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勞動部年前發布每3年一次勞保基金精算報告,2024年最新精算報告顯示,因政府近年大力撥補,加上勞保基金投資效益提升,勞保基金破產年限從前次精算的2028年延至2031年。看似是個好消息,但是細看其中五大關鍵數據,無論是潛藏債務暴增3兆元、平衡費率進一步提高到31.4%,乃至近期出爐2024年勞保收支短絀暴增至665億元…… 破產時間真的能延後3年嗎?
金融機構已展開對詐騙集團的集體作戰,但金融體系裡的小銀行資源遠不如大銀行,形成使用AI打詐時的巨大落差,缺乏資源的小銀行該如何得到來自大銀行的幫助?金融機構進行的「聯邦學習」,是否能發揮更多「大帶小」的功能?
詐團太囂張引起公憤,不只金融業者組成聯盟「打群架」運用AI抗詐,網民掀起用AI對抗詐團的新戰爭。甚至現在還已經有所謂的「網路羅賓漢」,以個人的力量對詐騙群組進行「滅團」。
台灣包含百貨、購物中心與社區型商場的數量已經超過上百,同時每年以超過10家的規模在新增,但當商場愈來愈多,甚至趨於飽和,同質化程度也愈來愈高,什麼才是業者勝出的關鍵? 業者表示,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雖然針對的客群不同,但共同點都是要吸引消費者上門,早年強調品牌的特殊,包含精品、化妝品等,而這些國際的大品牌設櫃也有數量限制,不會過於密集到「自己打自己」,因此會有消費者依照品牌選擇消費商場。
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在詐騙最後一關的金融機構承受極大阻詐壓力,於是金融業開始聯手用AI阻詐。而在這場金融業與詐團的戰爭裡,比速度也比精準度,目標就是「就算魔高一尺,也一定要道高一丈!」 根據警政署的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底,警示帳戶高達14萬9274戶,詐團橫行的亂象未見改善,受害人不斷新增。然而,即使金融機構採取AI在金融體系內阻詐,實際執行時仍面臨不少挑戰和有許多阻力必須克服。...
美股持續遭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拖累,四大指數周線全面收黑,不過上周五的非農就業數據新增15.1萬人,略低於預測值15.9萬人,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拉升市場對於聯準會(Fed)可如期降息的期待,美股四大指數止跌,但仍無法反轉周線收黑的局面。
旗下擁有超過20個品牌的餐飲龍頭王品日前宣示,要持續拉抬更多品牌成為「億元」等級,但事實上,餐飲品牌要有億元等級難度相當高,除了王品集團以外,較知名的還有瓦城集團旗下的瓦城、漢來美食旗下自助餐「漢來海港」能夠穩定破億。 加入「億元俱樂部」的難度有多高?是不是就能成為獲利保證?
法務部日前公布2024年最新前十大警示戶的排名,中華郵政即一般人熟悉的郵局竟位居榜首,法務部更據此指責郵局打詐不力。事實上,郵局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聯合報數位版獨家掌握,為亡羊補牢,中華郵政3月5日火速做了這件事……
勞退新制帳戶又分紅了。2024年勞退新制基金投資收益率、收益數雙創歷史新高,收益率達16.15%,收益數6989億7406萬餘元,新制勞工是最大贏家,高達467萬個勞工分紅5萬元以上,額外多出一筆豐厚的年終獎金。2024年勞退新制基金賺大錢的因素有那些?台積電又幫新制基金賺了多少錢?答案非常驚人。
2月19日,元宵剛過,美股S&P 500再創新高,不但讓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迎來開門紅,更象徵股市投資人更似乎完全不在乎像關稅、通膨,甚至其他可能衝擊。但好景不常,3月以來逆風頻傳,包括關稅、通膨的陰霾都變得揮之不去。我們怎麼看待美國股市接下來的走勢?美國總統川普的放鬆管制救得起市場恐慌嗎?還是會進一步衝擊全球金融穩定?
繼新光金控與台新金控的「新新併」之後,永豐金控和京城銀行也在3月3日雙雙完成股東臨時會的合併案通過程序,目前已有兩件和「金金併」有關的合意併購案正待金管會的准駁。在此同時,另一個更引金融圈高度矚目的是,接下來金管會將如何重新放行敵意併購,以及新的遊戲規則將如何訂定。
在人工智慧(AI)高速發展的時代,自動駕駛汽車不只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AI在交通領域的最佳應用範例。它能夠即時分析海量數據,包括道路狀況、行人動態、其他車輛的行為,並迅速做出最佳決策,不僅提升了行車安全,也讓整體交通運輸變得更加高效。然而,自駕車技術再強大,如果法規跟不上,一切都是空談。 尤其是目前的交通法規大多是針對「人類駕駛」設計的,例如酒駕罰則、超速罰單、闖紅燈等,但當「駕駛」變成AI時,這些規則還適用嗎?如果自駕車發生事故,責任該由誰來負擔?是車主、車廠,還是AI開發商?
台股蛇年新春開紅迄今1個月,2月指數以2萬3053點作收,下跌472點,跌幅2.01%,失守季線,勉強守2萬3千點整數關卡,股市表現深受美國總統川普反反覆覆的關稅政策影響,關稅利空對股市的影響雖已逐鈍化,專家認為,利空逐漸被反映,3月股市不用太悲觀。4月是利空出盡?還是真正利空的起始?
2025 MWC(行動通訊世界大會)3月3日開展在即,專家觀察,延續前兩年熱門議題,AI(人工智慧)仍舊是今年MWC主軸。另外一個引領市場關注的話題,則是NTN(非地面網路)技術,尤其,低軌衛星如何與地面通訊系統有更好的整合,成為全球電信商最關注的話題。
隨著愈來愈多人參與ETF(指數型股票基金)投資,更多樣化的ETF發展也正加速進行,包括日前元大投信打頭陣,擬將國民ETF 0050進行「分割」,就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除了像0050 ETF這樣的市值型國民ETF,也有「槓桿版」即元大台灣50正2,這種與期貨相關的槓桿版ETF,不只方便於短期投資,就連長線投資的報酬率也遠比原型版的ETF好很多,但法人提醒,槓桿版ETF不適合「這一類」的投資人…
還停留在對谷歌眼鏡又重又貴的印象嗎?目前一副AI眼鏡大約要價新台幣1.6萬元以上,但隨著DeepSeek的開源AI模型正在為中國智慧眼鏡製造商注入新的動力,該技術使開發人員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將更先進的功能整合到產品中,預料AI眼鏡將會愈來愈便宜。Meta執行長祖克柏即認為,AI眼鏡是「AI設備的理想型態」,2025年將是決定性的一年。 目前正處於行動裝置新紀元「AI裝置時代」的開端,AI領域的下一個大事件可能就是AI眼鏡。...
台灣科技業正處於時代浪頭上,念理工科系又有相關經歷,要捧高薪金飯碗並不難,但有感於企業常遇到各種法律問題,王甲在接近50歲關鍵時刻前華麗轉身,決定向科技業說再見,投身法律界。從「理工變商管,商管再變律師」,跨了3個領域,相關經歷也成為他的最大資產。...
台灣開放移工33年後,讓移工成為台灣永久勞動力的「中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在2022年4月30日實施,在這個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政策上路時,時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是重要推手,也是明日之星。但是他在同年8月請辭,他為何急流勇退,從公務員變成創業家?
電動機車龍頭Gogoro雖然曾是新創獨角獸,但成立10年至今從未獲利過,股價也因此欲振乏力。代理執行長姜家煒日前首次喊出獲利時間表訂在2028年,令外界大感訝異,Gogoro為何有信心扭轉財務狀況、轉虧為盈,底氣來自哪裡?
利空經濟數據齊發,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收盤同步下挫,台指期夜盤反映美股一路下殺,本周台股跟跌命運是否難避免?分析師表示,市場對美國經濟未來擔憂,由於川普關稅政策還未定案,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投資人先跑再說,本周台股可關注外資態度,外資期貨淨空單維持2萬5千口,對台股態度不空,是大盤指數的保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大揮關稅大刀,貿易戰對象掃向所有國家。表面上看起來關稅首當其衝,但是專家提醒,川普簽的備忘錄不只關稅,連外國的「非關稅政策」如果有不公平貿易行為,也別想逃掉。此時台灣該注意什麼?
國際金價持續攀升,有投資專家認為,2025年金價有機會挑戰3000美元,高盛更是上調年底金價預測至3100美元,主要理由是各國中央銀行黃金需求持續成長。國際金價每盎斯3000美元的整數大關已不是關,各投資機構紛紛上修對金價看法。不過,金價後市真的是萬里無雲嗎?
金管會要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推動設立「家族辦公室」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目標,家族辦公室在銀行眼中是「大戶中的大戶」,台灣前20大富豪應都已設立的家族辦公室,是如何運作?外商銀行親揭其神秘面紗。 在亞洲區的高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排名前三大的渣打銀行,第一家在台「國際私人理財中心」日前在台中開幕,渣打集團私人銀行與富裕客群主管,同時也是大中華暨北亞區財富管理占消費金融負責人洪子寓,和台灣渣打銀行總經理邢保利雙雙出席開幕儀式。兩人透露外界向來陌生的「家族辦公室」運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就職滿月,這一個月內,川普簽署了大大小小幾十項行政命令,他的每一項行政命令、每一段狂言,都構築在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見上。究竟,這些行政命令背後蘊含哪些意涵?關稅政策之外,他又要讓美國如何再度偉大?
勞保局一年一度的勞保老年年金年度統計出爐,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止,共有187萬餘名勞工正請領老年年金,較前一年再增加12.8萬人,但增幅罕見較前一年下降;平均請領金額增加到1萬9344元,較前一年增加520元,往2萬元關卡邁進,其中,男性平均請領金額已破2萬元,達20683元。 值得注意的是,請領者勞保高年資、高投保薪資「雙高」現象成為主流,這反映何種警訊?儘管月領2萬元以下人數仍占5成4,但2萬元以上占比已經從5年前的3成2上升到4成6,且人數倍增,有助勞工退休保障增加。
歐洲近日極思崛起。2月10日的巴黎人工智慧高峰會和2月14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相繼在歐洲召開,可惜,大家看見的是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火力全開,對法國和德國這兩個主辦國不留情面;法國總統馬克宏在人工智慧高峰會上的左支右絀,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更被范斯的挑釁言論氣得火冒三丈,歐洲儼然成了被美國拿捏的軟柿子。 美國總統川普威風八面,歐洲更像一個隨時會踉蹌跌倒的老先生,難道歐洲的經濟末日即將來臨?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喊出考慮鬆綁無人車上路的法規、廢除與自駕系統有關的車禍通報,預料將掀起自駕車新一波熱潮,但自駕車在台灣始終沒有太高的討論熱度,是自駕車在台灣沒有發展空間,或者是有無法克服的難關?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動作不斷,上周先宣布對進口鋼鋁全面課徵25%關稅,再預告4月將對貿易夥伴執行對等關稅計畫,台股在美國關稅政策利空消息不斷打壓下,反彈無力,周K線翻黑,指數以2萬3152點作收,周指數下跌325點,跌幅1.39%。川普下一手,劍指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台股投資人應該選擇觀望?還是選股不選市?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基金破產時間可望再延後三年,由前次精算的2028年延至2031年。不過,勞動部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首次細部調查國人退休費用來源比重,結果勞保及勞工退休金明顯較過去大降,比重與靠儲蓄加上投資所得相當,而且愈年輕勞工打算靠儲蓄及投資比重愈高,顯示年輕族群對勞保還是沒信心;另外打算靠再就業收入賺取生活費成為新選項,且不限高齡族群。這些結果透露什麼訊息?
房市成交量農曆年前就開始衰退,價格也有鬆動的跡象,但許多機構包括國泰金控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等,都顯示買方跟賣方之間對價格的看法仍存有很大歧見,甚至賣方因此趨於惜售。民眾此時想要買房,到底有多大還價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