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11月舊金山「拜習會」是否有譜,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的回答透露了端倪,但美中之間還存在條件上的不確定性,而中國大陸接二連三的內部問題,也成為影響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外交策略的因素之一。 看點2:中日韓三國資深官員齊聚首爾展開磋商,就年底舉行三方領袖峰會達成共識;其中北京有意拉攏南韓的舉動,觸動了北韓敏感神經,突然釋放美國叛逃二等兵的背後潛藏了什麼政治盤算?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前往密西根聲援美國聯合汽車工會罷工,成首位出席罷工活動的在任總統,他的到訪也讓「鐵鏽帶」和「工會」兩大選戰流量密碼再度浮上檯面。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蘇利文和王毅在馬爾他的會晤,暗示了11月舊金山APEC的「拜習會」有譜,但成定局前美方不敢大意,2跡象顯示美國深怕破壞為修復兩國關係所做的一切努力。 看點2: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與中亞五國領袖會談,將「C5+1」對話機制提升至元首等級,直搗中俄後院,希望以經濟為誘因拉攏「一帶一路」上的關鍵國家。 看點3:錫克教領袖之死點燃加拿大及印度外交戰火,宛如沙烏地記者卡紹吉遭當局暗殺事件的翻版,不僅美國硬著頭皮介入,其他西方國家也面臨選邊站的尷尬處境。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美國亟欲尋求美中元首峰會之際,先是習近平缺席G20,現在又傳出王毅不去聯合國大會,拜習會的不確定性使美中前景蒙上陰影。 看點2:經濟需求和南海矛盾讓美國與越南愈走愈近,兩國關係提升至最高層級的「全面戰略夥伴」是各取所需,而這歷史性的一步也是美國「圍堵中國」戰略的一環。 看點3:美國即將批准向烏克蘭提供射程可達306公里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助烏軍在入冬前最後關鍵時刻取得優勢及籌碼。白宮遲遲不願援烏長程武器,為何如今一改先前立場?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華為新機採用中芯生產的最先進晶片,引發外界熱議是否突破美國技術封鎖,白宮暗示若違反出口管制屬實,將進一步收緊限制,科技戰升級恐為美中關係及拜習會投下變數。 看點2:金正恩即將會晤普亭的消息引起各方擔憂,此前美國多次發出警告,指北韓和俄羅斯正在進行軍火交易談判。平壤和莫斯科密切合作背後牽涉哪些利益盤算?北京又是如何看待朝俄同盟? 看點3:習近平缺席G20峰會反映地緣政治競爭白熱化,學者認為此舉恐折損中國外交的信任度,但對北京而言這番政治操作背後有其考量和戰略意義。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備註:「郭崇倫觀點」暫停一周) 看點1:時隔7年再有美國商務部長訪華,雷蒙多此次訪問表明,即使美中在外交、國安、地緣政治等領域的緊張局勢升高,華盛頓仍願意在經濟方面與北京合作。 看點2:因關係惡化而多次停開、連續3年未能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在福島核廢水排海導致矛盾升級的情況下是否有望重啟?南韓駐美大使在一場論壇上透露正面訊號。 看點3:儘管歐盟的目標是2027年前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但今年前7個月對俄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卻有增無減。一邊制裁一邊買背後,反映出什麼樣的歐陸困境?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備註:「郭崇倫觀點」暫停一周) 看點1:中美洲議會21日通過「排台納中」案,是中國大陸外交打壓的另一例證,而台灣在該地區所剩無幾的邦交國之一瓜地馬拉恐成北京下一目標,準總統阿雷巴洛如何實現「雙軌發展」備受關注。 看點2:中國大陸有意在西方國家之外建立新勢力,與G7互別苗頭,擴員與去美元化議題因此成為本屆金磚峰會兩大關注焦點,吸收新成員對北京的戰略意義何在? 看點3:6月兵變未遂的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墜機身亡,同日傳出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蘇洛維金遭解職,秋後算帳意味濃厚。普亭大動作殺雞儆猴背後的盤算為何?而群龍無首的瓦格納下一步又將何去何從?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備註:「郭崇倫觀點」暫停一周) 看點1:中國大陸低迷的經濟被拜登形容為「定時炸彈」,連年度經濟成長率保5都成一大挑戰;而在華府頒布投資禁令一周後,北京證實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即將訪華。 看點2:美日韓領導人18日首度以獨立型態召開峰會,透過三邊合作制度化共同對抗中國大陸及北韓威脅,朝鮮半島發生緊急事態時三國同盟將如何因應? 看點3:波蘭在軍人節舉行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閱兵,大秀肌肉不只展現國防決心,更攸關執政黨接下來的連任之路;而波蘭在北約地位的提升,可能讓過去美英德法主導的領導層洗牌。...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角力再掀波瀾,賴清德過境美國停留紐約、舊金山,以及白宮在拒絕李家超出席APEC峰會後,接著頒布美國對華投資禁令,這些會如何影響正在升溫的美中關係? 看點2: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仁愛礁的摩擦持續發酵,隨著美菲防禦合作達到新高度,北京不甘示弱地頻繁發動嚇阻攻擊,可能會為自己帶來什麼麻煩? 看點3:包括美國和烏克蘭在內共42個國家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了兩天會談,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中國大陸的出席,北京究竟想藉參與峰會傳達什麼訊息?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高層近幾個月密集進行會談,為兩國官員出訪鋪墊,雙方也透過釋出善意減少分歧;然而就在關係融冰之際,傳出美方拒絕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APEC會議,此舉是否會為拜習會增添變數? 看點2:2021年被政變推翻後遭監禁至今的翁山蘇姬突獲部分赦免,雖然33年刑期只減少6年,但凸顯出緬甸軍政府正面臨愈來愈大的國內外壓力。 看點3:川普因企圖推翻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煽動國會暴動,於美東時間1日被起訴,為今年3月以來第三度被起訴。儘管這些官司並未削減其募款的雄厚實力,但頻打「政治迫害」牌恐不利其2024選情。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一個月來未公開露面的秦剛因「不明原因」被拔除中國大陸外長職務,但國務委員頭銜仍被保留、王毅回鍋兼任外長,成了這起任免案的兩大謎團。 看點2:美國對中國大陸約束北韓的期望,加上平壤對軍援俄羅斯的下一步行動,讓中俄兩國代表團受邀齊聚同慶北韓「勝利日」格外引發矚目。 看點3:儘管基輔聲稱自6月以來已收復逾200平方公里失土,但在俄軍的三道防線下,烏克蘭夏季大反攻進展不如預期,西方官員坦言將會是場硬仗,而攻勢是否能持續取決於三大關鍵。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副總統賴清德8月出訪友邦巴拉圭期間將過境美國,再掀美中台外交角力,賴會在哪個城市停留不僅反映美方立場,也攸關北京將採取何種行動因應。 看點2:除了美軍核潛艦睽違42年再度停靠南韓,召開核磋商小組首次會議也是履行「華盛頓宣言」的一環,美韓安全合作升級對北韓而言無疑是一大威脅,平壤甚至警告已符合動用核武的條件。 看點3:俄羅斯終止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將食品武器化的舉動引來歐美各國譴責。為何協議僅維持不到1年就破局?當初居中斡旋的土耳其為何這次沒能成功說服俄國?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儘管美中關係緊張,雙方仍有關鍵合作領域,氣候即是其一。美國氣候特使凱瑞為期四天的訪中行將就三大議題與北京談判,而氣候融資能否順利籌措也備受關注。 看點2:亞太四國領袖連兩年獲邀參加北約峰會,凸顯北約拉攏區域盟友對抗中國大陸的決心,然而最具爭議的東京辦事處,在法國強力反對下至今仍未有定論。 看點3:普亭接見普里格津及其手下軍官出乎各界意料,瓦格納指揮官們更在3個小時的閉門會議中表達效忠。普亭與發動叛變的瓦格納上演大和解究竟在盤算什麼?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國財政部長葉倫為期4天的訪中行,在美中你來我往的角力下展開,儘管如外界預期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拜登政府內閣相繼出訪也意味著雙方合作將陸續展開。 看點2:儘管福島核廢水排放計畫遭受日本漁民及中韓等鄰國強烈反對,但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歷時近兩年的調查結果向岸田政府開綠燈,預計最快今年8月開始逐步排入海。 看點3:法國北非裔青少年因拒絕警方攔檢遭射擊身亡,引起的震驚和憤怒不只迫使法國許多人對種族歧視和移民密集區域的犯罪問題進行反思,法國政治版圖在接二連三的動盪中也正在悄悄位移。...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灣大選將於明年1月13日舉行,北京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華期間曾探詢美方態度,更重提美中共管台灣模式;而美國則是打一視同仁牌,強調無論誰當選都會與之合作。 看點2:俄羅斯瓦格納傭兵集團發動兵變,但旋即以戲劇性方式落幕。首腦普里格津意在爭取何方支持?領導地位面臨嚴重威脅的普亭又為何願意放過? 看點3:探訪百年沉船「鐵達尼號」殘骸的觀光潛水器「泰坦號」發生內爆悲劇,艙內5人無人生還,其安全設計問題也成為國際關注及檢視的焦點。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備註:「郭崇倫觀點」暫停一周) 看點1:睽違5年再有美國國務卿訪問北京,布林肯此行是拜登上任以來最重要的美中交流之一,儘管針鋒相對的緊張態勢趨緩,但也凸顯了另一個現實:兩國關係仍極度脆弱。 看點2:印度總理莫迪赴美訪問獲得高規格接待引發關注,分析認為,只要美印對中國的共同擔憂存在,美印關係就會繼續發展。然而,讓兩國走到一起的並不是共同價值觀,而是地緣政治的現實。 看點3:拜登次子杭特認罪協議再成兩黨唇槍舌戰焦點,恐為拜登的連任之路帶來更多政治麻煩。如今共和黨稱將追查拜登家族交易內幕到底,「家族貪腐」料將成為共和黨在大選中抨擊拜登的重點。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延遲了4個月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重啟訪華行,而在出訪確定前,美國刻意放出延長台韓半導體大廠豁免期、古巴中國情報站等消息是為哪樁? 看點2: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賭中國輸的人未來一定會後悔」的爭議發言,點燃韓中最新外交風波。然而,隨著美中關係重新調整,部分人士擔憂南韓選邊站恐對自己不利。 看點3:美國前總統川普遭聯邦起訴37項罪名,其中31項與「間諜法」蓄意保留國防訊息相關,出庭應訊面對指控均不認罪。隨著2024腳步逼近,川普若當選,不排除會出現在牢裡執政的荒謬情況。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美國尋求與中國大陸建立溝通管道的同時,兩軍對峙加劇,解放軍近來進行了兩次「不安全」攔截後,白宮矢言應對中國大陸具侵略性的挑釁行為。 看點2:北約一直渴望與亞太國家加強夥伴關係,最新計畫是在東京設辦事處。法國開第一槍表態反對,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的發言也透露美國的不安。 看點3:烏克蘭南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水壩遭炸毀潰堤,引發人道、經濟及生態浩劫,俄烏互控對方下毒手。在烏克蘭展開大反攻之際,大壩遇襲會如何影響烏軍攻勢?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光禁令為美中關係再添動盪,拜登政府指此類經濟脅迫行為無法容忍,同為中國大陸DRAM晶片主要供應商的南韓處境格外尷尬。 看點2:北韓睽違7年再度發射衛星,日韓一度發布警報籲居民避難。間諜衛星成金正恩對抗美日韓的最新工具,太空監視系統對北韓有什麼戰略意義? 看點3:即使經濟危機和地震批評不斷,土耳其強人總統厄多安仍贏得連任,執政20年來內政外交環境劇變,下一個5年他將帶領國家走向何方?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在美中關係跌至50年來新低之際抵達華府,被視為兩國緊張緩和的重大跡象,但雙方軍事熱線仍為中斷狀態,加上台美貿易倡議進展,好不容易回溫的關係會否因政治因素再生嫌隙? 看點2: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首度訪問北京,尋求與中國大陸更多經濟合作,被諷為「求援之旅」,而兩國貿易額創新高,更反映出中國大陸現已成俄羅斯的唯一救生圈。 看點3:兩個親烏俄羅斯民兵組織主動承認越境襲擊,卻被發現疑似使用美援武器,引發拜登政府高度關注,別爾哥羅德事件可能會為烏克蘭帶來什麼副作用?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中亞峰會」及廣島G7峰會接連登場,前者被外界視為北京正積極直搗俄羅斯後院擴大影響力,後者則聚焦核武威脅、中國經濟脅迫、對俄制裁及台海局勢,烏克蘭總統現身也為峰會增添話題性。 看點2:美國打算比照軍援烏克蘭的緊急授權,向台灣提供多達10億美元安全援助,據悉以飛彈及相關訓練為主。另外,立法院長游錫堃密集拜會美國會議員引起部分人士擔憂,「疑賴論」後續效應值得關注。 看點3:泰國眾議院選舉落幕,民主派大勝反映出民意對改革的渴望,然而泰國憲法卻未必能讓呼聲最高的第一大黨「前進黨」黨魁皮塔當上總理,甚至無法完全排除軍方勢力再度掌權的可能。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會面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接著在維也納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舉行會談,可預期美中高層在未來數月內將有更多互動。 看點2:睽違12年日韓領袖再度互訪,雙邊關係在穿梭外交下取得重大進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歷史糾葛的表態能加速兩國融冰?南韓對中國大陸愈來愈強硬又是憑藉著什麼底氣? 看點3:為解決舉債上限危機,共和黨堅持要聯邦政府削減開支,以換取提高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拜登則希望無條件提高債務上限。即使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等警告不斷,仍無法化解持續數月的僵局。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方多次警告缺乏溝通橋梁恐增加誤判風險,48小時內三個外交官接連公開喊話,凸顯拜登政府亟欲與中方進行更廣泛的對話,但北京似乎興趣缺缺。 看點2:美國與菲律賓防務合作更上一層樓,拜登政府明確將南海納入共同防禦範圍,瞄準的正是位於第一島鏈要塞的巴士海峽。為何阻止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如此重要? 看點3:在俄烏雙方持續於巴赫穆特一帶大打消耗戰的同時,烏克蘭春季大反攻正蠢蠢欲動,而近來一連串針對俄羅斯的攻擊事件恐使衝突急遽升高。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近年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外籍人士接連遭北京以危害國安為由逮捕,顯示中國大陸在反間諜法準則上的任意性,逐漸收緊控制讓許多人視赴中為畏途,對外交流受阻也為國際局勢埋下不定時炸彈。 看點2:「華盛頓宣言」對韓美而言是雙贏結果,在北韓今年導彈試射次數創新高後,美國用核保護傘換取南韓不發展核武的承諾,但這看在中國大陸眼裡猶如芒刺在背。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布競選連任,儘管「年事已高」頻引來質疑,但這卻是民主黨最有可能拿下2024的勝利方程式,與川普的老白男對決時隔4年有望再度重演。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軍事熱線仍處於中斷狀態,又傳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中行遭拒,兩大國互動降至冰點,而最近「萬國來朝」也讓北京如獲籌碼,和美國打交道並非優先事項。 看點2:繼菲律賓之後,美國將目光投向另一在南海與中國大陸有爭端的國家:越南。提升美越關係是布林肯此次出訪的重點,若兩國能升級至「戰略夥伴」,意味著未來美國武器供應的可能性。 看點3:在法國總統馬克宏爭議言論後,G7展現前所未有的團結,外長會議上砲口對準中國大陸、俄羅斯及北韓。然而,G7愈一致對外,遭遇的反彈恐怕也會愈強,以中國為首的「反聯盟」正蓄勢待發。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後重提歐洲戰略自主,並主張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拉開距離、歐洲不應介入台海局勢,評論一出隨即遭到圍剿。這番言論聽來刺耳,卻同時反映許多國家對「跟在美國後面」的擔憂。 看點2:美菲「肩並肩」年度聯合軍演規模創下歷來之最,光是美軍就有1.22萬人參與,演習地點之一更距離台灣僅100公里,而最讓北京擔心的無非是美國將在菲律賓4基地推進快速部署。 看點3:美國正打算拉G7盟友,聯手反制中國大陸利用經濟影響力打外交牌的行為,是否有效還是問題,但肯定將對全球經濟秩序有顛覆性的影響。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蔡英文、麥卡錫在加州的歷史性會晤成全球媒體關注焦點,會後雙方用詞謹慎反映台美共識是避免挑釁北京,然而中國大陸並不買帳,解放軍圍台軍演再度重現。 看點2:OPEC+無預警宣布5月起日產量將再減超過100萬桶,為何會在去年10月日減200萬桶後再度出手?另一方面,日本以高於60美元的限價向俄羅斯採購石油,引發美國對日本網開一面的質疑。 看點3:川普因支付色情片女星封口費的陳年舊案被曼哈頓檢察官起訴,締造另一項美國歷史紀錄,但官司卻無礙他挑戰2024大選,聲勢更因此水漲船高,支持度輾壓其他候選人。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在美中台掀起波瀾,白宮一再強調「慣例」,但北京似乎愈來愈不買單,中國大陸外交部的回應也暗藏玄機。 看點2:中國大陸撒幣2400億美元,重金紓困一帶一路國家,意味著實際上已建立了一套與國際貨幣基金和其他西方機構並立的國際救助貸款新系統。 看點3:以色列政府強推司法改革引發民怨,全國60萬人上街抗議,連「好朋友」美國也出面關切,反映內唐亞胡與民主黨的分歧加深。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首次踏足俄羅斯,中俄關係進一步深化,對抗西方的論調更趨一致,北京也如願獲得能源回報;然而,習在會中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亭連任,卻反映了北京的深層恐懼。 看點2:北京在斡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後,也積極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扮演和平使者,但只談停火不談撤軍的「和平計畫」,遭美國抨擊為虛晃一招,美中再度隔空交鋒。 看點3:前總統馬英九赴中國大陸祭祖、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美國,這兩件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會讓北京趁機大做文章或從中作梗嗎?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台灣邦交風浪再起,密克羅尼西亞指控北京明目張膽的威脅,考慮與台灣建交的可能性;宏都拉斯則打算與我斷交、和中國大陸建交。究竟兩國在盤算什麼?北京打外交牌背後的考量又是什麼? 看點2:AUKUS成立18個月後,美英澳終於公佈計畫詳情,將分三階段協助澳洲成為擁有8艘核動力潛艦的國家。儘管劍指中國大陸意味濃厚,但北京這次卻沒有指著澳洲鼻子罵。 看點3:俄羅斯戰機在黑海上空衝撞美國死神無人機,成戰爭爆發以來美俄首次直接衝突,且情報指出此次行動是經俄國高層批准,事實上無人機為烏克蘭情蒐早被俄國視為眼中釘。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總統蔡英文4月出訪中美洲將過境美國,並與眾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面。其中最值得進一步深究的是,究竟這是台北方面主動提議?還是白宮示意、台灣配合? 看點2:懸而未決的強徵勞工賠償爭議讓日韓關係始終處於低點,也為華盛頓在應對中國及北韓威脅上帶來阻力。不過僵局終於露出曙光,為何明知會引起反彈,韓國總統尹錫悅仍堅持提出讓國人難以接受的解方? 看點3:俄羅斯與烏克蘭部隊持續在巴赫穆特激戰,為何戰略價值低卻被兩軍視為「丟不得」的關鍵要地?震驚全歐的北溪天然氣管爆炸案有了新進展,這次被指控幕後黑手的是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