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藝術家

桃園兒童美術館建築師山本理顯(左)在開幕典禮直指施工品質把關待加強,希望桃園市長張善政多幫忙。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桃園兒美館/普利茲克得主建築師喊話品質把關 張善政需面對的5課題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成熱門景點,桃園市長張善政期許,兒美館對面的桃園市立美術館也一定要在後年完工,好作為市府該年大事—台灣設計展的展場。但兩館未來能否如張善政所盼讓國內外旅客流連忘返,除了兩館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在兒美館開幕典禮直指的施工品質把關待加強,還有其他四點也須關注。

「草地畫家」洪通(右二),由畫家曾培堯等陪同,親攜一幅色彩豔麗的近作,前往美國駐華大使館,贈送給安克志(右)大使,表示他個人對美國大使館、美國新聞處和藝術家雜誌聯合在台北美新處林肯中心為他舉辦畫展的謝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76年洪通二度上台北辦畫展 想住一晚50元旅館

1976年3月24日傳奇「畫家」洪通又到台北,他在5位親友陪伴下,晚上7時5分,從莒光號火車下來。陰冷的雨天讓這位「名人」打哆嗦;但是,他紅光滿面笑咪咪,「我心情不壞,爽快爽快,所以來走走。」洪通穿著成套的西裝,手上挽了一個小包袱。 談起這幾天的家居生活,洪通搖搖頭說,每天都有人去找他,有的要看他如何作畫;有的要買他的畫;有的存心去看他「老古董」。

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沈培澤,致力木雕技藝的傳承推廣。記者胡蓬生/攝影 生活

在地職人/曾是工藝界逃兵 他靠「瘤雕」打響名聲成木雕薪傳者

67歲的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沈培澤從小在新竹習藝,從木雕學徒到成為木雕師幾經磨練,但也曾當了11年木雕工藝界的「逃兵」,後來一場車禍又改變他的人生軌跡,到三義重拾木雕技藝。 沈培澤不吝傳承,在木雕研習營擔任長達15年的薪傳老師,桃李滿天下,指導新血保存、創新木雕創作。

草草戲劇節常有國際團隊演出,並與觀眾互動。圖為日本團隊演出《野球》找觀眾同歡。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民雄「草草戲劇節」 為何成功連續16年吸引上萬人?

嘉義縣民雄鄉離嘉義市區車程20分鐘,平日並非熱門景點,近年每到3月卻非常熱鬧。因為成立於嘉義的阮劇團,2009年起每逢春天就在民雄的嘉義縣立表演藝術中心舉辦「草草戲劇節」,16年來漸成全台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付費式戲劇節,每年湧入上萬人,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荷蘭藝術家法蘭奇通常選白天裝設作品,穿著螢光橘的條紋背心,看起來就像市府清潔員。圖/取自法蘭奇IG 國際

真實人生/荷蘭藝術家偽裝清道夫 在街頭藏彩蛋「換一個你的微笑」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人穿著螢光橘條紋清道夫背心,隨身帶著兩支交通錐,騎著腳踏車穿梭大街小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47歲的路爾並非清道夫,而是街頭藝術家。他在找什麼?真實人生很少人像他這麼具體、又這麼抽象地,希望在偶然相遇中,鼓舞人們發現生活的高光。 藝術家路爾,以綽號「法蘭奇」(Frankey)在荷蘭街頭走跳,他的日常打扮是清潔員,專挑阿姆斯特丹不起眼的角落融入裝置藝術,奇思妙想吸引市民爭相前往。...

膠彩畫戰後命運和現代藝術大不同。圖為膠彩畫大師郭雪湖名作《新霽》。圖/馬可孛羅提供 生活

五月與東方/台灣現代藝術戰後風起雲湧 為何膠彩畫卻走向沒落?

國立歷史博物館「五月與東方」展呈現台灣1950年代中起的現代藝術風華,凸顯當年一群20多歲青年突破傳統、追求新局的勇氣。不過當時台灣藝壇在這現代與傳統之議外,也持續針對全省美展中「國畫」定義掀起「正統國畫論爭」,後者導致台灣曾盛行的膠彩畫沒落,成為學者口中台灣美術史的第二次斷裂。為何現代藝術興起,他們卻遭邊緣化?

3年前北師美術館舉行以黃土水《甘露水》等為主的《光》展,將理當是追求台灣美術主體性先鋒的黃土水,硬塞進政府慶祝文協百年的框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台灣藝術歷盡滄桑 可嘆今日仍受政治所框架

國立歷史博物館重新開幕舉辦兩項展覽,分別是在史博館舉行、精選張大千等書畫館藏的「筆墨豐碑」展,以及在一旁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舉行的「五月與東方」展。兩展看似只因當年都以史博館為樞紐而發生連結,其實背後隱藏台灣戰後美術史在國家政策考量下的波濤洶湧。

東方畫會的藝術家秦松在1964年創作的油畫《復活》,當年被扣上「紅旗」大帽子,盛怒下的他在畫上割了一刀。相比於戒嚴時期下東方畫會的波濤,五月畫會則較安穩無波。圖為2005年秦松受訪談心路歷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五月與東方/五月畫會為何躲過戒嚴震盪?背後靠山與蔣中正、陳誠有關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五月與東方」重新揭開東方畫會成員導師李仲生遠走之謎,也再次把東方畫會成員秦松畫作當年遭指「倒蔣」事件帶到眼前。相比於戒嚴時期下東方畫會的波濤,外界不免納悶為何同時期創立的五月畫會較安穩無波,如今90歲的當年五月成員、藝術家陳景容受訪解謎。 「那個時候,社會上動不動就要吃牢飯,我們五月沒有什麼感覺,東方那邊比較嚴重。」在處處層疊作品、彷如工作室的住家,陳景容回憶起1957年23歲就讀師範大學(今台師大)大四時,應畢業不久的學長姊郭東榮、劉國松、郭豫倫、李芳枝之邀,參加他們甫創五月畫會的首屆正式展覽。...

東方畫會成員1956年2月18日攝於現代藝術導師李仲生於彰化員林的家門前。左起:歐陽文苑、李仲生、陳道明、李元佳、夏陽、霍剛、吳昊、蕭勤、蕭明賢。圖/夏烈提供 生活

五月與東方/藝壇不解之謎 東方畫會導師李仲生連夜遠走因政治高壓?

甫開幕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正舉行「五月與東方」展,呈現1956年相繼成立的兩個畫會掀起的台灣現代藝術。然而當兩畫會在一些描述中,被稱作也受到當年高壓政治影響,引起部分藝術家不以為然,也重新掀開當時藝壇謎題。 這其中最大謎題,就是被視為東方畫會成員導師的藝術家李仲生,1955年究竟為何突然搬離在台北安東街的畫室,對學生不告而別。...

藝術家楊茂林回看時代與命運的折磨,如今只有感謝,「這些磨練過程讓我增加廣度深度」。記者邱德祥/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楊茂林在戰爭陰影中成長 從生命最低階翻轉出藝術大業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藝術家楊茂林從小就感覺家族沒落。祖父的弟弟楊克煌與台共革命同志謝雪紅逃到大陸後,祖父被政府抓去打了好幾個月,同時期一台吉普車架著機關槍一直對著他家;夢想當詩人的爸爸楊紹西18歲被日本徵召赴南洋打仗,枯槁返台後發現所受日文教育已無用,當化工廠工人沒幾年就患矽肺病而往生。時代造成楊茂林家族動盪,卻也萌生他的藝術。

新北雕刻家林旺是全台唯一以礦工為主題做雕刻創作的藝術家,早期以寫實風格雕刻出「雕訴─頭家請點心」木雕,礦工隨興坐在剛挖出的煤炭上大快朵頤。記者李成蔭/攝影 生活

在地職人/父親在礦坑差點喪命 雕刻家林旺立志要傳承礦工故事

礦業曾在台灣扮演重要的經濟發展角色,是許多家庭的經濟支柱,但礦災也讓部分家庭心碎。北部煤田所在地「基隆煤區」及「台北煤區」在台灣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深坑剛好在兩區交界,加上過去位處台北、新北及宜蘭之間的要道處,在地文史工作者、雕刻家林旺,因家庭關係,從小就開始接觸礦工文化及雕刻,他因此發想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希望藉由「雕訴」,將礦工文化與當中辛酸史傳承下去。

藝術家莊普曾獲得第21屆國家文藝獎,以「一公分見方印記」特殊表現手法之幾何繪畫,最為人所知。記者曾吉松/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在缺愛與不被肯定中成長 莊普將創傷化作藝術療癒自我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國家文藝獎得主莊普名作《逃離現場》1992年展出以來,吸引眾多藝評家解讀。有的從場域思考,有的說是討論藝術在場/不在場觀念,罕有人知道,那牆上錯落的長條洞痕,源於莊普幼時看到爸爸與媽媽爭吵後翻出二樓窗戶逃走時,踢破三合土牆留下的洞。 當年暴現出內裡米糠、稻草、竹編的土牆破洞樣貌,烙印小莊普心中,伴隨的是成長期得不到愛、沒有自信、猶如媽媽累贅的落寞。多年後,當莊普手持「墨斗」工具打格拉線,用美工刀在展館牆上割出宛若當年的洞痕,心中卻滿是寧靜。「這些格子好像我的安全網,什麼都可以丟在裡面。」藝術療癒了他。

1957年1月24日,由菲律賓駐華大使館主辦的「菲律賓之夜」於台北國際學舍舉行,圖為會中表演情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7年菲律賓之夜歌舞演出 一次看盡文化縮影

1957年1月24日,中菲文化經濟會、中國之友社、國際學舍、民航公司等幾個機構聯合主辨的「菲律賓之夜」,晚上9時在國際舍體育館演出,觀眾包括張群、何應欽、徐柏園等政府官首長主辦單位的會員500餘人。

編舞家蔡博丞成名作《浮花》屢屢在國際獲獎,此作是因父親癌逝體悟,以及以台灣接引亡魂的水燈為意象,編舞創作。記者蘇健忠/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大二父罹癌體會現實苦 蔡博丞創新舞團經營紅回台灣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編舞家蔡博丞大二那年,父親忽然倒下。父親的腰突地響亮啪一聲,聲音大到周遭同事都聽見,整個人摔在地上爬不起來,送醫後才知骨髓癌已蝕掉骨頭。那時父親才剛付了房子頭期款,打標靶一支要3、4萬元,蔡博丞就此開啟密集教舞還債歲月。父親後來還是走了,生命最後歷程卻化為蔡博丞國際獲獎成名作《浮花》的主題。

微軟投資的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大獲成功,但也伴隨著作權爭端;圖為顯示ChatGPT標誌的螢幕。美聯社 國際

侵權訴訟狂燒 生成式AI與著作權之戰 今年很關鍵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AI)產品去年席捲全球,今年恐怕將迎來侵權爭端的反撲:科技公司海撈網路圖文和資料來訓練AI系統,是否構成著作權侵害?代表知名小說系列「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汀(George R.R. Martin)的作家團體,以及紐約時報等內容業者都提出相關訴訟,但科技業擔心,這類訴訟將嚴重拖累AI產業。AI和著作權衝突白熱化,未來如何演變...

1960年1月7日,潘牛人造花個展,圖為潘牛創作情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60年人造花達人潘牛辦展 人造花與鮮花並列真偽難辨

1960年1月7日,人造花專家潘牛邀請媒體舉行人造花預展,會場中布滿春夏秋冬四季花草,還有人造的蝴蝶、採花蟲、翠鳥等穿插其間,予人以清新,美麗的感覺。正式展覽定於當月8日至19日,在台北市衡陽路新聞大樓4樓,展覽其近年來的人造花作品。

雕刻大師朱銘(左起)、動感天后李玟、星雲法師都在2023年離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中新社 政治

從朱銘、李玟到星雲…靜心品味2023逝世名人金句

人生有如列車,駛向不同終點,曾引領風騷的人物殞落,代表一個時代消逝,也象徵另一個時代正要開啟。 歲末年終,與聯合報一起回顧2023年逝世名人留下的金句名言,撫今追昔,思索人生。

生成式AI如火如荼發展,法界人士認為,2024年將會是生成式AI法規發展的關鍵年度。歐新社 財經

AI新時代/生成式AI的圖文著作權歸誰?2024年將是法規發展關鍵年

2023年,生成式AI如火如荼發展,然而,生成式AI創作出來的圖文作品,著作權到底屬於誰?是屬於打造生成式AI軟體的公司,還是屬於使用者?會不會有侵權疑慮?產業界討論不斷。今年初就有美國三位藝術家將生成式AI圖像工具、AI圖像生成軟體公司、社交平台告上美國地方法院,指稱AI侵犯了人類藝術家的版權。最終判決將在明年出爐,法界人士認為,2024年將會是生成式AI法規發展的關鍵年度。

政治

2023回歸宇宙的繁星 與我們道別的傳奇人物

2023消逝許多事物,也許傳奇終會落幕,而留下給人們的故事,有警惕也更多啟發,在即將到來的2024,汲取他們的智慧駛向嶄新的未來。

黃大旺自小患有妥瑞氏症,難以控制肢體動作,他透過表演、音樂及塗鴉,為自己人生賦予新內涵。記者侯永全/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集妥瑞氏症、過動、泛自閉於一身 黃大旺將疾病轉化為聲音創作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聲音藝術家黃大旺從小腦中就轟隆作響。那些雜音讓他難以專注,總是不斷分心,還常忽然衝上教室講台唱歌、大叫甚至裸奔,偏偏他的眼角和臉頰又常不由自主抽動,莫名眨眼乾咳。在還不知什麼是妥瑞氏症、過動症和泛自閉症的年代,他就這樣天天被老師和父母打罵到大。 但也是那些雜音,經他轉化並融入聲音創作,以一次次混雜不同音樂曲風、結合口白與肢體的獨特卡拉OK躍上國際樂壇,甚至與友人合作榮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獎項。曾被排拒與賤斥的黃大旺,透過創作昇華為藝術,「我對遭逢的不幸一直無力反抗,也不期待任何力量幫我解決,重點都在自己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