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諾貝爾

作家馬奎斯的遺作《八月見》近日問世,引起有關死後出版對作家名聲影響的辯論。圖為馬奎斯攝於1976年墨西哥。圖/紐約時報 國際

馬奎斯之子出版父親生前想毀掉的小說 是加分或敗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最後一部小說《八月見》(Until August)即將出版,在他寫這部小說的後期,記憶已支離破碎,在草稿上塗塗改改,總共寫了五個版本,他生前親口告訴小兒子必須把這部小說銷毀。但在他死後10年,兩個兒子違背父親的遺願,出版這部小說,引起有關死後出版對作家的名聲是加分還是減分的辯論。

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10日於挪威奧斯陸頒獎,得主婦女人權鬥士穆哈瑪迪仍身陷囹圄,由一對雙胞胎兒女代為受獎和宣讀得獎感言。法新社 政治

伊朗婦女人權鬥士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 兒女代唸感言領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10日於挪威奧斯陸頒獎,得主婦女人權鬥士穆哈瑪迪(Narges Mohammadi)仍身陷囹圄,由一對雙胞胎兒女代為受獎和宣讀得獎感言,她譴責伊朗政府「暴政」治國,但有信心「伊朗人堅持不懈將戰勝壓迫和獨裁」。...

政治

化學獎3得主 創簡單新招 讓新藥開發飆速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今天的圖表帶你認識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得主,以及他們在「點擊化學與生物正交化學」領域的貢獻,對當代化學的深遠影響。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30日晚間在莫斯科醫院逝世,享壽91歲。圖為戈巴契夫2017年出席紀念二戰的閱兵活動。路透 國際

「他被自己的進步思想毀了」 戈巴契夫國外風光 國內卻遭到指責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S. Gorbachev)30日晚間在莫斯科醫院逝世,享壽91歲。美國前國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感嘆戈巴契夫壯志未酬,為他的一生下了最精闢的結論。季辛吉30日表示,「東歐和德國人,最終還有俄國人都要感激他的鼓舞人心、他提出自由思想的勇氣」,「他未能實現他的願景,他有一部分是被他的進步思想毀了,他的社會還沒完全準備好接受」。

馬奎斯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百年孤寂》在全球就賣出超過5000萬冊。圖為馬奎斯作品的各種中文版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42|馬奎斯用《百年孤寂》描繪拉美時代轉變

《百年孤寂》因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馬奎斯,譯本在台灣造成狂潮,儘管未獲版權。 蔣勳說這本書:「讓生命在麻木、習以為常的慢慢死去的當下,忽然會喊痛,或覺得荒謬,忽然笑出聲來。」 全球超過5000萬本的銷售,看似遠方魔幻故事,其實是國際關係的真實詮釋。

謝甫琴科是烏克蘭民族詩人,圖為4月6日基輔州小鎮博羅江卡中央廣場內一座遭子彈破壞的謝甫琴科紀念雕像。美聯社 國際

百年恩怨 俄把烏克蘭當小弟 連諾貝爾獎得主也歧視烏人

俄國總統普亭對烏克蘭動武,除因北約不斷東擴外,還有歷史與文化因素。普亭不斷聲稱俄烏本是一家人,「烏克蘭從來沒有真正的國家傳統」,不少俄國民眾與普亭看法相同,就連俄國的自由派與異議分子傳統上也認同普亭的觀點,甚至支持他出兵兼併克里米亞。

入圍奧斯卡四大獎的日本電影「在車上」原著「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春樹用7個短篇講述孤獨男人的故事。路透 國際

2022奧斯卡/村上春樹用寫作給予靈魂尊嚴 讀懂他筆下的孤獨男人

【2022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3月28日公布,聯合報數位版3/20-27日連8天推出深度解析,帶你快速掌握電影盛事。】 「有一天,你突然成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之一。那一天沒有人給你絲毫預告或暗示,也沒有預感或蟲的告知,沒有敲門或乾咳,突然就來造訪你。你知道只要轉一個彎,自己已經在那裏。但已經無法退回了,一旦轉過那個彎,那針對你來說,就成為唯一的世界了。在那個世界你會被稱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到哪裡都是冷冰冰的複數形。」 這是入圍奧斯卡四大獎的日本電影「在車上(Drive My Car)」原著「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句子。村上春樹發表於2014年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收錄了7部短篇,「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是最後一篇,畫龍點睛地點出這部小說的精神。7個短篇都是講述孤獨男人的故事,「在車上」是第一篇,電影版的「在車上」又融入了第四篇「雪哈拉莎德」和第五篇「木野」的故事。...

2001年2月6日高行健出席自己3本書的新書發表會。右為當時的聯合報系董事長王必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圖輯】照片看歷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來台 相會「伯樂」馬悅然

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2000年以「靈山」、「一個人的聖經」2部長篇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2月1日至14日訪台,2月6日高行健出席聯經出版公司為他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發表「另一種美學」、「周末四重奏」及「沒有主義」3本作品。...

俄羅斯共產黨員4日在莫斯科紅場攤開巨幅蘇聯國旗,紀念蘇聯解體30周年。 歐新社 國際

【蘇聯解體30年/下】英學者:若戈巴契夫和葉爾欽處得好 歷史可能改寫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蘇聯國旗當晚自克里姆林宮降下。隔天,蘇聯最高立法機關「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解體,迄今已30年。西方專家談論蘇聯解體,多半認為這個巨大國家的過度擴張、經濟紊亂和兵敗阿布和,造成帝國崩塌命運「無法避免」。現在有學者提出新觀點,就是若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和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能相忍為國,歷史也許會不一樣。

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俄反共作家亞歷山大.索忍尼辛(左)在1982年10月16日訪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圖輯】照片看歷史/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訪台演說

1982年10月16日,流亡的蘇俄作家,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的邀請來台訪問,以旅行遊覽,並以俄文公開發表演說。

蔡政府上任以來,已6度調整基本工資,也引發調漲基本會不會影響工作機會的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諾貝爾獎得主說漲基本工資不影響就業 理論適用台灣嗎?

勞動部8日開完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拍板明年大漲基本工資5.2%,基本月薪調整至2萬5250元,基本時薪調整為168元。隔2天公布的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卡德(David Card)正是以其對最低薪資、移民和教育對勞工市場影響的研究而獲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多年來認為調高最低工資,將會加劇失業的理論。

72歲的亞歷塞維奇加入「政權和平轉移協調委員會」,她是反對派代表,卻也因此被不明人士騷擾,被當局叫去問話。路透 國際

見證災難降臨祖國 白俄諾貝爾獎得主再度悲鳴出逃

曾寫出戰鬥民族各個世代災難故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再一次因為與她祖國白俄羅斯當局對抗,被迫離鄉背井。

巴林外長札亞尼(左一)、阿聯外長阿布杜拉(右一)15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右二)於白宮主持的儀式中,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簽署關係正常化協議。這項協議使川普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法新社 國際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川普? 提名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兩度獲提名角逐明年諾貝爾和平獎,他若獲獎,將與推動冷戰結束的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終結種族隔離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齊名,世人對此的反應是有人笑、有人不當一回事,而和平獎標準及存廢問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