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洗腎

民眾常在元宵節前後吃元宵、湯圓過節,但腎臟病患需特別注意攝取量,專家也建議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不僅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健康過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34|腎臟病患這樣吃湯圓、元宵才健康!專家授4日常習慣預防、減緩病情惡化

台灣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200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 台灣的洗腎患者也約有8萬多名,其中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腎臟病可能會超越糖尿病,是未來的一大挑戰。本集內容由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Elaine來談談腎臟病是什麼,以及怎麼透過生活的小習慣的養成來預防腎臟病。

伊麗.哈林(左)是全美第14位罕見捐贈部分肝臟和一個腎臟給同個對象的捐贈者,她的捐贈對象就是她母親茱莉亞.哈林(右)。圖/取自YouTube 國際

真實人生/美罕見第14例!女兒密謀捐肝又捐腎救母「媽媽是我的全宇宙」

天下父母最大的心願是子女平安,然而,天下子女最大的企盼何嘗不是父母安康?急需換肝的一位70多歲美國母親不捨兒女受罪,耳提面命不准做移植檢驗。也許上天眷顧,她的女兒打敗機率,兩次配對成功,成為全美第14位罕見捐肝、腎給同個患者的捐贈者。對女兒來說,這絲毫稱不上犧牲,而是捨我其誰的愛的機會。...

政治

圖解台灣洗腎人口關鍵數字 能擺脫「洗腎王國」標籤嗎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台灣洗腎人數超過九萬,人口占比全球之冠,不過,台灣腎臟醫學會最新「台灣腎病年報」,2020年新增長期透析人數12475人,比前一年少了94人,是國內洗腎發生率5年來首次下降。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露出透析造成的疤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退休必修課/恐活不過60歲、領嘸老年給付...年少洗腎的她 如何看待老後生活

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全國人瑞人數去年首度超過5000人,今年則來到5011人,平均壽命延長,「以防萬一,活到100歲」,未來活到百歲可能成為常態。然而,像是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因罹患腎臟病,21歲就開始洗腎人生,因此在準備退休與老後生活,有一些比別人更細緻的考量。她很直白地說,「看過一些統計資料,我的平均預期壽命很可能不到60歲。」

近年很多國家血液透析服務品質大幅提升,越來越多腎友開始出國旅遊,但受限醫療環境及條件不同,在國外進行血液透析時,不像在台灣會看到專科醫師。圖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透析室。記者陳雅玲/攝影 生活

腎友出國日本、東南亞最熱門 在國外洗腎這些準備不可少

全台洗腎人口近10萬人,受限出門遠遊不便,但近年很多國家血液透析服務品質大幅提升,只要事先預約,都可在國外進行血液透析,因此有旅行社、腎友協會協助安排腎友出國旅行,日本、東南亞等都很熱門。醫師提醒,腎友想出國要做的準備可不少,若到東南亞國家,恐怕有些風險得要想看看能不能承擔。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有血液透析的設備,只要在出國前預先聯絡,就可以在國外進行血液透析,但語言不通,常令洗腎患者卻步,這樣的狀況在近年已有大幅的改變。...

政治

8千多人排隊換腎 一圖看懂疫後器捐困境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疫情後器捐人數下滑,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目前台灣有多少人苦等器捐移植。

小港醫院附近多為漁港,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工長時間在海上作業,又因食物保存不易,多攝取高鹽、高糖食物,導致慢性病控制不易。圖/馮樹妍提供 聽幕後

元氣醫聲 EP2|遠洋船工高齡化、周邊社區老化嚴重 小港醫院院長:須重視多重慢性病

台灣具有高山和海洋,不只山地有偏鄉,「水上」也有偏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 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 慢性病問題難解,海上偏鄉的慢病問題更是難解!想知道如何解決嗎?打開Podcast的慢病放大鏡的【心腎糖系列】,聽醫界領袖溫暖分享,一起過對好日子!

故事工廠劇團藝術總監黃致凱。記者黃義書/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爸爸好賭家貧、被老師霸凌…黃致凱化悲憤為動力入戲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黃致凱一直難忘念台大時那場尋父記。那時他爸爸剛被拔計程車牌已經幾天沒消息,黃致凱深怕爸爸餓死,買了牛奶、麵包,騎著摩托車繞行台北每個爸爸可能去的地方,自己覺得這場景真悲壯。 幾天後,他在一處城市角落找到癱在車裡的爸爸時,爸爸連拖鞋都不見,說是魔神仔搞的。黃致凱說,他原本希望這些經歷可以給爸爸教訓,但當爸爸真的被教訓到,又覺得「毋甘」(台語,捨不得),「因為再爛,他就是你爸爸。」

這波疫情中,分級醫療不見了,大家都往大醫院跑的結果,致使大醫院忙翻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當急診被篩檢者擠爆…6月嬰之死暴露防疫策略漏洞

4月底新北發生6月大男嬰因發高燒就醫,因為醫院就醫程序不幸死亡的憾事,再加上之前2歲童確診死亡與基隆婦人確診在家病逝,本土疫情這波大海嘯不斷拍打著醫療體系,死亡事件頻傳,代表著醫療堤防出現裂縫,確保醫療體系能屹立不搖,是防疫能否成功的重點,中央應盡速採取措施確保區域及醫療中心級醫院能正常運作,讓基層診所與地區醫院扛起第一線防疫工作,醫療體系一旦被拖垮,恐使疫情進展更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