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退休力調查/8旬兄裝8支架趴趴走!葉金川帶千歲團出遊 證明幸福時光可延長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前排左二)率領的「馬祖千歲團」登上馬祖南竿的最高點雲台山,有展示館可看兩岸過去空飄宣傳的物品文件,雲台山是小百岳之一。圖/取自葉金川臉書。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前排左二)率領的「馬祖千歲團」登上馬祖南竿的最高點雲台山,有展示館可看兩岸過去空飄宣傳的物品文件,雲台山是小百岳之一。圖/取自葉金川臉書。

倫敦政經學院研究指出,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落在正值青年的23歲,另一個則是老年的69歲。不過,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卻認為,有幸福感的歲月是能被延長的。他同時也打破一般人刻板印象,認為疾病不是影響樂齡生活的主要因素。「2023退休力大調查」系列報導數位版第二篇「持續活力,創新玩耍不老」,將以葉金川最近帶「馬祖千歲團」的經驗告訴大家,如何才能延長幸福時光。他並傳授帶高齡長輩出遠門,必須準備好的2個秘訣。...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系列文章

孫珣恒6年前有瀕死經歷,他中風昏迷後清醒,發現右半邊癱瘓無法動彈,當時他想起還有許多事情未交代,於是有了出版《終活筆記》的念頭。記者林俊良/攝影

退休力調查/規畫自己的葬禮!他提3點教大家寫終活筆記 思考如何積極活

在長壽高齡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百歲候選人,現代人要活得久不難,但要活得好,卻需要思考與預先規畫。而日本是全球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因此被迫比其他國家更早面對高齡衍生的種種議題,其中「書寫終活筆記」便是一個因應高齡而生的全民運動。日本在2009年由雜誌社提出「終活」一詞,之後漸漸成為流行語,現在就連日本的公家機關都有免費的「終活筆記本」供民眾索取,鼓勵大家提早思考規畫自己的老後。 而台灣在今年初,也有一本名為《終活筆記》的書誕生了。究竟一個人要如何寫自己的終活筆記?作者孫珣恒提出4點提醒,期盼讀者思考死亡的同時,更能積極活著。...

預計2030年,台灣人口中位數將從現今的44.4歲來到48.4歲,屆時25到44歲勞動力最佳的青壯年族群將少上百萬,熟齡就業已成趨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力調查/臉笑嘴甜腰軟...中高齡就業具獨特優勢 對個人、市場有4好處

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每5位當中就有一人是65歲長者;到了2030年,人口中位數更恐從現今的44.4歲來到48.4歲。屆時,25到44歲勞動力最佳的青壯年族群將少了上百萬,只剩下582萬,而45歲到64歲的人口則會來到722萬。熟齡就業成趨勢,「2023退休力大調查」系列報導數位版第三篇「退休,開始新工作」,就要來帶讀者看看個人如何實踐、企業又該怎麼因應...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的劉秀枝認為,年紀大並不是使用3C產品的障礙,關鍵是肯不肯學,以及用得快不快。記者曾原信/攝影

退休力調查/用科技養老卻害怕學3C?專家:要生活化運用 年輕人別太雞婆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已離不開數位工具。在家不出門,上網不但能知天下事,還可以利用數位工具管理財務、看戲追劇、點餐買菜等,甚至可以透過社群軟體,和親友交談連結,更擴大生活圈。專家預言,電動車(EV)、數位健康及機器人將是未來三大產業,善用科技可促進健康,使用數位工具更是活力老年的指標之一。 然而,除非是網路原生世代,許多人仍會在開始接觸數位工具時先擔心「好難」、「我不會」。神經醫學權威、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表示,對於動作漸緩,但腦細胞依然活躍的銀髮族來說,只要透過簡單的學習,就能讓科技成為幫手。為此,聯合報「2023退休力大調查」系列報導數位版第一篇「終身學習,以科技養老」,將告訴大家如何克服學習困難,善用科技,讓老後生活更便利,同時增加社會連結。 本退休力系列報導,從12月2日起連續4周,每周六在聯合報報版橘世代刊出「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的4個提案,分別是「健康善用科技」、「創新玩耍不老」、「持續樂在工作」、「準備以防萬一」,而聯合報數位版則在每周五同步推出相關延伸報導,歡迎訂閱追蹤。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