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網路蓬勃發展的Z世代,每天都得接收大量新資訊,為了夠快、夠跟得上流行,「TP值」成了流行新顯學,這也讓他們養成了3分鐘聽完一首歌、5分鐘快速健身、25分鐘看完一集劇集的全新生活習慣。
2023兔年新春,遠方選擇高人氣、同時也契合近日矽谷科技業裁聲不斷消息的集數來回顧,透露在科技產業,轉換職場也許是對於頂尖人才提升待遇的最佳良機。Covid-19疫情讓不少人工作娛樂都在家中度過,帶動網路串流媒體Netflix的營收。這家在2020年榮登全球科技人才最渴望就業的夢幻公司,除了待遇稱羨之外,在裡面工作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法國人索布拉杰(Charles Sobhraj)穿著灰紅兩色外套,上月25日登上加德滿都飛往巴黎的班機。由於記者跟拍短訪,同機旅客為之側目。旅客多半不知,那個亞洲臉孔的78歲老先生,曾是四、五十年前轟動世界的連環殺手,更少人知道,那個生於西貢的私生子,大半輩子入獄、越獄生涯是否就此畫下句點,此後平靜度餘生?
剛離婚的男子從國外出差回來,接到前妻的訊息:「你一定交新女友了。是婚前一起到國外旅遊嗎?」出國沒打卡,前妻又不只一次掌握他的行蹤,男子警覺,離婚時自己漏了重要的數位分手。
串流媒體產業輕鬆賺錢的好日子結束了,產業競爭對手眾多、高通膨與製作引人注目內容的費用高昂,消費者也愈來愈樂意更換訂閱服務,追尋新的熱門節目和電影。
•2022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6日舉辦,雖確診者檢疫規定改為「5+n」,但若11月21日確診者,即有可能無法投票。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若以現在染疫趨勢,估計無法投票的人數「約有5至7萬人」。中選會日前宣布,將規畫「防疫專區」提供有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投票人進行投票,但有民眾憂心會被標籤化。對此,王必勝表示,中選會規畫不同路徑,也可說是「綠色通道」,不會影響他人,況且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不一定是感染新冠病毒,應不會有標籤化的問題。
日本收納教主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又有新作問世,這一次她變身「生活教練」,教讀者如何像整理雜物一樣整理生活。她在書中建議讀者去除心中混亂和令人困擾的想法,就像毫不留情地丟掉用不著的雜物一樣。
還記得四年前12名少年及教練被困泰國及緬甸邊界附近的睡美人溶洞(Tham Luang Cave)嗎?那18天驚心動魄的救援奇蹟,曾繫住全球億萬人心。事故地點所在的森林公園,後來升級為國家公園,附近道路重鋪,旅館餐館咖啡館林立。疫情期間關閉的睡美人洞,10月即將重新開放,料將迎來大批遊客。在災難帶動的觀光熱潮下,讓人好奇,那些生還的少年現在如何?
Covid-19疫情讓不少人工作娛樂都在家中度過,帶動網路串流媒體Netflix的營收。這家在2020年榮登全球科技人才最渴望就業的夢幻公司,除了待遇稱羨之外,在裡面工作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今天的遠方,邀請到曾經在Netflix任職的Google大中華區資深總監熊建宇Jerry,分享他任職矽谷全球頂級科技產業的經驗。
試著在Netflix 搜尋「百年孤寂」,會看到以下資訊:「書籍改編節目;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大作首度登上螢幕。由他的兩位兒子羅得利哥和岡薩洛共同監製。」宣告《百年孤寂》將有改編影集。其實串流平台Netflix在2019年已經宣布過這個消息,台灣也有媒體報導。國際影視製作平台IMDB上的紀錄,目前仍在製作前期,通常代表劇本開發中。 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於1966年完成這部作品,1967年在阿根廷出版發行。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馬奎斯不久,台灣於年底出版宋碧雲翻譯的《一百年的孤寂》,到今年剛好是40年。
隨著「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和「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在5月取得穩定的票房數據,暑期電影熱潮正在捲土重來。但仔細觀察上映時間表和整體娛樂業務,就會發現電影業仍在面臨主要障礙,即使它正在復甦。
網路串流媒體Netflix以敢給超高薪及讓員工無限帶薪休假聞名,2020年擠下谷歌榮登「全球科技人才最渴望就業的夢幻公司」。但即使是這樣的企業也有留不住人的時候。當工作無法再使人成長,只剩下消磨意志的重複動作,一名領著千萬年薪的華裔工程師決定,就算違背父母他也要毅然遞出辭呈。
網軍治國被質疑成為常態,綠營側翼甚至出征到跨國公司去了。日前國際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在臉書粉絲專頁,貼出一張使用韓劇「還有明天」的劇情畫面做成的哏圖,並指「要早上7點排隊才買得到」、「買不到還有明天」等,藉以推銷新劇,卻引發綠營側翼大舉進攻。翻開過去紀錄,綠營網軍「雙標」早非頭一遭,有些事就是「綠能,你不能」。
隨選串流影片公司「Netflix(網飛)」日前在其中文粉絲網站上一則諷刺台灣「排隊買快篩」的迷因哏,慘遭綠營鄉民出征,網飛只好將貼文下架,並表示會檢討自己不合時宜的貼文。不過仍引發「快篩到底夠不夠」的爭論。雖然快篩數量已經逐漸充裕,但民間反應,問題其實是「沒有便宜的快篩」,且已出現民眾因工作需求,需要快篩陰才能上工,如果沒有便宜的快篩可用,對其經濟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最近Netflix「炎上」了,粉專臉書小編日前貼出一則酸買不到快篩的迷因哏,導演楊雅喆開出第一槍表態「Netflix還在公然造謠,我退訂了。Bye」,部分網友立刻蜂擁而上,以現在台灣根本沒有買不到快篩為由,要求Netflix道歉。Netflix雖緊急刪文,但遲了兩天才聲明表示將「深自檢討」。就在網友圍剿Netflix的同時,台灣許多在家照護的確診者卻因清冠一號大缺貨四處求藥卻不可得。從指揮中心轉為「共存」以來,台灣從缺快篩、缺藥物到缺病床,每一樣與共存息息相關的核心防疫物資樣樣都缺,怎麼還好意思出征Netflix要求道歉?
串流媒體巨擘Netflix在19日公布今年首季財報表現,意外出現用戶數十多年來首度減少情形,並預估本季將減少更多。在娛樂串流市場以外,新聞串流平台CNN+21日宣布將在本月底收攤,訂閱數太低為原因之一。開張不到一個月就關門的窘境,除凸顯市場競爭激烈及趨於飽和外,還反映出串流平台風光已經不再,好日子恐已結束。
俄烏戰爭引爆全球通膨未解,中國大陸各地封城又讓供應鏈雪上加霜,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呼應鷹派發言,示意加速緊縮貨幣政策對抗通膨,投資人恐慌通膨導致需求減弱,上周五道瓊工業指數崩跌近千點,科技股也紛紛重挫,本周台股一萬七千點整數大關首當其衝,面臨賣壓考驗。
時勢造英雄。當新冠疫情來襲時,Netflix成為居家隔離打發時間的選擇。但除了它之外,其他競爭同行也分食這塊大餅。而且Netflix也愈來愈像它之前的手下敗將有線電視:價格昂貴、充滿了讓人有選擇障礙的低成本節目。 因此,當用戶想看的節目不確定是在Apple+、Disney+還是Hulu時,憑什麼還要每月支付20美元的貴賓級訂閱服務?
台北市昨新增287例本土,市長柯文哲預估,疫情到一個階段就會大幅增加,因此今天起,北市12個行政區全面啟動輕症居家照護計畫,但最讓輕症在家居隔民眾困擾的恐為垃圾清運及寵物照顧。北市衛生局表示,各關懷中心有提供相關服務;環保局表示,最多10天可助清運2次;動保處說,若寵物有就醫需求可協助。
當Netflix、Disney+為了爭搶全球市占,拚個你死我活之際,誰都沒想到Apple TV+出奇不意、放了大絕,用《CODA》(台灣翻譯:樂動心旋律)這部電影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吸引不少消費者關注Apple TV+。蘋果不走全球市場拓荒路線,定調「用好內容吸引顧客上門」策略,華爾街看好,蘋果積極走向訂閱制,這將帶動Apple TV+月租費收入節節上升,正面挹注蘋果整體營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