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財經

「基泰大直」建案因施工不慎,導致鄰宅下陷坍塌,各界矚目後續處理方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19|基泰向大直受災戶提「一坪換一坪」 權益與正義的選擇

「基泰大直」建案因施工不慎,導致鄰宅下陷坍塌,日前發放慰問金時,也夾帶「合作興建意向書」,向25戶受災戶提出「舊建物一坪換一坪加車位」等高於市場行情的方案。 本集白話財經邀請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來談基泰大直案的後續發展。

全球景氣不佳,台灣出口也連11黑,但7月失業率則創23年來同月最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18|失業率數字創本世紀最低 你所不知道低失業率背後的真相

今年全球的總體經濟狀況不佳,台灣的出口連續11個月衰退,經濟成長率也出現兩季負增長,但失業率從去年疫情結束之後緩步下降,5月失業率3.46%,甚至創下本世紀最低點。 本集白話財經邀請Career就業情報顧問臧聲遠先生,來談低失業率背後的真相。

AI早已深入我們的身邊,各國紛紛推出相關管制法案,能有效管理人工智慧嗎?路透

白話財經EP117|生成式AI普及你我生活 各國法規能約束無止境的進化嗎?

從蘋果手機的語音助理進化到現在最熱門的生成式AI,我們工作、生活、甚至投資市場都深受AI所影響。 本集白話財經就要來談AI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大小事,也談全球的管制措施與相關產業。

日本的貨幣政策即將迎來轉變,而股神巴菲特(圖)陸續買進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也特別引人關注。 路透

白話財經 EP116|孫明德總經時間 股神投資日本五大商社的啟示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上任已經三個月,日本的貨幣政策即將由鬆轉緊,植田總裁將如何調整YCC政策? 本集白話財經連線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從日本貨幣政策的轉變,談到股神巴菲特投資日本五大商社,究竟這五大商社各有哪些不同經營範圍與特色,能夠吸引到股神投資。

台灣有許多知名家族企業,如長榮(圖)、葡萄王、泰山、美福,都曾傳出經營權紛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 EP115|家族企業經營權紛爭頻傳 如何擺脫反目鬩牆宿命

台灣有超過六成的企業為家族企業形式,其中有許多知名公司已經到了接班的關鍵時期,時不時還上演兄弟鬩牆爭權戲碼。 本集白話財經連線匯智資本創辦人陳識仁,從家族企業的經營治理談起,如何擺脫交棒時的宿命,達成傳承永續的目標。

圓山飯店成立於1952年,早年為台灣元首招待外賓的國家級宴會廳,圖為圓山飯店前棟外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 EP114|不只金龍傳說 圓山飯店還有哪些故事?

圓山飯店近期因為金龍毀損再次成為新聞焦點,作為最有歷史與神祕色彩的飯店,在東西密道開放參觀後,也吸引許多人朝聖,本集邀請專家談談圓山的有趣故事,還有台灣目前國際觀光飯店的發展狀況。

迪士尼調整市場策略,一次撤出多國有線電視市場,台灣首當其衝。 美聯社

白話財經 EP113|迪士尼大撤退 台灣有線電視真的是夕陽產業?

迪士尼集團近期宣布一口氣將國家地理、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等11個有線電視頻道全數撤出,消息震撼市場。迪士尼為何選擇退出已經營30年的台灣市場?台灣有線電視正在邁向衰亡嗎?

保戶面對身心相關疾病的投保和理賠問題,需要多留意相關條款及規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12|身心疾病的投保與理賠權益

近年因多起爭議案例,保險業者拉高身心疾病理賠門檻,保戶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有進行身心治療的民眾,投保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業者推出Micro LED透明窗屏顯示器,可以融入空間裝潢,提供豐富資訊。 圖/友達提供

白話財經 EP111|MicroLED進入量產年 面板創新應用大爆發

經歷多年研發,MicroLED今年正式走入量產年,不只現有的3C螢幕,包括汽車、觀光甚至居家裝潢都出現創新應用,一起來聊聊面板產業的未來趨勢。

日韓兩國關係近期逐漸回溫,雙方都盼能強化經濟。圖為南韓總統尹錫悅(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會面。美聯社

白話財經EP110|日韓和解是經濟利多?陸經濟數據有盲點?

南韓政府逐步改善與日本關係,能否扭轉兩國經濟局勢?對於美國晶片戰略會帶來額外效果?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經濟數據看似表現不佳,但實際情況不能只看表面?本集邀請孫明德主任解析近期總經情勢。

愈來愈多國家試圖挑戰美元霸權,市場關注人民幣是否真能改變全球經濟的既有規則。歐新社

白話財經EP109|人民幣聲勢崛起 真能挑戰美元霸權?

中國大陸與巴西達成協議放棄美元結算,美國財長葉倫也擔憂美國制裁中俄等國企業,恐危及美元地位。人民幣真能掌握機會崛起?還是仍然難以撼動美元霸權?

國內景氣燈號已多次亮出藍燈,對於第二季是否有轉機,學者認為不樂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08|景氣燈號持續低迷 經濟何時能有轉機?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國內景氣燈號持續低迷,市場都在關注到底何時能夠重新找回動力。本集邀請中央經濟系教授吳大任為聽眾分析景氣低迷的成因,還有何時能出現回溫的契機。

ChatGPT爆紅可能讓科技產業出現大洗牌,台灣業者也面臨如何站穩關鍵位置的考驗。法新社

白話財經EP107|AI熱潮席捲全球 台廠能站穩關鍵位置?

近期生成式AI成為全球熱潮,許多人都對AI的能力感到驚艷甚至是恐懼。除了對民眾的日常帶來改變,產業界有準備好面對AI帶來的全新機會嗎?台灣可能在全球的軍備競賽中領先嗎?

近期房市交易量確實更為低迷,但房價卻仍然沒有太大變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06|政府出招打炒房 但房價還是鐵板一塊?

政府今年陸續將祭出許多房地政策,招式雖多,但買家似乎仍等不到降價?從專家角度來看,官方政策能幫助青年購屋嗎?

疫後解封高端旅遊更搶手,像是高價極光團等行程更加熱門。圖為芬蘭極光。法新社

白話財經EP105|想出國還在等降價?高端旅遊反而更熱門

民眾因疫情被關了三年,解封後開始出現旅遊熱潮,但也有很多人對目前的價格卻步。但「重新開機」的旅遊業發現,愈來愈多的人願意選擇數十萬,甚至百萬的旅遊行程。

電價4月起再調漲,已是國內連續兩年大幅調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04|4月電價再漲 官方說對民生用電影響不大能信嗎?

4月開始電價將要調漲,政府說對家庭用電影響不大,是真的嗎?連續兩年調漲背後,到底有沒有道理?本集也將提供省電小撇步,幫助聽眾省荷包。

陷入危機的瑞士信貸最終被瑞銀合併,但仍引發投資人對金融市場的恐慌。歐新社

白話財經EP103|孫明德解讀歐美銀行風暴

從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到瑞士信貸危機,近期金融市場恐慌正在蔓延,聯準會是否會改變緊縮路線?投資人又該用何種心態面對接下來的局勢?

小馬哥說財經主持人沈雲驄希望透過Podcast,讓聽眾從基礎面認識財經議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102|資深出版人的Podcast旅程 ft.小馬哥說財經

本集雙周年特別企畫,邀請《小馬哥說財經》主持人、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分享製作財經Podcast和創業的故事,也針對近期熱門的財經議題提出獨到的見解和分享。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即將卸任,經濟學者植田和男將為下一任總裁。路透

白話財經EP101|孫明德總經時間 日本央行換總裁 貨幣政策會改變嗎

自2013年擔任日本央行總裁至今的黑田東彥將於今年卸任,繼任者是經濟學者植田和男,日幣即將告別「異次元」寬鬆趨勢?還是會維持10年來一貫的低利率貨幣政策呢? 本集白話財經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從日本央行總裁的更迭來談貨幣政策。

國內近期發生多起個資外洩事件,企業資安風險也成關注焦點。示意圖。路透

白話財經EP100|個資外洩大爆發 是駭客太強還是台灣資安太弱?

近期iRent、微風集團個資外洩,讓資安問題頻頻登上新聞版面,如今隨著數位部成立,在資安問題上將扮演哪種角色?企業、民眾又該如何強化資安?

許多台籍員工已陸續跟著台積電赴美工作,適應生活和職場文化差異成為挑戰。圖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9|跟著台積電前進美國 台籍員工適應困難嗎?

隨著台積電赴美國亞歷桑納州設廠,陸續有許多台灣工程師與作業員成為「科技移民」舉家遷到美國,他們面對哪些挑戰和意想不到的問題?

年後出現轉職潮,根據人力銀行調查,35歲~44歲的中壯年族群動能最強。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8|跳槽不是年輕人專利 大齡轉職潮年後湧現

近期整體經濟逆風,但企業求人需求依舊不減,而且許多資深上班族也勇於轉換跑道,因為疫情急凍的海外職缺,如今也快速回溫。本集邀請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進行就業市場的全面剖析。

國產鮮乳價格持續攀升,同時又有來自進口鮮乳的挑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 EP97|鮮乳價格回不去了? 進口貨市占悄悄攀升

國產鮮乳價格持續上漲,需求減少危及酪農業生計,同時進口鮮乳比例也因此不斷增加,但消費者卻仍然買不到便宜牛奶?生產、消費端雙輸的情境為何發生?

NCC雖然在農曆年前通過兩宗電信合併案,但台灣大併購台灣之星卻出現變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6|兩宗電信合併案過關 市場局勢會再掀劇變?

NCC趕在農曆年前通過台灣大、遠傳提出的兩宗合併案,電信市場再次洗牌。對於台灣之星與亞太的用戶而言,又有哪些影響?拖了這麼久的合併案官方終於通過,為何又有破局傳言?

回顧2022經濟局勢,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帶來許多不確定性。歐新社

白話財經 EP95|【新春回顧】孫明德總經時間 2022經濟回顧

白話財經在新春期間的回顧單元,主打的是最受歡迎的、景氣預測與全球總經的第一品牌:孫明德主任,聆聽他對於2022年的經濟局勢總整理。 2022年從俄烏戰爭到晶片大戰,今年許多事件都衝擊國際經濟,通膨、升息也成為全球性的話題,盤點去年經濟局勢,投資人該看到哪些趨勢現況,對於今年市場該做好那些心理建設?(本集錄音時間為12月16日)

今年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投資布局也更具考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4|黑天鵝到處飛 2023年投資該用哪種策略?

投資人去年歷經股債雙殺的震撼,今年不僅面對經濟衰退,地緣政治風險依舊不少,本集整合多家法人的展望和看法,談談2023適合的投資戰略。

政府將普發6000元,但對於這項全民大紅包,學者專家卻不認為是國家財政之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3|政府還稅是擺闊?普發6千到底是哪來的錢?

行政院近期宣布年後要發大紅包,每人普發6000元,學者專家卻紛紛搖頭,不贊成官方的作法,為何國家稅收會多到可以發錢?有錢拿真的不好嗎?

鼓勵民眾培養健康習慣的外溢保單近期熱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2|外溢保單近期熱銷 我該加入嗎?

經歷幾年新冠疫情,民眾愈來愈重視自身健康,鼓勵養成良好健康習慣的外溢保單也熱銷,到底哪些人適合買外溢保單?挑選該注意哪些細節呢?

回顧2022經濟局勢,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歐新社

白話財經 EP91|孫明德總經時間 2022經濟回顧

從俄烏戰爭到晶片大戰,今年許多事件都衝擊國際經濟,通膨、升息也成為全球性的話題,盤點2022經濟局勢,投資人該看到哪些趨勢現況,對於明年市場該做好那些心理建設?(本集錄音時間為12月16日)

泰山持有全家便利商店兩成股權,成為爆發經營權之爭的主要關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白話財經EP90|泰山守經營權急賣全家持股 國泰蔡家接手為哪樁?

泰山閃電賣出全家持股,讓市場派大股東龍邦集團跳腳,還發動法律攻防。如今買家國泰蔡家浮出檯面,市場也好奇為何會對全家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