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宇

李承宇

媒體打滾逾十五年,篤信「新聞是倉促間的文學」。媒體生涯歷經編輯、記者、數位製作人等職務。半途轉戰飲食圈,試圖透過飲食書寫,架接食物與人、社會現象與文化。關於飲食書寫,服膺食家逯耀東所謂:「談吃沒有情趣,若牛啃草,療飢而已。」
評台灣首部fine dining紀錄片 精緻餐飲不過是場資本遊戲?

評台灣首部fine dining紀錄片 精緻餐飲不過是場資本遊戲?

文化部支持籌拍的「台灣第一部fine dining紀錄片」,以《品嚐新台灣(Taste Fine Taiwan)》為名,在其所屬的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 Plus上架。片中以「亞洲50最佳餐廳...

你給我記者S2EP3|水下直擊!基隆四接爭議 挺環境還是挺能源?

你給我記者S2EP3|水下直擊!基隆四接爭議 挺環境還是挺能源?

在綠能成長幅度有限、核電前景未明的情況下,要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天然氣是台灣短期內最關鍵的能源選項。基隆的四接,在環境與能源轉型的各種考量下,值得嗎?聯合報政治中心召集人侯俐安親自潛水深入四接水域,一...

讀饗時光 EP104|從仙女到仙山 以及台灣的壞品味

讀饗時光 EP104|從仙女到仙山 以及台灣的壞品味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今年獲聯合報500 Young「奇想藝術人」獎。她如何在《仙女日常奇緣》中觀察台灣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在《蓬萊仙山.悲情夢》中,反思台灣社會的B級/壞品味?

米其林星星通膨時代來臨 台灣飲食主體性被牽著鼻子走?

米其林星星通膨時代來臨 台灣飲食主體性被牽著鼻子走?

2023年台灣米其林上周揭曉,共有44間餐廳入選星級餐廳;較2018年米其林首度評鑑台灣餐飲選出20間,星級餐廳成長了120%。同年開始接受米其林評鑑的新加坡、上海,增幅只有41%、67%,台灣堪稱...

讀饗時光 EP103|《海神家族》裡那些缺席的男人

讀饗時光 EP103|《海神家族》裡那些缺席的男人

作家陳玉慧的《海神家族》在20年後的今天重新出版。這本具有半自傳性質,描述從日據時代開始三代台灣人故事的「家族小說」,放到2023年的今天,能解讀出什麼不同的時代意涵?

山道猴子、大王具足蟲拉麵 本質與蔡政府的前瞻計畫沒有差別

山道猴子、大王具足蟲拉麵 本質與蔡政府的前瞻計畫沒有差別

最近,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紅後,有人從階級勞動的角度分析、有人從現代人際關係的疏離分析、有人從性別角度分析,在在都能找到山道猴子值得同情之處。然而,影片主角渴求眾人目光的浮誇虛榮背...

你給我記者S2EP2|升格農業部就能不缺蛋?台灣更急迫的農業問題

你給我記者S2EP2|升格農業部就能不缺蛋?台灣更急迫的農業問題

農委會升格成農業部,在位最久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任首任部長。「農委會」改制「農業部」,我們就不會缺蛋了嗎?我們就可以不用再「班班吃石斑」了嗎?

讀饗時光 EP102|可以奢華的日常 法餐主廚的西班牙菜

讀饗時光 EP102|可以奢華的日常 法餐主廚的西班牙菜

貴客不常來,常客不能貴。把高端餐飲帶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待過米其林星級餐廳,目前掌理西班牙餐廳的主廚劉子豪說:「菜,是做給欣賞的人吃。」

陳玉慧《海神家族》再版 給2023年台灣政治認同的啟示

陳玉慧《海神家族》再版 給2023年台灣政治認同的啟示

作家陳玉慧近日重新出版20年前舊作《海神家族》。小說描寫1930年代以降,三代台灣人的複雜身分認同。對照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6月進行的最新台灣民眾政治態度調查,或許可以咀嚼出如今台灣社會政治認同的不...

讀饗時光 EP101|土用丑之日 把鰻魚飯吃出層次

讀饗時光 EP101|土用丑之日 把鰻魚飯吃出層次

日本有「土用丑之日吃鰻魚的習俗。要怎麼把「江戶四大美食」之一鰻魚飯吃出層次?「串魚三年,剖魚八年,燒烤一生。」烤鰻魚的學問有什麼講究?

讀饗時光 EP100|百年窯火守護者 林永勝的《七號錐倒了》

讀饗時光 EP100|百年窯火守護者 林永勝的《七號錐倒了》

千秋陶坊創辦人林永勝,立志延續南投陶的百年工藝。他也是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主廚指名合作食器的職人。林永勝透過新書《七號錐倒了》,分享自己生命中感知到的美好與感動,也提醒讀者:「不要失去了對愛的感受,對...

賴清德演13年的演技還有票房嗎?是該收斂的時候了

賴清德演13年的演技還有票房嗎?是該收斂的時候了

13年前,賴清德還不是副總統、還不是「台獨金孫」、還不是「賴神」,但已經是「賴導」。那時他參選縣市合併後的第一屆台南市長。為了「蹭」作家張曉風「驚天一跪保綠地」的新聞,隻身北上202兵工廠。當眾媒體...

讀饗時光 EP99|從泡沫紅茶到飛花落院 魏幸怡的經營哲學

讀饗時光 EP99|從泡沫紅茶到飛花落院 魏幸怡的經營哲學

「飛花落院」號稱中台灣最難訂的餐廳,執行長魏幸怡同時也經營連鎖鍋物、燒肉等大眾餐飲品牌。她如何從泡沫紅茶店發跡,到花十年時間打造精緻餐飲?她如何兼顧高端品牌與大眾連鎖餐廳?

排隊吃小吃是一種罪? 觀光客正是靠吃體驗當地日常

排隊吃小吃是一種罪? 觀光客正是靠吃體驗當地日常

聯合報「500輯」舉辦的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頒獎典禮上,台北24小時營業的福德涼麵領獎人一上台就道歉:「讓大家大排長龍,服務不周,請多包涵。」不少評審也不約而同提到對「小吃排隊名店化」的擔憂。...

讀饗時光 EP98|馬來西亞吃什麼? 飲食作家陳靜宜的口袋名單

讀饗時光 EP98|馬來西亞吃什麼? 飲食作家陳靜宜的口袋名單

飲食作家陳靜宜從2018年就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寫專欄,介紹台灣和南洋的飲食文化。她最近跑了一趟馬來西亞,從小吃吃到fine dining。她的這趟疫後馬來西亞美食之旅,有什麼新的觀察與體悟?

讀饗時光 EP97|年輕茶人的品飲邏輯 一杯好茶如何誕生?

讀饗時光 EP97|年輕茶人的品飲邏輯 一杯好茶如何誕生?

喝茶,是一件很日常的事,但是如何「把茶泡好」,品飲出茶的風味,就是一門學問。 年輕茶人藍大誠在新書《萃茶風味》中,借鏡西方品飲觀念,提供一套有別於傳統的品茶觀點。

陳其邁引戰南北粽 有必要藉輕賤飲食來蹭政治聲量嗎?

陳其邁引戰南北粽 有必要藉輕賤飲食來蹭政治聲量嗎?

下周就是端午節,各地包粽活動不斷。高雄市長陳其邁在三鳳中街封街包粽活動中引戰南北粽。對食物的輕賤態度,不禁讓人想起了最近因評論日本飲食遭炎上的網紅蔡阿嘎,以及近年台灣美食圈一號爭議人物:美食公道伯。

讀饗時光 EP96|舌尖上的外交 你不知道的國宴故事(下)

讀饗時光 EP96|舌尖上的外交 你不知道的國宴故事(下)

國宴是國家最高規格的款待方式,也是展現國家文化和實力的舞台。但你知道什麼是國宴嗎?不是每次總統請客都叫國宴。 國宴有什麼定義和規範?國宴的菜色是法式還是中式?誰可以改變國宴的菜單?國宴的服裝有什麼...

跨國專家看疫後餐飲市場:不能沒特色、開發副業是必然

跨國專家看疫後餐飲市場:不能沒特色、開發副業是必然

有20年資歷的日本餐飲經營顧問、「株式會社飲食店繁盛會」代表取締役笠岡はじめ長年擔任日台兩地餐飲業顧問。他奉勸台灣餐飲業,在後疫情時代千萬不要開「沒特色的餐廳」。 這個「忠告」看起來不足為奇,...

讀饗時光 EP95|舌尖上的外交 你不知道的國宴故事(上)

讀饗時光 EP95|舌尖上的外交 你不知道的國宴故事(上)

國宴是國家最高規格的款待方式,也是展現國家文化和實力的舞台。但你知道什麼是國宴嗎?不是每次總統請客都叫國宴。國宴有什麼定義和規範?國宴的菜色是法式還是中式?誰可以改變國宴的菜單?國宴的服裝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