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線上

640萬勞工拒參加勞退自提 專家解析3大疑慮

為鼓勵勞工自存退休金,制度賦予勞工最多可以按月提繳薪資6%免稅,也就是自提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所得扣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鼓勵勞工自存退休金,制度賦予勞工最多可以按月提繳薪資6%免稅,也就是自提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所得扣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退新制上路18年,願意參加自提人數終於破百萬了,參加自提人數比率達13.5%,表示每月從薪資中提撥一定比率金額當做退休老本的勞工已有上百萬人;另一方面,卻也意味另有近87%、640萬人並未參加自提。

為何到現在仍有640萬人不敢或不願參加自提?專家說,他們擔心的事極可能似是而非,錯過制度設計可享的好處。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2025新春優惠
2/9前訂閱年方案 抽【虹夕諾雅】雙人住宿券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2025新春優惠
2/9前訂閱年方案 抽【虹夕諾雅】雙人住宿券

系列文章

年後離職,但還有未休完的特休假該怎麼處理?勞工得仔細計算才不吃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後轉職 特休未休完改折現 勞工恐雙輸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新年,年後轉職潮即將來襲,上班族蠢蠢欲動,如果想要離開原本任職的公司,但還有未休完的特休假該怎麼辦?一般來說,勞工會把離職日設定在休假日休完,但也有企業會與當事人商議直接折換現金,兩者看起來差異不大,但其中藏有貓膩。到底選那一種比較不吃虧,勞工得仔細計算。

川普二度執政後,將藉由加徵進口關稅,逼迫各國企業增加在美國投資設廠,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 路透

川普MAGA來勢猛 投資獲利變數多 專家提醒別只看輝達、台積

美國總統川普憑著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見再度獲得勝選,取得第二次執政機會,這次川普回到白宮後,可以想像去全球化趨勢將加速,在此趨勢下,如何投資最有利?選國家重要?還是選產業重要?

如果被保險人未請領老年給付或請領期間過世,即使沒有配偶、子女及父母等遺屬可以接續請領遺屬給付,如果另有兩種情形,仍有機會符合遺屬給付規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單身亡故勞保年資全充公?2種情形可例外

亞玲(化名)今年55歲,工作一輩子老老實實每月投勞保,不知不覺勞保年資已超過30年,開始關切勞保相關保障權益。前一陣子她特地參加公司工會舉辦的勞工權益講座,聽完才發現,原來自己單身未嫁,父母也已離世,屬於無父無母無配偶無子「四無」,一旦她在請領勞保老年給付之前過世,只剩喪葬給付可領,30幾年的勞保年資全充公。亞玲自嘲:「原來這就是過去一直聽到的勞保單身歧視條款,沒想到就是指我們這一種人」。

講到2025年投資關鍵字,「量子科技」絕對是重中之重。國際大廠積極研發量子電腦,「量子霸權」的提出,也促使各國對高速運算(HPC)的重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5年投資前瞻 眼中若只有AI 恐錯過3大黑馬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在即,美國新政府將展現影響全球發展的力量,商業模式也將改寫,除了話題霸榜一年有餘的AI,還有AI應用的A...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