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財經

白話財經EP126|醫療險實支實付末班車

永旭保經執行副總吳稼羚。圖/吳稼羚執副提供
永旭保經執行副總吳稼羚。圖/吳稼羚執副提供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金管會宣布推動實支實付險改革,但改革尚未啟動,卻先來一波實支實付險下架潮,現在市場上民眾幾乎很難再買到副本實支險,未來要買實支險來強化醫療保險保障,民眾該何去何從? 

📣本集重點

  • 醫療實支實付險為何會讓保險公司賠到害怕?哪些情況使實支險的理賠浮濫問題更為嚴重?
  • 除了實支險之外,日額限保險公司是否已開始設定上限?
  • 現在要買實支實付險,如何在預算中精打細算作主約和副約搭配?
  • 意外險的實支實付險也有令保險公司傷腦筋的詐保現象?造成的影響又是如何?
  • 終身意外險為何去年12月也掀下架潮?保險公司賠到怕的原因是什麼?
  • 為何保險越晚買,越不划算?買實支險的投保和適用,是否也有年紀上的限制?
  • 沒有錢買保險時,哪些保險非買不可?

📣更多收聽平台

延伸閱讀

實支險之亂/實支實付險為何一定要改用正本理賠?關鍵原因曝光

實支險和意外傷害險 因為這些原因保險公司賠到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槓桿型ETF、反向ETF都出現明顯成交量,前者主要用於股市超跌搶反彈,後者則以避險用途為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變型」ETF威力強大 因應川普衝擊 最怕1狀況

受美國總統川普的高關稅等多項政策衝擊,台股近一個月行情震盪,包括槓桿型ETF(指數型股票基金)或反向ETF都出現明顯成交量,投資人該用何種態度看待這兩種有別於原型ETF的商品呢? 專家建議,這兩種產品有別於原型ETF,都是策略性投資者的布局工具,並不適合長線持有,一般投資人該何時進場避免受傷?聯合報數位版訪問專家,並用兩款台灣市場上具代表性的槓桿式ETF為讀者舉例說明。

2024年HBM市場幾乎是由SK海力士、三星、美光等三家國外大廠所壟斷。圖/取自微博

AI浪潮帶動 HBM市場正旺 台廠1策略搶進

AI應用爆發,高頻寬記憶體(HBM)也成半導體元件新星。近來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市場對高單價AI晶片能否再撐起一片天的質疑,卻未澆熄記憶體廠持續投注擴大HBM產能的心,連台廠也掀起類HBM(HBM-like)開發風潮,因為AI應用百花齊放,給HBM及類HBM更大的揮灑空間。

momo透露,在去年底的雙11期間,廣告投放金額較前年成長3.5倍。圖/momo購物網提供

電商、零售業新寵 RMN精準行銷 競爭力提升1檔次

電商、零售業最近熱中布局「RMN」(Retail Media Network,零售媒體廣告),希望以此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能結合消費行為數據,提供量身訂製的行銷策略,被認為是品牌行銷的重要管道。

靠台積電加持,0050在2024年含息報酬率稱冠ETF。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0050分割引爆話題 ETF分割與反分割會影響投資人荷包嗎?

元大台灣50(0050)不僅是國內第一檔ETF(指數型股票基金),也是首檔市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的ETF,上周五(21日)收盤以4692億元規模,穩居ETF資產第一,市價最高來到200元。日前發行公司公告0050的分割議案,4月2日至21日進行投票,受益人會議訂在4月24日,投資人即使僅持有1股,也能參加投票。ETF為什麼要分割?分割的優缺點,以及如何訴求權益保障,投資人不可不知。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