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元氣醫聲 EP2|遠洋船工高齡化、周邊社區老化嚴重 小港醫院院長:須重視多重慢性病

小港醫院附近多為漁港,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工長時間在海上作業,又因食物保存不易,多攝取高鹽、高糖食物,導致慢性病控制不易。圖/馮樹妍提供
小港醫院附近多為漁港,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工長時間在海上作業,又因食物保存不易,多攝取高鹽、高糖食物,導致慢性病控制不易。圖/馮樹妍提供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台灣具有高山和海洋,不只山地有偏鄉,「水上」也有偏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

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

慢性病問題難解,海上偏鄉的慢病問題更是難解!想知道如何解決嗎?打開Podcast的慢病放大鏡的【心腎糖系列】,聽醫界領袖溫暖分享,一起過對好日子!

📣本集重點

  • 02:18:為什麼小港醫院會服務漁民?
  • 04:13:遠洋漁業的漁民較常罹患的慢病有哪些?
  • 09:19:什麼厲害的新工具,能幫助漁民在海上評估急性症狀?
  • 21:20:從醫之路受誰啟發?
  • 33:09:高齡老化嚴重,醫療需要整合,醫養也需整合。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遠洋船工高齡化、周邊社區老化嚴重 小港醫院院長:須重視多重慢性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藥害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組長吳宛倫說明,能申請藥害救濟的條件。記者葉信菉/攝影

元氣醫聲EP12|吃藥發生嚴重副作用怎麼辦?原來藥害救濟管藥物不管疫苗 這6種情況也不行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可不只是一句廣告用語,它實際上是表示身體出現過敏警訊。台灣是少數國家有藥害救濟制度的,只要正常合法使用醫師開的藥物或詢問藥師後使用的藥物,導致嚴重過敏至住院等重度障礙的情形下都可以申請救濟,最高金額有300萬,20多年來救濟金額總數累計已有5億7千多萬。 但救濟制度也有不能申請的條件,你自己亂吃藥、從國外買來的藥、正在實驗中的藥物等等6種情況都不行。另外,藥害救濟只管藥物嚴重不良反應,打疫苗出現副作用,不在申請行列,民眾電話不要再打錯了!!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關渡醫院透過科技,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記者蘇建忠/攝影

元氣醫聲EP11|陳亮恭解讀台灣超高齡社會2問題 帶領關渡醫院整合科技從社區到個人

「2025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加上台灣老化速度高居全球第三快,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難道迎接我們的,是又老又病的未來嗎? 幸好危機就是轉機!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現在關渡醫院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智慧醫院,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這樣的經驗未來還有可能成為東南亞的榜樣!? 趕快收聽本集節目,聽聽陳亮恭描繪未來超高齡社會如何利用科技的藍圖吧!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精神疾病患者若缺乏病識感,將難接受治療,因此建議透過教育,增加國人對精神健康的認識。記者曾吉松/攝影

元氣醫聲EP10|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專家籲藉教育撕標籤

「你就多想快樂得事情,情緒不要太負面⋯⋯」、「一下覺得上班工作效率高漲、突然之間又陷入了憂鬱⋯⋯」面對砸雜亂無序的情緒波動,知覺及行為的混亂,其實這代表著心理生病了。 雖然大家都聽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但是你真的理解當中差異?這些疾病會不會遺傳?治療方法的口服用藥、長效針劑哪一個好?眾多的疑問就由這次來賓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逐一解答。 去除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蔡長哲認為,心理、精神疾病要納入國高中課綱,好好的認識內心,這就如同感冒生病一樣,看醫生治療就能控制,我們一起把這張負面標籤,用知識來撕下它。

奈及利亞的小朋友阿米娜(左)身上有皮疹並且無法進食,她的母親並不知道她的孩子因營養不良而受苦。圖/無國界醫生提供

元氣醫聲EP9|無國界醫生挺進第三世界 替流離失所的民眾發聲

被迫離開家園已6年,流離失所至孟加拉,生活仍被拘禁在難民營的羅興亞人。8月25日的今天,正是羅興亞人遭緬甸屠殺6周年的日子。 台灣已經很少看到的麻疹疫情,西非奈及利亞卻苦無疫苗施打;塔利班掌權後的阿富汗,女性權利被迫受限。這些地方,都有無國界醫生身影,他們不只提供醫療援助,更重要的是「見證」。 台灣為什麼要了解無國界醫生、了解國際醫療呢?極端氣候、戰爭災難造成糧食供應短缺,脆弱的人民挨著餓,營養不良威脅著兒童,儼然成了全球公衛議題,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地球。 捨棄會計師優渥薪資和亮麗頭銜,鄭巧鈺是台灣無國界非醫療專業人員第一人,在她的聲音故事,走訪當地,看見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民,他們的醫療需求。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