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21年11月,新冠肺炎從武漢蔓延到全球近2年後,Alpha與Delta變異株接連肆虐,奪去500萬條人命,促使全球逾40億人接種疫苗。當時眼看疫情就要散去,隨著感恩節到來,許多美國人計畫恢復假期旅行。 但就在感恩節隔天,波札那與南非研究人員向全世界發出了噩耗:一種高度變異的病毒正迅速傳播。它很快取代別的變異株,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Omicron。 2年過去了,Omicron仍穩居新冠病毒中的強勢地位。事實證明它不僅具有驚人傳染力,更被視為「演化奇觀」,挑戰了病毒學家在疫情前的許多假設。它還衍生出數量驚人的後代,在免疫逃脫與尋找新受害者的能力上變得更純熟。種種現象彷彿都在提醒世人:或許你已淡忘疫情,但Omicron可沒忘記你。...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可不只是一句廣告用語,它實際上是表示身體出現過敏警訊。台灣是少數國家有藥害救濟制度的,只要正常合法使用醫師開的藥物或詢問藥師後使用的藥物,導致嚴重過敏至住院等重度障礙的情形下都可以申請救濟,最高金額有300萬,20多年來救濟金額總數累計已有5億7千多萬。 但救濟制度也有不能申請的條件,你自己亂吃藥、從國外買來的藥、正在實驗中的藥物等等6種情況都不行。另外,藥害救濟只管藥物嚴重不良反應,打疫苗出現副作用,不在申請行列,民眾電話不要再打錯了!!
2013年洪仲丘案爆發,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對此案積極進攻,批國防部是「國防布」。蔡英文總統當年頭上綁著「國防布」,成為她後來進軍總統選戰的政治資本。但她當選總統,民進黨在中央完全執政後,當年的批判者搖身一變成為當權者,蔡政府的施政愈來愈不透明,國人發現要掀開政策的黑布,竟然這麼困難。
被迫離開家園已6年,流離失所至孟加拉,生活仍被拘禁在難民營的羅興亞人。8月25日的今天,正是羅興亞人遭緬甸屠殺6周年的日子。 台灣已經很少看到的麻疹疫情,西非奈及利亞卻苦無疫苗施打;塔利班掌權後的阿富汗,女性權利被迫受限。這些地方,都有無國界醫生身影,他們不只提供醫療援助,更重要的是「見證」。 台灣為什麼要了解無國界醫生、了解國際醫療呢?極端氣候、戰爭災難造成糧食供應短缺,脆弱的人民挨著餓,營養不良威脅著兒童,儼然成了全球公衛議題,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地球。 捨棄會計師優渥薪資和亮麗頭銜,鄭巧鈺是台灣無國界非醫療專業人員第一人,在她的聲音故事,走訪當地,看見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民,他們的醫療需求。
電影「奧本海默」正在上演,奧本海默是位悲天憫人,積極關懷社會弱勢的左派科學家,他秉持良知而受到美國政府迫害,他反對政客為了政治目的濫用科學技術,後人為他作傳,以普羅美修斯題之,適足以形容奧本海默晚年的悲劇,奧本海默的遭遇,向世人揭示西方社會雖自詡民主開放,卻不容良知存在,當前台灣充斥政治宣傳,知識菁英若不能積極批判除魅,大眾難免昏聵愚昧。...
1960年起,由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發的副霍亂在南亞、東南亞等國家流行,1962年7月10起台灣開始出現零星病例,幾日後疫情迅速擴散,從南部到中北部縣市也相繼失守。1962年7月22日,台北市首傳警號,一名9歲王姓女童突上吐下瀉,因症狀極似副霍亂,有關機關據報,即予送往市立傳染病院治療,並於晚上驗明所患確屬副霍亂。
新冠疫情淡去,民眾開始脫下口罩重拾社交生活,但一種惱人的皮膚病也捲土重來。它好發於青年與中年人,皮膚會出現粉紅色的發癢脫屑。新冠疫情尾聲時這種患者人數激增,顯示有某種傳染媒介在作怪。它與新冠病毒的關聯在哪、若染上可如何緩解與治療?
巴拉圭總統大選甫落幕,由立場親台的執政黨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 Peña)贏得勝選,為兩國友邦打下一劑強心針。日前旋風訪台的巴拉圭衛福部長波爾巴(Julio Borba)認為,台灣於疫情期間對巴國伸出援手,為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並暗示此為紅黨勝出原因之一...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了總統選舉,誤導BNT疫苗採購,製造對立與仇恨動員。但從柯建銘、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到衛福部,針對郭台銘爆料指出「大小姐說,你不要買了」卻拿不出鐵證如山的證據反駁,讓人民看清台灣在疫苗荒最危急的關鍵時刻,政府沒有最扯,只有更扯。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021年捐贈BNT疫苗事件,在郭台銘爆料「大小姐說還是不要買」後,又冒出一封所謂「BNT大股東給郭台銘的電子郵件」,說郭台銘早就知道私人買不到疫苗,卻把責任甩給政府。不過據了解,寫這封電郵的根本不是「BNT大股東」。當時郭台銘把這封信轉給總統府,目的是希望政府不要做政治操作,並予以協助,不料卻屢次被蔡政府拿來製造風向。
正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天突然在臉書爆料,2021年他欲捐贈BNT疫苗但遭阻撓,而幫蔡英文總統傳話,「這個大小姐說,你還是不要買了」的人,就是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現為海基會董事長的李大維。與李大維熟悉的綠營人士表示,「李大維絕無可能,也不會向郭台銘這麼說」;不過曾參與當時捐贈過程的相關人士表示,李大維當時是蔡英文和郭台銘的聯繫窗口,確實曾作此表達,而郭台銘也是因此一氣之下,才有「向總統報告」一文。他還透露,那篇「向總統報告」,其實有2個版本。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為何郭台銘為BNT疫苗失眠。
猴痘再增4例個案,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個案。本土個案均在北部,境外個案則為日本入境案例,年齡介於30歲至40多歲。4例個案均在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中高風險接觸者共14人,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新增的猴痘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在今年3月3日至3月5日,陸續出現發燒、鼻塞、頭痛、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於3月14日及3月15日確診陽性。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三年,雖逐步階段性的開放,但新冠病毒仍然在我們身邊,與人類共存,同時在台灣留下了許多紀錄。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本土首見2名確診猴痘個案的接觸與匡列狀況,以及感染猴痘常見的6大症狀。國內首見本土猴痘確定病例,分別為新竹縣四十多歲、高雄市廿多歲本國籍男性。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出現這兩例本土個案,代表社區傳播風險增高,正釐清可能的感染途徑。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國內缺藥潮一波波,衛福部昨公布15類最缺藥品。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哪些藥現在真的買不到。
「其實目前在消防工作裡面,有八成是緊急救護,救災反而比較少,因為我們預防做得好。」新北市消防局淡水分隊高級救護員蘇韋禎經手的救護案件豐富,常把民眾的需求放在首位。消防工促會代表柯廷儒同樣身為一線救護員,他希望所有心肺功能停止後獲救的民眾都能「回到日常生活、過好他們的人生」,但這些緊急救護員卻常常面臨過勞的困境。
「除了藍綠,選民到底還希望怎樣的政治人物?」2022台中市議員選舉,無黨籍、非典型候選人不被看好,但開票後讓不少人驚呆,幾位落選的非典候選人鬆動了政黨、家族的人脈資源,上榜藍綠議員流了一身冷汗,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不諱言說,非典型政治人物運作的空間,愈來愈大。
2021年6月第一波疫情襲台,監察院宣布有「四大案」立案。如今1年7個月過去,其中三案均已結案,只剩下「疫苗整備與採購案」結果尚未公布,早已超過去年12月18日的結案期限。據了解,此案「已完成但委員會尚未處理」。前監委、消基會榮譽董事長程仁宏表示,過去社會矚目的案件,監委都有共識盡量在半年內查完,這個案子卻拖了1年7個月,非常不可思議。
指著膝蓋疼痛的地方鄭同學形容,關節痛起來時都像被螞蟻啃食,不僅睡覺睡不好,關節也沒有辦法出力,鄭同學原先在國中時還是個籃球好手,但疑似因為注射了HPV﹛子宮頸癌疫苗)疫苗,讓她再也無法在籃球場上奔馳,享受眾人的歡呼。即便考上了大學,也因為病況每況愈下,讓她得休學養病。聊到鄭同學的病況,鄭同學的媽媽不禁潸然淚下,後悔讓她打了HPV疫苗,甚至自責「我現在以為我害她」,媽媽說一開始以為是成長痛或運動傷害,而且到醫院檢查皆無異狀,但直到與台灣女人連線求助,才得知有這情況的不只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