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遠洋漁業

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堪稱秋季食材的「營養冠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台灣秋刀魚提早1個月收工 今年Size偏小但中日韓搶購

身形修長如同利刃的秋刀魚,是秋季鮮味象徵,今年台灣捕撈秋刀魚的遠洋漁船,因為漁獲豐收,比起往年提早一個月,從西北太平洋公海的漁場返航高雄前鎮漁港。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說,今年秋刀魚雖然豐收,但中國大陸需求量大,且每公斤價格比台灣貴10多元,加上日本、韓國也會搶買,台灣的消費者想嘗鮮最好提早下手…

28年前高雄區漁會總幹事葉福亭遭狙殺,圖為1996年2月5日、案發隔天聯合報頭版新聞。圖/取自聯合報新聞資料庫 生活

重案追緝令/28年前高雄漁會總幹事遭狙擊 至今未破案行凶原因成謎

日前台南市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在光天化日下,遭冷血歹徒連開11槍狙殺,震撼漁界。類似漁會高層遭槍殺案, 這不是第一次。28年前,高雄區漁會總幹事葉福亭在總統大選前,也遭歹徒近距離朝臉部開槍,一槍畢命,歹徒至今逍遙法外,遑論找出幕後唆使者,原因更已成謎。

屏東林邊、佳冬一帶為是國內最大的石斑魚養殖區,年產量超過6000噸,產值上百億,主要為外銷市場,因此面對ECFA可能中止,養殖農民擔心未來可能銷售無門影響生計。圖為佳冬養殖戶收成石斑魚畫面。記者劉學聖/攝影 政治

太陽花十年/漁民的眼淚: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中止ECFA影響深遠

因不滿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繼對台軍演後,中國大陸財政部31日公告,自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而就在今年3月,聯合報數位版曾在「太陽花十年」系列專題中,探討ECFA中止的影響。 11年前,東港區漁會前總幹事林漢丑肩負2千多位漁民期待,向台灣政府和中共喊話請命。他說,希望將鮪鰭類列入下一波早收清單,這將有益兩岸人民與台灣經濟。 當年的林漢丑接待過海協會副秘書長孫亞夫,肯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石斑魚等少數魚類列入免稅清單,更期待東港「三寶」鮪魚、旗魚、櫻花蝦也列入後ECFA免關稅清單。他說,台灣「三寶」賣到中國大陸要課稅,日本賣到中國大陸卻免稅,若將鮪鰭類列入早收清單,對台灣漁民收入和中國消費者才有幫助。 而10年歲月過去,他去年以民進黨籍身分參選東港鎮長,「養殖漁業最近3年慘淡經營,能賣出去就很好了,出口管道太少!」漁家子弟出身的林漢丑不諱言,「台灣漁民最大的擔憂就是出路問題,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雖然民進黨政府立場是抗中,但台灣很多漁民沒有太多政治意識型態,只煩惱生計。」

延繩釣船「大旺號」被控在海外長期壓榨外籍漁工,漁獲滿載的背後,卻是25名外籍漁工的血淚勞動的成果。圖/讀者提供 生活

八尺門的辯護人曝海上煉獄 大旺號虐死漁工「現實比戲劇荒謬」

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以一樁外籍移工兇案為背景,不僅探討死刑議題,還引出外籍移工的海上生活困境,八尺門的辯護人為小說改編,海上移工遭虐的原型,取材自現實中的「和春61號」事件,其實四年前一艘從高雄出港的漁船,漁獲滿載的背後,卻是25名外籍漁工的血淚勞動的成果,漁工在船上吃不飽、穿不暖,悲慘境遇雖非戲劇原型,但起訴書還原經過,凸顯「現實總是比戲劇還荒謬」…

小港醫院附近多為漁港,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工長時間在海上作業,又因食物保存不易,多攝取高鹽、高糖食物,導致慢性病控制不易。圖/馮樹妍提供 聽幕後

元氣醫聲 EP2|遠洋船工高齡化、周邊社區老化嚴重 小港醫院院長:須重視多重慢性病

台灣具有高山和海洋,不只山地有偏鄉,「水上」也有偏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 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 慢性病問題難解,海上偏鄉的慢病問題更是難解!想知道如何解決嗎?打開Podcast的慢病放大鏡的【心腎糖系列】,聽醫界領袖溫暖分享,一起過對好日子!

漁會人員指出,沿近海漁業並沒有全報,很多漁民都是低報,年報不可靠是漁業界公開的祕密。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漏油判免賠/法官戳破漁民低報的「國王新衣」 漁獲年報證據力剩多少?

德翔台北貨輪案二審大逆轉,法官判免賠的理由之一,是漁獲量不減反增,法官不採認漁業署的漁獲年報,而是新北市農業局的統計年報,兩者天差地遠。有漁會人員指出,遠洋漁業一定要申報漁獲,不報不能進港卸魚,沿近海漁業沒有全報,很多漁民都是低報,年報不可靠是漁業界公開的祕密,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法官戳破了國王的新衣?

加拉巴哥群島漁民抱怨,大批中國漁船把當地資源吃乾抹淨,他們擔心已很難在本國海域生存。圖為在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的中國漁船。美聯社 國際

捕撈猖狂!大陸吃乾抹淨南美洲魷魚 靠的是日製運搬船

過去20多年來,由於沿海漁源日漸枯竭,中國大陸以近3000艘漁船前進公海,遠征世界。他們打造出無人望其項背的全球漁撈作業,在南美洲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祕魯到厄瓜多沿岸、阿根廷外海等地頻繁出入,捕獲大量鮪魚及魷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中國一貫的強烈企圖心已引發抗議及質疑,他們如何回應?

1956年8月23日,圖為高雄大陳義胞授船儀式會中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6年美援漁船373艘 放領給全台大陳義胞

1956年8月23日,為大陳來台漁業義胞所建造的漁船將上午在高雄市公共體育場舉行授船典禮,台省府嚴家淦主席親自主持,中央及台省府有關官員,安全分署外賓等多人均應邀觀禮。此項授船典禮舉行後,所有來台的1900餘漁業義胞均可獲得漁船,開始在台灣的漁業生產工作。

世界上的許多正鰹魚是捕撈自南太平洋海域,當地的8個島國1982年敲定「諾魯協定」,建立向美國、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等漁業大國收費的機制。路透/HANS LUCAS 國際

南太平洋島國合力護漁權 大國只能乖乖付錢

世界上許多正鰹魚(Skipjack tuna)捕撈自南太平洋海域,雖然漁獲利潤極為豐厚,當地的8個島國卻長年分不到一杯羹,直到1982年事情才有轉機。衛報報導,這8個太平洋島國決定挺身維護自己的權益,成功敲定「諾魯協定」(Nauru Agreement),成為區域合作的榜樣。雖然簽署各國花多年時間才找出勝利方程式,卻能讓美國、日本、台灣,及後來的中國大陸與歐盟就範,被形容為「太平洋島國過去半世紀最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