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貧富差距

財政部11日將公布去年全年稅收統計,預期再次出現政府稅收增幅大於經濟成長幅度的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經濟平平稅收卻暴增 民眾租稅負擔更重問題出在哪?

財政部11日將公布去年全年稅收統計,保守估計全年稅收將達3.4兆元,年成長6.5%,比主計總處預估的全年經濟成長率1.42%還要高,再次出現政府稅收增幅大於經濟成長幅度的情形。也就是說,經濟表現沒那麼好,政府的稅收收入卻表現大好。為何會這樣?又代表麼意義?

民進黨執政7年,房價高到沒有城鄉差別,台灣淪為「炒房之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激發「討厭民進黨」力量 侯康才能衝到第一

2018年底,賴清德在行政院主持一場他從政生涯相當重要的記者會,記者會主題是行政院「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檢討報告」。賴清德用謙卑略帶自省的語氣向人民報告,民進黨在地方選舉大敗最大原因是「政府未能深刻體會人民生活的辛苦」。再16天總統選舉,三組正副總統候選人的選票上會有賴清德、副手蕭美琴名字。5年過去了,賴清德感受到人民生活辛苦了嗎?

蔡政府高舉「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大旗,卻始終未見積極縮小貧富差距窘境並提出政策作為。記者杜建重/攝影 評論

科技加大資源不均 台灣愈來愈窮 政府企業都應當責

審計部、主計總處、財政部等官員25日赴立法院,提出「所得分配因應對策」,多位立委質疑政府如何改善貧富差距。尤其是蔡政府高舉「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大旗,卻始終未見積極縮小貧富差距窘境並提出政策作為。 台灣薪資收入不斷倒退,2022年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結果顯示:去年每月經常性薪資年增2.8%,但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衝擊,去年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1357元,年減0.15%,不只連續第二年負成長,也創十年來最大減幅。今年薪資仍未見起色,多國戰亂、經濟低迷、產業前景山雨欲來,致消費性電子與ICT產業未迎春暖花開,反而企業主受困大國地緣政治之爭而墊高營運成本、海外布局左支右絀,民眾則慘遇國內通膨加劇、支出攀升打擊。

政治

經濟成長果實勞工分得少 圖解貧富差距惡化趨勢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員工報酬、營業盈餘占GDP的比重以及近年的所得差距。

美國馬里蘭州一間求售的房屋。對美國年輕世代而言,擁有房屋日益遙不可及。 法新社 國際

美國也陷居住正義 年輕人買不起房 嬰兒潮世代現金購屋

美國賓州37歲女子珍妮.盧曼(Jennie Luhmann)開始為家人尋找一個「永遠的家」,但發現自己陷入一個完美風暴。出售的房地產少、買家都以現金交易且利率攀升。其他買家出價較高和抵押貸款利率攀升的壓力下,盧曼和丈夫決定租房,之後暫時搬進母親的房子。

新加坡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而這個人人稱羨的社會背後,卻潛藏著嚴重貧困、不平等現象。路透 生活

張優遠|低收入家庭資源匱乏 新加坡窮孩子難逃階級複製

認識梅(Mui)時,她已經生病了,她當時40多歲,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預後的狀況不太好。梅是單親媽媽,兒子艾倫(Aaron)14歲。她在家中擺放兒子念幼稚園時的照片,她深情地指著照片,描述兒子當時有多聰明可愛。儘管我去過她的組屋3次,不過我從未見過那個男孩。她發病時,艾倫已是典型的青少年,喜歡和朋友出去玩。她感嘆地說兒子經常對她擺臉色,還學會抽菸。隨著身體愈來愈虛弱,兒子的未來,包括他將來住哪裡,以及跟誰住,都令她焦慮不已。

過去20年來,新加坡頂層10%人口與底層10%人口的收入差距穩定維持在20倍以上,反映出低薪困境存在新加坡已久。美聯社 國際

貧窮台灣/貧富不均亞洲最嚴重 新加坡如何解決低薪困境 台灣能借鑒?

不平等程度急遽上升已是全球性問題,連經濟高度發展的新加坡也不例外。新加坡政府從未制定官方貧窮線來衡量貧窮率,甚至不願使用「貧窮」一詞,而是以「有需要的人」來形容,但數據表明,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仍有不少人在黑暗角落痛苦掙扎。 新加坡的貧富差距有多大?根據統計,有12%家庭收入不足以滿足基本需求,頂層人口與底層人口的收入差距高達20倍以上,新加坡財富基尼係數到了2021年不僅創下新高,更是亞洲地區之首,資產愈來愈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如果允許收入不平等不斷擴大,最終我們的國家將衰亡。」避免貧富兩極化加深階級對立、引發社會動盪,已是新加坡政府的當務之急。... 【聯合報數位版「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台灣低薪環境導致青年漸漸發展出幾種樣態:等繼承的「等房族」、及時享樂派「精緻窮」、努力斜槓或想當網紅的「快速致富族」、遊走社會邊緣辛苦生存的「邊緣族」,以及乾脆遠走他鄉的「出走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貧窮台灣/台灣青年陷5慘澹樣態 台灣走向缺工缺才隱形危機

「最近網路流傳一些成語新解:問薪無愧、力不從薪,」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詹文男感慨地說解釋,薪資低到讓人上班摸魚毫無愧疚感,叫「問薪無愧」;對工作提不起幹勁,叫「力不從薪」;當親友詢問月薪時有點害怕,叫「提薪吊膽」。 以往都說養兒防老,如今社會形勢大變,退休族群現在是「養老要防兒」。 年輕人存不了錢,乾脆等繼承,但等繼承也不容易,因為台灣平均餘命接近80歲。沒有上一代奧援,台灣青年漸漸發展出幾種樣態:除了等繼承的「等房族」,還延伸出及時享樂派「精緻窮」、努力斜槓或想當網紅的「快速致富族」、遊走社會邊緣辛苦生存的「邊緣族」,以及乾脆遠走他鄉的「出走族」,他們又有哪些故事? 【聯合報數位版「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連10年下降,經濟數據看似愈來愈好,表面上看起來貧窮人口逐年減少,但民眾的「體感」卻不是如此。此為示意圖。記者杜建重/攝影 政治

貧窮台灣/10個關鍵數字 看台灣人為何陷入「體感貧窮」?

經濟數據看似愈來愈好,但為何日子感覺更苦了?台灣人近年落入「體感貧窮」。官方數據顯示,台灣低收入戶人數比率不到1.3%,但從物價、居住、薪資等各面向,民眾都感覺生活愈發艱困,弱勢者在貧窮線關注不到的角落苦苦生存。聯合報數位版推出「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連10年下降、2022年僅占全台總人口1.25%,疫情期間也未見波瀾,遠低於世界先進國家。表面上看起來貧窮人口逐年減少,但民眾的「體感」卻不是如此。聯合報透過十張關鍵圖表,探究台灣民眾在生活、工作、教育等各層面,為何陷入「體感貧窮」?

民國111年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6.15倍,與110年相同。圖為人來人往的東區,有等著消費的民眾,也有帶著大包小包坐在街邊的老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台灣的問題已非貧富差距大不大 而是「絕對的貧富」

主計總處發布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6.15倍,與110年相同,同樣是11年來的最高。每戶家庭所得支出平均數為110.9萬元,還年增1.7%。但這是好消息嗎? 先說結論,昨天學者即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貧富差距,而是「絕對的貧富」。...

美國調查顯示,有96%的國中小生家長覺得接受ChatGPT輔導,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法新社 國際

ChatGPT搶家教飯碗?美調查:用AI輔助學習的學生成績大躍進

教育線上雜誌Intelligent.com對美國16到24歲的在學生以及中小學生家長做調查,有使用ChatGPT輔助學習的人,有95%說成績進步,幾乎所有人在部分科目因此不再請家教。日本學者指出,ChatGPT的出現,彌平貧富帶來的學習資源落差,不過,取代的不會是學校教育而是個別指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日於工商協進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主題演講。中央社 政治

張忠謀重新定義全球化:加劇不平等與貧富差距擴大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今(4)日以「重新定義全球化」專題演講期間提到,全球化帶來好處讓全球數十億人與國家受惠脫離貧窮,但也帶來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平等感覺加劇,全球化也使貧富差距擴大。

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自強兒少表揚活動,他告訴台下的孩子「逆境要去珍惜」。記者葉信菉/攝影 評論

從三級貧戶之子到貧窮是最大資產 民進黨究竟想傳達什麼願景?

聯合報數位版總編開箱欄目,多數時間是開箱頭版新聞,但我今天想開箱的是四版一篇很普通的新聞。副總統賴清德昨天出席家扶基金會活動時說,他父親留給他的最大資產就是貧窮,這番談話與前總統陳水扁過去的經歷類似,陳多次表示他是三級貧戶之子,靠打拚才有今天的成就。

今年稅收超徵創新高,出現疾呼「還稅於民」主張,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日前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指示各部會研擬疫後振興及弱勢照顧的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稅收超徵是數字遊戲?每人背債24.6萬 真有財政實力還稅於民?

今年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4500億元,近期跨黨派紛紛跳出來呼籲,盼政府「還稅於民」,假如以最簡單的方式發放現金,估計平均發現金給國民,每人可得約2萬元。過去總說要優先還債的蔡政府,這次未一口回絕,怎麼突然大方了?恐怕是政治用意大過經濟考量。

蔣勳認為,社會應該有一種開闊,更理性的給20多歲這代年輕人一個遠景,讓他們也能看到半世紀榮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2023新視野/蔣勳:台灣應把內耗轉為正能量 給年輕人下個光榮半世紀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我經歷過刊登小說、介紹畫家就要被警總約喝咖啡的年代,當時光是雲門舞集1978年推出「薪傳」,背後都有很多密談,討論舞作觸碰到的禁忌。可是我現在回想自己這代很幸運,因為我們真的看到這種緊張、對文化的打壓一點點鬆綁。這幸運也表現在回看台灣過去半世紀發展,不管是政治走向多元、經濟繁榮、文化上的創造力,我覺得都是最好的半世紀。...

整體治安向上提升,詐欺案卻層出不窮。圖為日前警方破獲詐騙囚禁案,逮捕嫌犯。 記者翁至成/翻攝 評論

貧富差距擴大、失業增 詐欺案飆高 戳破經濟轉好假象

隨著台灣的經濟持續向上發展,國內的犯罪率也逐年下降。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我國犯罪率自2013年前的10萬分之1280.66,降至2021年的10萬分之1035.79,等於每十萬人中,只發生約1036件刑案。

新加波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而這個人人稱羨的社會背後卻充滿爭議。《不平等的樣貌》描寫一群住在租賃組屋的人們,作者歷時三年與低收入者聊天、訪談及觀察,揭露弱勢階層面對的困境。圖/123RF、聯經出版提供 生活

總編選書/既得利益者占盡便宜?新加坡人不願面對的「家醜」

1960年至1990年代間「亞洲四小龍」時代,奠定新加坡先進、繁榮、富裕、國際化等正面形象,但在經濟快速發展背後,新加坡卻有著不願面對的「家醜」。這本書不僅成為星國書市暢銷書,更揭露新加坡社會、政府不敢公開和面對的真相。

國人整體平均薪資提高,但產業薪資不均,高低薪差距愈形擴大。圖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是低薪還是薪資不公?打破薪資黑箱 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據會說話,既可看到國人整體平均薪資提高,卻也看到產業薪資不均狀況未解,甚至高低薪之間差距愈形擴大。面對低薪及貧富差距,除了產業發展結構性問題,透過補助協助弱勢勞工強化勞務價值外,企業內部也因權力及性別強弱而薪資不公,歐美各國近年強力透過薪資透明制度,打破企業內部薪資黑箱,台灣薪資正義之路,還看不到起點。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免除大學畢業生學貸,這項看似「德政」也有著諸多爭議。 美聯社 聽幕後

遠方 EP84|拜登宣布免除學貸政策 反加深美國貧富差距?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為大學畢業生免除上萬美元的聯邦學貸,預期有千萬人受惠,但這項「德政」其實有著諸多爭議,一是未獲國會授權的適法性問題,其次是可能讓美國在通膨狀況下的貧富差距更加劇。 本集遠方連線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來談拜登這項看似「德政」可能有的影響,以及分享美國高等教育的真實狀況。

現代人生的少,一旦年老體弱或經濟上有所需求,他們的獨生子女就必須一肩擔起照顧父母責任,學者提醒,將來三代同堂的居住安排可能不減反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少子化讓三代同堂增多?現在買小宅流行與長輩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少子化海嘯引發大學退場潮,也影響近幾年房市,兩房、小三房產品熱賣,但學者提醒,少子化的結果,未來恐怕被迫提高三代同堂的機率,買房要看遠一點。但房產業者說,年輕人買房若能與長輩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就已經非常幸運了;預估未來十年,小宅、豪宅同時當主流的M化現象,仍是兩條平行線,倒是公部門要未雨綢繆,多投入資源因應未來的扶養弱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