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產業自去年下半年率先修正後,成為拖累全球半導體產值今年呈現衰退的元凶。「記憶體產業景氣現在就是谷底,只是何時脫離底部,仍取決於市場需求及主要原廠的減產行動!」這是近來多家記憶體上市上櫃公司決策層普遍的共識。不過,整體而言,記憶體產業要真正脫離谷底,仍得先過二關。
美國聯合日本、荷蘭合組圍剿聯盟,使得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區域發展產生更複雜的演變。在美國強力阻擋中國取得先進製程關鍵設備及材料下,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受挫,美國甚至透過聯盟,擴大限制浸潤式深紫外光(DUV)設備輸中,業界解讀美國幾乎封住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任督二脈,邏輯晶片無法突破7奈米以下的門檻,兩大記憶體包括DRAM及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同時被綁住雙腳,無法推進。 美中科技角力,雖仍讓中國可直接向美晶片廠購買不是用於軍事的晶片,但在中國也採取去美化的趨勢下,受惠者反倒是南韓三星及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晶圓代工廠和與半導體晶片開案息息相關的晶片材料分析等廠商。
記憶體產業是景氣循環指標,不過近期出現幾個啟人疑竇訊息,透露全球不景氣及美中科技角力,有人連帶受傷,不得不減產因素,美光、SK海力士及鎧俠(KIOXIA)等大廠都被迫下修資本支出,甚至減產,設法挽救DRAM及儲存型快閃記憶體價格跌勢,唯獨記憶體龍頭廠三星擴張、增產策略不變。三星背後的盤算,已隨著美國決定將長江存儲列入制裁清單,以及蘋果暫緩採用長江存儲的快閃記憶體產品而浮出檯面,三星似乎已成為這波美中科技戰的贏家。
受到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外資持續匯出影響,台北股市指數持續破底,今年以來大盤指數跌幅已超過20%。看到指數跌跌不休,投資人最想問的是,指數是否已經見底?外資會不會繼續賣?現在是可以逢低布局的時機嗎?專家表示,現在要說看到底部還太早,預估這一波市場修正低點約在1萬3000至1萬4000點之間,後市將轉為區間震盪。
今年7月,各半導體廠釋出對今年景氣展望看法時,多數認為這波半導體修正將於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看到曙光,需求可望回升。不過日前親赴美國,花了12天拜會7家客戶、2家自家設計公司的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返台後修正看法,他說「現在各家庫存增速實在太快,景氣比預期還糟!」
繼南亞科之後,華邦電也鴨子划水,將挺進10奈米製程,生產利基型DRAM。華邦電已成立規模逾300人的研發團隊,磨刀試煉10奈米製程近一年多,將導入高雄新廠量產。 華邦電是台廠中唯一擁有量產DRAM及快閃記憶體(Flash)兩項記憶體的廠商,且是在南亞科後又一家挺進10奈米製程的記憶廠商...
「南亞科現在每年花數十億元投入研發,規模還在持續擴大,但你知道嗎?南亞科早期靠別人技術授權,每年支付技術授權金,比現在投入的研發費用,『多很多、很多!』」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語氣嚴肅,卻露出一絲笑容,道出南亞科中止向美光技術授權,決定自主開發10奈米技術的的關鍵。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大幅升息3碼,台灣中央銀行17日起則是升息半碼(0.125百分點),台銀、土銀、合庫、一銀、彰銀、兆豐銀等自20日起,跟進調升各期別存款利率。 其中,台銀新台幣各天期一般存款及500萬元以上定期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牌告利率,調整幅度介於0.055至0.19個百分點,並調升活期性存款利率,調整幅度0.125個百分點。
在資料及影像巨量成長的時代,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因具備可儲存資料的特性,不僅數量及產值超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且每年應用持續成長。連帶在海量的資料量中,扮演儲存資料及管理的控制晶片,重要性也日漸升高。
台塑集團近10年來在科技領域最大手筆投資的南亞科新建12吋廠投資案,在正式取得建照後,已敲定下月(6月)23日舉行動土典禮,這項投資總額高達3000億元的投資案,是台塑集團邁向DRAM技術自主、去美光化的重要布局,它代表未來南亞科產能提升,不再受到美光掣肘,堪稱台塑集團搶占AI人工智慧、5G、伺服器和元宇宙商機的重要一步。
一度因台海緊張升高,美商記憶體大廠美光在日本政府拉攏下,宣布以近70億美元在廣島擴建新12吋廠,但據調查,美光最近又啟動加碼投資台灣,尤其去年11月26日宣布與聯電全球專利侵權撤案後,隔月即啟動在桃園廠的改造計畫,決定將全球首座採用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生產最新一代DRAM的生產基地,落腳在桃園廠。...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斷鏈危機,各國開始動念打造自給自足的產品供應鏈來降低斷鏈風險,製造業大國南韓正積極自力更生並要求政府擴大支援,以便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秩序中生存。
DRAM價格最近被Chromebook筆電及智慧型手機下修出貨潮干擾,乍見觸底,這項幾乎是各項科技產品必備的核心元件,出現價格止跌訊號,意謂新一波備貨潮再現,還是短暫備貨需求?由於DRAM產業向來是觀察半導體景氣多空變化的指標產業, DRAM現貨價格變化牽動各產業神經,成為近期投資圈密集關注焦點。
科技廠法說會進入尾聲,各家一致認為目前缺貨潮已由晶片荒延續至材料,相關材料如導線架、ABF載板及封裝用的環氧樹脂成型模料,成為電子產業鏈供應平衡的罩門,而且最快要到2023年才會緩解。
後疫情時代,為減少群聚,中國大陸工信部正計劃加速啟動智慧城市,近期著手加速推動可遠距查電表及水表相關晶片智慧化的全新規格制定,據傳首批釋出近一億美元的標案,已成為兩岸IC設計龍頭-大陸海思及聯發科角力戰場,這兩家也分別為其邊緣運算所需的記憶體,找上台廠晶豪科及華邦電合作,為利基型記憶體開啟另一扇新應用大門。
重量級半導體廠法說會,本周由DRAM大廠南亞科(2408)打頭陣,讓本季DRAM合約價動向成為法人關注焦點。 記憶體通路商透露,包括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記憶體廠,上季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庫存已降至十季來低點,全球DRAM龍頭三星仍主導本季合約價持續漲價,...
全球科技產業陷入晶片荒中,連過去甚少被提及、非主流、被視為利基型的DDR3 DRAM,去年第4季以來報價也暴漲一倍,且缺貨問題更因後段封裝產能短缺,持續擴大中。
南亞科跨出自主技術研發一大步。據了解,自行開發的1A製程,已完成脫離美光專利汙染確認,本月進行試產,預估本月底可正式產出第一顆可運作的產品, 邁向南亞科自主研發新里程碑。
記憶體大廠美光桃園廠日前發生跳電,美光一直未透露跳電原因,但根據供應鏈表示,發生跳電元凶是支應廠區不斷電系統的核心161KV變壓器爆炸,備品又無法立即更換啟動,才會產線中斷。此事件已觸動DRAM市場敏感神經,DRAM現貨價格應聲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