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前總統李登輝(前排左)曾讚前總統蔣經國(前排右)「偉大領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史館解密李登輝訪談 曾為何事讚蔣經國偉大領袖?

國史館前館長張炎憲曾於2002年起以兩年訪談前總統李登輝近60次,並於2008年出版4冊訪談錄,但許多內容被認為太敏感或不易整理未被收入。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上任後為彌補此缺憾,在建構李登輝總統資料庫時納入相關影音及訪談,發現李在蔣經國執政時擔任副總統的筆記曾讚蔣是「偉大領袖」,也認定蔣於解嚴有功。

《看得見的紅樓夢》將紅樓夢中描述的居家擺飾器物如瓷器、金器等,一一找到清代同期的實物展覽,對照後發現書中許多不合理的描寫。記者陳宛茜/攝影

曹雪芹是偽富三代?故宮展覽一窺《紅樓夢》真假之謎

《紅樓夢》中的賈府大觀園生活低調奢華,連婢女晴雯都可以使用當時最貴的舶來品「鼻煙壺」治感冒,可以說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第一世家」。然而正在故宮展出的《看得見的紅樓夢》,展出賈府原型曹雪芹家族被抄家時的奏摺,發現曹家家產只是一般官員的水準,離紅樓夢中的超豪富生活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難道曹雪芹是裝闊的「偽富三代」?

今年國慶主視覺設計為雙十形狀和梅花組合,強調團結和共榮的理念,並以紅、藍2色象徵不同聲音與意見。圖/慶籌會提供

國慶主視覺跳脫傳統華國美學 專家盼再展新貌

今年雙十國慶主視覺設計揭曉,一般認為充滿中華民國元素,國旗顏色、中華民國字樣都出籠,還有近年首次出現的梅花。設計專家認為,此設計相比於馬英九執政時的繁複造型相對簡練具現代感,算是有比較跳脫一般戲稱的傳統「華國美學」;也有專家指出,華國美學早該在傳統上創新,期待百花齊放。

2024年台灣米其林共有49間餐廳摘星,成長幅度笑傲亞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析2024米其林榜單趨勢:給星猛爆大膽、取材新穎多元

在鄰近地區今年米其林榜單一片掉星哀嚎聲中,日前公布的台灣米其林依然延續去年的榮景,再度「星星」向榮,10間新餐廳摘星,約是上海及新加坡的兩倍。在後疫情時代亞洲餐飲從「報復性消費」轉趨保守的氛圍下,米其林依然做多台灣高端餐飲市場的意圖,可以從榜單中「給星猛爆大膽」與「取材新穎多元」兩方面來分析。

台北市溫州街有300年歷史的「霧裡薛圳」復育良好,如今在都更案下面臨能否保存疑慮。記者余承翰/攝影

溫州街生態景點「霧裡薛圳」能否永保?文資價值待評估

台北市嘉興街「大灣古河道」上游及溫州街「霧裡薛圳」被提報為文資,為何文資委員現勘後認為嘉興街水道非古河道?而霧裡薛圳則須再辦現勘,溫州街生態景點能否永保?

梵谷在1887年畫的《自畫像》 。圖/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梵谷死因之謎 從這幅畫可窺見他真實心境

藝術家梵谷作品向來打動人心,悲苦人生也賺人熱淚。過去梵谷一直被認為是開槍自殺未遂,近年藝術史壇浮現他恐怕是遭人槍傷說法。若後者屬實,梵谷為何不追究開槍者,堅稱是自殺呢?他的心態,或許可從即將在台展出的「梵谷——尋光之路」一幅畫中窺見。

台南市美術館2館確定將升格為台南國家美術館,場域由南市府無償移撥予文化部,目前先成立籌備處,預計明年3月正式掛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南美館2館改國家養 政府挑行政法人「變身」標準在哪?

台南市美術館2館近來傳出將成「台南國家美術館」,文化部今證實此事,表示藝文界對成立第二間國家級美術館倡議已久,文化部經四任部長努力,決定用南美館2館來發展。但因南美館原為行政法人,也有藝文人士指相關決策過程太不透明,看不出政府挑選哪些行政法人「變身」的標準,恐衝擊相關體制。

雕塑大師楊英風創造眾多經典外,也培養許多弟子,最著名的就是朱銘(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楊英風無私放送《太極》刀法技巧 成就徒弟朱銘盛名

雕塑大師楊英風創造眾多經典外,也培養許多弟子,最著名的就是朱銘。一般都知楊英風曾慷慨送上展覽檔期給朱銘,朱銘知名的《太極》系列也源於楊英風建議他學太極,但楊英風其實也早就創作《太極》,卻仍積極鼓勵弟子發展同名系列,還傳授相關刀法與製作技術。

雕塑大師楊英風藝術大展正在工藝中心台北分館展出,紀錄片《我父英風》也上映中,相互輝映出這位藝術家的不凡。攝於1995年。圖/本報資料照

雕塑大師楊英風險在四六事件被捕 政府派人天天盯梢

雕塑大師楊英風藝術大展正在工藝中心台北分館展出,紀錄片《我父英風》也上映中,相互輝映出這位藝術家的不凡。從兩展演中,觀眾雖可看到楊英風小時就隨父母從台灣赴大陸及日本念書、1947年才回台的奇特經歷,但不知的是,他之後因此長年遭政府派人盯梢,還險在1949年四六事件中被捕。

巴黎文化奧運園區的台灣館設計靈感來自於台灣廟會、喜宴常見的「變形金剛」電子花車,外型還添上廟宇的線條。記者陳宛茜/攝影

巴黎重現「文化奧運 」 除了台灣館還有哪些精采看點?

2024的巴黎奧運創造許多第一,包括奧運第一次在戶外(塞納河上)露天舉辦開幕典禮、第一次男女運動員比例是1:1。此外還有另一個第一:第一次擁有文化奧運園區,台灣躬逢其盛,在此一奧運園區擁有台灣館。記者走訪這座史上首個奧運文化園區,精選其中五個展館介紹,讓讀者即使沒有機會親臨巴黎文化奧運,也能神遊花都的迷人創意。

菊元百貨配合展覽,在現今一樓做出時尚櫥窗。記者何定照/攝影

翻轉日本百貨上對下凝視 菊元連店址都是為台灣人考量

菊元百貨是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學者李衣雲研究指出,相對於三越等日本百貨在其他殖民地所設店,菊元可說一反傳統日本百貨在殖民地「上對下的視線」,不再只把日本人特別是女性當目標群眾,台灣顧客足足占了七成。菊元還針對觀光客設「台灣土產區」,並特別找三峽的米粉行合作,讓百貨也有台灣味。...

菊元百貨目前產權在國泰建設,國泰當年改建並未動結構體,只在外牆上增建玻璃帷幕,保持了菊元原貌。記者何定照/攝影

曾一度抗拒 台北菊元百貨盼有機會與「林百貨」相輝映

位於北市衡陽路的國泰金融大樓,前身是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文資人士先前提報古蹟時,所有權人國泰集團一度抗拒,最後菊元被登錄歷史建築。不過隨著近年不少歷建所有人爭取變古蹟,國泰也改變態度,近來正辦菊元相關特展,盼菊元未來有機會成古蹟,與台南市定古蹟「林百貨」相輝映。

翻譯經典如當今稱美麗幼女「蘿莉」的源頭、俄國文學巨擘納博科夫的《蘿莉塔》,乃至法國文豪大仲馬的《俠隱記》(三劍客)都絕版。記者何定照/攝影

《絕望者之歌》等譯本為何都絕版?出版業面對的難題

川普日前宣布參議員范斯為總統競選副手,范斯2017年在台出版的自傳《絕望者之歌》譯本霎時搶手,但因斷版買不到,北市圖破600人預約。這並不罕見,俄國文學巨擘納博科夫的《蘿莉塔》,乃至法國文豪大仲馬的《俠隱記》(三劍客)等經典都已絕版。

作家龍應台(右三)、藝術家江賢二(右一)及賴純純(右二)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左一),近年都在台東東河鄉變鄰居。記者何定照/攝影

東河藝園/龍應台、江賢二、嚴長壽、梁賡義...落地在這當鄰居

藝術家賴純純在台東東河鄉打造藝術園區,每次開放都成當地文化盛事,住賴純純附近的作家龍應台笑說,對他們來說是來「看看鄰居」。這些鄰居還包括畫家江賢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中央研究院院士梁賡義等,諸多名人明星共同為新家鄉台東盡力。

藝術家賴純純在台東東河鄉打造私人藝術場園區,圖為她所創作的「奇花仙境」系列作品。記者何定照/攝影

東河藝園/台東最新藝術祕境一年只開放4次 邀觀眾一起遊走創作

台東海岸風景美外,也有不少藝術景點,近來又多了一個新的夢幻祕境。這是藝術家賴純純打造的私人藝術場園區,開放時總結合藝術展覽、跨域劇場與山海美景,不過目前一年只開放4次,提供報名時總秒殺。 這處藝術園區位於台東東河鄉興昌村,與民眾熟悉的藝文景點、同在東河鄉的都蘭糖廠車程僅7分鐘,和前年起吸引眾多遊客朝聖的江賢二藝術園區車程也僅10分鐘。賴純純說,她最早長居台東時就是在都蘭糖廠租倉庫創作,很快愛上這一帶,先是找地建工作室,又因作品是雕塑、需要戶外空間擺放,漸漸擴充成就近6000坪園區。

米其林綠星餐廳EMBERS主廚郭庭瑋(左)與三玉號野草茶煮茶人蘇立中(右)帶著各種對野生植物及其風味的想法,「嚼舌根也嚼草根」,「嚼」出了《iá 野植風味學》。圖/取自「野植風味學」臉書專頁

與植物最親密的關係是把它吃掉?台灣廚師為何出版野生植物書

《iá 野植風味學》書系是第一本以鮮味為主題,探索6種台灣野生植物的書。書中提示吃它們的方法,不是曬乾了煮成黑黑苦苦的青草茶,而是更充滿想像力地把破布子做成奶油,把月桃花洗淨切絲拌炒進素XO醬。 這本書是由米其林綠星餐廳EMBERS主廚郭庭瑋,與三玉號野草茶煮茶人蘇立中、飲食出版人馮忠恬3人,每星期帶著各種野生植物以及對其風味的想法,「嚼舌根也嚼草根」1年,「嚼」出來的。究竟他們為何要出版以野生植物為主題的書?又想透過此書傳達什麼理念給台灣人呢?

史博館前館長黃光男(左二)回憶,1997年舉辦「黃金印象」特展時,首次被要求加保戰爭險。圖為當年展品開箱儀式,其中作品是雷諾瓦「彈琴少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兵凶戰危?向國外借展藝術品 被要求保高額戰爭險

一般藝術品保險會有災難險等名目,理賠條件有時也納入因戰爭受損。但若借展單位額外要求保獨立的戰爭險,保險金會貴很多,台灣歷來只發生過兩次,但近年提出戰爭險要求者卻變多,有些外國館所甚至不願借出展品,「台灣沒有戰爭,會何要保戰爭險?」

在台灣目前法人性質的美術館中,今年邁入第5年的台南市美術館從開幕以來就一直話題不斷。記者何定照/攝影

地方美術館遍地開花 5歲南美館如何做到票房長紅、話題不斷?

近年各地方美術館遍地開花,其中新北、桃園市立美術館都擬朝法人化進行。而在台灣目前法人性質的美術館中,今年邁入第五年的台南市美術館從開幕以來就一直話題不斷,長紅票房與多元營收使營運費自籌率逼近四成,在台灣所有藝文類法人機構中名列前茅,它是怎麼做到的?

台灣芒果的身世相當複雜,荷蘭、日本、印尼與美國都有分,像極了台灣多元複雜的歷史背景。圖為「金煌芒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芒果身世複雜像台灣史!蚵仔煎、虱目魚為何與鄭成功大戰荷蘭有關?

夏天到了,大啖鮮甜多汁的芒果時,可曾想過芒果的身世就像台灣歷史?台灣人種植芒果的紀錄可追溯自1652年,荷蘭人引進不少高經濟蔬果物種,其中芒果的身世最複雜,荷蘭、日本、印尼與美國都有份。台灣的虱目魚、蚵仔煎為何又會和鄭成功的鄭軍綁在一起?用歷史的角度爬梳台灣代表性美食,別有風味。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曾擁有200多種小米品系的台灣,栽種面積已從1952年的6736公頃遽減為2022年的91公頃,幸好近年略增。圖為石坂部落收藏的小米。記者何定照/攝影

小米復興/痛心原住民文化消退 她走遍部落找到小米熱銷祕訣

小米與原住民部落文化息息相關,保種也是文化傳承。近年在保種人努力下,加上需求量趨增,小米市場逐漸穩定,不少小米辣椒、小米貝果等加工特色產品大受歡迎。 專家認為,要讓小米農產和部落文化永續,關鍵在必須持續創造需求、推廣食農教育。

來自排灣族土坂部落的藍保說從自己從嬰兒時期還背在父母背上時,就跟父母一起種小米。記者何定照/攝影

小米復興/因思念父母意外成保種大戶 他們如何靠種小米傳承原住民文化

小米曾是原住民主要糧食作物,在祭典、部落文化也扮演重要角色,但如今漸式微。魯凱族的歐春香從屏東霧台嫁到台東金峰的排灣族部落後,因思念父母種起魯凱小米,意外成了文化傳承的「保種大戶」。 但小米難種、產量少,也難成單一經濟來源,有人還得兼做水泥、建築工。原住民「保種人」們,為何願意如此艱辛負起傳承使命?

位於北市溫州街有三百年歷史的「霧裡薛圳」復育良好,是許多民眾喜愛遊憩之處。記者何定照/攝影

百年水道/昔水城今悶鍋 水道開蓋能減緩台北熱島效應?

台北早年是水城,天然河流與人工水圳密布,目前僅陽明山的坪頂古圳有文資身分,近年越來越多民眾關心這些曾被掩蓋的水道,但水道開蓋真能減緩熱島效應?為都市降溫?專家認為不盡然,得先評估三條件。

美籍華裔歷史學者金恬分析,傅培梅之所以成為台灣電視烹飪教學的代表性人物,在於其現代家庭主婦的完美形象。圖/台視提供

解讀傅培梅/家庭主婦浪潮襲捲歐美 傅培梅是最理想的Tradwife?

西方網路社群近年吹起Tradwife風(traditional wife,傳統妻子),女性渴望重回上個世紀中在家相夫教子的生活與角色。上個世紀中,穿旗袍、妝髮整齊,在台灣電視上教做菜的年輕主婦傅培梅,是理想中Tradwife的典型嗎?

北市大安區嘉興街一處由國家住都中心實施的建案,年初拆除地上建物後驚現地面下長逾百公尺水道,環境文資團體比對古地圖認為是古河道「大灣」上游的河流。圖/梁蔭民提供

百年水道/「十年磨一劍」都更遇百年古河道 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台北原有許多遠古的天然河道與清代起興建的灌溉水圳,在20世紀因社會都市化被逐漸加蓋。大安區嘉興街一處由國家住都中心實施的建案,年初拆除地上建物後驚現地面下長逾百公尺水道,環境文資團體比對古地圖認為是古河道「大灣」上游的河流,提報文資,呼籲「別讓都更埋掉百年前水文脈絡」。

烹飪名師傅培梅在電視上教了41年、超過4000道菜,影響了幾個世代台灣人的飲食。圖為她在台視錄製「傅培梅時間」節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讀傅培梅/華裔學者以傅生平探究台灣近代史 書中用中國菜有何涵義?

你可曾想過,傅培梅燒的菜、出版的食譜,可能也是戰後中華民國在國際宣示政權正統的象徵?傅培梅在電視上做菜的形象,又塑造了何種當代女性的成功典範?美籍華裔學者金恬(Michelle T. King)出版新書《切、炒、觀、學:傅培梅與現代中國菜》,重新解讀一代烹飪名師傅培梅,如何影響了幾個世代台灣人的飲食,傅培梅食譜中從中國菜到台灣菜,背後又象徵了怎樣的飲食文化轉變?

打擊樂家林威震(左)與長他十餘歲的亞美尼亞裔教授打擊樂家Lynn Vartan組成的二重奏Duo Lin-Lynn,近來推出首張專輯Stars Above。圖/林威震提供

罕見發行簽名琴槌 打擊樂家林威震如何找到專屬聲音?

馬林巴木琴是台灣人最熟悉的打擊樂器之一,用來敲擊的琴槌都是樂器公司統一製作。打擊樂家林威震則擁有國際知名樂器公司為他量身打造的簽名系列琴槌,在全球每售出一套都能獲權利金,是台灣至今唯一受邀以自己名字發行琴槌的獨奏家。樂器公司為何相中他?他專屬的溫暖圓潤聲又是如何打造?

2004年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終於正式成為台灣史研究所,沒再更名。圖為2005年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牽扯台獨意識太敏感 中研院台史所成立波折不斷

台灣史研究今日可說是顯學,包括出版、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文化創意產業也積極從中取材,但30年前台灣史研究其實常踩到地雷。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黃富三是該所籌備處首任主任,近來由台史所出版口述歷史《學海悠遊》,揭開台史所早年在統獨思慮下波折不斷的過往。

本身是肢體障礙者的台師大美術系學生蔡詠昕,藉由雙頻錄像作品「刑刑好天使:你的觸法助理」,狂想原本是殺手的障礙者經由新款眼動儀發明,重新回到殺手身分。記者何定照/攝影

文化政策與藝術變你儂我儂 藝術家策展諷刺一條龍生態

「台大竟已成立藝術學院,校長還在畢業典禮大讚『用最小的投資發揮最大的創意』;讓肢體障礙者也能用眼睛傳達訊息的『眼動儀』,竟成為障礙者變身殺手的利器……」,台大藝文中心近來舉辦視覺藝術工作坊,由當代藝術家崔廣宇擔任講師,並在他策展下,讓學生成果展現驚人狂想。 這場成果展在台大雅頌坊舉行,三組作品背後的學生團隊分別來自台大、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及台灣科技大學。崔廣宇說,藝文中心舉辦工作坊之初就希望廣招周遭不同校成員,他希望藉此實驗,在台灣各藝術學院形成連結並衍生獎項、展館乃至畫廊的「藝術一條龍」生態系統之外,開出藝術新路。

藝術家楊茂林的《熱蘭遮紀事》是台灣最早呈現荷據歷史的藝術創作。記者何定照/攝影

當荷蘭開始反省殖民史 台灣展覽怎麼呈現1624年?

今年是荷蘭1624年登台400年,位於荷蘭當年建城地台南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台南市美術館,都舉辦相關展覽。兩展一以史料為主,強調策展主軸是不只以1624為起點的「跨1624」;一以藝術創作為主,呈現荷蘭殖民影響外也探討更深遠層面的多元文化交流。一實一虛,相互補足並豐富民眾檢視1624的視角。

南美館「陳其寬:雙曲‧交響」展出陳其寬受到快速快門啟發 、以草書線條描繪出如同光軌的水墨作品 「足球賽印象」,展現連續動態的意象。圖為他在繪畫前先用科技模擬光軌的歷史照片。記者陳宛茜/攝影

陳其寬和貝聿銘的4個交會 讓東海大學有了最美麗教堂

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同是東海大學與路思義教堂的設計者,兩人年齡相仿、求學背景相似。如今兩人俱已謝世,身後最重要的大展「陳其寬:雙曲‧交響」、「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卻巧合地選在差不多時間於台灣、香港展出,相互輝映。爬梳這兩大展覽,會發現兩人一生有不少巧合與交集,兩顆星畫過交會,讓台灣有了最美麗的大學—東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