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副刊

他鄉故鄉/繼往開來——由書法入道 杜忠誥參透漢字前世今生

書法家杜忠誥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書法家杜忠誥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杜老師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這些大師自河南、江蘇、河北、湖南、安徽、山東、浙江等各省避難來台,齊聚在這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文化人才密度之高,千年難遇。他們一起拉拔了這個在糞土堆、吃地瓜長大的孩子,而這小子有「打死不放棄」的特質,他們當年就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下一個站在浪尖的是他。

王壯老在替杜老師第一本創作集《管晏列傳篆書冊》作跋時,以王世貞論書法「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的功(後天努力)、性(先天才情)、神(作品靈氣)來評析杜老師作品,說他「筆禿千管,紙費萬番,誰能謂其無功無實?殫力如此,非有至性,又孰能致之?然則於『生』字云何?答曰『生』字亦不弱也」,壯老最後用了「可畏哉」三字,送給當時34歲的杜忠誥。這些前輩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成大書法家。

杜忠誥後來不僅僅是一個書法家。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1982年孫運璿(左)訪視台灣第一座積體電路示範工廠,史欽泰迎接。孫運璿到訪示範工廠至少10次。圖/史欽泰提供

他鄉故鄉/史欽泰盯著北極星 「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沒有孫運璿,就沒有工研院,也就沒有台積電。」史欽泰與孫運璿互動30年,親眼見證他如何為台灣科技升級百折不撓。若非孫運璿的魄力、執行力,工硏院誕生不了,而半導體就算終能引進,不知是什麼猴年馬月了。台灣當年若沒有IC計畫,史欽泰在國外所學及滿懷抱負未必能落土台灣,他的命運將改寫,許多人和台灣的命運也都將改寫。

1977年TAC顧問與工硏院同仁合影。後排右起:潘文淵、楊丁元、李天培、史欽泰、厲鼎毅,前排右起:胡定華、羅无念、趙曾珏、葛文勳、凌宏璋。圖/史欽泰提供

他鄉故鄉/台灣半導體業先驅 史欽泰打造「科技桃花源」

雖然歷史沒有what if,但是從頭覆按時,關鍵時刻若做出不同決定,⋯⋯?細思極恐。 「如果沒有台積電,2026年以後,所有的自動駕駛都會不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今春台大EMBA演講時,描述一個不能想像的世界。何僅自動駕駛會不見,蘋果手機升級也沒辦法那麼快,AI可能仍只存在科幻電影裡。

《他鄉‧故鄉》作者沈珮君(右二)與結晶釉畫大師孫超夫婦(左二、左一)及資深媒體人李濤(右一)、李艷秋(右三)夫婦,在孫府合影。圖/沈珮君提供

他鄉故鄉/敬致 令人失望又充滿希望的時代

紀念臺灣那個很有骨氣的年代。感恩那些從大江南北匯聚在此、不分彼此的「臺灣行者」。 行者,行動的人。 我所深愛的孫悟空另一個名字就叫「行者」。他是《西遊記》中智仁勇兼具的人,目標明確(一心保護三藏赴西天取經,毫不搖擺),斬妖除魔(剷除障礙,不怕磨難),憤世嫉俗(神魔經常是一家人,怎不令人生氣),他愛哭(九九八十一刼,哭過十來回,比例不低),偶爾也被三藏罵回水濂洞(現實總是令人沮喪),但他完成了天命。胡適把《西遊記》列為中國第五大奇書。而我認為:悟空,行者,充滿赤子之心,他是晦暗世界那道最奇的光,不放棄,不認輸,不怕惡勢力,即使被鎮在如來佛的五行山下,他終要跳出來抖擻。

單汶已是曾祖父,是罕見的山東流亡學生四代同堂。攝於2023年單汶(中)97歲壽辰。圖/單德興提供

他鄉故鄉/山東流亡師生歷經冤案死別 「好好讀書」內化成家族基因

張敏之、王培五兒孫都在美國落地生根了。么女張鑫的孫子取名時,她兒子想把外祖母「培五」的「培」字放在孩子的中間名(middle name),想了很久,取「培」諧音譯成Pearl,珍珠。不可能有更好的英譯了。 眼淚變珍珠,這似乎是一個過度美化的童話,而竟然真的發生。張敏之的子女個個學業、事業有成。張彤將自己上櫃的半導體公司「泰安」賣給神通集團後,2008年出任英特爾上海分公司總經理,2011年退休。他們多次回到爸爸老家,完成他奉獻教育的心願,在煙台二中設獎學金,並以受難者補償金捐獻一棟「張敏之教學樓」,請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題字,因為那也是丁媽媽的母校。 令人感慨的是,煙台鄉親有人激憤地對他們說:「張敏之、鄒鑑是我們煙台『最大的敵人』。」因為他們把煙台最優秀的青年都帶到台灣了。而這樣的張敏之、鄒鑑卻命喪台灣槍下。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