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饗時光

讀饗時光 EP119|廚房裡的哲學課:什麼構成了「好吃」這件事?

哲學博士王鍾山從哲學觀點、手作料理,討論「飲食與藝術」、「品味與文化教養」等課題。圖/翻攝自CookInn Taiwan網站
哲學博士王鍾山從哲學觀點、手作料理,討論「飲食與藝術」、「品味與文化教養」等課題。圖/翻攝自CookInn Taiwan網站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好吃,是一種主觀感受還是有客觀標準?」哲學博士王鍾山認為:「你可能問錯了問題!」

他從哲學的觀點、手作料理開一系列「廚房裡的哲學課」,討論「飲食能不能是一種藝術」以及「品味作為一種文化教養」等課題。

📣本集重點

  • 13:21:「好吃」有哪兩種定義方式?
  • 19:45:對飲食的「品味」如何形成?
  • 28:07:飲食可以是一種藝術嗎?
  • 36:16:食材物盡其用,不只是因為節省,而是因為好吃。
  • 39:44:當前台灣飲食教育還有什麼可發展的面向?

📣更多收聽平台

📣 推薦閱讀

台灣味論述不能只停在一席自助餐 探索身分認同需要更精緻

讀饗時光 EP108|寫給外國人的台灣菜食譜 選了哪些菜?

客家醃菜、菱角入法菜 主廚用台灣食材寫在地故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香色的主廚邱一中(右)與韓國新銳女主廚鄭惠民(左)曾同時在澳洲習藝,如今各自回國經營餐廳、論述餐飲。圖/取自香色臉書

讀饗時光EP142|亞洲餐飲新勢力 台韓年輕主廚的主張

台灣米其林入選餐廳香色的主廚邱一中與在首爾主持Common Era的韓國新銳女主廚鄭惠民(Hyemin Jung),曾同時在澳洲餐廳Attica習藝。如今各自回國經營餐廳、論述餐飲。這兩位30歲的年輕主廚要帶給亞洲餐飲什麼不同的風貌與主張?

文公館以「融匯中菜火候和西餐細緻」的時尚中菜手法,開幕不到一年就摘星米其林。圖/翻攝自文公館臉書

讀饗時光EP141|中菜為體法菜為用 文公館摘星米其林靠時尚

台中餐廳文公館,由中西主廚共同掌杓,開幕不到一年就摘星米其林。米其林指南形容文公館「融匯中菜火候和西餐細緻」。 究竟如何把中菜做出時尚而不無聊,文公館總監劉獻馳有一套想法。

社工楊小豌(圖),高中就立志從事助人工作,她把在街頭深度陪伴的故事寫成《街頭的流離者》這本書。圖/楊小豌提供

讀饗時光EP140|《街頭的流離者》 社工楊小豌的溫柔革命

社工楊小豌高中就立志從事助人工作,她把在街頭深度陪伴的故事,去識別化寫成《街頭的流離者》,由寶瓶文化出版。 她視助人工作為一種修煉,雖然無助於提升世俗眼光中的職場競爭力或薪資,但卻深刻關乎她如何看待自己、尊重他人,以及理解世界。

資深媒體人劉峻谷爬梳史料,花10年撰寫歷史小說《閩海王鄭芝龍》。圖/取自聯經出版臉書

讀饗時光EP139|《閩海王鄭芝龍》能給當前台灣什麼啟示?

台灣人都很熟悉鄭成功的故事,但他的父親鄭芝龍,400年前在東亞海域與東西方勢力周旋的手腕,對當前台灣情勢可能更具啟發。 《閩海王鄭芝龍》作者劉峻谷以第一人稱筆法,探究鄭芝龍的內心世界與人生掙扎。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