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熟齡焦慮/爬玉山、玩立槳緩解焦慮 台大教授:走入森林能降低血壓

余家斌最重視的不是分數而是身心健康,希望學生透過運動獲得「輸」的經驗。記者潘俊宏/攝影
余家斌最重視的不是分數而是身心健康,希望學生透過運動獲得「輸」的經驗。記者潘俊宏/攝影

所有人無論社經地位高低、資源多寡,都平等擁有森林海洋、微風藍天、花繁草綠,這些大自然的元素,而這也是焦慮世代對抗憂慮與壓力的資源。近年來,無論是走進森林、園藝療癒或是路跑,都被實證能夠解憂紓壓,也都衍生出新的角色與商業模式,其中就包括森林療癒師。

台灣第一批森林療癒師於去年10月出爐,透過農業部林業署的「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完成核心課程、活動課程及實習課程,始能獲得認證,首批共34名。而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就是台灣森林療癒研究的主要推手之一,他表示,森林療癒是以個人健康為出發,透過體驗活動與自然連結,從而得到身心平衡的健康促進效果。

究竟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約占全島六成的台灣,為何還需要森林療癒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什麼?以下就跟著余家斌一起看看,他如何用科學實證的方式推廣森林療癒。...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系列文章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去年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近年憂鬱症比例提高、失眠的人也變多了。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熟齡焦慮/長壽、退休造成焦慮也帶來商機 專家4建議:療癒未必是好生意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去年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這是意識到需要幫忙,而且願意尋找資源的長者,但有更多熟齡者,其實身處憂鬱焦慮中而不知,這些數據反映了近年憂鬱症比例正提高、失眠的人也逐漸變多。就如誠品書店在分析2023年暢銷書時指出,前十名的榜單中,「心靈療癒」佔大宗,說明這是個「焦慮世代」。 然而,焦慮時代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的詐騙被害人數,發現2021年有1831人、2022年2044人、2023年1798人,其中50歲以上的被害人,近3年各有459、490、406人,占比逾二成。究竟在本該安度晚年的快樂時光,為何會有人變得如此焦慮?而身處療癒形式無窮、商機無限的時代,對現代人來說是幸運或是災難呢?來看專家用4建議剖析療愈商機。

曾是資深媒體人的靳秀麗,退休後重返職場開拓第三人生,她希望自己能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直到生命結束前,都能持續貢獻社會。記者蘇健忠/攝影

熟齡焦慮/退休只能顧孫、旅遊? 前主播靳秀麗60歲重返校園尋第三人生

65歲以上憂鬱盛行率,從2007年的3.36%,到2016年已攀升到3.78%。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光去年單一年度,約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顯示長輩對心理健康的追求逐漸攀升。退休後找不到目標,又或是把晚年過於理想化,加上「台式家庭」關係表面緊密,實質無深度溝通的能力,種種關係上的挫折,都在大幅增加「高齡憂鬱」的比率。不過,也有人抱持不一樣的想法,退休後仍積極開拓第三人生,例如資深媒體人靳秀麗。 靳秀麗在60歲那年,提前從大愛電視台退休,當時不少人詢問她「要準備享福了嗎?」她則回應「我的人生可沒打算退休」。她說,不是每一個人的下半輩子都想要含飴弄孫、環遊世界,她希望自己能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直到生命結束前,都能持續貢獻社會。然而,正當她規畫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翻找了各類報章雜誌、書籍,怎麼找都找不到,內心中理想老年生活的模板,直到她翻閱一篇學術論文,頓時發現,「這就是我要的」。...

因為長壽帶來的死亡焦慮、世代動盪疏離深化的存在焦慮,讓現代人對於身心安頓的需求愈來愈高,也使得心理不適而就醫的長者人數大增。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熟齡焦慮/上網就能安太歲!中高齡焦慮掀療癒商機 追求靈性如何避免詐騙

過去,「長命百歲」是人生圓滿的圖像,是晚輩送給對長輩的祝福;而來到現代,「百歲」成為可能,卻發現這不僅不是祝福,還是焦慮。 因為長壽帶來的死亡焦慮、世代動盪疏離深化的存在焦慮,讓現代人對於身心安頓的需求愈來愈高,使得長者心理不適就醫人數大增,進而讓正念、瑜伽、頌缽、冥想、禪坐、人類圖等身心靈課程,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有很好的銷售。就連宗教也開始透過數為轉型,回應這波需求,包括點光明燈、安太歲、求籤、祈福、問事等,都可以線上完成。 然而,靈性的追求和詐騙陷阱常常只有一線之隔,為何兩者怎麼容易混淆?我們該如何避免在追求靈性時,成為詐騙集團或是邪教團體眼中肥羊?來看老人精神科醫師蔡佳芬的分享。...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