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如果要評論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的代表意義,那就是選民認為他主導下的經濟「明天會更好」。然而,他的第二任期執政還不到三個月,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正在放緩,且通膨持續難以消除,停滯性通貨膨脹(滯脹)可能是50年來首度捲土重來。川普高舉的關稅大纛正是罪魁禍首。 滯脹這個令人討厭的概念正在發酵。《華爾街日報》做了分析,《彭博》專文探討,《CNBC》也跟進報導。讓討論這個名詞本身就成為一種指標,期望可以引發一連串行動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全球關稅貿易戰火,當亞洲面對掀起滔天巨浪的「川普2.0」風暴時,沒有人比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潘功勝更接近火線。但目前沒有人能猜測他將如何回應川普的關稅牌。接下來的大哉問是:關稅戰下一步會演變為貨幣戰嗎?
台灣首次參與的國際登月任務、由中央大學開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以下簡稱DSRP)目前正在太空中航行,最快將於5月搭載在日本ispace登月小艇上登陸月球(0304更新:ispace今宣布,登月小艇登陸月球時間預計為6月6日),成為台灣登月首例,並帶回珍貴的太空輻射數據。這批數據吸引國內外產業界關注,不只電子業,連日本最大化妝品品牌、國際車廠,為了取得第一手的完整太空數據,也都爭搶與台灣合作。為什麼,太空數據如此搶手?
2月15日,日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宣布旗下HAKUTO-R Mission 2的Resilience登月小艇完成第五階段任務,成功掠過月球。消息一出,不只日本關注,遠在台灣的中央大學團隊同樣振奮,因為這也是台灣史上離月球最近的時刻—「Made in Taiwan」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以下簡稱DSRP)就搭載在登月小艇外側。若一切順利,台日設備最快將在5月一起登陸月球。(0304更新:ispace今宣布,登月小艇登陸月球時間預計為6月6日 ) 這是台灣首次參與國際登月任務,也是日本布局太空重要里程碑。許多國家如美國、中國、印度都有月球計畫,但多由政府主導,若ispace順利著陸月表,將成為亞洲民間企業首例。聯合報獨家專訪ispace業務開發高級經理浦田真幸,還原台日合作契機,以及此次任務對全球太空發展的意義。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發布行政命令,並取消在中國大陸製造或從運出的低價產品「小額豁免」(de minimis)優惠。儘管沒過幾天川普就收回成命,對中國恢復「小額豁免」規定,禁止「小額豁免」預料對快時尚零售商Shein和線上一元商店Temu造成打擊,這些零售電商業者先前已未雨綢繆,接下來又如何因應?
去年,數十個國家對鋼鐵進口徵收新的關稅,大多數都是針對中國,指責中國向國際市場傾銷廉價金屬。但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二任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他的武器是霰彈槍而不是狙擊步槍,無差別式的一網打盡:對美國所有進口鋁和鋼鐵徵收25%的新關稅。此舉將迫使美國一些主要貿易夥伴急著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暫停對加拿大、墨西哥課稅25%關稅,但最新簽署行政命令,自3月4日起對所有鋼鋁進口品徵收25%關稅,是否還有髮夾彎,還有待觀察。專家認為,美國的關稅地圖砲接下來還會開不完,下一步就是2月18日將宣布的對半導體開徵關稅,首當其衝就是台灣。
2月才剛開始,美國總統川普就展開關稅戰,宣布對最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也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雖然加墨獲得延後一個月生效的喘息機會,川普和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可能的會談卻遙遙無期。北京的反擊能抵擋美國的攻勢嗎?川普2.0=貿易戰2.0,又是傷害到誰?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一就職就指示司法部暫停執行TikTok禁令75天直至4月初,以尋找可能的買家。乍看之下似乎給了TikTok一線生機,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川普的行政命令是否有效?TikTok的中國母公司是否願意出售這個熱門的社群媒體平台?如果願意、誰會買?
全球速食業龍頭麥當勞近日宣布調整其「多元、公平和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計畫,表示先前的政策已達成預期目標,未來將更著重於「共融」(Inclusion)。不只麥當勞,豐田、Meta、亞馬遜、沃爾瑪等公司正在放棄DEI承諾或重新命名。為何一度雷厲風行的DEI如今偃旗息鼓,又會對企業經營及文化造成何種影響?
川普下周就任美國總統,他多次提出的高關稅貿易戰,是否會進一步升格為貨幣大戰,受到全球關切。經濟學家指出,30年前的廣場協議迄今令人聞風喪膽,加上美元指數因為美國經濟強勁出乎預期續創新高,亞幣近來已因此全面貶值,美國若真的在此時推出「廣場協議2.0」,等於逆勢而為,會對全經濟造成何種衝擊?
2024年精品業走到十字路口,一再調漲的價格讓人難以承受,加上某些品牌外包商剝削勞工,引發顧客出走潮和「平替款(平價替代品)」興起,侵蝕了精品業獲利根基。精品業品檢良莠不齊,與生活漸行漸遠,2025年精品品牌要如何重塑企業形象並找回消費者? 2024年可能被視為大型精品品牌的轉捩點。如果結構性轉變對大多數商品產生影響,品牌將不得不重新考慮過去10年的一些管理原則。雖說精品業的目標客戶從來不是一般社會大眾,但在幾年高通膨肆虐後,精品消費力的下降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生成式AI正以驚人速度改變市場,從自駕車到醫療突破,其應用無所不在,吸引無數投資湧入。然而,高昂的技術成本、經濟壓力和GPU供應調整,讓市場榮景背後隱藏危機。有人將其譽為新科技奇蹟,也有人警告它或是下一場泡沫的序幕。當投資熱潮與泡沫風險交織,生成式AI能否扭轉高估值壓力,實現真正經濟價值...
美中晶片戰爭升級至2.0版,在美國的全面政策圍堵下,中國大陸已無法取得最先進製程生產的晶片,拜登政府12月23日進一步公布一項全新的301條款調查,可能對所謂的傳統或成熟製程晶片徵收更高的關稅。在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誰會是贏家?
在OpenAI推出ChatGPT引爆人工智慧(AI)革命後,AI產業發展一日千里,基於它在整體產業中的全能適用度,世界各國無不大力投資。有些企業搭上順風車,在這波新一代工業革命中引領潮流;也有些企業誤判形勢,在科技快速翻頁的過程中拱手讓出地位。
本田、日產合併風聲四起,意在自救卻暗藏危機。日產瀕臨破產,鴻海覬覦入局,富士康、雷諾各懷鬼胎。特斯拉價格戰血洗市場,中國大陸電動車比亞迪崛起,日本車廠遭雙重夾擊。電動車浪潮下,日本汽車業能否挺過這場生死存亡的淘汰賽?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還未上任就已宣示要對中國大陸等國祭出重關稅,美中貿易對立態勢升高、外資企業大舉撤離中國大陸轉向越南,供應鏈重洗牌,歐盟商會預警投資「轉折點」將至。誰能在這場地緣政治的高壓棋局中逆勢突圍?
12月3日晚,南韓總統尹錫悅突如其來的戒嚴令引發南韓政經震盪,國民議會迅速反制,但風暴未止。韓元匯率急挫,股市一度蒸發千億市值,包括三星電子在內的出口業務恐受拖累,連鎖反應可能會從南韓延伸到半導體供應鏈和全球電池產業,南韓經濟將如何應對全球投資者的不安視線?
川普明年上任後,矛頭會再指聯準會?聯準會主席鮑爾是否遭解職,是全球關注焦點。一旦牽動利率走向,加上川普關稅大刀砍下,全球經濟暗藏危機,美股、美元與國際市場風聲鶴唳。若川普成功干預聯準會,民主根基與全球金融穩定或將瞬間崩塌,世界能否承受這場衝擊?
矽谷掀起一場關乎未來的科技大戰,馬斯克與奧特曼兩大巨頭在OpenAI的控制權和AI倫理上針鋒相對。馬斯克怒斥AI軍備競賽已成奧特曼與微軟的企業遊戲,提起AI訴訟指控壟斷與背叛公共利益。奧特曼則反擊,捍衛普及化才是避免災難的唯一途徑。當AI反壟斷和AI監管成為戰場,這不僅是技術的競爭,更是權力與哲學的決鬥。究竟誰將主宰AGI,決定人類命運的走向?
川普重返白宮,料將掀起晶片民族主義浪潮,又會如何改寫半導體格局?南韓在進口關稅威脅下,放寬工時法案助力三星,但工會是否妥協?中國大陸積極推進自給自足,吸納高端人才以應對美國限制。川普是否強迫台積電將最先進製程移往美國,台灣政府和台積電如何接招。隨著全球半導體戰略逐步升級,誰能在新一輪科技博弈中掌握優勢?
隨著生成式AI與雲端運算的電力需求飆升,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將核能視為新解方,並押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欲在不依賴傳統電網下穩定供電並降低碳排。然而,面對高昂建設成本及嚴格監管審查,SMR能否真正推動科技業永續轉型?這場能源革命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核能是否成為未來驅動力?
談起低軌衛星,無人不知狂人馬斯克旗下的星鏈計畫(Starlink),然若時間回到20年前,在當時,沒有人看懂馬斯克經營的事業為什麼橫跨太空運輸、電動車、太陽能,經過20年後,業界才看懂馬斯克的眼光有多長遠,台灣企業老闆點出,「他的每一項事業都是緊扣在一起的,你可以說馬斯克已經自成一個生態系,而這也將影響往後的20年產業變化。」
30多個國家出席今年的金磚國家峰會,俄羅斯藉由外交手段,強化其在全球的影響力,不僅提升了金磚國家的經濟獨立性,也積極推動氣候變遷、能源安全等重大議題。透過推動跨境支付與去美元化,金磚國家力圖減少對西方金融體系的依賴,面對氣候危機和資源競爭,這些經濟體能否持續團結,為多極化國際秩序帶來新的可能性?
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經濟是美國選民今年總統大選最關注的議題。美國的經濟政策走向將不只牽動國內,更影響全球經貿局勢。聯合報獨家專訪被譽為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之一的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深入解析兩位候選人的經濟論述,以及其經貿邏輯背後,可能隱藏什麼全球風險。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金融市場屏息以待。自1952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美國總統選舉年平均上漲7%,今年8月1日到10月21日,標普500指數上漲了7.5%,反映對哪一方競選團隊有利?川普、賀錦麗誰當選,如何牽動金融市場?美元、美股、黃金,投資人又該怎麼投資?
剛揭曉的2024年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都頒給了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科學家,不僅表彰個人成就,還強調AI對科學和工業的巨大影響。但AI和物理、化學有關係嗎?不僅引發學界爭議,更凸顯出「混合智慧」(Hybrid Intelligence),人機協作時代來臨。 被譽為「AI教父」的前谷歌研究員辛頓(Geoffrey Hinton)與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因其對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的開創性貢獻,被授予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則由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和英國谷歌DeepMind的電腦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瓊珀(John Jumper)分享,因他們開發的AlphaFold徹底改變了人類對蛋白質結構的理解。
經濟是美國選民今年總統大選最關注的議題,前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從競選以來,在經濟議題上支持度一直保有優勢,但近期領先幅度逐漸縮小,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後來居上,許多選民對川普徵收高關稅的政策感到憂心;而賀錦麗擔任副總統時正值美國通膨飆升至40年來高點,競選之初就處於不利位置,積極提出減稅、平抑物價等政策,試圖挽回選民的心。誰能妥善回應經濟問題,料將成為影響美國大選關鍵之一。 聯合報透過五張數據圖表,帶讀者看懂美國經濟情況、檢視在兩黨執政下的美國經濟表現,以及賀錦麗和川普提出的經濟政策可能對美國經濟及全球經貿帶來什麼影響。
英特爾2021年重新宣布進軍晶圓代工業務,目標2030年超越三星,並成為市場第二,卻在最近面臨成立56年來最大危機,照說這是三星電子的絕佳機會,但三星電子近日發布獲利預警、上季初估財報不如市場預期,甚至罕見地發出公開道歉信。過去半導體製造領域號稱三足鼎立,如今台積電具有管理優勢,不僅一家獨大,並海放兩大競爭對手。
就在中國大陸十一國慶紀念日之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暫時放棄了過去的堅持,同意實施2008年以來最引人注目的刺激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9月24日調降政策利率和銀行存準率,並降低現有抵押貸款成本。在大陸房地產泡沫化、青年失業率高漲的陰影下,這次的強力刺激措施除了帶動陸股近來牛氣沖天,真能救中國經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