百年來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頗具觀光魅力,老一輩人回憶,當年繁榮程度被稱之為「小香港」,山坡望去滿山都是油井、宿舍,礦區一片通火通明。若串聯周邊景點,可以挑戰附近老街的知名美食「豬膽肝」,一窺先人的智慧「茶壽」的保溫原理,好玩程度絕對不輸給九份。

中油加油站前置式洗車機得標廠商遭讀者爆料疑似慣性偷工減料,中油表示,證據到哪,調查到哪。圖為中油加油站洗車機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加油站洗車機爆採購弊案 廠商還偷工減料 中油:證據到哪查到哪

中油對全台加油站提供優質服務引以爲傲,不過聯合報數位版接獲讀者爆料,在南部、東部數個加油站的前置式洗車機得標廠商疑似慣性偷工減料,包括沉砂池未依規定在開挖後施工前以混凝土10公分打底、未依規定在槽頂使用雙層鋼筋捆紮等,更曾出現同一個加油站連續兩年都招標採購前置式洗車機的情況。

即使身處太平歲月,台灣缺電問題已長年難解,更遑論戰爭時期,關鍵設施是混合戰一大標靶。圖為大林電廠一、二號機燃煤機組煤炭儲存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資安補破網/單日被駭客攻擊500萬次 台電在數位戰爭時代會變活靶?

關鍵基礎設施,一向是戰爭一觸即發前,駭客零時差攻擊的首要目標,涵蓋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銀行與金融、緊急救援與醫院、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及高科技園區八大領域。台灣是國際駭客熱門目標之一,國營事業涉及基礎建設,更成為最大活靶。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春節後將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未來國人仍要付出代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EP96|超徵的稅抵不上油電狂虧4700億 「還稅於民」有啥道理

「還稅於民」從2023年一開始就是最熱門的議題,去年超徵稅收4500億,多收的錢就還回去,難道我們政府很有錢?攤開各項財務黑洞來看,去年台電、中油虧的錢直接「秒殺」超徵稅款,勞健保更不用說了。且政府為了發這次的6000元全民大紅包,是否本末倒置了? 蔡英文總統說「錢要用在刀口上」,看來「財政的刀口」比不上「政治的刀口」,由蘇揆宣布發錢,其實也是個安排好的政治動作…

台電預估,2022年全年的虧損金額,將達2500億元。圖為台電輸配線電網系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秒殺超徵!台電、中油虧損共4700億 不能只怪國際能源上漲

近來關於2022年稅收「超徵」4500億元的議題,成為輿論關切的焦點。但在「超徵」假象下,卻是國債創新高、各類退撫基金大幅縮水,以及台電、中油嚴重虧損的難題。其中台電和中油的虧損,預估合計近4700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可說立刻「秒殺」了4500億元的「超徵」稅款。這雖看似與國際能源上漲有關,但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恐怕才是兩大國營事業鉅額虧損的關鍵。

台灣對天然氣的需求碰上三大難關,分別是「取得」、「運輸」和「儲存」,而在「運輸」方面,立委建議「國貨國運」,但卻不是修法就能輕易達成。圖為中油台達二號LNG船。圖/中油公司提供 財經

保氣大作戰/太仰賴天然氣...修法就能國貨國運? 首要條件難度就超高

台灣的能源來源仰賴天然氣愈來愈重,但天然氣需求碰上三大難關:「取得」、「運輸」和「儲存」,其中在「運輸」方面,立委建議「國貨國運」,立法院法制局也建議修法以達到國籍船舶優先承運天然氣,但是真的只要修法,就可以達到國貨國運嗎?專家表示,首要條件要簽「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貨」的合約,就非常困難,甚至還有第二、第三個挑戰接踵而來。

中油興建三接去年曾引發藻礁爭議,如今台電、中油不斷規畫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勢必將面臨環境衝突的兩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說好綠能轉型 天然氣卻喧賓奪主成發電主力

近來國際天然氣價格由於俄烏戰爭等因素飆升,今年8月價格創下10年來新高,直逼千禧年高峰,台電天然氣購入價格亦從2019年平均每立方公尺11.6元,成長至今年1至8月的平均每立方公尺14.4元,導致台電虧損加劇。

協和電廠擬改為天然氣發電,計畫興建台灣第4座天然氣接收站。在中油、台電等全台搶蓋天然氣接收站之下,包括四接在內,共計有5座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正在評估、執行中。記者黃義書/攝影 政治

基隆戰四接/三接之後還繼續連發到八接? 蔡政府淨零遙遙無期

基隆市長選戰,環保團體也參戰,鎖定四接協和天然氣接收站議題,要參選人表態。「當時三接爭議的時候,從經濟部到行政院,所有的說法都是說,只要三接可以蓋,北部整個用電安全(的疑慮)其實都可以解決,」基隆護海公投領銜人、無黨籍議員王醒之一臉無奈地說,現在政府又玩切蛋糕的遊戲,三接過了,說北部用電沒問題,但是又切出一塊說北東電網也有缺(電),協和電廠(天然氣接收站)非要蓋不可。」

今年1至5月,台電平均每度售電成本3.16元,但平均每度電只賣2.39元,即便7月調漲電價平均8.4%,也離合理售價十分遙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 EP70|台電「漲電價」進行式 高電價時代即將來臨

天然氣價格大增,中油虧到受不了把「鬼牌」傳給台電,台電債務激增也想傳鬼牌,鬼牌終究會爆在人民手中。本月起平均電價漲8.4%,政府說,97%家戶不會被調漲電價,攤開台電發電成本,我們來檢視一下,等年底選舉完,明年台灣的電價會如何。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搶天然氣?台灣3年後將迎來高達50%天然氣發電配比的時代,會發生什麼事?本集分析給你聽。

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昨天決議自7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8.4%,終結史上最長電價「連七凍」紀錄,台電估計約有38.2萬戶電費將調漲。記者胡經周/攝影 觀點

讓大家吹不起冷氣的不是戰爭 是民進黨的神主牌

電價調漲方案昨天拍板,針對用電大戶、平均用電超過1000度住宅調漲,平均漲幅為8.4%,工業用電大戶更是高達15%,讓學者都說出手實在太重了,在國內外經濟前景不佳的情況下,廠商將面臨內外夾擊,必將帶動新一波的通膨及物價。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說,是疫情與俄烏戰爭讓發電成本翻倍成長,使台電負擔沉重。但蔡政府不敢告訴全民的是,電價大漲真正關鍵原因不是疫情也不是戰爭,而是民進黨死抱著的神主牌。...

中油表示,這幾年光是減碳計畫就投入約50億的經費,但照目前的策略,即便到2050年都還會有501萬公噸的碳排。圖為中油高雄林園廠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台灣淨零式/高碳排企業砸50億仍難達標 專家稱「政府不能只考驗企業」

從去年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之後,2050淨零碳排成為各企業的新目標,但是根據2020年度統計,國內前十大碳排企業的總碳排放量突破1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就占了全國的38%的排碳量,環保團體認為,這些碳排大戶都得負起減碳責任。細看這些排碳大戶,光是石化業就有六家,包括台塑、中油、長春石化等等。鋼鐵則有2家,其中中鋼占比達7.4%,這些高碳排企業的外部成本高達6500億元。換句話說,這些排碳大戶都曾經是帶動國內經濟的產業先鋒,即便現在都仍居於基礎型工業,考量產業的高需求,台灣也無法立即喊停。因此,這些高碳排企業如何邁向淨零,也等於是台灣的淨零關鍵。 高碳排的艱鉅淨零是台灣淨零式系列專題的第三則,採訪鋼鐵業以及石化業,深入廠區拍攝減碳設施以及企業轉型,從現況與難題著手,並探討淨零對高碳排來說容易嗎?是否淪為「漂綠」口號?這場淨零生存戰其實考驗的不只企業,也跟全民的消費意識,甚至公共參與習習相關,才能凝聚屬於台灣的淨零共識。

下周經濟部要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電價要不要調漲,評估此次調漲電價僅限用電大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電價漲與不漲陷入兩難 蔡政府咎由自取

下周經濟部要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此次會議是因今年3月底的電價審議會沒有拍板電價要不要漲,延後到6月底決定。因國際能源價格大漲,依電價公式必須調漲電價,但現在國內正面臨通膨升溫的挑戰,此時調漲電價,必然促使通膨進一步螺旋式上升,在全球景氣極可能反轉向下之際,國人將面臨景氣下滑與物價上升的夾擊。

中油截至今年4月底止,累積虧損已達到稅後虧損751億元、超過資本額的一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中油虧掉資本額一半 經部老神在在 怕的是電價恐凍不住​

中油大虧錢,但距離「破產」程度還很遙遠!中油截至今年4月底止,累積虧損已達到稅後虧損751億元、超過資本額的一半,中油今日召開董事會,報告虧損狀況與財務改善報告,內容方向包括活化資產等,但中油員工的心聲,還是「適當反映國際原物料成本」,只是這樣一來,民眾的油價就會漲嗎?

石油、天然氣價格與發電成本息息相關,若長年抑制油電價格,不是中油虧,就是台電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體檢油電水/官方為平穩物價 台電、中油只能「互相傷害」

電價與油價,一直都互相影響。每年調整兩次的電價,台電會依據發電成本計算建議漲幅,其中就包括燃料成本,裡面的天然氣、燃料油等,就是向中油採購。當電價因政治或政策考量凍漲,中油若調漲天然氣價,將會使台電虧損增多;但倘若中油不斷吸收天然氣應有漲幅,那就換成中油虧損大增。

中油累積虧損至4月已達到資本額的一半。如果國營事業面臨破產,對你我的生活會有哪些影響?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體檢油電水/中油平抑油價虧掉逾半資本額 錢坑要拿稅收補?

國際油價持續波動,對民眾來說,首當其衝的就是中油的主要營業項目:汽油、桶裝瓦斯;至今年4月止,桶裝瓦斯已經凍漲了整整24個月、每公斤中油吸收了25元,油價只要95無鉛汽油超過每公升30元,就會啟動平穩機制。在背負各種穩定物價責任之下,中油累積虧損即將在4月超過二分之一資本額。 國營事業虧損甚至破產,看似是這家企業的事,對民眾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