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對小夫妻毅然決然移居德國,Zoe懷著身孕,從對德語一竅不通開始,現在已經是一間麵包店的老闆,更特別的,這是一間販售台式口味的麵包店。 本集遠方連線人在德國拉廷根(Ratingen)的「胖餐桌」老闆Zoe,談移居德國初期的辛苦,也談她創業的故事。
上一集邀請Tino來談在中南美洲工作的跨文化體驗,這一集再次邀請他來談駐外武官的工作範圍有多麼包山包海,從駐外使館、軍事交流、還有援贈武器與籌辦APEC,甚至台商、台僑也在業務職掌範圍。 本集遠方再次邀請前駐外武官Tino,談他成為駐外武官的過程與工作的點點滴滴。
跨國工作是全球趨勢,派駐到全球各地也有各式各樣的工作,如駐外特派員、企業駐外員工、駐外館人員等。 本集遠方要談奉國軍派駐的駐外武官工作,邀請退伍的武官Tino,談他派駐在南美洲西語國家的跨文化體驗。
上週新北市發生未成年當街開槍事件,網路有許多人都提到,難道台灣不能像日本一樣推出「暴力團對策法」這種專門對付黑道的法律嗎? 本集遠方談在「暴對法」實施之後,日本極道歷經人數減少、成員老化之後,為了生存更是捨棄任俠精神,從事詐騙、強盜等惡行。
全球觀光勝地泰國,去年6月宣告成為東南亞首個大麻合法化的國家,吸引了疫後解封的龐大旅遊人潮。 本集遠方邀請對於大麻議題有深入研究的李菁琪律師,來談體驗與嘗鮮之後,有沒有那些要特別注意的法律問題,不要嗨過了頭卻陷入大麻煩。
影響日本藝能界甚鉅的傑尼斯事務所創辦人強尼.喜多川,在2019年過世,但在今年3月,英國BBC電視上架了 一部紀錄片,揭開了這位培養無數男團的演藝圈教父,曾性侵旗下未成年培訓生的醜聞。 繼上次談傑尼斯公司一步步走向衰敗的過程,本集遠方再次邀請到聯合報新聞部會員產品組組長祁容玉談談這件醜聞,以及她怎麼看日本社會對此事群體噤聲的現象?
美國國會日前舉行聽證會,不分黨派議員集中砲火在TikTok的資安爭議,甚至被調侃:意外團結了民主共和兩黨的立場。 本集遠方邀請經濟日報資深記者彭慧明,來談短影音界的霸主TikTok,在全球有大量年輕用戶之餘,資安疑慮以及與共產黨之間的關係,如何引起全球爭議。
3月13日,東京高等法院決定駁回檢方上訴,批准重新審理纏訟多年的袴田嚴案,現齡87歲的袴田嚴已在獄中度過48年的黑暗光陰。 本集遠方來談這一件舉世矚目的案件,除了案件本身橫跨半世紀緯度的漫長司法程序,更談袴田嚴的姊姊秀子,從她懷抱希望到絕望,後來又重拾人生,成為弟弟一輩子支柱的人生故事。
中國大陸逐漸邁入老齡化社會,對比其他國家,中國大陸退休年齡普遍較早,加上社會福利不足以應付日常所需,有許多才50幾歲的「低齡老人」期盼再次投入就業市場。 本集遠方邀請到聯合報新聞部大陸中心主任林則宏,來談中國大陸勞動市場裡,這些銀髮族所遇到的就業困境。
台英混血、荷蘭成長的Lydia,旅居國度從台灣、英國、澳洲到美國,目前正在紐約追求電影夢。從小愛說話的Lydia以「國際聊天室」頻道作為溝通媒介,與不同背景的人聊天,介紹跨文化的差異。 本集遠方在聯合開Pod雙周年慶時,特別邀請國際聊天室的Lydia,暢談她在多元國度的成長背景,同時分享她跨國族溝通的有趣心得。
香港名媛蔡天鳳命案,報導指出遺體遭支解甚至烹煮,震驚各界,從香港發達的影視作品中,也不乏著名刑案改編作品,其中就有數起支解遺體的案件,兇嫌的動機是什麼呢? 本集遠方連線資深媒體人,也是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兼任講師林雅惠,除了談蔡天鳳的不幸事件,也談過去香港數起重大社會案件。
有藝術之都美名的巴黎,一直都是全球精品產業的最重要城市,其中頂級珠寶更是精品中的精品,這其中,有一位台灣女生闖蕩花都,進入奢華品牌設計出許多頂級珠寶作品。 本集遠方邀請到頂級珠寶設計師張嘉純,談她進入卡地亞再到梵克雅寶的法式精品職場體驗,以及現在選擇自創品牌,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
2月初,土耳其接近敘利亞邊界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罹難與失蹤人數難以估計,全球紛紛伸出援手,歷經九二一強震的台灣也感同身受,各界搜救隊也陸續前往災區救援。 本集遠方邀請第一時間前往土耳其的三立電視台記者彭光偉,聽他闡述災區現場除了要克服低溫、治安,甚至還有政治因素要解決。
現在常常聽聞許多人遇上詐騙集團,但在警方苦勸之下仍堅持付出血汗錢,這跟過去的金光黨相同,都是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取得民眾信任,騙取錢財。 這一集的遠方,要談一起80年代日本的黃金詐騙案,除了受害者眾多、金額高昂之外,為什麼還會成為一宗直播兇案現場的重大事件呢?
我們對德國普遍的印象就是福利好、人民守時、有效率,但在當地生活與人際往來的過程之中,仍然有許多的眉眉角角要理解,也有許多跟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 本集遠方再次邀請在德國柏林生活,YouTube頻道「柏零不一樣」的Alvis,繼上次德國職場的趣聞之後,這次要談在德國生活以及跟德國人相處,為什麼委婉的說法會讓德國朋友困擾呢?
農曆春節有許多吉祥的習俗,期盼開運一整年的顏色、習俗與飲食,在全球各國的新年期間,也有各種特殊的風俗來歡慶這個新的開始。 本集遠方再次邀請國際導遊王崇林Andy,繼上次談了亞洲各國的特色新年之後,這次要來談歐美國家在新年期間,有什麼特別的喜好與禁忌呢?
2023兔年新春,遠方選擇高人氣、同時也契合近日矽谷科技業裁聲不斷消息的集數來回顧,透露在科技產業,轉換職場也許是對於頂尖人才提升待遇的最佳良機。Covid-19疫情讓不少人工作娛樂都在家中度過,帶動網路串流媒體Netflix的營收。這家在2020年榮登全球科技人才最渴望就業的夢幻公司,除了待遇稱羨之外,在裡面工作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湯姆克魯斯的諜報大片續作即將在今年上映,阿湯哥的情報員化身在銀幕裡簡直是不死之身,這集遠方在新春期間回顧經典內容,來看看情報員在戲裡戲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遠方邀請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副主任高凌雲,談從事情報工作的真實模樣,也跟分享歷史上幾個經典的情報員案例。
進入2023年後,馬上就要迎接華人的農曆兔年新年,而全球各地,依照種族、曆法、宗教的不同,各有不同文化的新年。 本集遠方邀請國際導遊王崇林Andy,分享他走過世界60多國,親身經歷的全球過年體驗。
在台灣與老公結婚之後,移民到德國的Alvis,剛學會基本德語會話,就靠著先前在101精品櫃服務的直覺,在柏林繼續當櫃哥,職場趣事一籮筐。 本集遠方邀請為愛遠赴德國生活的Alvis,除了分享台德之間的職場差異,也談創立YouTube頻道「柏零不一樣」的初衷。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熱鬧落幕,期間有不少看熱鬧的球迷下注運彩,力拚以小搏大,也增添觀賽樂趣,但在對岸已不是小賭怡情,而是金額龐大數以億計。 本集遠方邀請聯合報大陸中心記者賴錦宏,談中國大陸投注國際球賽到底有多興盛,也分析這些巨額資金究竟是流向何方。
17歲出演以「First Love」為主題曲的日劇「魔女的條件」,瀧澤秀明帥氣而憂鬱的演出風靡整個亞洲,而多年過去,已經成為傑尼斯副社長的他黯然去職,也讓這個昔日日本男偶像製造工廠的內鬥浮上檯面。 本集遠方邀請長年觀察日本藝能界的聯合報資深記者祁容玉,談傑尼斯為什麼跟不上韓國藝能界世界影響力的車尾燈,也細數這些在公司派系鬥爭下,被犧牲的偶像們。
每年有數十萬人踏上西班牙北部聖地牙哥的「朝聖之路」之旅,起點在法國南方小鎮,走道終點西班牙聖地牙哥,全長近800公里。 本集遠方邀請資深媒體人劉玉嘉,談他辭去工作,毅然前往朝聖之路的旅程,他做了哪些準備,又獲得了那些收穫。
媒體常常提到南韓的生活競爭激烈、年輕人處在被壓榨的「全拋世代」,文化上重男輕女的刻板印象更是揮之不去,但有個台灣女生遠嫁到南韓,還與婆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 本集遠方邀請嫁到南韓的王惠茹,談飲食、談婆媳關係,也談高房價的現況,政府居然鼓勵國民0歲開始存購房基金。
全球疫情趨緩,國際旅遊復甦,以最高載客量著稱,每架次可達800人稱霸航空業的空中巴士A380,竟然面臨停產的命運。 本集遠方邀請朝陽科技大學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主任盧衍良教授,談空中巴士A380從2007年首批交付以來,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市場青睞,也談這些年來航空市場上的變化。
當我們的家長與孩子在為了充實學習歷程而傷透腦筋的時候,美國的學生正在探索志趣、經營課後社團的人際網絡,需要什麼反而是其次,重點是對什麼真正感興趣。 本集遠方再次邀請旅美台灣媽媽翁瑋陽,談美國升學體制重視學生哪些特質,也分享她們家對於台美教育的親身經歷。
世界盃足球賽開踢倒數計時,本屆賽事將於卡達舉辦,是首次主辦的阿拉伯國家,但自取得主辦權至今爭議不斷,前國際足總主席甚至直言:讓卡達主辦這次世足賽是錯誤決定。 本集遠方邀請斜槓媒體人楊博智,談史上最豪奢的卡達世界盃有哪些看點以及細數各項爭議事件。
對於升學,亞洲人迷信頂大、追求當學霸。所以當美國大學有四分之三取消採計SAT、ACT等標準化考試成績,造成亞裔圈恐慌。 本集遠方邀請旅美台灣媽媽、也曾在美國大學任教的翁瑋陽,解說美國大學想要收什麼樣的學生,台灣教育會陷入哪種框架。
台灣從去年開始推動雙語教育基礎工程,借鏡新加坡的經驗,希望從教育扎根,擴大接軌國際。 本集遠方連線新加坡教育工作者明永昌,談雙語教育甚至是有四種官方語言的新加坡,怎麼樣在強勢英語與族群母語間取得平衡。
許多精彩的動作電影都以情報員為主角,描述他們精彩刺激的任務過程,在銀幕之外,現實生活裡的情報工作也是如此嗎? 本集遠方邀請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副主任高凌雲,談從事情報工作的真實模樣,也跟分享歷史上幾個經典的情報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