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脈動

曾金柱夫妻(左一、二)與婁明仁(中)、欒丕維(右二)仍帶著貫徹有機理念的理想,以友善環境的態度要在新園區繼續耕作下去。 記者古和純/攝影

被橋科併吞 有機農場向土地告別 「嚇到青年不敢從農」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正如火如荼開展,預定地涵蓋31公頃中崎有機農業專區,3月底將完成搬遷,農戶們日前在農場辦「感謝中崎—向土地告別分享會」,農民曾金柱感嘆,當年一片荒蕪,好不容易惡地變良田,政府發展科技無法與綠色園區共存,被迫放棄耕耘多年的心血,即便有新的去處,內心仍有不捨、失望,但「我們有個夢,就是要繼續實踐友善環境理念」,接下來又是挑戰的開始。

高雄市府推動鳳山鐵路地下化,用市地重劃方式要拆民房,僅陳文華一家抗拒至今提告市府,終於勝訴,圖為陳家。圖/詹雅琴提供

市地重劃案里程碑!上百戶因鳳鐵迫遷 為何僅他勝訴?

台灣常見政府以「市地重劃」為由,強迫原住戶負擔公共設施成本,造成民眾權益受損。最高行政法院日前判高雄市府鳳山鐵路地下化「市地重劃」影響居民陳文華案敗訴定讞,要求高市府重新辦理應給陳文華的土地分配,學者專家欣慰表示,該案可望終結政府長年藉市地重劃將公共成本轉嫁民眾的亂象。

高雄輕軌是城市發展中重要的綠色運具,但在汽機車密度高的台灣都會區,如何與車同行,是相關單位首要挑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輕軌「撞」況多 交通殺手是它!鬧區軌道如何與車同行?

高雄輕軌橫貫人口密集的市區,規畫之初有不少區位爭議,自民國104年通車以來,汽機車擦撞行進中的輕軌車廂事故不斷,去年事故率不僅創下15件新高,還發生首宗機車撞列車死亡車禍。今年以來,平均每月1件的發生率未見下降,輕軌路口成為用路人眼中高風險的交通殺手。輕軌是城市發展中重要的綠色運具,但在汽機車密度高的台灣都會區,如何與車同行,建立用路人預警意識,亟待交通主管機關深入研議。

警方建議,到台東金針山賞花不要完全相信衛星導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旅最掃興的幾件事 專家教你如何避免

台東好山好水吸引不少遊客到訪遊玩,旅遊過程除可能遭遇一般交通車禍事故,還可能遇到一些「特殊意外」,例如山區導航迷航、騎車撞猴子、品嘗食物過敏....,這些意外輕則影響遊程,嚴重者可能需住院治療,甚至短期無法返鄉。

耗時6年興建的捷運安坑輕軌線,2月10日在十四張站舉行通車典禮。未來營運量能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受到民代矚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安坑輕軌耗上百億 會步「淡海輕軌觀光巴士」虧損後塵嗎

新北市安坑輕軌3月6日起全天營運吸引不少民眾搭乘,除2019年已通車的淡海輕軌外,接下來新北市還有五泰輕軌、深坑輕軌等路線也受關注。淡海輕軌因運量不足,通車以來連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已近6億元。 據統計,已通車的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期及綠山線計畫經費共128億元,安坑輕軌計畫經費更高達166億元。新北市府希望藉觀光活動將人潮帶入,自淡海輕軌到安坑輕軌都大力推動「輕軌結合觀光」,但地方民代指出,若花費數百億元興建的通勤工具只淪為超大型觀光巴士,不能提升運量,未來五泰、深坑輕軌的營運也堪憂。

這次萬金杜鵑以「移動花聚落」為主題,讓國內藝術家與在地花農合作,打造特色杜鵑花車與花船。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花與藝術迸出新滋味 萬金杜鵑帶起觀光潮的祕密

3月杜鵑花季開始,新北萬里、金山因種植杜鵑數量最多,被稱為「杜鵑鄉」,新北市也致力打造「萬金杜鵑」品牌,但目前杜鵑產業雖用於全台近九成的公共道路、建築等綠美化工程,卻也缺乏其他發展性,有些花農甚至自嘲是「沒人要種的花」。但今年杜鵑展找來知名花藝師與在地花農合作,把杜鵑打造成裝置藝術,意外帶動萬里地區的觀光人潮。

優質白玉蝸牛背後有滿滿的學問,台東阿美族青年文宏程花了多年心血,打入高檔餐飲市場。 記者卜敏正/攝影

在地職人/他年養300萬隻白玉蝸牛 進軍高檔餐廳、美妝市場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蝸牛,每年秋末入冬雨後,台東山區、草地常見大蝸牛四處慢爬,不少台東人也會撿蝸牛料理、製成螺肉佳餚,但在台東長濱,蝸牛達人文宏程專業養殖白玉蝸牛,供應國內高檔餐廳,包括天祥晶華、台北維多利亞、名廚江振誠旗下名店等無菜單料理白蝸牛食材,都由他供貨。

屏東縣府社會處與純青樂齡基金會合作,將資源輸送給偏鄉獨老。記者張已亷/攝影

長照結合環保 維修咖啡車 屏東走透透

屏東縣邁入超高齡社會,屏東縣府社會處與純青樂齡基金會合作,去年底更推出屏東專屬「樂齡行動維修咖啡車2.0」,讓關懷再升級,承辦人員形容,「我們很像變形金剛」,2.0版維修咖啡車,可以到社區廣場外做群眾服務,喝咖啡、修水電,讓長輩不孤單。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說,維修咖啡車結合長照,由公部門主動出擊,讓偏鄉受到關懷,將外部力量注入高齡社區,活化社區,更產生跨年齡層、跨世代的交流。

屏東市大鵬七村入口門柱在2017年列為歷史建築,北柱門柱有蔣宋美齡題字「大鵬七村」別具意義。記者劉星君/攝影

新建學校遇上蔣宋美齡題字歷史建築 誰該讓路惹爭議

高鐵將南延至屏東,屏東市六塊厝周邊畫設為高鐵特定區,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在特定區中核定闢設屏東科學園區、屏科實驗中學。其中屏科實中校地訂在屏市原最大眷村大鵬七村、凌雲三村舊址,眷村雖已拆除,但保留當年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題字的「大鵬七村」入口門柱,並列為歷史建築。

桃園竹圍里許多住戶大門釘上木板,早已人去樓空。記者鄭國樑/攝影

航空城開發 桃園這個里被消失如空城 神明說不也得搬

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總面積4564公頃,不但是台灣史上最大開發案,3148公頃區段徵收規模也創下紀錄,其中,大園區竹圍里因列入第三跑道預定地,即將消失為歷史名詞,除了台4線上緊鄰菓林里的6戶,所有居民都須搬遷,如今的竹圍里宛如空城,只剩超商、摩托車行等撐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