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離職

幼教環境越來越辛苦,使更多公立幼兒園教師申請退休、離職。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幼教師慘成4高行業 內部人才因監視的環境大奔逃

幼教老師工作不只有3高,高工時、高情緒、高壓力,現在還被視為是「高風險」行業,許多老師不到退休年齡,就早早離退,內部教師正快速流失,本科系生又裹足不前。有幼教師嘆,有些人透過撻伐老師來展現對兒權的重視,這種做法已經失控,內外環境持續惡化很難留人。

不少日本人對辭職代辦服務這特殊行業感到嗤之以鼻,認為社會新鮮人或年輕員工沒骨氣,才會選擇這種沒常識的方法。路透alamy 國際

找辭職代辦都是沒骨氣年輕人?71歲也選擇合法神隱

不少日本人對辭職代辦服務(退職代行)這特殊行業感到嗤之以鼻,認為社會新鮮人或年輕員工沒骨氣,才會選擇這種沒常識的方法。不過代辦業者都說,委託人年齡分布比外界想像得廣,甚至有71歲的上班族。找人代提辭呈,也可以說與日本人的價值觀、民族性有關。 辭職代辦服務是專門業者向委託人的公司提交辭職申請,本人無需出面也不必與公司聯繫。調查說,已經有一成八的大企業接過代理人的辭職申請,顯見這行業發展蓬勃。

33歲的隋奇融,今年「登出」7年的國中資優班教職,朝夢想的學術之路邁進。圖/隋奇融提供 教育

離職師告白/熱愛研究轉戰高教教職 土博士直球對決

過勞的教育現場,讓不少教師「安靜離職」,甚至「勇敢裸辭」。聯合報數位版「離職師告白」系列報導引發回響,讓許多離職師浮出水面。這次採訪的3人「告別教職」的原因很不一樣,33歲隋奇融,今年「登出」7年的國中資優班正式教職,剛拿到博士學位的他,從國教圈轉戰到高教圈,希望能再次「上岸」。

因新冠疫情而爆發的大離職潮正在退潮,就業市場開始活躍。美聯社 國際

職涯十字路/保飯碗優先大留任潮當道 勞資天平又斜?

因新冠疫情自2021年起爆發的大離職潮(Great Resignation)正在退燒,現在當道的是大留任潮(Great Stay)。員工更加謹慎,保住飯碗優先,導致職場權力天平傾向資方。但此一發展對勞方來說,未必全然是壞事。

國立台灣大學更新統計年報,依照各學門專任教師與學生數,統計國內數間大學生師比,其中數間老牌如商業管理學門、法律學門、人文學門生師比均逾40。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私立大學生師比常處臨界點 為何科系滿招仍不聘專任師

生師比常被拿來當大學排名競爭指標,但根據統計,數間老牌大學商業管理學門、法律學門、人文學門生師比均逾40。近年不少私立大學科系生師比處在「臨界點」,只要1、2位教授離職,就容易超出警戒線。而生師比未達標準招生名額被扣減可是大事,如今已有學校預先留個緩衝,不過,有些私校就算滿招也不聘專任師。...

現行的教師待遇和學校的工作量,確實無法吸引一流人才。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安靜離職」衝擊教育界 國力警鐘響政府仍視而不見

教職過去被不少人視為鐵飯碗,趨之若鶩一心想考到正式教職。如今不少教師卻因教學現場過勞,不僅龐大行政工作被KPI綁架、家長濫訴,親師生關係緊張,凡事動輒得咎,挫敗教學能量,被迫只好完成工作最低要求,形同「安靜離職」,甚至有人直接裸辭。聯合報數位版「離職師告白」系列報導引發外界回響,但惡性循環仍在現在進行式,留不住教育界新血,是台灣教育最大的悲歌。

在日本終身雇用為前提的時代,離職員工被視為忤逆組織或公司「默契」的叛徒,幾乎不可能有回到原職場的選項。路透 國際

日本聘雇文化變了!不再視離職為背叛 企業高調找回前員工

日本以終身雇用為前提的時代,離職員工被視為忤逆組織或公司「默契」的叛徒,幾乎不可能再有回原職場的選項。不過,如今人手短缺,企業和地方政府高調向前員工招手,卻也產生了新的課題。...

原本在私校任教的黃仕親,去年6月離開待了10年的嘉義私立協同中學,開始自媒體創業之旅。圖/黃仕親提供 教育

離職師告白/教師過勞讓許多人裸辭 如何有「底氣」找到職涯新方向

「教師過勞」已是教學現場的事實與悲歌,也迫使不少人不惜「裸辭」。今年從私立薇閣高中辭職的曾冠喆,年資15年,希望打造沒有填鴨的體制外教育環境。從私校轉而創業的黃仕親,任職輔導主任時忙論文還要招生,無暇陪伴憂鬱症的妻子。他們以過來人身分,鼓勵仍在第一線努力卻陷入低潮、掙扎的老師們,如何有「底氣」地找到職涯方向。

36歲的梁芳瑜,今年辭去了12年的國中教師工作。圖/梁芳瑜提供 教育

離職師告白/比行政大逃亡更悲哀是失去價值 她們辭教職盼找回自我

擠進教甄窄門是多少人的夢想,但好不容易上岸了,有些人卻在中途退場。兩位告別十多年國中教職老師的血淚告白,除了無法逃離的行政壓力,她們看見現今教職體制的各種困境,更預見這個環境越來越帶有「毒性」。辭職後雖然過著入不敷出吃老本的日子,但是,她說「離開,讓我再次找到那個眼睛發亮的自己。」

教師流動有助於學校體質換血,但現實往往像「食物鏈」,對頂大而言,最傷的莫過於培養成熟的中生代教授被挖角。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困局/大學教授離職如殘酷食物鏈...中生代被挖角為何對大學最傷?

教師流動有助於學校體質換血,但現實往往像「食物鏈」,前段學校挖角中段學校教師,中段挖角後段,後段學校註定成悲歌。對頂大而言,最傷的莫過於培養成熟的中生代教授被挖角,在資訊AI領域還有產業界競爭。私校面臨退場潮,學者擔心轉到「招生堪虞」的學校又是一大風險。

台灣的大學教師薪資普遍遠低於國際高等教育市場,經濟及社會地位在亞太地區敬陪末座,加上限期升等與日趨嚴苛的評鑑,大學師資流失嚴重。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困局/賠錢離職、賣屋求去 為何這兩個時間點是大學教師離職高峰?

大學師資流失嚴重,全台近五年減少3487人,除了薪資遠低於國際高等教育市場,某醫學私大助理教授寧可賠錢離職、賣屋求去,竟是受不了日益嚴苛的升等制度。大學教師離職高峰落在「兩個時間點」,績效掛帥的高教制度,讓許多大學教師喘不過氣。

愈來愈多私校立下不合理黑心聘約,例如中部一所私立科大,在聘約中加入新進教師有義務兼任3年行政工作的條款,不從就不續聘。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黑心聘約/繳清違約金才給離職證明?私校代理教師捍衛權利有守則

私校多半在學期末就發聘書,公立學校8月以後才能確定有沒有錄取,兩者的時間差讓私校教師在選擇新職或遭求償鉅額違約金間陷入兩難,轉職成為一場夢魘。一名私立高中教師表示,現在很多人寧願在公校代理代課,也不願去私校當奴隸。面對私校不合理聘約,現在有教戰守則了。

私校以不合理聘約綁教師現象多年未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黑心聘約/私校綁師變本加厲 念博士簽8年離職遭索280萬違約金

私校惡質聘約坑殺年輕教師現象多年未解,少子化後更是變本加厲。南部某私立專科教師,想進修讀博士班得先綁8年約,後來他離職,遭索賠違約金280萬元;近日一名教師與中部某私中簽下聘約後一周內退聘,被要求付20萬元違約金。令人難過的是,很多私校老師擔憂訴訟,可能被迫負債賠錢了事。

政治

護理人力缺 掀起「關床潮」 圖解全台醫院占床率高低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平均得等上2、3天。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在醫院加薪自救,以及衛福部實施夜班護理津貼後,病床降載(關床)似有止血跡象,目前各醫學中心關床率約1成,但部分區域醫院卻愈來愈惡化。

合庫人壽給予員工的支持,可作為高齡長照社會的借鏡。圖為合庫人壽總經理藍年紳。記者曾原信/攝影 生活

照顧不離職/每年逾15萬人因照顧離職 看合庫人壽如何用「DNA」給員工方便

台灣愈來愈老,在超高齡社會浪潮下,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而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5月,25到64歲未就業者為286.5萬人,其中因照顧65歲以上家人而無法工作者占5.25%,顯示照顧離職人數每年已逾15萬人。 為此,聯合報長期關心員工健康福祉,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落實ESG目標,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聯合倡議「友善長照職場計畫」,推動照顧不離職。其中合庫人壽作為先期導入服務的合作夥伴,交出第一張成績單。以下來開箱2名受惠的實際案例,他們的情形有如社會縮影,看出雇主的支持尤為重要,可作為高齡長照社會的借鏡。...

幼教團體指出,教師/教保員動輒得咎,一不小心就被投訴撻伐,還有家長力勸孩子別當幼兒園老師,因為這行「高危險」。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幼教師出走/被投訴到壓力爆表離職 教保員淪為人人可喊打的職業

新版幼照法與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等上路滿一年,投訴案件激增,甚至還有老闆不想付資遣費,投訴自家教師不當管教。幼教團體指出,教師/教保員動輒得咎,一不小心就被投訴撻伐,是現在多數人離職原因。本科畢業生進入職場意願也變低,還有家長力勸孩子別當幼兒園老師,因為這行「高危險」。

當長輩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孩子又小尚未獨立,許多夾在中間的三明治族群都被迫為了照顧離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照顧不離職/上有老下有小!默克用未來工作模式 助三明治族免為照顧離職

四代同堂是現在少見的大家庭,人多熱鬧讓人羡慕,和長輩們一起住也有個照應,但若長輩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孩子又小尚未獨立,夾在中間的三明治族群的壓力也可以想像。30多歲的小咪前一陣子壓力爆表,先生因公受傷,少了隊友支持,她一度考慮離職,所幸工作的職場體諒,作了一些彈性安排,讓她挺過照顧黑暗期,留在職場。...

企業緊縮預算似乎是普遍現象,調查全美900多家企業的結果顯示,2024年多數企業編列與升遷連帶的薪資預算低於去年。企業主傾向用頭銜職稱來獎勵員工,而非薪資。路透/Alamy 國際

職涯十字路/工作「加量不加價」!升官事變多但沒加薪 接是不接?

要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好消息是,你升官了。壞消息是,薪水沒漲。問題來了,新職務接是不接?職場專家指出,這的確是很棘手的兩難處境,但也沒絕望到束手無策的程度。辦法,還是有的……

去年5月主計總處統計,25到64歲未就業者286.5萬人,其中因照顧65歲以上家人無法工作者占5.25%,顯示照顧離職人數每年已超過15萬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生活

照顧不離職/媽媽突中風想請假被刁難...家庭照顧假誰能請 一圖看不離職攻略

照顧離職是高齡社會一定會面臨的問題,而台灣愈來愈老,去年5月主計總處統計,25到64歲未就業者286.5萬人,其中因照顧65歲以上家人無法工作者占5.25%,顯示照顧離職人數每年已超過15萬人。然而,早在10年前,勞動部就已依「性別平等工作法」,訂定設置「家庭照顧假」,家庭照顧假併入事假計算,一年以7天為限。究竟家庭照顧假的定義為何?與事假有何區別?若是要照顧的對象為無血緣關係的長輩或同居人,還可不可以請家庭照顧假?以下就來看看怎樣才能照顧不離職。

政治

台灣醫師連年增 為何難解城鄉人力不均老問題

南韓醫師近期「集體離職」引發全球關注,台灣醫療體系疫後除護理人力掀起離職潮,投入急重難科的醫師也只減不增,即使衛福部醫事司開放波蘭在內,9大醫藥先進國家台灣醫學生可返台考照,同時也增加130名公費生,但至今仍無法改善「醫師人力分布不均」、「急重難症人力缺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