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看教育

英國政府擔心,愈來愈多學生上了大學,但畢業收入不足以償還貸款,將增加納稅人負擔。路透

「米老鼠學位」拖垮國庫 英國大學就業率低將被迫關門

大學教育曾經是通往高薪職業的少數途徑,但對許多英國畢業生來說,情況已不再如此。學位浮濫情形在英國愈來愈嚴重,還因此衍生出「米老鼠學位」(Mickey Mouse degrees)這般戲謔名詞,即價值低且對學生職業發展毫無用處的科系,讓英國政府不得不出手整頓學店歪風。 英國前高等教育大臣唐內蘭(Michelle Donelan)曾說,以為讓更多學生上大學就可以促進社會流動性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許多學生背負債務接受高等教育,但所學對他們的就業前景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英國政府正在考慮限制外國學生到英國攻讀「低品質」課程,以及攜帶家屬到英國定居的行為,有意藉提高留學門檻來減少移民數量。路透

英國拋震撼彈 考慮提高留學門檻 未獲頂大錄取恐拿不到簽證

移民過多是當年英國推動脫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脫歐後移民人數卻不減反增,淨移入人數甚至飆破50萬創下歷史紀錄,為公共服務體系帶來莫大負擔,而面臨龐大壓力的英國政府在推行極具爭議的「盧安達安置計劃」後,似乎還打算拿教育開刀。

英國對本地學生設有學費天花板,自2017年以來便一直固定在9250英鎊,但國際學生學費卻不受管制,使之成為許多大學眼中的「搖錢樹」。法新社

拒絕率40%創新高 英國學生為何愈來愈考不上劍橋牛津?

劍橋、牛津大學等英國頂尖名校對英國學生的拒絕率逐年攀升,2022年更高達將近40%,創下史上新高,引發各界關注。

雙語政策4年砸百億...忽略本國師?最大經費花在聘外師

「2030雙語政策」是蔡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重大國家政策,於2018年12月底正式拍板定案,行政院更大手筆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編列4年100億經費,積極推動各教育體系導入雙語教學,但影響全台大專院校到小學、300多萬名學生的100億經費究竟如何使用?本報找出主責部門—教育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於2020年8月公布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報告,拆解100億背後的種種細項。

很多高中家長擔心的是,大學端真的了解高中的108課綱變革嗎?教授真的會認真看學習歷程檔案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6年砸7.5億 108課綱下大學招生專業化如何評量選才標準?

108課綱不只改變過往高中的學習風景,大學端的選才機制也跟著調整。除了學測成績,教授也可以從記錄高中3年的學習歷程檔案裡,看見學生在校訂必修、多元選修等課程中展現的校內課程成果。 但很多高中家長擔心的是,大學端真的了解高中的108課綱變革嗎?教授真的會認真看學習歷程檔案嗎?為讓高中育才、大學選才銜接順利,教育部從2017年至今,共砸下7.5億元在大學端推動「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後簡稱大學招生專業化),希望各大學提出客觀的審查尺規,並鼓勵與高中端互動,落實108課綱的適性揚才理念。

必修本土語下學年上路,眼見只剩幾個月,教學現場卻急需師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土語之亂 閩南語檢定通過率不到2成 全台沒師資怎上課?

9月即將開學的111學年,國高中課表將發生新變化。國中一、二年級將有一節本土語必修課,高中則增加兩學分本土語必修。另外,國三本土語課程可作為彈性學習課程選修,高中也可另規畫4學分選修,依學生意願開課。 課程上路在即,現場卻充滿焦慮。本報日前針對108課綱實施滿3年,向全台966所國高中發布民調,教師共寫下2259則課綱心聲,除課綱實施困境,不少教師也反映本土語課程遭遇極大困難。「師資未完備的情況下,即使開設也無人可授課」、「本土語教材、師資都沒有,令行政端很焦慮」。

「作伙學」針對來自31所大學、347位大學教授的會後問卷調查指出,92%的大學教授會以學習歷程檔案的項目——經過老師認證的校內「課程學習成果」評估學生能力特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字看教育/學習歷程必備3大要素 300多位教授覺得這項最重要

大學申請入學二階即將放榜,各大學首次審查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高中都期待看見大學重視成績以外的多元能力。究竟大學審查學習歷程的標準為何?教育部委託台大社會系成立的「作伙學」團隊2021年以學習歷程為主題,邀請大學教授、高中教師、學生與家長四方共同參與50場審議會議,今年2月公布347位大學教授對學習歷程檔案的參採建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字看教育/美國復課後遺症浮現 68%老師發現學習參與度降低

本土疫情肆虐全台校園,教學現場亂象不斷,停課和復課的反覆輪迴讓師生崩潰,學生學習品質大打折扣。面對疫情肆虐,國外疫情高原期比台灣來得早,美國學校現已重開校門、恢復實體上課,但教學風景與疫情前截然不同,值得台灣借鏡參考。

數字看教育/會考國文總字數近萬字 1分鐘讀140字考驗理解力

國中會考倒數1個月,隨108課綱上路,素養導向試題當道,各科考題愈來愈生活化,考卷字數也跟著變多。國中會考從104年正式上路至今,國文科考卷字數不停增加,到了110年會考,總字數已逼近萬字,達9,826字,創下近年新高。以70分鐘考試時間計算,考生每分鐘平均要讀140字才能寫完考卷。

近幾年校園裡的管教衝突事件也逐年增加。管教衝突事件包含教師不當管教或體罰造成學生身心受創、教師對學生霸凌、教師和家長間衝突,嚴重者依法需要主動通報教育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字看教育/中一中啟示錄 台灣校園管教衝突3年激增88%

日前一支台中一中師生衝突影片在網路掀起熱議,情緒失控的音樂老師對著學生痛罵的畫面,引發師生關係、生對師或師對生霸凌等相關討論。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裡,師生上對下關係明確,若學生違反教室裡的規則,一般老師通常都採勸導、問責的方式管理學生。然而,據聯合國2019年公佈的校園霸凌報告指出,不當管教、甚至構成老師霸凌學生的案例在全球仍層出不窮。輕則特別偏坦部分學生,重則肢體傷害,如體罰、性別霸凌,學校裡的霸凌並不只侷限在同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